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蔡华雄 潘朝斌 +2 位作者 李海刚 叶剑涛 朱越广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7-479,T004,共3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2 (TIMP 2 )在口腔黏膜白斑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 ,推断MMP在白斑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2 2例白斑 ,7...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2 (TIMP 2 )在口腔黏膜白斑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 ,推断MMP在白斑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2 2例白斑 ,7例白斑癌变组织以及 14例正常黏膜组织中MMP 2、MMP 9及TIMP 2表达的情况。【结果】白斑癌变组的MMP 2、MMP 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5 7%、10 0 % ,均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白斑组的MMP 2表达阳性率为 5 0 0 % ,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MMP 9表达阳性率为 10 0 % ,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3组间的TIMP 2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在口腔黏膜的癌变过程中 ,MMP 2和MMP 9的表达随着癌变程度的发展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口腔黏膜癌变 临床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东升 黄洪章 +2 位作者 赵玮 潘朝斌 李金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169-170,共2页
【目的】观察 VM 方案新辅助化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口腔鳞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24例化疗前后标本中细胞调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检测。【结果】VM 方案诱导... 【目的】观察 VM 方案新辅助化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口腔鳞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24例化疗前后标本中细胞调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检测。【结果】VM 方案诱导化疗口腔鳞癌的临床有效率为83.3%,病理有效率为62.5%,细胞调亡指数(AI)化疗后为17.6%±4.7%,明显高于化疗前的7.43%±2.5%(P<0.01),细胞增殖指数(P1)化疗后为28.67%±6.7%,明显低于化疗前的20.8%±5.4%(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应成为口腔鳞癌综合治疗有机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细胞调亡 化学疗法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联合得宝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
3
作者 蔡华雄 阮毅 +3 位作者 朱越广 叶剑涛 陈绛媛 赵华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171-172,共2页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口腔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 OLP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得宝松混悬液局部注射于病损区基底部,同时口服火把花根片;对照组只进行得宝松混悬液局部注...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口腔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 OLP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得宝松混悬液局部注射于病损区基底部,同时口服火把花根片;对照组只进行得宝松混悬液局部注射治疗,不加服火把花根片。【结果】疗程结束后检查,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90%,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6个月复查,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60%,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火把花根片联合得宝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能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得宝松 火把花根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松龄 黄代营 +2 位作者 周苗 庾晓伟 张继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建立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动物模型,以供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深入研究。【方法】拔除16只狗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行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提升高度为2mm、4mm,一侧植骨,一侧不植骨,分别于术后3周、6周、12周、24周处... 【目的】建立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动物模型,以供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深入研究。【方法】拔除16只狗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行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提升高度为2mm、4mm,一侧植骨,一侧不植骨,分别于术后3周、6周、12周、24周处死动物各4只,标本都经大体观察、放射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移植骨愈合良好,种植体牢固,窦底黏膜完整。上颌窦提升2mm时,种植体顶端可见骨质存在;提升4mm时,只见窦黏膜,不见新骨。上颌窦提升同期植骨并植入种植体,可见种植体顶端有新骨形成,覆盖种植体。【结论】狗有理想的上颌窦提升解剖条件,窦底提升术时可将窦底黏膜提升并保持完整,移植骨能形成新骨与牙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可作为研究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提升 移植骨 牙种植 种植体 动物模型 黏膜 双侧 条件 保持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特安吸收性愈合海绵预防拔牙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志权 蔡华雄 +2 位作者 庾尧炜 陈降媛 阮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309-311,共3页
【目的】观察伊特安吸收性愈合海绵预防拔牙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6名患者106颗须拔除的恒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牙于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填充伊特安吸收性愈合海绵,对照组患牙于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填充吸收性明胶海绵。... 【目的】观察伊特安吸收性愈合海绵预防拔牙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6名患者106颗须拔除的恒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牙于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填充伊特安吸收性愈合海绵,对照组患牙于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填充吸收性明胶海绵。于拔牙后30min观察拔牙创口渗血情况。【结果】实验组50颗患牙拔除后明显渗血1例、少量渗血30例、无渗血19例;对照组56颗患牙拔除后明显渗血4例、少量渗血43例、无渗血9例。实验组患牙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经x2检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伊特安吸收性愈合海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拔牙术后出血的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血 术后出血 愈合 对照组 拔牙术 拔牙后 预防 海绵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纳米微球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安训 李苏 +1 位作者 丁学强 黄洪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研究载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的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纳米微球对口腔鳞癌及结肠癌的体内抗瘤作用。方法:采用超透析法制备HCPT/PEG-PBLG纳米胶束,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应用HCPT/PEG-PBLG纳米微... 目的:研究载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的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纳米微球对口腔鳞癌及结肠癌的体内抗瘤作用。方法:采用超透析法制备HCPT/PEG-PBLG纳米胶束,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应用HCPT/PEG-PBLG纳米微球治疗口腔鳞癌或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状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HCPT/PEG-PBLG纳米微球为核-壳型结构,大小约230nm;于对照组比较,所有HCPT治疗组均可明显抑制口腔鳞癌或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P<0.01),其中HCPT/PEG-PBLG纳米微球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HCPT组(P<0.01),PEG-PBLG组对移植瘤的生长无抑制作用(P>0.05);对口腔鳞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69.6%(HCPT,3mg/kg,qd)、74.1%(HCPT,10mg/kg,qd)、59.8%(HCPT,3mg/kg,qod)和85.6%(HCPT/PEG-PBLG3mg/kg,qod);对结肠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70.0%(HCPT,3mg/kg,qod)和83.8%(HCPT/PEG-PBLG3mg/kg,qod)。组织病理学显示:PEG-PBLG、HCPT/PEG-PBLG组肿瘤细胞可见较多吞噬小体,而HCPT组未见;HCPT、HCPT/PEG-PBLG组肿瘤细胞可见较多凋亡和坏死。结论:HCPT/PEG-PBLG纳米微球可明显提高HCPT的抑瘤作用,PEG-PBLG纳米微球可成为HCPT类药物的理想新型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谷氨酸苄酯 载药纳米胶束 羟基喜树碱 移植瘤 口腔鳞癌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losil软衬式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钟志海 索万奎 +1 位作者 郑美华 刘东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Mollosil软衬式赝复体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为8例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制作常规式上颌赝复体,戴用1个月适应后用Mollosil硅橡胶软衬材料进行衬垫,制作软衬式赝复体。对常规式上颌赝复体和软衬式赝复体... 【目的】探讨Mollosil软衬式赝复体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为8例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制作常规式上颌赝复体,戴用1个月适应后用Mollosil硅橡胶软衬材料进行衬垫,制作软衬式赝复体。对常规式上颌赝复体和软衬式赝复体戴用后患者的咀嚼效能和临床满意度(包括咀嚼功能、语音功能、义齿固位稳定性和口鼻腔封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常规式上颌赝复体相比,Mollosil软衬式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可明显增加患者的咀嚼效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论】Mollosil软衬式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具有独特的优点,临床修复时可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复体 单侧 上颌骨缺损 患者 修复 临床 咀嚼效能 硅橡胶 衬垫 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鳃裂畸形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永洁 陈伟良 +2 位作者 曾韵洁 潘朝斌 叶剑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颌面颈部鳃裂畸形的临床特点,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46例鳃裂畸形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鳃裂畸形女性多见,占63%;最常发生在第二鳃裂,占47%;67%临床表现为囊肿;治... [目的]分析颌面颈部鳃裂畸形的临床特点,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46例鳃裂畸形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鳃裂畸形女性多见,占63%;最常发生在第二鳃裂,占47%;67%临床表现为囊肿;治疗以手术为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鳃裂畸形的复发率依次为14%、20%、33%、33%;感染病例术后复发率为32%,而无感染病例随诊未出现复发。[结论]鳃裂畸形手术切除疗效确切,病灶感染增加复发的可能,准确的分类诊断利于手术彻底切除,未发现鳃裂残留组织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裂畸形 鳃裂囊肿 鳃裂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酶在舌鳞癌发生、演进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劲松 李海刚 +3 位作者 蔡华雄 段朝晖 沈溪明 何璇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1,11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明胶酶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舌鳞癌的发生和演进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4例口腔正常黏膜、22例白斑、7例白斑癌变和59例舌鳞癌组织中明胶酶(MMP-2... 【目的】通过检测明胶酶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舌鳞癌的发生和演进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4例口腔正常黏膜、22例白斑、7例白斑癌变和59例舌鳞癌组织中明胶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①MMP-2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舌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9%、50%、86%和83%;MMP鄄9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舌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0%、100%、100%和83%。②正常黏膜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白斑癌变(P=0.016)和舌鳞癌组织(P=0.000);白斑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舌鳞癌组织(P=0.001);白斑癌变组织中MMP鄄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组织(P=0.019);舌鳞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0.006)。③正常黏膜组织中MMP-9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白斑(P=0.021)和白斑癌变组织(P=0.016);白斑和白斑癌变组织中MMP-9的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P=0.002和0.007);舌鳞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 =0.033)。【结论】明胶酶在舌鳞癌发生和演进过程中表达明显增加,并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组织 白斑 正常 阳性率 明胶酶 MMP-2 黏膜 通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顺铂联合^(32)P玻璃微球对小鼠S180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卫国 陈伟良 +2 位作者 艾虹 蒋立坚 吴新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小剂量顺铂联合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对小鼠S180实体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不同治疗对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荷S180瘤小鼠28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7只。4组小鼠随机定为空白对...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小剂量顺铂联合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对小鼠S180实体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不同治疗对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荷S180瘤小鼠28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7只。4组小鼠随机定为空白对照组、单纯顺铂组、单纯32P玻璃微球间质注射组和顺铂联合32P玻璃微球间质注射组,治疗两周后取出肿瘤称瘤体质量,计算各组抑瘤率。分别取各组肿瘤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不同治疗对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单纯顺铂组、单纯32P玻璃微球间质注射组及顺铂联合32P玻璃微球间质注射组抑瘤率分别为47%、40%、76%。小剂量顺铂联合32P玻璃微球间质注射组与两单独治疗组抑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观察联合组细胞死亡率达75%,绝大部分肿瘤细胞消失,呈大片坏死结构。【结论】腹腔注射小剂量顺铂联合32P玻璃微球间质注射内放射治疗对小鼠S180实体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较单独应用有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联合 小鼠 治疗 小剂量 间质 S180 玻璃微球 增强 消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重建及测量上颌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兴 庾晓伟 +1 位作者 陈松龄 陈建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重建及测量上颌窦的方法,为上颌窦辅助诊断、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60例正常成人(男30例,女30例)颌骨进行薄层容积扫描,将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辅助软件Simplant,重建上颌窦,...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重建及测量上颌窦的方法,为上颌窦辅助诊断、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60例正常成人(男30例,女30例)颌骨进行薄层容积扫描,将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辅助软件Simplant,重建上颌窦,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窦前后径均值为(35.12±3.47)mm,上下径均值为(39.58±2.96)mm,左右径均值为(32.14±2.50)mm,上颌窦容积均值为(15187.16±596.12)mm3。左右侧上颌窦径线值和容积无显著差异。男女性上颌窦径线值和容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该方法获得的上颌窦重建影像和测量数据可以为上颌窦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三维重建 测量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血浆和rhBMP-2复合物诱导兔下颌骨再生的实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华雄 宋洁文 +3 位作者 赵小朋 阮毅 郑美华 李海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0-433,438,共5页
【目的】研究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人重组骨形成蛋白(rhBMP-2)对下颌骨组织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选择右侧下颌骨为实验侧、左侧下颌骨为对照侧。A组右侧下颌骨缺损区放置明胶海绵和PR... 【目的】研究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人重组骨形成蛋白(rhBMP-2)对下颌骨组织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选择右侧下颌骨为实验侧、左侧下颌骨为对照侧。A组右侧下颌骨缺损区放置明胶海绵和PRP,B组右侧下颌骨缺损区放置明胶海绵和rhBMP-2,C组右侧下颌骨缺损区放置明胶海绵、PRP和rhBMP-2,各组左侧下颌骨缺损区只放置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2、4、8周各取5只兔子进行放射性核素99mTc-MDP骨显像、X线片和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A组动物右侧放射性核素计数在术后2、4周时明显高于左侧(Ρ<0.05);B组动物右侧放射性核素计数在第4周时高于左侧(Ρ<0.05),而在第2、8周时低于左侧(Ρ<0.05);C组动物右侧放射性核素计数在第2、4周时均高于左侧(Ρ<0.05),在第8周时两侧没有明显差别(Ρ>0.05)。【结论】PRP单独或与rhBMP-2复合均能促进下颌骨组织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 骨形成蛋白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癌VEGF-C表达及癌周淋巴管增殖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海阔 黄洪章 +2 位作者 潘朝斌 王建广 侯劲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增殖和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舌鳞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VEGF-C在22例舌鳞癌中的表达、酶组织化学法显示癌周淋巴管并结合图像分析和医学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C... [目的]探讨淋巴管增殖和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舌鳞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VEGF-C在22例舌鳞癌中的表达、酶组织化学法显示癌周淋巴管并结合图像分析和医学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C表达阳性病例的癌周淋巴管各参数高于VEGF-C表达阴性病例(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和淋巴管各参数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VEGF-C表达和癌周淋巴管正相关,对舌鳞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颈淋巴结转移癌 淋巴管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多肽对牙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伍虹 郑美华 +2 位作者 叶剑涛 余艳崧 黄洪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336-1337,共2页
目的 :检测CPP有无促进牙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 ,及两种浓度CPP对促进再矿化作用有无差别。方法 :应用离体牙制备人工釉质龋标本 3 2例 ,分别放入 0 2 %和 1 0 %CPP再矿化液处理后 ,应用显微硬度计 ,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的改变。结果 ... 目的 :检测CPP有无促进牙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 ,及两种浓度CPP对促进再矿化作用有无差别。方法 :应用离体牙制备人工釉质龋标本 3 2例 ,分别放入 0 2 %和 1 0 %CPP再矿化液处理后 ,应用显微硬度计 ,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的改变。结果 :0 2 %和 1 0 %浓度CPP再矿化后 ,牙釉质表面硬度值显著增高 ,釉质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沉淀物 ,釉面孔隙变小。结论 :两种浓度CPP均对牙釉质龋的再矿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多肽 牙釉质 龋病 再矿化 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磷酸多肽对牙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艳崧 伍虹 +1 位作者 陈伟良 郑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 :检测酪蛋白磷酸多肽 (CPP)否具有促进牙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方法 :选择无龋离体牙制成人工龋标本 ,用含 0 2 %CPP的再矿化液处理。借助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观察 0 2 %CPP的再矿化液对牙釉质龋的再矿化效果。结果 ... 目的 :检测酪蛋白磷酸多肽 (CPP)否具有促进牙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方法 :选择无龋离体牙制成人工龋标本 ,用含 0 2 %CPP的再矿化液处理。借助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观察 0 2 %CPP的再矿化液对牙釉质龋的再矿化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0 2 %CPP的再矿化液处理后显微硬度明显增加 ,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有不规则的矿化物沉积 ,偏光显微镜下表现为以矿化为主的负性双折射区变宽。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磷酸多肽 龋齿 牙再矿化 C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诱导启动子的合成与鉴定及质粒pcDNA3.1(+)/E-CDglyTK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东升 黄洪章 +2 位作者 潘朝斌 王安训 王建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合成放射诱导启动子序列并构建其调控双自杀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CDglyTK。【方法】利用人工寡核苷酸片段合成放射诱导启动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转染Tca8113细胞,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辐射诱导特性。将... 【目的】合成放射诱导启动子序列并构建其调控双自杀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CDglyTK。【方法】利用人工寡核苷酸片段合成放射诱导启动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转染Tca8113细胞,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辐射诱导特性。将pCEA-CDglyTK中双自杀基因CDglyTK亚克隆到pcDNA3.1(+),然后把合成启动子插入到CDglyTK上游构建质粒pcDNA3.1(+)/E-CDglyTK并酶切鉴定,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其转染舌鳞癌Tca8113细胞,RT-PCR观察CDglyTK表达及诱导放疗的增效作用。【结果】合成启动子序列分析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低剂量放射线照射可诱导这种人工启动子增强GFP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重组质粒的酶切图谱与预期一致;3Gy放疗显著增强CDglyTK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结论】成功合成放射诱导启动子并构建由其调控双自杀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CDglyTK,为进一步研究肿瘤放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诱导启动子 自杀基因 基因表达 CDGLY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骨内型牵张器建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苗 陈松龄 +2 位作者 黄代营 张继斌 庾晓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建立犬垂直向牙槽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山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实验材料为自行设计,纯钛制成的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体部直径3.75mm,长5mm。先...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建立犬垂直向牙槽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山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实验材料为自行设计,纯钛制成的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体部直径3.75mm,长5mm。先拔除犬双侧下颌前磨牙,形成萎缩牙槽嵴的模型。3月后随机选取一侧行骨切开术,植入两枚牵张器。1周后开始牵张,每天1次,每次1mm,共5d;分别在牵张后1、2和3月将动物处死进行临床检查,X线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结果】骨内型垂直牙槽骨牵张器愈合良好。牙槽骨高度平均增加(4.8±0.50)mm。组织学切片显示在牵张区有骨质形成,其骨小梁方向与牵引方向一致。【结论】采用该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成功建立稳定的、重复性好的犬牙槽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为牙槽骨牵张器的国产化和临床上应用该项技术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牙种植 骨内 方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金瓷体修复效果观察及家系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剑涛 常少海 +2 位作者 刘东雄 潘朝斌 钟志海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S003-S004,U014,共3页
【目的】了解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又称牙本质生成不全Ⅱ型 )的遗传特征 ,探讨治疗方法。【方法】①调查在广州发现的一个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成员 ,进行系谱分析。②对先症者作金瓷体修复治疗 ,8年追踪观察。【结果】①遗传性乳光牙本... 【目的】了解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又称牙本质生成不全Ⅱ型 )的遗传特征 ,探讨治疗方法。【方法】①调查在广州发现的一个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成员 ,进行系谱分析。②对先症者作金瓷体修复治疗 ,8年追踪观察。【结果】①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中患者连续三代出现 ,男女患者人数相同 ,子代患病率接近 5 0 %。②先症者作金瓷体修复经 8年观察 ,美观及咀嚼功能均良好。【结论】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金瓷体修复能达到预防牙体磨损和崩折 ,恢复美观及咀嚼功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金瓷体 修复 效果观察 家系调查 牙本质生成不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代营 陈松龄 +2 位作者 周苗 陈建灵 庾晓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4-16,共3页
[目的]自行研制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并在动物实验中检验其效果。[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山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实验材料为自行设计,纯钛制成的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体部直径3.75 mm,长5 mm。螺纹状钛种植体,直径3.75... [目的]自行研制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并在动物实验中检验其效果。[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山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实验材料为自行设计,纯钛制成的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体部直径3.75 mm,长5 mm。螺纹状钛种植体,直径3.75mm,长度10 mm。先拔除犬的双侧下颌前磨牙,形成萎缩牙槽嵴的模型。3月后双侧行骨切开术,植入四枚牵张器。1周后开始牵张,每天1次,每次1 mm,共5 d;2月后拆除牵张器,植入螺纹状钛种植体。种植体植入3月后处死动物进行检查。[结果]骨内型垂直牙槽骨牵张器愈合良好,未发现有免疫排斥反应。牙槽骨高度平均增加(4.80±0.50)mm。植入的种植体在术后1月、3月检查发现和周围组织愈合良好,并与周围骨组织形成骨结合。[结论]自行研制的牙槽骨牵张器组织学相容性良好,增高犬牙槽嵴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在牵张成骨增高的犬牙槽骨上进行牙种植可取得良好的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牙种植 骨内/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全金属边缘金瓷体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剑涛 常少海 +2 位作者 朱越广 江根生 李瑞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全金属边缘金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50颗后牙全金属边缘金瓷冠,粘固后检查牙颈部颜色和边缘密合情况,并与50颗后牙金瓷边缘的金瓷冠比较。【结果】全金属边缘金瓷冠的边缘密合高于金瓷边缘的金瓷冠(p<0.05);全金... 【目的】探讨全金属边缘金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50颗后牙全金属边缘金瓷冠,粘固后检查牙颈部颜色和边缘密合情况,并与50颗后牙金瓷边缘的金瓷冠比较。【结果】全金属边缘金瓷冠的边缘密合高于金瓷边缘的金瓷冠(p<0.05);全金属边缘金瓷冠牙颈部牙龈透出金属边缘的暗灰色或有线状金属外露,自然张口时不易见到,大部分患者可以接受。【结论】后牙金瓷体采用全金属边缘设计能提高边缘密合性,在后牙不会明显影响美观,是临床金瓷体边缘设计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 金瓷体 金瓷冠 牙颈部 边缘密合性 粘固 牙龈 金属 美观 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