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对心肌梗死大鼠骨桥蛋白表达及胶原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玉玲 周淑娴 +1 位作者 雷娟 张静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对心肌梗死大鼠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及心肌间质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将心肌梗死后24小时存活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盐水组(16只,5ml/d),厄贝沙坦组[17只,45mg/(kg·d)];另设假手术组(15只)作对照...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对心肌梗死大鼠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及心肌间质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将心肌梗死后24小时存活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盐水组(16只,5ml/d),厄贝沙坦组[17只,45mg/(kg·d)];另设假手术组(15只)作对照。分别于心肌梗死后4周:导管法测定左心室有创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组织学方法检测非梗死区胶原纤维沉积和心肌细胞横径;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骨桥蛋白表达。结果:盐水组与厄贝沙坦组大鼠梗死面积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Western blot法未检测到骨桥蛋白表达,盐水组大鼠心肌组织有大量骨桥蛋白表达,该上调的蛋白能被厄贝沙坦治疗显著抑制(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所有心肌梗死大鼠均出现显著的心肌间质纤维沉积,左心室相对重量增大,非梗死区心肌细胞横径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盐水组相比,厄贝沙坦组心肌间质纤维沉积减轻,左心室相对重量及非梗死区心肌细胞横径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所有心肌梗死大鼠在4周后均表现出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显著下降,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上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提示了显著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与盐水组相比,厄贝沙坦组大鼠心功能显著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出现大量骨桥蛋白表达,厄贝沙坦治疗显著抑制心肌梗死大鼠骨桥蛋白的表达,并能改善心肌的纤维化,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心肌梗塞 厄贝沙坦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大鼠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玉玲 周淑娴 +1 位作者 雷娟 张静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阻滞对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心肌梗死后24h存活大鼠随机分为3组:盐水组(15只,5mL/d),培哚普利组(18只,2mg/kg·d)和螺内酯组(17只,20mg/kg)。灌胃给药...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阻滞对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心肌梗死后24h存活大鼠随机分为3组:盐水组(15只,5mL/d),培哚普利组(18只,2mg/kg·d)和螺内酯组(17只,20mg/kg)。灌胃给药;另设假手术组(15只)作对照。分别于心肌梗死后6周:导管法测定左室有创血流动力学;组织学方法检测非梗死区胶原纤维沉积和心肌细胞横径;Western blot检测非梗死区心肌组织OPN表达。【结果】①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Western blot未检测到OPN表达,心肌梗死大鼠6周后非梗死区心肌组织有大量OPN表达,培哚普利及螺内酯治疗均能显著抑制该蛋白的上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与假手术组相比,所有心肌梗死大鼠均出现显著的心肌间质纤维沉积,左室重量指数增大,非梗死区心肌细胞横径增加,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盐水组相比,培哚普利及螺内酯组心肌间质纤维沉积减轻,左室重量指数及非梗死区心肌细胞横径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与假手术组相比,所有心肌梗死大鼠6周后左室内收缩压(LVSP)和±dp/dtmax均显著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显著上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盐水组相比,培哚普利与螺内酯组大鼠心功能显著改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出现大量OPN表达及显著的心室重构;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阻滞均能显著抑制心肌梗死大鼠OPN的表达,并能改善心肌的纤维化,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尼司特对动脉损伤后血管外膜重塑及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聂如琼 王景峰 +3 位作者 滕虹 伍卫 薛迎生 张旭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血管损伤后外膜反应是负性血管重塑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观察曲尼司特对损伤血管外膜反应和细胞增殖的作用,探讨其对血管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7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曲尼司特组和安慰剂组,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技术... 【目的】血管损伤后外膜反应是负性血管重塑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观察曲尼司特对损伤血管外膜反应和细胞增殖的作用,探讨其对血管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7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曲尼司特组和安慰剂组,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曲尼司特对兔腹主动脉损伤后外膜重塑、外膜细胞增殖和细胞表型的作用。【结果】血管损伤后28d,曲尼司特组外膜厚度降低29.4%。血管损伤后14d和28d,曲尼司特组外膜面积分别降低22.6%和20.6%。血管损伤后7d和14d,曲尼司特组外膜细胞密度分别降低22.7%和38.9%。血管损伤后3d和7d,曲尼司特组外膜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降低31.4%和29.6%。【结论】曲尼司特在血管损伤后早期显著抑制外膜细胞增殖,通过减少外膜的细胞容积,明显降低外膜厚度和面积,抑制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重塑 血管外膜 曲尼司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损伤后血管外膜炎症细胞浸润及曲尼司特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梓卿 聂如琼 王景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外膜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曲尼司特对上述指标的干预。方法球囊拉伤兔髂动脉内膜,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曲尼司特组,在术后1 h、1 d3、d、7 d、14 d取髂动脉,通过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外膜炎症细胞的浸... 目的研究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外膜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曲尼司特对上述指标的干预。方法球囊拉伤兔髂动脉内膜,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曲尼司特组,在术后1 h、1 d3、d、7 d、14 d取髂动脉,通过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外膜炎症细胞的浸润及曲尼司特对它们的影响。结果(1)术后外膜可见T淋巴细胞出现,逐渐增高,于7 d达到最高峰,曲尼司特组较对照组无变化。(2)术后外膜见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表达,均在3 d达到最高峰,曲尼司特组各时间点明显下降。结论(1)内膜损伤后,外膜炎症细胞浸润,以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2)曲尼司特降低血管各层增生,增加管腔面积,减少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在血管外膜的浸润表达,对T淋巴细胞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损伤 炎症细胞 曲尼司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补充黑米皮对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氧化应激、炎症和脂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庆 韩平华 +4 位作者 张名位 聂如琼 袁沃亮 胡艳 凌文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给予冠心病患者日常膳食中补充黑米米皮,评价其是否可以增强患者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并降低其炎症及血脂水平。【方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选取60例年龄为45~75岁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入2组,30例... 【目的】给予冠心病患者日常膳食中补充黑米米皮,评价其是否可以增强患者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并降低其炎症及血脂水平。【方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选取60例年龄为45~75岁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入2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膳食额外补充10g黑米米皮为干预组,余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膳食额外补充10g白米米皮为对照组。此外,分别从干预组及对照组中选取3名志愿者,在受试者进食前和进食后0.5、1、1.5、2、4h采肘静脉血10mL,通过HPLC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花色苷水平。【结果】经6个月的干预试验后,干预组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升高了(1.3±3.0)kU/L,而对照组则降低了(0.6±1.7)kU/L,两组间患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变化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可溶性CD40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分别从(1.4±0.8)g/L、(8.4±4.1)mg/L和(3.8±1.8)mg/L降至(1.0±0.5)g/L、(5.7±2.4)mg/L和(2.6±1.7)mg/L,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间的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水平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只有在服用了黑米米皮患者血浆中能检测到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其在血浆中的最高浓度为(20.2±3.0)mg/L出现在1.5h,而服用白米米皮的患者血浆中在所有的时间段都未检测到任何的花色苷产物。【结论】膳食补充黑米皮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一种辅助和补充从而增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部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黑米皮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富含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的花色苷类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皮 花色苷 冠心病 抗氧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年间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变迁 被引量:7
6
作者 钟桃娟 伍卫 +1 位作者 刘泽生 周淑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硝酸酯类 洋地黄类 Β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神经功能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淑娴 牛绍莉 +2 位作者 雷娟 张玉玲 伍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341-3343,共3页
目的:探讨植物神经功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26例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分析的冠心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和HRV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 目的:探讨植物神经功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26例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分析的冠心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和HRV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HRV预测指标。结果:HRV各项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中的LF、VLF、HF均有随着室性心律失常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的趋势,时域指标中的SDNN、SDANN、ASDNN、PNN50b与室性心律失常程度呈弱负相关(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SDANN为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结论:HRV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程度呈弱负相关,SDANN为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早期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行干预治疗,可能有利于减少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疾病 植物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左心室肥厚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邹华 龙朝庆 +3 位作者 蔡谦 聂如琼 周淑娴 郑亿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63例,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63例,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心脏彩超检查,并根据PSG结果分成正常组、轻度组及中重度组。[结果]轻度及中重度组的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 in diastole,IVSd)及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e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in diastole,LVPWd)高于正常组且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ventilation index,AHI)存在正相关。AHI与IVSd、LVPWd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61(P<0.05)及0.071(P<0.05),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HI每增加10,IVSd可增加0.61 mm,LVPWd可增加0.71 mm。[结论]OSAHS与LVH存在正相关。OSAHS可能是引起LVH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高密度脂蛋白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腺相关病毒血清型2/1杂合载体在HepG2肝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玲 伍卫 +1 位作者 周淑娴 雷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6-701,共6页
【目的】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EGFP)重组人高密度脂蛋白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基因腺相关病毒(rAAV)2/1杂合载体,观察其在HepG2肝细胞的表达。【方法】以pCMV.SPORT6-SR-BI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cDNA,将其克隆至pSNAV2.0-IRES-EGFP... 【目的】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EGFP)重组人高密度脂蛋白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基因腺相关病毒(rAAV)2/1杂合载体,观察其在HepG2肝细胞的表达。【方法】以pCMV.SPORT6-SR-BI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cDNA,将其克隆至pSNAV2.0-IRES-EGFP-LacZa载体中,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脂质体介导转染BHK21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含SR-BI基因的BHK/SR-BI-IRES-EGFP载体细胞株,用携带rep2-cap1基因的辅助病毒(rHsv/r2cl)感染该细胞株。通过细胞孵育、裂解和病毒纯化,得到杂合载体rAAV2/1-SR-BI-IRES-EGFP病毒。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表达,计算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R-BI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表明pSNAV2.0-SR-BI-IRES-EGFP重组成功,基因测序显示装入pSNAV2.0-IRES-EGFP-LacZa质粒中的SR-BI基因正确;成功构建了rAAV2/1-SR-BI-IRES-EGFP病毒载体。转染HepG2肝细胞后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最佳MOI值为1×105时,以此值转染HepG2肝细胞荧光高效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未转染组及rAAV2/1-IRES-EGFP组HepG2肝细胞均有SR-BI蛋白表达,rAAV2/1-SR-BI-IRES-EGFP组SR-BI蛋白表达水平较rAAV2/1-IRES-EGFP组及未转染组显著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rAAV2/1-SR-BI-IRES-EGFP杂合载体系统,转染后SR-BI蛋白在HepG2肝细胞高效表达,为SR-BI生理学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B族I型清道夫受体 腺相关病毒 HepG2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基因转染方法对外源基因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娟 伍卫 +1 位作者 薛声能 郑韶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基因转染方法对外源基因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尾静脉注射(IV)组和心肌内注射(IM)组各10只,分别于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在体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 【目的】比较两种基因转染方法对外源基因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尾静脉注射(IV)组和心肌内注射(IM)组各10只,分别于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在体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存活的6只IV组大鼠心肌组织在腺病毒转染后24h和14d均观察不到绿色荧光,但在其肝脏组织中检测到大量绿色荧光表达。术后存活的7只IM组大鼠注射部位心肌在腺病毒转染后24h和14d均检测到绿色荧光表达,而肝脏组织内未见绿色荧光。【结论】心肌内注射法能够使外源基因在心脏组织中特异性地高表达,而静脉注射法却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法 心肌内注射法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和心肌组织osteopo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张玉玲 周淑娴 +1 位作者 王铭辉 王景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84-1588,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osteopontin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盐水组和心肌梗死培哚普利组。后两组动物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osteopontin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盐水组和心肌梗死培哚普利组。后两组动物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第2天起给予生理盐水或者培哚普利灌胃,1次/d。4周后测定有创左室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内径和射血分数,组织学方法检测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直径和胶原纤维沉积,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osteopo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所有心肌梗死大鼠(盐水组和培哚普利组)均出现显著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表现为LVEF、LVSP和±dp/dtmax下降,LVEDP显著升高。同时左室重量与体质量比值升高,LVEEDD和LVESD增大,非梗死区心肌细胞横径增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增加,提示显著的左室重构。与盐水组相比,培哚普利治疗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预防左室扩大,减轻非梗死区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Westernblot未检测到osteopontin蛋白在假手术大鼠心肌组织表达,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有大量osteopontin蛋白表达,该上调的蛋白能被培哚普利治疗显著抑制。结论培哚普利抑制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可能与其抑制osteopontin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重构 Osteopontin蛋白 大鼠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19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林永青 聂如琼 +1 位作者 耿登峰 王景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766-2767,共2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进行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从该1100例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19例,检出率... 目的:分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进行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从该1100例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19例,检出率为1.73%。患者多以不典型的活动后胸闷、胸痛为主要表现,其中合并冠心病5例,伴肥厚性心肌病5例,伴右位心1例。在接受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测的8例患者中,阳性率为87.5%。造影显示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一心肌桥,在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有4例,50%~75%的有11例,>75%的有4例。治疗上予口服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总有效率为94.2%。结论:(1)心肌桥可以引起心肌缺血;(2)心肌桥可继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畸形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被引量:18
13
作者 JUMA Imad 伍卫 +2 位作者 王景峰 聂如琼 周淑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215例,分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74例,64.7岁±8.2岁)和冠心病非糖尿病组(141例,66.2岁±69.2岁),对比分...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215例,分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74例,64.7岁±8.2岁)和冠心病非糖尿病组(141例,66.2岁±69.2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与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更常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无痛性心肌缺血以及严重心律失常(P<0.01,P<0.05),血中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血尿酸增高(P<0.01,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P<0.01),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01)。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多发生3支血管病变(P<0.01),冠状动脉病变多为严重狭窄、完全闭塞以及弥漫性病变(P<0.001)。【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较严重,常有左心功能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且严重,累及范围广,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