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春霞 蓝育青 +1 位作者 伍俊妍 刘瑞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1-571,共1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丽科明(0.1%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贝复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方法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4眼,根据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丽科明(0.1%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贝复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方法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4眼,根据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并根据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用药治愈率为94.1%,总有效率为97.1%,平均治愈时间16d。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病毒性角膜炎 联合应用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变化的彩色多普勒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梅 蓝育青 +3 位作者 刘嫣芬 文艳玲 朱邦豪 李海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1-374,F002,共5页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进行测定,探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而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共66只并随机分为4周、8周及12周3组。采用彩色多...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进行测定,探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而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共66只并随机分为4周、8周及12周3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大鼠右眼CRA的血流参数,包括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血管内径。检查结束后,立即摘除大鼠右眼,进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制作。[结果]光镜下,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在12周,始观察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4周时,糖尿病大鼠CRA的各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8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PSV及EDV显著下降;12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流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RI、PI则显著增高。[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出现血管病变之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已经出现异常改变,并进行性加重。视网膜血流减少与血液灌注不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视网膜中央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检测干扰素-γ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蓝育青 葛坚 +3 位作者 林明楷 郑健梁 陈慧怡 刘海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IFN γ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混合消化液培养法体外培养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FN γ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 目的 :探讨重组人IFN γ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混合消化液培养法体外培养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FN γ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用上述两种方法成功培养出正常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重组人IFN γ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1× 10~ 1× 10 6IU/mlIFN γ浓度范围的抑制率为 2 0 2 %~43 5 % ,1× 10 6UI/mlIFN γ作用 48h后 ,与对照组相比 ,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细胞皱缩 ,但未见细胞死亡或漂浮。结论 :IFN γ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Ⅱ型 MTT法 人眼Tenon囊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抑制效应 比色法 氮蓝四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期NOS亚型的蛋白表达及其在血流变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梅 文艳玲 +3 位作者 李海刚 蓝育青 刘嫣芬 朱邦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DR)前期,3种亚型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视网膜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视网膜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与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的糖尿病组各10只,采...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DR)前期,3种亚型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视网膜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视网膜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与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的糖尿病组各10只,采用彩色多谱勒对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进行血流参数的测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视网膜eNOS、iNOS、n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尚未出现病变,但血流参数已显著异常,表现为糖尿病组大鼠CRA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阻力指数则显著增高(P<0.05),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尚未有显著意义。3种亚型NOS在糖尿病与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表达部位一致;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NOS免疫反应的强度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内核层显著增强,而eNOS与nNOS的免疫反应强度则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在DR前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已开始出现血流灌注不良,此时NOS亚型中iNOS在视网膜中的表达上调可能与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NOS亚型 蛋白表达 血流变化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羊膜经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夏朝霞 蓝育青 +2 位作者 王梅 郭慧 陈秋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7-60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羊膜经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3例50眼。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应用银夹加羊膜固定26例32眼,另一组单纯银夹固定17例18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a,术... 目的探讨应用羊膜经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3例50眼。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应用银夹加羊膜固定26例32眼,另一组单纯银夹固定17例18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a,术中应用羊膜治疗慢性泪囊炎,治愈率100%;术中未应用羊膜者治愈16眼,改善2眼,治愈率89%。结论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有效术式,术中应用羊膜可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慢性泪囊炎 鼻腔泪囊造口术 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眼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夏朝霞 郭慧 冯志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9-280,共2页
【目的】加强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干眼症的认识,重视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方法】总结52例RA患者合并有眼干症状的临床特点,进行干眼三项试验;分析关节、血液沉降率(ESR)、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RF)及免疫相关检查等。【结... 【目的】加强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干眼症的认识,重视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方法】总结52例RA患者合并有眼干症状的临床特点,进行干眼三项试验;分析关节、血液沉降率(ESR)、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RF)及免疫相关检查等。【结果】52例中有干眼自觉症状者12例占23.1%,Schirmer试验阳性者39例(占75.0%),BUT阳性者48例(占92.3%),FL阳性者26例(占50.0%),其中二项以上检查阳性者22例占(42.3%);IgA、IgM、IgG、IgE、C3、C4均有不同程度异常;ESR、RF≥25IU.mL-1、crp≥5、抗SSA/抗SSB(+)、ANA(+)分别为75%、90.7%、76.9%、9.3%、43.8%。【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易合并干眼症(干燥性角结膜炎),且自觉症状与检测结果不完全相符,建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进行干眼三项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干眼症;抗核抗体、抗SSB、SSA抗体阳性及高滴度RF联合检查可作为RA合并干眼辅助诊断手段之一;与病情活动可能有关,结合无创性免疫学检查便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筛查和早期诊断、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干眼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在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及白内障患者LECs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夏朝霞 吴艺 +2 位作者 蓝育青 穆剑 肖剑晖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体外培养正常人及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分别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及白内障患者LECs中的表达,以探讨bFGF在白内障患者LECs中的作... 目的体外培养正常人及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分别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及白内障患者LECs中的表达,以探讨bFGF在白内障患者LECs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及白内障患者LECs并传代;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bFGF在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及白内障患者LECs不同阶段的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正常人及白内障患者LECs无明显差异,但在传代过程中白内障患者的LECs出现了较早的细胞衰老现象;在正常人原代培养细胞和传代的LECs中检测不到bFGF的表达,或仅有微弱表达,而在白内障患者的原代培养细胞和传代的LECs中,bFGF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增多,并明确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0的蛋白。结论老年性白内障LECs相对正常LECs而言,生长缓慢,容易出现细胞衰老现象,且有丝分裂能力差;白内障患者术后残留的LECs引起损伤修复过程,合成并释放bFGF,造成LECs的增生、移行和纤维化,并可能成为后囊混浊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伏前列腺素对培养人眼睫状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蓝育青 肖剑晖 +3 位作者 彭蔚 张弛 郭慧 宋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8-500,514,共4页
【目的】研究曲伏前列腺素作用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睫状肌细胞的表达。【方法】在人睫状肌细胞无牛血清培养基中加入1μmol/L曲伏前列腺素(travoprost),根据曲伏前列腺素孵育时间的不同,分为4个时间组,即0 h组(对照组)、6 h... 【目的】研究曲伏前列腺素作用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睫状肌细胞的表达。【方法】在人睫状肌细胞无牛血清培养基中加入1μmol/L曲伏前列腺素(travoprost),根据曲伏前列腺素孵育时间的不同,分为4个时间组,即0 h组(对照组)、6 h、12 h、24 h组。Real-time 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上述各时间组人睫状肌细胞MMP-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每种方法分别重复做3次。Zymography技术分别检测4组细胞MMP-2的活性,重复4次。【结果】设定对照组mRNA相对表达量为1做作标准,6 h、12 h、24 h组MMP-2 mRNA相对表达量为0.58±0.04、1.20±0.05、1.95±0.11,MMP-2 mRNA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P=0.000);ELISA检测MMP-2的A值分别为0.0503±0.0021、0.0627±0.0017、0.0673±0.0025、0.0783±0.0039,MMP-2的表达随travoprost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00)。Zymography技术检测MMP-2校正光密度值分别为10±5,52±7,104±21,237±40;MMP-2活性随travoprost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P=0.000)。【结论】曲伏前列腺素作用于人睫状肌细胞后,MMP-2表达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活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曲伏前列腺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在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老年人慢性泪囊炎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健慧 陈秋坚 +2 位作者 郑亿庆 蓝育青 王振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更有效地治疗老年人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25眼)老年人(≥60岁)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且术后随访3~70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2/25眼(88%)、好转2/25眼(8%)、有效率24/25(96%)。... [目的]探讨更有效地治疗老年人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25眼)老年人(≥60岁)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且术后随访3~70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2/25眼(88%)、好转2/25眼(8%)、有效率24/25(96%)。[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老年人慢性泪囊炎简便快捷、疗效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 泪囊鼻腔造孔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眼病的临床分析和长期随访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彦 于强 +3 位作者 王梅 夏朝霞 胡玉新 蓝育青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眼部发病的临床特征、诊治和病情转归。【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Poser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其全身和眼部发病特征及治疗情况,并随访追踪病情转...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眼部发病的临床特征、诊治和病情转归。【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Poser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其全身和眼部发病特征及治疗情况,并随访追踪病情转归。【结果】多发性硬化多见20~50岁女性患者,25.4%(18/72)以眼部为首发症状,其中83.3%(15/18)表现视神经炎;12.5%(9/72)眼部和其他部位同时发病;尚有22.2%(16/72)在患病过程中出现视神经炎。视神经炎临床表现呈复发-缓解型,多次复发预后差。首次患病缓解后两年内75%~88%患者累及其他部位。首次患病核磁共振(MRI)联合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SEP)等检查,可提高MS的诊断率。急性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或联合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缓解期使用干扰素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降低致盲率。【结论】MS患者眼部是常见受累器官之一,并常见首发眼部受累,多表现视神经炎。视神经炎临床表现呈复发-缓解型。首次患病行MRI联合VEP、BAEP、SSEP等检查,可提高MS的诊断率。联合使用激素、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干扰素等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率,降低致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γ-干扰素基因防治青光眼术区滤过泡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蓝育青 葛坚 +2 位作者 刘海泉 陈慧怡 郑湖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1-3,F0002,共4页
【目的】评价转γ-干扰素基因、人重组γ-干扰素制剂(IFN-γ)、丝裂霉素(MMC)和生理盐水对家兔青光眼手术滤过区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新西兰纯种家兔,行巩膜咬切术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术后滤过区旁球结膜下注射入重组IFN-γ、生理... 【目的】评价转γ-干扰素基因、人重组γ-干扰素制剂(IFN-γ)、丝裂霉素(MMC)和生理盐水对家兔青光眼手术滤过区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新西兰纯种家兔,行巩膜咬切术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术后滤过区旁球结膜下注射入重组IFN-γ、生理盐水、重组质粒 pIRES-EYFP IFN-γ和术中结膜瓣下放置浸润有0.25 mg/mL MMC 的湿棉片。术后观察滤过泡大小和形态,滤过区行病理切片,HE 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所有兔眼于术后3d,均有滤过泡形成,于术后2~3周逐渐扁平。其中放置 MMC 组,滤过泡壁隆起较高,壁薄,色苍白,无血管长人;注射重组人 IFN-γ组滤过泡隆起也较高,但周围可见血管,其余二组,滤过泡轻至中度隆起,弥散,注射生理盐水组充血较明显。病理组织切片经 HE 染色光镜下检查:MMC 组结膜上皮下结缔组织疏松排列;转 pIRES-EYFP IFN-γ组。结膜上皮下结缔组织稀疏,可见隧道样空间;注射 IFN-γ组,2眼结膜上皮下结缔组织稀疏,可见隧道样空间,另外2眼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似,表现为结膜上皮下被厚实的纤维组织所覆盖。免疫组化反应,转 pIRES-EYFP IFN-γ组结膜下及浅层巩膜细胞胞浆和胶原可见 IFN-γ阳性反应;注射 IFN-γ组亦可见结膜下及浅层巩膜IFN-γ弱阳性反应;生理盐水和 MMC 组,呈阴性反应。【结论】直接注射法转 IFN-γ基因的家兔 Tenon 囊和浅层巩膜组织于术后3周的时间内表达 IFN-γ。人重组 IFN-γ对家兔青光眼术后滤过区纤维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人重组 IFN-γ对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影响与 MMC 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干扰素 转基因 青光跟/外科学 滤泡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盒基因Pax-6在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12
作者 夏朝霞 刘奕志 吴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54-56,共3页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鼠晶状体上皮细胞 LECs,内 Pax-6基因的表达,探讨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特性的基因因素。【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的 LgCs 中 Pax-6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在原代培养细胞、传第1代及传第...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鼠晶状体上皮细胞 LECs,内 Pax-6基因的表达,探讨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特性的基因因素。【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的 LgCs 中 Pax-6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在原代培养细胞、传第1代及传第2代的 LgCs 中明显检测到 Pax-6的阳性表达。免疫印迹同样发现在原代培养细胞、传第1代及传第2代的 LECs 中均能检测到 Pax-6蛋白水平的表达,传第3代细胞表达微弱。阴性对照在各阶段点未见 Pax-6的表达。【结论】晶状体囊膜上的 LECs 具有 Pax-6基因,该基因的正常表达是维持 LECs 特性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Pax-6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 基因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眼部临床表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志群 廖全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7-367,共1页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较为严重的一型.包括眼部等全身器官组织皆受累。笔者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1998-2007年10年间收治36例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合并眼部表现特点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眼部表现 临床表现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器官组织 总结报告 临床资料 皮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