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羟基多巴对C17.2神经干细胞毒性及NURR1基因对其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庆军 刘军 +3 位作者 肖颂华 阎俊 黎祥喷 邢诒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初步鉴定C17.2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并研究不同浓度6-羟基多巴对C17.2神经干细胞毒性及NURR1基因对C17.2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X-gal染色检测LacZ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剂量为... 【目的】初步鉴定C17.2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并研究不同浓度6-羟基多巴对C17.2神经干细胞毒性及NURR1基因对C17.2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X-gal染色检测LacZ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剂量为0.02、0.04、0.06g/L6-羟基多巴在添加含有NURR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性病毒前后诱发神经干细胞的坏死和凋亡。【结果】C17.2神经干细胞nestin抗原染色阳性,绝大部分细胞呈X-gal染色阳性,0.02g/L时6-羟基多巴以诱导神经干细胞凋亡为主,随着剂量增加,细胞坏死增多,0.06g/L时则以神经干细胞的坏死为主,NURR1基因过表达能明显减少神经干细胞的坏死和凋亡。【结论】C17.2神经干细胞具有明显的特性,6-羟基多巴诱发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或坏死与其剂量有关,NURR1基因对神经干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6-羟基多巴 NURR1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仪 多巴胺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对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沈庆煜 吕瑞妍 +3 位作者 李梅 王莉梅 肖颂华 邢诒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对缺氧状态下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C17.2神经干细胞,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模型;将携带人类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C17.2神经干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VEG...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对缺氧状态下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C17.2神经干细胞,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模型;将携带人类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C17.2神经干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小体。【结果】转染pAdCMVVEGF165的C17.2神经干细胞成功表达VEGF蛋白;缺氧后神经干细胞凋亡率为(19.98%±0.55%),转染pAdCMVVEGF165后的细胞凋亡率为(10.38%±0.48%,P<0.01),而转染pAdCMVVEGF165+VEGF反义寡核脱氧核酸经干细胞凋亡率为(19.07%±0.6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165基因能成功表达VEGF;外源性VEGF对C17.2神经干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能够提高C17.2神经干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凋亡 腺病毒载体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对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庆煜 吕瑞妍 +3 位作者 李梅 王莉梅 肖颂华 邢诒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治疗对缺氧状态下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C17.2神经干细胞,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模型。将携带人类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C17.2神经干细胞,Western-blotting分析VEG...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治疗对缺氧状态下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C17.2神经干细胞,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模型。将携带人类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C17.2神经干细胞,Western-blotting分析VEGF蛋白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的变化。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小体。结果转染pAdCMVVEGF165的C17.2神经干细胞成功表达VEGF蛋白;缺氧后神经干细胞凋亡率为(19.98±0.55)%,而转染pAdCMVVEGF165后的细胞凋亡率为(10.38±0.48)%(P<0.01),转染pAdCMVVEGF165+VEGF反义寡核脱氧核酸经干细胞凋亡率为(19.07±0.6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165基因能高效表达VEGF;外源性VEGF对C17.2神经干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能够提高C17.2神经干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冈子 细胞凋亡 腺病毒载体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4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廖焕权 王鸿轩 +3 位作者 陈红兵 王莹 贺涓涓 洪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病理确诊的4例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中青年女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可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颅高压... 【目的】探讨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病理确诊的4例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中青年女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可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颅高压症状、癫痫、脑神经瘫痪以及不自主运动等,累及脊髓可致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影像学呈弥漫性浸润病灶。4例患者均侵犯大脑半球3个以上部位并同时侵犯胼胝体,未见明显局灶性占位效应及增强扫描强化。发病早期均被误诊,尤其难与炎症性疾病相鉴别。4例最后均经病理确诊。【结论】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可帮助诊断,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 临床表现 影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艺 唐亚梅 +1 位作者 刘军 陶恩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61-562,共2页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系统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LENT/SOMA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将文献提供的一般人群对照作为正...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系统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LENT/SOMA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将文献提供的一般人群对照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病例组在社会关系领域、总的健康和总的生活评分方面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总的生活和总的健康评分与一般人群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球麻痹症状与生存质量社会关系领域、总的生活健康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除环境领域外, 放射性脑病对生命质量的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的负性影响。球麻痹症状的存在对生存质量产生了较大的负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病 放疗后 鼻咽癌 广东地区 患者 神经系统症状 生存质量量表 世界卫生组织 社会关系 一般人群 负性影响 放射性损伤 病例组 评估量表 SOMA 正常对照 生活健康 生命质量 显著性 组间差 球麻痹 相关性 对照组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梗死后缺氧组织显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潘经锐 王艺东 +2 位作者 李梅 黎祥喷 彭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5-610,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梗死后缺氧组织是否能长期存在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采用99Tcm-HL91放射自显影和EF5免疫荧光的方法进行缺氧显像。分持续缺血组(PI)、1.5h缺血再灌注组(1.5hIR)、2h缺血再灌... 【目的】研究大鼠脑梗死后缺氧组织是否能长期存在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采用99Tcm-HL91放射自显影和EF5免疫荧光的方法进行缺氧显像。分持续缺血组(PI)、1.5h缺血再灌注组(1.5hIR)、2h缺血再灌注组和3h缺血再灌注组4组,放射自显影的观察时间点选取手术后1d和14d,免疫荧光则选取术后1、3、7、14、21d,每个时间点各3只大鼠。【结果】放射自显影显示1.5hIR组手术后1d和14d均为缺氧阳性,其余各组均阴性;免疫荧光示1.5hIR组术后1、3、7和14d均有缺氧组织,面积(μm2)有缩小倾向(分别为21478±8254、4405±1490、2647±463和1612±239),但荧光强度没有明显减弱(分别为1.66±0.07、1.75±0.02、1.68±0.08和1.64±0.01);而其余各组在术后7d均已无缺氧组织。【结论】与人类脑梗死相似,大鼠脑梗死后缺氧组织可存在较长时间,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1.5hIR的大鼠MCAO模型是研究脑梗死后缺氧组织长时间存在的合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脑梗死 放射性自显影 免疫荧光 EF5 99Tcm-HL9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NuRR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性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庆军 刘军 +5 位作者 赵东晖 肖颂华 黎祥喷 沈庆煜 阎俊 邢诒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76-78,共3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携带NURR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腺病毒高效表达载体,为基因调控神经于细胞分化后治疗 帕金森病奠定基础。[方法]将测序鉴定正确的NURR1基因插入穿梭质粒pTrack-CMV后,与Adeasy整合,重组Adeasy质粒在 肾293A细胞内包装成病... [目的]构建并鉴定携带NURR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腺病毒高效表达载体,为基因调控神经于细胞分化后治疗 帕金森病奠定基础。[方法]将测序鉴定正确的NURR1基因插入穿梭质粒pTrack-CMV后,与Adeasy整合,重组Adeasy质粒在 肾293A细胞内包装成病毒,PCR鉴定并测定病毒滴度,电镜鉴定病毒颗粒。[结果]成功构建的穿梭质粒pTrack-CMV-MURR1 与pAdeasy整合后,重组Adeasyr质粒在肾293A细胞内包装和复制时,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明显,PCR鉴 定病毒DNA中有NURR1基因,病毒滴度测试表明病毒含量高,电镜显示病毒为多面体。[结论]成功构建出含有NURR1基因 的重组复制缺陷性腺病毒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R1基因 腺病毒 鉴定 细胞内 电镜 病毒滴度 治疗 性腺 表达载体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健康行为综合提醒系统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万丽红 莫苗苗 +5 位作者 张小培 欧翠玲 李玲 阮恒芳 卢玉为 陈少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548-3553,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健康行为综合提醒系统并评价该系统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87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 目的构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健康行为综合提醒系统并评价该系统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87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健康信念模式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健康行为综合提醒系统,对纳入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包括出院前面对面健康信念教育与出院后持续6个月的延续护理[出院后电话提醒、每周短信提醒,发放《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手册曁月历》(《手册》)日记并指导患者进行月历自我管理]。6个月后76例(87.4%)患者完成随访,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干预实施情况及对干预方案的满意度。共发放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其中10例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收集、整理资料,并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76例患者出院前健康信念教育访谈平均时长(29.0±5.9)min;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电话随访平均时长分别为(6.8±3.0)、(10.8±5.3)、(8.9±4.3)min。接收短信方面,所有患者/亲属每周均接收到短信,其中22例(28.9%)短信由患者的亲属(配偶或子女)接收。使用《手册》中月历自我管理记录单方面,从来不用者5例(6.6%),使用时间<1个月20例(26.3%),1~3个月32例(42.1%),>3个月11例(14.5%),6个月8例(10.5%)。使用血压记录单方面,从来不用者5例(6.6%),使用时间<1个月10例(13.2%),1~3个月26例(34.2%),>3个月20例(26.3%),6个月15例(19.7%)。患者对出院健康信念教育、出院电话随访、出院短信教育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88±0.43)、(9.59±0.75)、(9.81±0.39)分,对《手册》的满意度评分为(9.45±0.71)分。半结构访谈共提炼出6个主题:健康信念教育可增强风险意识、增长知识、增强信念、促进健康行为;《手册》内容全面实用、图文并茂、方便平时查阅;月历管理法可协助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血压记录单简练清晰、方便记录;电话及短信提醒有助于强化;生活方式更健康,但纠正不良嗜好仍需时间。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出院健康行为综合提醒系统的满意度较高,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健康行为 病人出院管理 综合提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HL91脑乏氧显像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乏氧脑组织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生 王艺东 +6 位作者 卢献平 蒋宁一 薛咏 梁九根 张弘 陈少雄 刘幸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0-593,共4页
【目的】评价99Tcm-HL91脑乏氧显像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乏氧脑组织及其意义。【方法】急性大脑梗塞患者57例(14例完全前循环梗塞,33例部分前循环梗塞,10例腔隙样梗塞)和脑出血患者12例(4例基底节区出血,8例大脑半球皮质出血)行99Tcm-HL91... 【目的】评价99Tcm-HL91脑乏氧显像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乏氧脑组织及其意义。【方法】急性大脑梗塞患者57例(14例完全前循环梗塞,33例部分前循环梗塞,10例腔隙样梗塞)和脑出血患者12例(4例基底节区出血,8例大脑半球皮质出血)行99Tcm-HL91SPECT/CT显像,部分患者与99Tcm-ECD血流灌注显像或/和18F-FDG代谢显像对照。显像结果与临床基础状况和随后的神经功能改变对比分析。【结果】①脑梗塞组:乏氧阳性共34例,阳性率为59.7%(34/57),发病<12h者,乏氧灶主要位于梗塞灶;而≥12h者乏氧灶主要位于梗塞灶的边缘及其周围。②脑出血组:乏氧阳性3例,位于出血灶的周围,均为基底节区出血;脑实质出血患者均阴性。③部分前梗塞患者中,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乏氧阳性率45.5%(10/22),无基础疾病患者乏氧阳性率91%(10/11)。④12例乏氧阳性患者中,于发病后7~42d后再次或多次显像(最多3次),仍见乏氧灶存在;但乏氧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范围减少。其中7例乏氧明显减轻者,临床改善明显,肌力增加Ⅱ级以上。【结论】99Tcm-HL91能有效地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乏氧脑组织;乏氧阳性率与脑梗塞的类型及脑出血的部位、是否存在严重的脑血管基础疾病等关系密切;乏氧的部位随时间的延长会从中央区向外周区扩大;乏氧脑组织存在预示较好的预后,应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组织乏氧 ^99 Tc^m-HL9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病临床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丽敏 刘中霖 +2 位作者 陈世群 王丽娟 陶恩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研究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临床异质性。方法依据发病年龄(以50岁为界)分为早发性PD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和晚发性PD组71例(男52,女19),并观察他们的临床异质性。结果早发组以不典型症状起病者多见,且病程长于晚发组(P=0.01... 目的研究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临床异质性。方法依据发病年龄(以50岁为界)分为早发性PD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和晚发性PD组71例(男52,女19),并观察他们的临床异质性。结果早发组以不典型症状起病者多见,且病程长于晚发组(P=0.014);而晚发组首发症状典型,以震颤、强直、动作缓慢等混合症状起病者明显多于早发组(P<0.01)。2组在起病侧、家族史、MMSE评分及改良HoehnYahr病情分级方面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病在首发症状及典型症状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帕金森病 晚发性帕金森病 临床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干扰Sirtuin3后对缺氧预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超英 胡俊 +3 位作者 赵嘉 王莹 陶玉倩 李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基因干扰Sirtuin3(SIRT3)后对缺氧预处理的影响。【方法】使用空白载体pGCSIL-GFP进行预实验,筛选适合的感染复数(MOI)。正式实验使用pGCSIL-PUR-SIRT3转染PC12细胞。成功构建空白载体(empty vector)及SIRT3-/-稳定细胞株后... 【目的】探讨基因干扰Sirtuin3(SIRT3)后对缺氧预处理的影响。【方法】使用空白载体pGCSIL-GFP进行预实验,筛选适合的感染复数(MOI)。正式实验使用pGCSIL-PUR-SIRT3转染PC12细胞。成功构建空白载体(empty vector)及SIRT3-/-稳定细胞株后,将两种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control);缺氧预处理+缺氧组(Hyp+OGD);单纯缺氧组(OGD);MTT测定细胞活性。ATP荧光检测试剂盒测定胞内的ATP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内SIRT3、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的共刺激因子-1α(PGC-1α),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GD后SIRT3-/-组(0.430±0.009)与Vector组(0.562±0.140)相比,细胞活性下降更明显(P<0.05),经预处理后SIRT3-/-组细胞活性增加,且与Vecto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0.05)。OGD后SIRT3-/-组(0.334±0.006)与Vector组(0.453±0.015)相比,ATP下降更明显(P<0.05)。经预处理后SIRT3-/-组ATP水平增加,且与Vecto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6>0.05)。SIRT3-/-3组细胞间PGC-1α及MnSOD蛋白的表达与Vector组对应的3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Hyp+OGD及OGD相对于各自control组均上调(P<0.05),且预处理组的上调更明显(与OGD组比较,P<0.05)【结论】干扰SIRT3基因后PGC-1α及MnSOD的表达下降,SIRT3为预处理或缺氧处理上调PGC-1α及MnSOD的其中一条途径,干扰SIRT3后其他的途径仍然在预处理中发挥重要的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预处理 Sirtuin3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的共刺激因子-1α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SI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艺 彭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关键词 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 酒精 PAX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家系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沃亮 聂如琼 +4 位作者 刘英梅 周淑娴 张萌 王景峰 陶恩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观察一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家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行家系调查,家系成员行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心电图、肌电图、彩超检查;4位患者取肌肉标本进行组织化学的病理观察。【结果】系谱显示4代共有9位患者,每代... 【目的】观察一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家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行家系调查,家系成员行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心电图、肌电图、彩超检查;4位患者取肌肉标本进行组织化学的病理观察。【结果】系谱显示4代共有9位患者,每代都出现,男女均受累及。健在5位患者,均出现进行性肌肉无力、萎缩,以肩带及盆带部明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检查正常;部分患者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理检查见明显肌萎缩、核内移、肌裂等现象,符合肌营养不良的典型表现,Dystrophin免疫组化结果为(+)。【结论】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根据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肌损害,以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ⅠB型(LGMD-ⅠB)可能性大;进一步明确其基因分型需行分子遗传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诊断 病理学 心肌损害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设计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玮琪 潘岳松 +25 位作者 陈霞 柏峰 曹勇军 范玉华 胡波 刘军 毛玲 倪俊 曲辉 孙莉 孙中武 王丽华 吴波 吴丹红 谢春明 许予明 徐运 赵性泉 周国钰 朱以诚 王春雪 David Wang 陆正齐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3期288-297,共10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对CSVD的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CSVD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的异质性,以及对本病缺乏共识,均可影响...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对CSVD的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CSVD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的异质性,以及对本病缺乏共识,均可影响相关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为了给CSVD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增加特异性药物的选择,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联合起草本共识。期望规范CSVD相关临床试验来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CSVD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共识 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研究 药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like receptor 2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在阿片类物质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5
作者 李艺 彭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成瘾物质(Addictive drugs)导致的中毒性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神经元凋亡为突出表现,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方法:Toll-like receptor 2(TLR2)不仅是激活机体自身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的重要受体,而且广泛参与多种细... 目的:成瘾物质(Addictive drugs)导致的中毒性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神经元凋亡为突出表现,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方法:Toll-like receptor 2(TLR2)不仅是激活机体自身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的重要受体,而且广泛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凋亡。我们使用体外培养的HEK293和高表达TLR2的HEK2932种细胞,以及体外培养小鼠皮层原代神经元细胞,研究经过吗啡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的变化,以探讨TLR2信号通路在吗啡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TLR2高表达导致吗啡诱导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和细胞凋亡的显著增加。使用MyD88抑制体竞争性抑制MyD88并阻断TLR2信号通路后,吗啡诱导的TLR2高表达细胞的凋亡也被明显抑制。长期的吗啡处理导致正常神经元的TLR2在信使RNA(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增高,而且在TLR2功能缺失的原代神经元细胞中,吗啡诱导的caspase-3活性增高被阻断,吗啡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也被明显抑制。结论:TLR2信号通路参与吗啡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脑病 TOLL-LIKE RECEPTOR 2 吗啡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靶向纳米材料介导基因治疗胶质瘤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兵 肖中鹏 +3 位作者 李艺 孔祥复 帅心涛 彭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14-19,22,共7页
目的:合成可降解性叶酸(FA)-PEG-PEI和PEG-PEI并研究其负载质粒DNA的能力,比较所形成纳米材料/DNA复合物在体外对细胞的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为进一步体内基因治疗做好准备。方法:化学方法合成可降解性FA-PEG-PEI和PEG-PEI,检测所形成... 目的:合成可降解性叶酸(FA)-PEG-PEI和PEG-PEI并研究其负载质粒DNA的能力,比较所形成纳米材料/DNA复合物在体外对细胞的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为进一步体内基因治疗做好准备。方法:化学方法合成可降解性FA-PEG-PEI和PEG-PEI,检测所形成纳米材料/DNA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和凝胶阻滞能力,以及对C6(叶酸受体中度表达)、293T(叶酸高度表达)和HepG2(叶酸不表达)3种细胞的细胞毒性,并对3种细胞进行转染,分别用流式细胞仪、荧光素酶基因表达水平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果。结果:FA-PEG-PEI与PEG-PEI复合pDNA后进行电位、粒度分析表明其带正电,粒径在200~300nm,FA-PEG-PEI和DNA的完全结合在N/P比为5,PEI和PEG-PEI与DNA的完全结合则出现在N/P比为10。MTT法证实了复合物在C6、293T、HepG23种细胞中的细胞毒性表明其细胞毒性比常用的PEI25ku低;在3种细胞中,转染效率从整体来看,N/P比=15时,FA-PEG-PEI萤光素酶基因表达水平最高;类似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更直观的检测了转染效果,表明FA-PEG-PEI对C6、293T细胞都有靶向效果且在N/P比为15时靶向效果最好,而在HepG2细胞中没有靶向效果。结论:此研究结果为叶酸靶向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寻找行之有效的基因载体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可进一步于动物体内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G-PEI 体外基因转染 转染效率 肿瘤靶向 叶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