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生物荧光法检测三磷酸腺苷评估肝细胞功能储备
1
作者 陈涛 Bhatta SK +5 位作者 刘建平 林浩铭 万云乐 陈翔 罗兴喜 区庆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5-596,600,共3页
目的:探索生物荧光定量分析三磷酸腺苷作为评估肝实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2006年入住我院肝胆胰脾外科的32例肝病患者(26例为恶性肝病,6例为良性肝病)作为研究对象,男27例(84.38%),女5例(15.62%),中位年龄53.87(范围33-76)岁... 目的:探索生物荧光定量分析三磷酸腺苷作为评估肝实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2006年入住我院肝胆胰脾外科的32例肝病患者(26例为恶性肝病,6例为良性肝病)作为研究对象,男27例(84.38%),女5例(15.62%),中位年龄53.87(范围33-76)岁。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常规肝生化检查。术中根据肝脏形态学改变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正常组7例(21.88%);大结节硬化组9例(28.12%);小结节硬化组16例(50.00%)。无菌收集肝手术切除病变旁肝组织标本,经过酶解消化、细胞悬浮、培养、离心、肝细胞计数、ATP的提取和检测等步骤,最后换算出每个肝细胞ATP含量检测;进一步将ATP数据与术前肝功能其它指标(AST、TBIL)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TP含量在大结节硬化组明显较正常组增高[(1224.66±373.37)mol/cellvs(438.66±186.97)mol/cell,P<0.01],较小结节组也明显升高[(1224.66±373.37)mol/cellvs(697.39±402.24)mol/cell,P<0.01];微小结节硬化组较正常组也明显升高[(697.39±402.24)mol/cellvs(438.66±186.97)mol/cell,P<0.05]。所有患者单个肝细胞ATP(mole/cell)水平与术前生化检查AST(R=0.60933,P<0.01)及TBIL(R=0.61458,P<0.01)呈正相关。结论:肝细胞ATP检测水平有可能作为评估肝实质储备功能的指标,ATP水平可能用于预测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 线粒体 肝硬化 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