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霉素纤维蛋白胶凝胶化疗的缓释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殷香保 王捷 +3 位作者 伍衡 陈汝福 汤志华 廖洪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纤维蛋白胶凝胶(MMC/FG)化疗的缓释特性。【方法】体外释放实验中,将8mg丝裂霉素(MMC)与5mL纤维蛋白胶(FG)混合成凝胶MMC/FG,将凝胶置于50mL含纤溶酶原及尿激酶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在37℃恒温摇床中培养。分别...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纤维蛋白胶凝胶(MMC/FG)化疗的缓释特性。【方法】体外释放实验中,将8mg丝裂霉素(MMC)与5mL纤维蛋白胶(FG)混合成凝胶MMC/FG,将凝胶置于50mL含纤溶酶原及尿激酶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在37℃恒温摇床中培养。分别于开始培养15min,2、8、24、48、72、96、120h后取0.1mLPBS作样本,测试其中的MMC质量浓度,观察MMC的释放过程。体内实验中,将MMC/FG(实验组)或单纯MMC溶液(对照组)在开腹直视下注入小鼠肝脏,定时取小鼠肝脏及少量外周血作样本,测试样本中的MMC质量浓度,计算肝脏及外周血中MMC的动力学参数。【结果】体外释放实验显示,2h后MMC的累计释放率为(33.91±2.29)%,24h后为(64.46±3.18)%,96h后释放趋于平衡。动物实验显示,肝组织MMC峰质量浓度(ρmax)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ρmax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组织及外周血MMC的消除半衰期(t1/2)及曲线下面积(AUC)实验组均明显长于或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体内外条件下MMC/FG均有良好的缓释性,在小鼠肝脏局部使用MMC/FG,可延长MMC在肝脏的滞留时间,降低其在外周血的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 外周血 丝裂霉素 纤维蛋白胶 肝脏 对照组 鼠肝 凝胶 缓释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粘附分子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褚忠华 闵军 +3 位作者 凌云彪 赵海燕 刘建平 区庆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探讨多种粘附分子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64例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肝癌粘附分子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原发性肝癌各粘附分子的表达率分别为E-钙粘蛋白9062%、细胞间粘附分子-19375%、粘附... 目的探讨多种粘附分子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64例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肝癌粘附分子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原发性肝癌各粘附分子的表达率分别为E-钙粘蛋白9062%、细胞间粘附分子-19375%、粘附分子CD445000%、粘附分子CD44V9688%、整合素α5100%、整合素β1100%,CD44与其他粘附分子表达率的差异显著。(2)肝癌组织各粘附分子E-钙粘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1、粘附分子CD44、粘附分子CD44V、整合素α5、整合素β1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24±054、096±037、062±073、086±033、097±049、141±024,其中粘附分子CD44与E-钙粘蛋白、整合素β1的表达量差异显著。(3)肝癌分期与粘附分子基因mRNA表达量的关系显示E-钙粘蛋白、粘附分子CD44的表达量随分期增高而下降,其中粘附分子CD44Ⅰ-Ⅱ期和Ⅳ期的表达量差别显著;细胞间粘附分子-1、粘附分子CD44V,整合素α5、整合素β1的表达量随分期增高而增高,其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Ⅰ-Ⅱ期和Ⅳ期的表达量差别显著。(4)肝癌粘附分子基因mRNA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生理特点相关分析显示肝癌粘附分子基因mRNA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有无包膜和结节数目有关,与AFP水平、肝硬化情况、肝功能状况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粘附分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促进体外培养的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建平 陈涛 +1 位作者 陈小萱 区庆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目的】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体外培养的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性配体法了解GHR在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采用肿瘤细胞计数、噻唑蓝比色法和集落形成实验了解Bel-7402肝癌细胞株在不同浓度rhGH(0... 【目的】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体外培养的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性配体法了解GHR在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采用肿瘤细胞计数、噻唑蓝比色法和集落形成实验了解Bel-7402肝癌细胞株在不同浓度rhGH(0、1、10、100、1000、10000ng/mL)作用下的药物敏感性,计算细胞生长率,集落形成率;并用3H-TdR渗入法了解肿瘤细胞DNA代谢情况。【结果】放射配体法发现Bel-7402肝癌细胞表达GHR,rhGH对体外培养的7402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表现为rhGH在100ng/mL的浓度时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较为显著,而rhGH在其它浓度时(1、10、1000、10000ng/mL)的部分时段,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虽也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总体效果较rhGH在100ng/mL浓度时为弱。【结论】一定浓度范围的rhGH对7402肝癌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原因可能与7402肝癌细胞表达GH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受体 原发性肝癌 细胞培养 放射配体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腔内网片植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546例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文滨 李宇洲 +1 位作者 吴畏 林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944-945,共2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esh repair,IPOM)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4年12月两家医院以腹腔镜IPOM方法治疗的546例603侧腹股沟疝。以...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esh repair,IPOM)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4年12月两家医院以腹腔镜IPOM方法治疗的546例603侧腹股沟疝。以钉合枪固定补片,利用脐内侧韧带腹膜覆盖网片的内侧。结果除2例因疝缺损太大中转开放手术外,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症5例,均为血清肿,理疗后吸收。手术时间25-40min,平均31min。住院时间36-72h。平均46h。随访18-48个月,平均28个月,6例复发(复发时间30-45个月,平均38.2月),复发率0.995%。结论腹腔镜下IPOM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确切、创伤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充分体现微创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 腹腔内网片植入术 腹腔镜 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移植的新型种子细胞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劲松 闵军 陈积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5-417,共3页
Theprospectofliverdiseasetreatmentbyhepatocytetransplantationisbroad ,butitis difficulttoapplyitinclinictherapyduetotherestrictionofsourceandproliferationofdonorhepatocyte .The hematopoieticstemcellplasticityoftrans -... Theprospectofliverdiseasetreatmentbyhepatocytetransplantationisbroad ,butitis difficulttoapplyitinclinictherapyduetotherestrictionofsourceandproliferationofdonorhepatocyte .The hematopoieticstemcellplasticityoftrans -differentiationtohepatocyteprovidesanewsourceofseedcellsfor hepatocytetransplantation .Inthisreview ,wefocusonadvancesintheseedcellsforhepatocytetransplanta tio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移植 新型种子细胞 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激活的单核细胞促进人乳腺癌细胞SKBR3的生长侵袭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巨江 苏逢锡 +1 位作者 姚和瑞 陈积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激活状态的单核细胞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探索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经典激活、替代激活、空白对照3组,分别采用细菌脂多糖IL-4、培养基进行相应激活。48~72h后,... 目的研究不同激活状态的单核细胞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探索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经典激活、替代激活、空白对照3组,分别采用细菌脂多糖IL-4、培养基进行相应激活。48~72h后,采用RT-PCR、与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共培养、建立鸡胚尿膜囊血管生成模型等方法检测各组TNF-α、AMAC-1、β-actinmRNA表达的差异,观察3种不同活化状态的单核巨噬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肿瘤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经典激活组高表达TNF-α,替代激活组则高表达AMAC-1,3组间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实验显示经典激活的单核细胞呈现出明显抑瘤效应,3d后效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替代激活的单核细胞则在第5天开始呈现出明显促肿瘤效应(P<0.05)。在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模型中,替代激活的单核细胞可以明显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57.33±14.82),与经典激活(20.44±6.50)及未激活组(32.22±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可以促进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替代激活的方向分化并高表达替代激活的分子标志物AMAC-1,而替代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在与肿瘤细胞的共培养中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提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体内很可能主要以替代激活的方式存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 乳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和腹腔内网片植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滨 李宇洲 +1 位作者 吴畏 伍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 联合应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和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探讨理想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方法. 方法 2006年1月~12月,对30例成人腹股沟疝行腹... 目的 联合应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和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探讨理想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方法. 方法 2006年1月~12月,对30例成人腹股沟疝行腹腔镜下修补.以腹壁下血管内侧缘为界,把疝薄弱区纵行分成内侧和外侧,内侧采用改进的TAPP方法,外侧仍用IPOM方法.沿腹壁下血管内侧缘纵行剪开腹膜后向内侧游离的区域内基本上是无血管区,亦无重要的神经,组织疏松极易游离,数分钟内即可分离出所需要的面积(7.5 cm×6.5 cm).补片的材料亦分为内侧和外侧,内侧是聚丙烯材料,外侧应用Proceed补片. 结果 30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时间单侧30~40 min,平均35 min,双侧50~6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1~5 ml,术后第2天可离床活动,术后3~4天出院,术后2周均恢复工作.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9个月,无粘连性肠梗阻,腹股沟部和全身无不良反应. 结论 联合应用TAPP和IPOM后,能体现微创的原则,易掌握,损伤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手术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asure技术治疗痔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玉莲 陈丽莉 陈秀英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Ligasure技术(LT)治疗痔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采用LT治疗的42例痔患者给予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包括疼痛护理、局部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术后患者均诉切口疼痛,而肛周瘙痒、排便困难等不... 目的探讨Ligasure技术(LT)治疗痔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采用LT治疗的42例痔患者给予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包括疼痛护理、局部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术后患者均诉切口疼痛,而肛周瘙痒、排便困难等不适症状较轻,经对症护理后效果显著。结论LT治疗痔疗效显著,而做好术后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疼痛护理是LT治疗痔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asure技术 手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损伤部分肝叶Glisson管道二级分支后,相应肝组织保留价值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刘建平 陈涛 +1 位作者 陈小萱 区庆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39-2241,共3页
目的:了解深低温冷冻损伤部分肝叶Glisson氏管道系统后,相应肝组织有无保留价值。方法:14只小猪,随机分为2组,用冷冻头深低温冷冻实验组动物左肝外叶Glisson管道区域3min,对照组仅阻断肝门血流3min。分别在术后4、8周行肝组织活检,了解... 目的:了解深低温冷冻损伤部分肝叶Glisson氏管道系统后,相应肝组织有无保留价值。方法:14只小猪,随机分为2组,用冷冻头深低温冷冻实验组动物左肝外叶Glisson管道区域3min,对照组仅阻断肝门血流3min。分别在术后4、8周行肝组织活检,了解患肝病理改变,并对患肝组织进行糖原(PAS)、酸性磷酸酶(ACP)、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染色,注射99mTC-植酸钠了解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并用彩超了解受冻肝叶管道情况。结果:动物可耐受上述冷冻,冷冻可造成受冻胆管壁的坏死,但肝动脉、门静脉分支的血流保持通畅,所属肝叶萎缩、纤维化;受冻管道所属肝叶的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和肝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明显减弱,但肝细胞的糖和蛋白质代谢功能变化不显著。结论:深低温冷冻损伤部分肝叶Glisson氏管道系统二级分支后,相应肝组织有一定的保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外科手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Glisson管道 肝组织活检 肝叶萎缩 冷冻损伤 保留价值 级分 实验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分离屠宰成年猪肝细胞用于生物人工肝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巴明臣 周晓东 +1 位作者 陈积圣 刘丽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氧合dispase及胶原酶组酶消化法从屠宰成年猪肝脏高效分离肝细胞的方法及分离肝细胞的生物活性。【方法】部分肝叶逆行灌注、氧合组酶dispase及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肝细胞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检测。【结... 【目的】探讨氧合dispase及胶原酶组酶消化法从屠宰成年猪肝脏高效分离肝细胞的方法及分离肝细胞的生物活性。【方法】部分肝叶逆行灌注、氧合组酶dispase及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肝细胞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肝组织细胞的收获量达10× 10 6 个 / g ,细胞平均存活率可达 92 5 % ,且无泡状变性的发生 ,原代培养生物活性与原代培养鼠肝细胞一致 ,随时间的延长而减退。【结论】氧合组酶dispase及胶原酶消化、密浓度梯度离心法自屠宰成年猪分离肝细胞产量高、且保持着良好的生物活性 ,可作为生物人工肝的理想肝细胞源用于肝脏终末性疾患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学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型黄色荧光蛋白和VEGF双基因载体在肝细胞共转染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金林 闵军 +2 位作者 周晓东 陈亚进 陈积圣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加强型黄色荧光素蛋白 (EYFP)和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 EYFP/VEGF12 1,用EYFP作标记基因 ,研究外源性VEGF12 1基因在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转染表达 ,为实时监测VEGF12 1基因修饰肝细胞移... 【目的】构建携带加强型黄色荧光素蛋白 (EYFP)和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 EYFP/VEGF12 1,用EYFP作标记基因 ,研究外源性VEGF12 1基因在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转染表达 ,为实时监测VEGF12 1基因修饰肝细胞移植后状态提供基础。【方法】将 pcDNA3VEGF12 1中VEGF12 1定向克隆到 pIRES EYFP ,构建重组质粒 pIRES EYFP/VEGF12 1,经酶切、PCR扩增和部分DNA序列分析证实后 ,转染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 ,用荧光显微镜等观察转染表达。【结果】酶切、PCR扩增和部分DNA序列分析等证明pIRES EYFP/VEGF12 1质粒成功构建 ,转染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后 ,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黄绿色荧光。【结论】构建了 pIRES EYFP/VEGF12 1质粒 ,为实时监测外源性VEGF12 1基因转染表达和VEGF基因修饰肝细胞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荧光蛋白 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分化剂增强三氧化二砷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建伟 唐毅 +2 位作者 沈雁 钟雪云 区庆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3-426,T00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化剂 (CDA Ⅱ )在三氧化二砷 (As2 O3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DA Ⅱ和As2 O3 共同处理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HepG2 ,通过四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用活细胞荧光染色观测细胞凋亡及形态学... 【目的】探讨细胞分化剂 (CDA Ⅱ )在三氧化二砷 (As2 O3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DA Ⅱ和As2 O3 共同处理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HepG2 ,通过四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用活细胞荧光染色观测细胞凋亡及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CDA Ⅱ毒性作用很低 ,但可以显著增强As2 O3 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1 0 g/LCDA Ⅱ便可使As2 O3 对两株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由 5 0 μmol/L降低至 1 0 μmol/L(P <0 0 1)。形态学可观察到CDA Ⅱ明显加强了As2 O3 诱导的细胞凋亡 ,且与剂量有关 ;流式细胞术分析 ,低质量浓度的CDA Ⅱ (<2 0 g/L)细胞生长阻滞于G2 期较对照组多 ,而随着剂量的增加则凋亡细胞和滞留于G1期的细胞增多 ,低剂量CDA Ⅱ与As2 O3 共同处理肝癌细胞后 ,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用As2 O3 。【结论】CDA Ⅱ可增强As2 O3 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效应 ,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剂 三氧化二砷 肝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