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彩霞 叶晓青 +3 位作者 邓雪清 徐明彤 邓婉萍 陈维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4-376,391,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17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心理压力来源、病人应对措施、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同时用医院焦虑抑...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17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心理压力来源、病人应对措施、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同时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测量其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焦虑得分≥9分者35人,占20.3%;抑郁得分≥9分者33人,占19.2%。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经济收入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感受“担心疾病可能造成的伤害”(OR=1.76,95%CI=1.12-2.77)、“疾病造成的社会/家庭危机感”(OR=1.85,95%CI=1.18-2.92)、“担心身体/生理功能下降”(OR=2.16,95%CI=1.28~3.67)和“担心经济条件降低”(OR=2.03,95%CI=1.27~3.26)的压力越大,对疾病越多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OR=1.94,95%CI=1.26-2.97),越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感受“疾病造成的社会/家庭危机感”(OR=1.79,95%CI=1.09~2.96)、“担心身体/生理功能下降”(OR=2.89,95%CI=1.59-5.24)的压力越大,对疾病越多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OR=1.95,95%CI=1.23~3.11),越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较多采取“逃避”的应对措施者较少出现抑郁情绪(OR=0.52,95%CI=0.30-0.90)。结论:2型糖尿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疾病引起的心理紧张和病人采取的应对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横断面研究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文拉法辛与匹维溴胺治疗伴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钟英强 许哲 +2 位作者 张世能 郭佳念 曾志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5-437,共3页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和匹维溴胺合并治疗伴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IB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文拉法辛和匹维溴胺治疗)和对照组(匹维溴胺治疗)。各症状采用分级记分进行描述,抑郁状态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和匹维溴胺合并治疗伴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IB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文拉法辛和匹维溴胺治疗)和对照组(匹维溴胺治疗)。各症状采用分级记分进行描述,抑郁状态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疗效评价参照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进行符合方案人群(PP)分析和意向性人群(ITT)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腹痛程度、腹痛积分、腹泻积分、各症状总积分、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第1、2、4、8周末症状积分与总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SDS评分在第1周末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2周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第1、2、4、8周末积分和SDS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腹痛、腹泻和总疗效的PP(ITT)分析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vs38.10%(73.91%vs34.78%)、90.00%vs76.19%(78.27%vs69.57%)和95.00%vs57.15%(82.61%vs52.17%),两组间各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73%和9.52%(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匹维溴胺联合治疗伴抑郁的腹泻型IBS,具有快速起效、缓解率与总有效率高和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匹维溴胺 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耿登峰 伍卫 +2 位作者 雷娟 张燕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和心肌梗死组(36只),将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后24h仍存活的21只SD大鼠随...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和心肌梗死组(36只),将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后24h仍存活的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10只)和罗格列酮组(11只)。罗格列酮组术后24h开始给予罗格列酮3mg/(kg·d)共8周。8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称量心脏、左室、右室、肺和肝质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以及血浆肾素活性。【结果】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组明显改善左室±dp/dtmax犤(-1898±383)mmHg/svs(-2981±258)mmHg/s,P<0.05,(2110±461)mmHg/svs(3625±221)mmHg/s,P<0.05)犦;显著降低肺体比和肝体比(P<0.05);明显抑制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犤(0.23±0.02)ng/mgprovs(0.14±0.01)ng/mgpro,P<0.05犦及醛固酮水平犤(0.31±0.05)ng/mgprovs(0.19±0.04)ng/mgpro,P<0.05)犦,而对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改善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抑制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心肌梗死 大鼠 血流动力学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基因过度表达与胃癌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2
4
作者 黄开红 刘建化 +2 位作者 李学先 宋立兵 曾木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3-975,979,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Bmi-1基因mRNA表达与胃癌分化、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6年11月共42例行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提取肿瘤及癌旁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mi-1基...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Bmi-1基因mRNA表达与胃癌分化、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6年11月共42例行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提取肿瘤及癌旁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mi-1基因差异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2例配对标本分别进行Bmi-1mRNA荧光检测比较,29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Bmi-1mRNA的表达与胃癌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并且Bmi-1mRNA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Bm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Bmi-1基因mRNA可望作为胃癌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之一,Bmi-1mRNA的测定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BMI-1 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与生化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其奎 陈海英 +2 位作者 钟英强 李楚强 黄志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54-155,共2页
[目的]比较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8例酒精性脂肪肝和301例非酒精性脂 肪肝的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几乎均为男性,其肥胖((21.4%))、2型糖尿病(14.3%)、高脂血症 (10.7%)和高血压... [目的]比较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8例酒精性脂肪肝和301例非酒精性脂 肪肝的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几乎均为男性,其肥胖((21.4%))、2型糖尿病(14.3%)、高脂血症 (10.7%)和高血压的发病率(7.1%)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59.5%、53.5%、64.1%和47.8%)。酒精性脂肪肝 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和空腹血糖(FPG)的异常率低于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2)和直接胆红素(DB)的异 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酒精性脂肪肝好发于男性,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 病人;其肝功能损害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异常率 高脂血症 肥胖 AST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生化特点 血清甘油三酯 HD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安平 吕军 +5 位作者 梁艳仪 王珍 李劲高 宛霞 赖德源 黄湖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3-687,717,共6页
【目的】前瞻性比较观察他克莫司(FK506)与传统疗法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Ⅳ、Ⅴ型肾功能正常的活动性LN患者,尿蛋白定量≥1.5g/24h,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20例... 【目的】前瞻性比较观察他克莫司(FK506)与传统疗法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Ⅳ、Ⅴ型肾功能正常的活动性LN患者,尿蛋白定量≥1.5g/24h,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20例[他克莫司起始剂量为0.1mg/(kg·d)]和传统疗法组20例(CTX1g/月×6月),同时口服泼尼松1mg/(kg·d),比较两组治疗3、6个月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无效(NR)。【结果】治疗3个月内他克莫司组有3例退出,传统疗法组有4例退出。诱导治疗3个月他克莫司组的总有效率(76%,CR5/17,PR8/17)显著高于传统疗法组(37.5%,CR2/16,PR4/16,P<0.05)。治疗6个月他克莫司组和传统疗法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CR11/17,PR4/17)和62.5%(CR5/16,PR5/16)。治疗3个月及6个月,他克莫司组在水肿消退、尿蛋白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SLEDAI减少等方面与传统疗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出现副反应较传统疗法组为少。【结论】与传统疗法相比,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诱导LN缓解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诱导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淑娴 周艳 +1 位作者 雷娟 张玉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30-2034,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制备雄性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n=20)和假手术对照(n=12),于手术后6周观察心脏及心脏重量指数(HMI)、左室重量指数(LVMI)、右室重量指数(RVMI)、心功能指标、非梗死区心肌...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制备雄性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n=20)和假手术对照(n=12),于手术后6周观察心脏及心脏重量指数(HMI)、左室重量指数(LVMI)、右室重量指数(RVMI)、心功能指标、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Ⅰ型及Ⅲ型胶原比值以及心肌组织的氧化代谢指标。结果心肌梗死后HMI、LVMI、RVMI增加,心功能下降(P<0.05,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均增加,心肌组织Ⅰ型、Ⅲ型胶原比值升高(P<0.05,P<0.01);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二者的比值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胶原含量、胶原I/III比值均存在相关。结论氧化应激参与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干预氧化应激可作为防治心室重构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胶原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甙d对狼疮肾炎小鼠尿蛋白含量及肾组织IL-6、IL-10、TNF-α、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安平 王珍 +6 位作者 吕军 杨璞 黄湖辉 赖德源 张益民 李劲高 宛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34-2238,共5页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新西兰黑色品系和白色品系杂交的子一代(NZBWF1)狼疮肾炎小鼠尿蛋白含量及肾组织IL-6、IL-10、TNF-α、IFN-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NZBWF1小鼠分为3组:①SSd治疗1组(SSd剂量2mg·kg-1·d-1);②...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新西兰黑色品系和白色品系杂交的子一代(NZBWF1)狼疮肾炎小鼠尿蛋白含量及肾组织IL-6、IL-10、TNF-α、IFN-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NZBWF1小鼠分为3组:①SSd治疗1组(SSd剂量2mg·kg-1·d-1);②SSd治疗2组(SSd剂量4mg·kg-1·d-1);③对照组;共治疗6周。小鼠尿蛋白含量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小鼠肾组织IL-6、IL-10、TNF-α、IFN-γmRNA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果:实验2周、4周以及6周末,与对照组相比,SSd治疗1组和SSd治疗2组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Sd治疗1组相比,SSd治疗2组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实验6周末,SSd治疗1组和SSd治疗2组肾组织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Sd治疗2组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Sd治疗1组(P<0.05)。SSd治疗1组、SSd治疗2组和对照组相比,肾组织TNF-α、IFN-γ mRNA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d可以降低NZBWF1狼疮肾炎小鼠尿蛋白含量并抑制肾组织IL-6、IL-10 mRNA的表达,而对肾组织TNF-α、IFN-γ mRNA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甙 狼疮肾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艺 唐亚梅 +1 位作者 刘军 陶恩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61-562,共2页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系统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LENT/SOMA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将文献提供的一般人群对照作为正...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系统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LENT/SOMA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将文献提供的一般人群对照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病例组在社会关系领域、总的健康和总的生活评分方面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总的生活和总的健康评分与一般人群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球麻痹症状与生存质量社会关系领域、总的生活健康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除环境领域外, 放射性脑病对生命质量的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的负性影响。球麻痹症状的存在对生存质量产生了较大的负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病 放疗后 鼻咽癌 广东地区 患者 神经系统症状 生存质量量表 世界卫生组织 社会关系 一般人群 负性影响 放射性损伤 病例组 评估量表 SOMA 正常对照 生活健康 生命质量 显著性 组间差 球麻痹 相关性 对照组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后β_2肾上腺素受体动态变化及其拮抗剂对室颤阈值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蕙 伍卫 +1 位作者 方昶 张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心室肌β2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拮抗剂对室颤阈值及心室有效不应期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n=60),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2、4、8周组,另行假手术为对照组(n=20)。每组再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心室肌β2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拮抗剂对室颤阈值及心室有效不应期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n=60),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2、4、8周组,另行假手术为对照组(n=20)。每组再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给予β2受体拮抗剂ICI118,551、β1受体拮抗剂阿替洛尔、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测定室颤阈值、心室有效不应期。取左室梗死边缘区组织,用RT-PCR方法测定β1、β2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心肌梗死后β1受体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β2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β2受体占β受体比例由17%升高至38%(P<0.01);ICI118.551在心肌梗死后4、8周有明显升高室颤阈值作用(P<0.05),且其作用与β2受体占β受体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99,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β2受体在大鼠心脏β受体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β2受体拮抗剂提高室颤阈值的作用也逐渐增强,两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梗死 β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室颤阈值 心脏性猝死 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开红 刘建化 +3 位作者 李学先 宋立兵 曾木圣 郭宝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Bmi-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对照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Bmi-1mRNA表达情况;另外收集我院2... 目的:探讨Bmi-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对照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Bmi-1mRNA表达情况;另外收集我院2002~2004年146例有3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Bmi-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Bmi-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表明,Bmi-1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7.8%(99/146)。Bmi-1的表达与胃癌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Bmi-1在胃癌组织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BMI-1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汪祥海 伍卫 +3 位作者 杨军 方昶 耿登峰 黄至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CFBs)增殖和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CFBs,并用AngⅡ诱导CFBs增殖和胶原合成。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Rho激酶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CFBs)增殖和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CFBs,并用AngⅡ诱导CFBs增殖和胶原合成。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羟脯氨酸法测定CFBs胶原含量,RT-PCR检测Rho激酶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肌球蛋白结合亚基磷酸化(MBS-P)表达作为Rho激酶功能活化的标志。结果:(1)AngⅡ(10-7mol/L)刺激48h可诱导CFBs增殖和胶原合成(均P<0.01);(2)AngⅡ(10-7mol/L)可显著上调新生SD大鼠CFBs的Rho激酶mRNA表达并诱导Rho激酶快速活化;(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hydroxyfasudil(H4413)对AngⅡ(10-7mol/L)刺激的CFBs增殖与胶原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AngⅡ可诱导新生SD大鼠CFBs的Rho激酶mRNA转录并活化Rho激酶,抑制Rho激酶活化对AngⅡ刺激的CFBs增殖与胶原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Rho激酶在调控AngⅡ刺激大鼠CFBs增殖与胶原合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RHO激酶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编辑功能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沈君 李国照 +6 位作者 梁碧玲 洪国斌 周翠屏 王景峰 聂如琼 曾伟科 李洁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编辑功能对于改善心律失常或心电图信号不明原因故障中冠脉成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收集22例在检查前已知心律失常或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或检查过程中出现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信号部分缺失的64层...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编辑功能对于改善心律失常或心电图信号不明原因故障中冠脉成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收集22例在检查前已知心律失常或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或检查过程中出现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信号部分缺失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使用心电图编辑功能,对原始心电图进行编辑,比较编辑前后重建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22例中,检查前已知的心律失常有:4例为房室传导阻滞,4例为房颤,4例为房性早搏,2例为偶发室性早搏,共14例;检查前未知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的有:2例房性早搏,4例房颤,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共7例;检查过程中未明原因的心电图信号部分缺失1例。心电编辑前,由于心律失常,造成重建的冠脉图像模糊、缺失、显著的阶梯状伪影,可评估的冠脉节段为53%,心电编辑后图像质量改善,可评估的冠脉节段达到96%(χ2=161.4826,P<0.001)。结论在检查前或者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或者不明原因出现的心电信号的异常,使用心电图编辑功能,能显著提高冠脉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淑娴 方昶 伍卫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71-173,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 开放、平行对照方法,观察比索洛尔(n=20)每日2.5~7.5 mg或加双氢克尿噻12.5 mg,美托洛尔(n=20)每日50-150 mg 或加双氢克尿噻12.5... [目的]对比观察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 开放、平行对照方法,观察比索洛尔(n=20)每日2.5~7.5 mg或加双氢克尿噻12.5 mg,美托洛尔(n=20)每日50-150 mg 或加双氢克尿噻12.5 mg,治疗6周和8周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第2周开始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和心率(HR)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在整个治疗期间血压和HR持续平稳下降,治疗后2~8周血压下降值 比索洛尔组为10.8/8.8~23.1/17.2 mmHg,美托洛尔组为10.7/9.3-16.4/14.2 mmHg;HR下降值比索洛尔组为5.5~ 9.6min-1,美托洛尔组为4.6~7.8 min-1,服药第6及8周比索洛尔组降低SBP优于美托洛尔组(P<0.01),DBP及心率的 变化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8周降低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5%(P< 0.05),比索洛尔组提高疗效12%。[结论]比索洛尔是一种安全、有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的长效降压药,副作用轻微,耐 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比索洛尔 美托洛尔 双氢克尿噻 原发性高血压 心率 SBP DBP 高选择性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兔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薛迎生 王景峰 +3 位作者 聂如琼 吴伟康 罗汉川 陈小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 :观察四逆汤 (SND)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探讨VSMCs增殖和凋亡在动脉损伤后再狭窄 (RS)中的作用及SND预防PCI术后RS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兔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 ,用SND进行干预 ,电镜... 目的 :观察四逆汤 (SND)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探讨VSMCs增殖和凋亡在动脉损伤后再狭窄 (RS)中的作用及SND预防PCI术后RS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兔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 ,用SND进行干预 ,电镜观察中膜和内膜增殖和凋亡的VSMCs超微结构特征。用α-actin标记VSM Cs并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细胞周期素E(cyclinE)的表达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计算增殖和凋亡指数。84d亚组行腹主动脉造影观察损伤段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 :SND治疗组中膜内膜VSMCs增殖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且细胞凋亡持续的时间较长 ,到术后 14d才达高峰 ,以后才逐渐下降。术后 84d亚组血管造影显示治疗组损伤段腹主动脉狭窄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四逆汤能有效抑制VSMCs增殖 ,诱导其凋亡 ,减轻血管损伤后的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平滑 血管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单克隆抗体偶联5-FU纳米微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开红 王凌云 +3 位作者 赵晓龙 刘建化 陈汝福 朱兆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为了提高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抗癌活性,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5-FU聚乳酸纳米微粒交联结合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免疫纳米微粒。方法: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已制备的5-FU聚乳酸纳米微粒(5-FU-NPs)以化学键偶联连接的... 目的:为了提高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抗癌活性,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5-FU聚乳酸纳米微粒交联结合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免疫纳米微粒。方法: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已制备的5-FU聚乳酸纳米微粒(5-FU-NPs)以化学键偶联连接的方法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5-FU免疫纳米微粒(5-FU-Ab-NPs),考察其形貌、粒径分布、体外释放和免疫活性等性能。结果:5-FU-Ab-NPs仍呈规则球形,粒径约为(202±23)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5-FU-Ab-NPs与5-FU-NPs具有相似缓释特性,免疫学检测和电镜检视显示偶联后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保持原活性的80%以上。结论:5-FU-Ab-NPs保持原5-FU-NPs缓释药物的特点,具有双重活性功能,即免疫导向和缓释药物,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抗VEGF单克隆抗体 免疫纳米微粒 胃肿瘤 MGC80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肥胖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海英 陈其奎 +2 位作者 王凌云 詹俊 朱兆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非肥胖者发生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非肥胖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的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非肥胖与肥胖脂肪肝组间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嗜酒(OR:37.583),2型糖尿病(OR:5.731),... 【目的】探讨非肥胖者发生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非肥胖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的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非肥胖与肥胖脂肪肝组间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嗜酒(OR:37.583),2型糖尿病(OR:5.731),TG(OR:5.007),LDL-C(OR:1.724)和空腹血糖(OR:1.618)与非肥胖脂肪肝的发病成正相关。非肥胖脂肪肝患者的LDL-C(62.1%)和UA(17.8%)升高及AST/ALT<1(48.5%)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肥胖脂肪肝患者。【结论】嗜酒、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空腹血糖升高是非肥胖患者发生脂肪肝独立的相关危险因素。非肥胖脂肪肝较肥胖脂肪肝有较小比例的血脂、尿酸异常改变和较少的AST/ALT<1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肥胖 相关危险因素 发病 嗜酒 LDL-C 空腹血糖 标的 独立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胰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际奥 陈其奎 +3 位作者 黄志清 黄开红 陈锦武 朱兆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8-371,共4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其催化产物前列腺素E2(PGE2)对胰腺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Wafl/cipl)、p27^(Kipl/pic2)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阿司匹林和PGE2处理胰腺癌细胞后,分别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其催化产物前列腺素E2(PGE2)对胰腺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Wafl/cipl)、p27^(Kipl/pic2)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阿司匹林和PGE2处理胰腺癌细胞后,分别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内PGE2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Wafl/cipl)和p27^(Kipl/pic2)的表达水平。结果:阿司匹林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细胞内PGE2的生成;阿司匹林可诱导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Wafl/cipl)和p27^(Kipl/pic2)表达升高并引起细胞阻滞在G0/G1期。但外源性PGE2并不能拮抗阿司匹林对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结论:阿司匹林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可能并非完全通过环氧合酶途径;诱导p21^(Wafl/cipl)和p27^(Kipl/pic2)表达的升高、进而诱导细胞周期的阻滞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阿司匹林 前列腺素E类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Ts下调在高脂诱导肥胖相关高血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辉 陈洁 +4 位作者 王景峰 黄湖辉 徐安平 吕军 王华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环氧二十碳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幼年型肥胖相关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3周龄SD雄性大鼠至12周龄,监测正常饮食与高脂饮食两组大鼠的体重与血压的变化,并以Western ... 目的:探讨肾脏环氧二十碳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幼年型肥胖相关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3周龄SD雄性大鼠至12周龄,监测正常饮食与高脂饮食两组大鼠的体重与血压的变化,并以Western blotting和反相HPLC方法比较两组大鼠的的肾脏各部分EETs活性的差异。结果:高脂饮食大鼠体重在第8周龄,收缩压在第11周龄,均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328±23)gvs(273±21)g,(153.0±8.6)mmHgvs(134.0±7.7)mmHg,P<0.05],而两组肾微小血管产生EETs的活性无差异;高脂饮食组肾皮质和乳头部产生EETs的活性低于正常饮食组[(75.4±9.2)nmol·g-1·min-1 vs(138.1±10.3)nmol·g-1·min-1,(55.8±6.2)nmol·g-1·min-1vs(121.6±11.3)nmol·g-1·min-1,P<0.05],同时Western blotting表明产生EETs的细胞色素P450(CYP)表达也出现相应的降低。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幼年型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肾皮质和乳头部的EETs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花生四烯酸 细胞色素P4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莉 伍卫 +1 位作者 王景峰 张小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120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出心肌梗死112例,并发症27例(室壁瘤10例,左室附壁血栓2例,室...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120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出心肌梗死112例,并发症27例(室壁瘤10例,左室附壁血栓2例,室间隔穿孔2例,中?重度二尖瓣返流13例);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广泛前壁和前壁心肌梗死部位及范围的估测高度一致;超声心动图估测心肌梗死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变血管供血区域基本相符;非单一部位心肌梗死时,超声心动图较易漏诊下壁或右室梗死?【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敏感而准确的方法,可与心电图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超声心动图是检出室壁瘤?左室附壁血栓?室间隔穿孔及二尖瓣返流等并发症的首选方法;对于疑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查中应特别注意并存下壁或右室梗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