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IL1-Ra与TGF-β1共转染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平 蔡道章 +5 位作者 刘斌 温机智 曾春 侯雪瑞 张富程 陆慧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IL1-Ra与TGF-β1基因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然后用构建的IL1-Ra与TGF-β1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下共转染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的表达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结果:荧光... 目的:探讨重组人IL1-Ra与TGF-β1基因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然后用构建的IL1-Ra与TGF-β1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下共转染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的表达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鉴定证实转染的软骨细胞中转基因得到表达。结论:IL1-Ra与TGF-β1基因共转染软骨细胞可以获得表达,为基因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转染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和自体膜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史志东 郭英 +3 位作者 王昆 唐录英 石德金 喻中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人及犬的开颅手术,比较应用新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骨膜修补硬脑膜的预后。方法选择临床手术病人30例,24例行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6例行自体膜修补;选择的实验犬分为:1、6、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5组,每组犬...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人及犬的开颅手术,比较应用新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骨膜修补硬脑膜的预后。方法选择临床手术病人30例,24例行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6例行自体膜修补;选择的实验犬分为:1、6、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5组,每组犬各3只,每只犬分别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膜修补硬脑膜。手术后观察不同修补材料的预后。结果所有临床病人术后观察均无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及癫发生。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的动物解剖显示,修补材料外表面与颅骨膜有少许粘连、易分离,与周边缝合的硬脑膜已完全愈合,不可分辨,不能分离。从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膜两种修补材料内表面来看,前者生长更接近硬脑膜,与脑表面无粘连或偶有丝状粘连,而自体膜与脑表面有丝状粘连并有少许柱状粘连。组织学镜下显示,两种修补材料与硬脑膜之间无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反应,无囊壁形成。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内表面可见上皮细胞覆盖,上皮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母细胞增生,该修补材料被降解,总量明显减少,内部可见毛细血管。结论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作硬脑膜修补手术后,该型修补材料的特性使其能产生上皮,不易形成与脑组织的粘连,并逐渐被自体组织蚕食、降解和替代,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硬脑膜重建。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实际应用中比自体膜有更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 自体膜 硬脑膜缺损 硬脑膜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