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细胞株MCF-7/ADM中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运杰 崔秀英 姚和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74-2377,共4页
目的:通过对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中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成分分析,观察化疗耐药处理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是否可高效富集乳腺癌干细胞,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方法:MTT法分别测定阿霉素... 目的:通过对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中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成分分析,观察化疗耐药处理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是否可高效富集乳腺癌干细胞,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方法:MTT法分别测定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及其亲本细胞株MCF-7对阿霉素的IC50,计算其耐药倍数。通过细胞侧群(side population,SP)分析、球囊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ADM及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三方面鉴定MCF-7/ADM和MCF-7中乳腺癌干细胞比例。结果: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相对于MCF-7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为37.1;MCF-7/ADM中SP细胞比例为(9.60±0.66)%,MCF-7细胞的SP细胞比例为(0.39±0.11)%;两者球囊形成率分别为(10.27±0.64)%和(1.03±0.15)%;两者的CD4+4CD2-4细胞比例分别为(64.87±3.87)%和(3.70±0.53)%,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中乳腺癌干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CF-7细胞。化疗耐药处理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可高效富集乳腺癌干细胞,这对于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药物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3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薛卫平 白守民 +1 位作者 谢德荣 刘宜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158-1160,1164,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5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和美容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保留乳房标准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43例,实施保留乳房的局部广泛肿瘤切除手术及腋窝Ⅰ、Ⅱ水平淋巴结清扫或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对...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5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和美容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保留乳房标准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43例,实施保留乳房的局部广泛肿瘤切除手术及腋窝Ⅰ、Ⅱ水平淋巴结清扫或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术中病理报告标本切缘阳性者实施再切除检验,保证切缘阴性后乳腺切除残腔放置银夹标记切除范围和深度。根据术后病理报告确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根据临床分期需要化疗患者常规行术后辅助全身化疗6个周期;常规放射治疗于术后或化疗2~3个周期后开始,患侧乳房放射剂量50Gy,瘤床部位根据肿瘤大小、所在部位和肿瘤标本切缘状况电子线补充照射10~20Gy。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预防性照射患侧锁骨上淋巴区域50Gy。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化疗结束后开始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5年。定期随访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生命表法计算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按Harris标准评估美容效果;按RTOG标准评估急性和晚期放射性损伤。结果:243例早期乳腺癌符合保留乳房治疗标准,实施了保乳治疗并且能够接受定期随访,随访中位时间56个月(12~84个月)。7例患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2例患者非肿瘤猝死。5年无瘤生存率93%,5年总生存率98%。美容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超过94%。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急性和晚期放射性损伤。结论:符合保乳治疗标准的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是可行的,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提高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治疗 预后 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宜敏 薛卫平 +3 位作者 白守民 马玉家 李海刚 沈溪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114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初治患者的鼻咽活检组织的Von Willebrand因子及VEGF的表达,分 析它们与鼻咽癌患者...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114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初治患者的鼻咽活检组织的Von Willebrand因子及VEGF的表达,分 析它们与鼻咽癌患者的复发、转移、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等的关系。[结果]VEGF表达与肿瘤内MVD呈明显正相关(r= 0.681,P<0.05)。VEGF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密切相关(r分别为0.204、0.217、0.064,P<0.05), MVD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也密切相关(r分别为0.251、0.208、0.255,P<0.05)。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也与 VEGF的表达及MVD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内VEGF表达、MVD与鼻咽癌的浸润、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治疗前鼻咽癌患者癌组织内的VEGF表达水平与MVD可作判断其预后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D VEGF表达 肿瘤 鼻咽癌组织 T分期 患者 临床分期 染色法 生物学指标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生存结果的亚组meta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谢德荣 梁汉霖 +4 位作者 杨琼 江志敏 郭双双 陈邓林 毕卓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Meta分析提示吉西他滨(GEM)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优于标准的GEM单药化疗,在此基础上进行亚组生存结果的meta分析及资料更新,旨在寻找确切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ASCO、ECCO等数据库及论文集检索... 【目的】Meta分析提示吉西他滨(GEM)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优于标准的GEM单药化疗,在此基础上进行亚组生存结果的meta分析及资料更新,旨在寻找确切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ASCO、ECCO等数据库及论文集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新增文献并进行资料更新。主要对各亚组进行半年生存率、其次是1年生存率的meta分析。【结果】1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共3 821例患者纳入分析,按化疗方案分为GEM联合顺铂(GEMDDP)、GEM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奥沙利铂(GEMOX)、联合5FU(GEMFU)、联合卡培他滨(GEMCAP)以及联合伊立替康(GEMIRI)等5个亚组,各亚组半年生存率的治疗优势(RD)分别为5%(P=0.24)、9%(P=0.005)、2%(P=0.46)、7%(P=0.03)和-1%(P=0.88);1年生存率RD为6%(P=0.11)、5%(P=0.07)、4%(P=0.19)、5%(P=0.08)和0(P=0.97)。【结论】现有的证据提示GEMOX、GEMCAP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化学疗法 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在进行的晚期胰腺癌临床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羽 梁汉霖 +1 位作者 郭双双 谢德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97-1199,共3页
吉西他滨30分钟静脉滴注是晚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了更好的提高吉西他滨的疗效和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临床上正在进行各种试验:更改用药方法;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或替换为更有效的化合物。本文以互连网上注册的临床试验数据库... 吉西他滨30分钟静脉滴注是晚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了更好的提高吉西他滨的疗效和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临床上正在进行各种试验:更改用药方法;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或替换为更有效的化合物。本文以互连网上注册的临床试验数据库(www.clinicaltrials.gov)为主要来源,检索了目前美国已注册的、正在进行的有关胰腺癌的临床试验,将其略作整理分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药物 台疗 临床试验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Paxillin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海刚 谢德荣 +3 位作者 黎洪浩 曾弘 曾韵洁 沈溪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2-413,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PAXILLI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和iNOS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吕志强 张惠忠 +2 位作者 李海刚 谢德荣 沈溪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型环氧化酶(COX-2)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肺癌组织中COX-2和iNOS蛋白表达。【结果】COX-2和iNOS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1%和33%;COX-2表达与术后生存期的长... 【目的】研究诱导型环氧化酶(COX-2)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肺癌组织中COX-2和iNOS蛋白表达。【结果】COX-2和iNOS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1%和33%;COX-2表达与术后生存期的长短呈负相关;iNOS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越低,iN-OS表达越强;COX-2与iNOS表达之间未见相关性。【结论】COX-2和iNOS在肺癌中表达与否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环氧化酶 一氧化氮合酶 肺癌 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法 肿瘤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microRNA的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崔秀英 郭运杰 姚和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13-1815,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的microRNA的表达差异,探讨microRNA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MCF-7/ADR相对于其亲本细胞MCF-7的耐药性和耐药倍数;microRNA芯片和RT-PCR的方法比较阿霉素耐... 目的本研究通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的microRNA的表达差异,探讨microRNA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MCF-7/ADR相对于其亲本细胞MCF-7的耐药性和耐药倍数;microRNA芯片和RT-PCR的方法比较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对应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microRNA表达差异。结果乳腺癌的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相对于其亲本细胞系MCF-7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为33.2倍。microRNA芯片的结果显示耐药株MCF-7/ADR与亲本细胞系MCF-7比较有16个microRNA高表达,20个microRNA低表达;RT-PCR的结果进一步证实mir-221、mir222、mir-130a、mir-155在MCF-7/ADR中显著上调,而mir200a、mir-200b、mir-200c、mir-421在MCF-7/ADR中显著下调。结论MCF-7/ADR与MCF-7的microRNA的表达存在着差异,提示microRNA参与乳腺癌化疗耐药,为进一步研究microRNA在乳腺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药耐药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部内生场热疗联合FOLFOX方案的疗效分析:附68例报道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显敢 黄开红 +1 位作者 谢德荣 刘天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评价内生场热疗联用FOLFOX方案治疗II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47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FOLFOX方案(L-OHP 85mg/m2,静脉滴注3h,CF 200 mg/m2,静脉滴注2h,5-FU 400 mg/m2,静脉推注,5-FU 3000 ... 目的评价内生场热疗联用FOLFOX方案治疗II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47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FOLFOX方案(L-OHP 85mg/m2,静脉滴注3h,CF 200 mg/m2,静脉滴注2h,5-FU 400 mg/m2,静脉推注,5-FU 3000 mg/m2,48h静脉恒速灌注)化疗。研究组68例第1及第3天各接受上腹部内生场热疗1h。对照组79例仅接受化疗。每14d重复,完成8周期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68.4%,对照组为36.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67.6%和30.9%,对照组为81.0%、47.6%和15.4%。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异(P>0.05)。结论配合深部热疗可以提高FOLFOX方案对II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而不增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药物治疗 FOLFOX 热治疗 静脉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脑出血后髓鞘再生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安民 罗铭 +3 位作者 蔡望青 李方成 李国 潘伟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36-1940,共5页
目的:研究转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对脑出血后脱髓鞘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脑出血+hUCMSCs-HGF组、脑出血+hUCMSCs组和脑出血+PBS组,每组20只。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模... 目的:研究转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对脑出血后脱髓鞘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脑出血+hUCMSCs-HGF组、脑出血+hUCMSCs组和脑出血+PBS组,每组20只。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模型,据不同组别于术后7d立体定向下进行侧脑室相应的移植。分别于移植前1d和移植后1、7、14、21、28、35d利用mNSS(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情况,应用劳克坚牢蓝检测脑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恢复情况,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模型大鼠术后3周(即移植术后2周)mNSS评分检测的神经功能,hUCMSCs-HGF组和hUCMSCs组的神经功能改善较PBS组明显提高(P<0.05),而且hUCMSCs-HGF组较hUC-MSCs组神经改善更加显著(P<0.05)。hUCMSCs-HGF组的神经纤维修复较其它组明显改善,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较其它组亦明显提高(P<0.01)。结论:转hHGF人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较单纯细胞移植能明显提高神经纤维髓鞘再生能力,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失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髓鞘再生 脑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对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端粒长度影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谦 黄洪章 +3 位作者 魏菁 毛永林 胡晓文 余东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端粒长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原位杂交法(FLOW-FISH)检测Tca8113细胞的端粒相对长度(RTL)。【结果】与未照射细胞相比,经X线处理后,Tca8113细胞RTL值明显下降(P<0.05);在照射后1h...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端粒长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原位杂交法(FLOW-FISH)检测Tca8113细胞的端粒相对长度(RTL)。【结果】与未照射细胞相比,经X线处理后,Tca8113细胞RTL值明显下降(P<0.05);在照射后1h至3h间,不同照射剂量的细胞RTL值均有一定程度上升;5h时,除2Gy组外,其它各照射剂量组的RTL值均下降。【结论】经X线照射后,Tca8113细胞端粒明显缩短。端粒缩短可能是放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A8113细胞 舌鳞癌细胞 X线照射 端粒长度 动态观察 照射剂量 原位杂交法 相对长度 放射线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于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116例预后因素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显敢 黄开红 +1 位作者 谢德荣 刘天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6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6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74/116)和48.2%(4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B症状、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治疗模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伴随B症状、肿块≥10cm、临床分期ⅢE-ⅣE期、T细胞型、肿瘤突破浆膜层者的预后较无B症状、肿块〈10cm、临床分期ⅠE-ⅡE期、B细胞型、肿瘤未突破浆膜层者差。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10cm、临床分期ⅢE-ⅣE期、T细胞型、单纯手术者预后差。结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治疗模式是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P-1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和瑞 谢德荣 +5 位作者 李志花 林显敢 梁新文 刘天浩 江志敏 詹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0,T006,共4页
[目的]探讨Fas相关磷酸酯酶(FAP-1)在结肠癌抵抗Fas介导的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FAP-1、Fas受体(Fas-R)的表达及癌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Fas配基(Fas-L)的表达,通过TUNEL染色原位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5... [目的]探讨Fas相关磷酸酯酶(FAP-1)在结肠癌抵抗Fas介导的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FAP-1、Fas受体(Fas-R)的表达及癌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Fas配基(Fas-L)的表达,通过TUNEL染色原位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56例结肠癌组织中,肿瘤细胞FAP-1阳性率为71%(40/56),FAP-1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无关,P均>0.05。56例结肠癌组织中肿瘤细胞Fas-R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且肿瘤组织中均可见到Fas-L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癌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FAP-1阴性的结肠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百分比较FAP-1阳性组高,(6.0±1.6)郴(4.0±1.2),P<0.05。FAP-1阴性的结肠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与Fas-L阳性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785,P<0.01;FAP-1阳性组未见此现象。[结论]结肠癌抵抗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结肠癌细胞表达FAP-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脱噬作用 FAP-1 FAS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志敏 谢德荣 +3 位作者 姚和瑞 詹俊 滕虹 李海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Caspase-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79例术前无放、化疗的结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Caspase-3检测,并结合临床指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中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53.1... 目的:探讨Caspase-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79例术前无放、化疗的结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Caspase-3检测,并结合临床指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中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53.16%(42/79)和75.95%(60/79),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aspase-3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血清CEA水平、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ukes分期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而与组织分级相关,高、中分化组的Caspase-3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P<0.05)。Caspase-3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40.48%、47.62%,P=0.6512)。结论:结肠癌中有Caspase-3的高表达,其表达与组织分级相关,提示Caspase-3在结肠癌的凋亡、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CASPASE-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受体测定与大肠癌预后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庆安 刘宜敏 +3 位作者 刘星伟 程志斌 王华平 杨光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激素依赖性及大肠癌雌、孕激素受体的预后价值。[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结合微波处理抗原恢复方法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大肠癌组织切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激素依赖性及大肠癌雌、孕激素受体的预后价值。[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结合微波处理抗原恢复方法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大肠癌组织切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率分别为58.2%和66.3%。ER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5463,P=0.0001)。(2)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病灶部位、Dukes’分期、ER表达状况等对大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细胞对雌激素调节具有反应性;ER的表达对大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具有独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预后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核心基因转染对QBC93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志花 陈汝福 +1 位作者 谢德荣 陈积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1,134,共4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对肝门部胆管癌细胞(QBC93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包含HCV-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HCV-C和空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QBC939,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CV-C的QBC939细胞(Q...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对肝门部胆管癌细胞(QBC93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包含HCV-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HCV-C和空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QBC939,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CV-C的QBC939细胞(QBC939HCV-C+),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CV-C蛋白表达,MTT法检测QBC939HCV-C+细胞、空白质粒转染QBC939(QBC939pcDNA)细胞和未转染QBC939细胞生长增生率;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3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以及QBC939HCV-C+细胞经Fas抗体诱导凋亡后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①QBC939HCV-C+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空白质粒转染QBC939和未转染QBC939细胞增殖率;②细胞未经Fas抗体诱导凋亡时,QBC939HCV-C+细胞S期(20.1%±1.8%)高于未转染QBC939细胞S期(14.2%±3.6%),QBC939HCV-C+细胞凋亡率(5.0%±0.7%)低于无HCV-C转染QBC939细胞凋亡率(9.2%±0.7%);③QBC939HCV-C+细胞经Fas抗体诱导凋亡时,细胞S期低于未经诱导凋亡细胞S期。【结论】HCV-C蛋白具有抑制QBC939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转染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胆管癌 MTT法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激活的单核细胞促进人乳腺癌细胞SKBR3的生长侵袭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巨江 苏逢锡 +1 位作者 姚和瑞 陈积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激活状态的单核细胞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探索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经典激活、替代激活、空白对照3组,分别采用细菌脂多糖IL-4、培养基进行相应激活。48~72h后,... 目的研究不同激活状态的单核细胞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探索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经典激活、替代激活、空白对照3组,分别采用细菌脂多糖IL-4、培养基进行相应激活。48~72h后,采用RT-PCR、与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共培养、建立鸡胚尿膜囊血管生成模型等方法检测各组TNF-α、AMAC-1、β-actinmRNA表达的差异,观察3种不同活化状态的单核巨噬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肿瘤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经典激活组高表达TNF-α,替代激活组则高表达AMAC-1,3组间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实验显示经典激活的单核细胞呈现出明显抑瘤效应,3d后效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替代激活的单核细胞则在第5天开始呈现出明显促肿瘤效应(P<0.05)。在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模型中,替代激活的单核细胞可以明显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57.33±14.82),与经典激活(20.44±6.50)及未激活组(32.22±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可以促进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替代激活的方向分化并高表达替代激活的分子标志物AMAC-1,而替代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在与肿瘤细胞的共培养中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提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体内很可能主要以替代激活的方式存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 乳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立业 刘天浩 +6 位作者 李扬秋 耿素霞 陆泽生 翁建宇 吴穗晶 罗成伟 杜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586-3588,共3页
目的:利用铜螯合磁珠(magnetic beads-based immobilized metal affinity capture Cu)分离低峰度蛋白,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目的:利用铜螯合磁珠(magnetic beads-based immobilized metal affinity capture Cu)分离低峰度蛋白,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分别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肽链的质量指纹谱,探索用于MDS辅助诊断的客观方法。方法:收集16例MDS患者(MDS组)和1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蛋白标本,应用铜螯合磁珠进行蛋白分离,通过MALDI-TOF-MS测定标本的蛋白质谱图,对比分析差异蛋白峰,并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分子质量1.02~10.25ku范围内共检测到信噪比>3的峰146个,经统计分析,MDS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有显著性差异峰12个(P<0.05),利用快速分类算法建立诊断模型,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和交叉验证敏感性分别达93.27%和89.94%。各亚型对比分析,各组间区域交叉,组间差异不明显;根据临床分型,将难治性贫血伴幼稚细胞增多型(RAEB型)与其他类型MDS比较,发现RAEB型患者血清中有1个差异低表达蛋白峰,分子质量约1466.57,经鉴定为纤维蛋白原N端片段。结论:MALDI-TOF-MS技术平台可用于寻找MDS相关的血清蛋白质标志物,其蛋白质谱诊断模型可以区分MDS与正常人,有助于MDS的临床辅助诊断。RAEB型患者与其他类型的MDS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提示进展型MDS与其他类型MDS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蛋白质组学 血清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与鼻咽癌血管形成及患者病程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宜敏 李海刚 +2 位作者 白守民 马玉家 任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患者病程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7例鼻咽癌患者活检石蜡包埋标本的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用Ⅷ因子... 【目的】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患者病程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7例鼻咽癌患者活检石蜡包埋标本的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用Ⅷ因子相关抗原(F8)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F8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26/77)、32%(25/77),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微血管密度、T/N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鼻咽癌血管形成及肿瘤浸润与转移中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形成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C-erb B-2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宜敏 杨光伟 +1 位作者 白守民 李海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88-1589,1600,共3页
目的探讨C-erbB-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7例鼻咽癌患者活检石蜡包埋标本的C-erb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应用因子相关抗原(F8)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F8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 目的探讨C-erbB-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7例鼻咽癌患者活检石蜡包埋标本的C-erb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应用因子相关抗原(F8)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F8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C-erbB-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36%(28/7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48%(25/7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也越高,C-erbB-2表达阳性者微血管密度值也高(P=0.648>0.05)。结论C-erbB-2可能在鼻咽癌血管生成中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C-ERB B-2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