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明霞 黄建林 +4 位作者 朱尚玲 彭蔚湘 谢宝钊 林灼锋 古洁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3-48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滑膜组织中Sonic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RA分类标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3.2,病情活动RA患者(35... 目的:初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滑膜组织中Sonic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RA分类标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3.2,病情活动RA患者(35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5例)外周血2 mL,分离PBMCs,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Shh信号通路中信号肽Shh、膜受体Ptch1和核转录因子Gli1 mRNA的表达。收集10例病情中度活动(DAS28≥3.2)RA患者的滑膜组织,同时收集5例外伤或半月板损伤(无关节炎)者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Shh、Ptch1和Gli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A患者PBMCs中Shh和Gli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6±1.48和1.15±0.68,对照组上述信号分子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47±0.25和0.49±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h1 mRNA表达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示Shh和Gli1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tch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A患者PBMCs与滑膜组织中检测到Shh通路相关信号分子Shh和Gli1的表达上调,提示RA患者中可能存在Shh信号通路的激活,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Sonic HEDGEHOG通路 单核细胞 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古洁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367-1367,共1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节软骨 发病机制 中年女性 主要表现 多关节炎 慢性炎症 病理改变 关节滑膜 软骨下骨 功能丧失 关节畸形 临床研究 RA患者 患病率 对称性 进行性 血管翳 关节囊 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湿热患者咽喉中分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1株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建林 余步云 古洁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058-1058,共1页
关键词 Β溶血性链球菌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风湿热 血清学分型 基因序列测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 脉冲场凝胶电泳 emm基因 离出 咽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与IL-17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新卫 林智明 +3 位作者 廖泽涛 魏秋静 江颖娟 古洁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IL-23与IL-17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明AS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S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及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清中IL-23与IL-17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应用RT-... 目的:通过研究IL-23与IL-17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明AS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S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及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清中IL-23与IL-17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应用RT-PCR方法检测PBMCs中IL-23p19 mRNA的表达。结果:39例活动期AS患者血清IL-23与IL-17水平分别为(1 159.71±139.45)pg/ml和(172.21±73.81)pg/ml,均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P<0.001);AS患者培养的PBMCs上清IL-23与IL-17水平分别为(108.63±34.53)pg/ml和(134.59±38.32)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01),IL-23p19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平均光密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IL-23可促进健康对照和AS患者的PBMCs IL-17的分泌,此作用在AS患者更显著。结论:IL-23与IL-17可能在AS的发病中发挥作用,IL-23可能通过诱导IL-17的产生而使后者在AS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8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天旺 古洁若 +2 位作者 赵丽珂 黄烽 余得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IL 8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cDNA微阵列及RT PCR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和对照组 [健康志愿者、类风湿关节炎 (RA)及膝关节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关节液中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细胞IL 8的表达 ,比...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IL 8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cDNA微阵列及RT PCR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和对照组 [健康志愿者、类风湿关节炎 (RA)及膝关节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关节液中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细胞IL 8的表达 ,比较AS患者组与各对照组IL 8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 在活动期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或关节液单个核细胞 (SFMC)中IL 8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BMC中的表达 ,在RA患者PBMC中IL 8的表达亦高于健康志愿者PBMC中的表达 ,关节滑膜细胞IL 8的表达水平在AS患者也明显高于膝关节外伤患者。结论 IL 8在活动期AS中存在高表达 ,可能是AS的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白细胞介素8 cDNA微阵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应答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古洁若 黄烽 +5 位作者 李天旺 朱剑 李超 张江林 赵丽珂 余得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0-545,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的基因谱,了解有无支持UPR假说的转录物以及那些细胞参与未折叠蛋白应答(UPR),UPR在AS病人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AS病人的... 目的:通过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的基因谱,了解有无支持UPR假说的转录物以及那些细胞参与未折叠蛋白应答(UPR),UPR在AS病人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AS病人的PBMCSFMC基因表达谱通过含1176基因的cDNA微阵列扫描得到,结果中比较AS与健康自愿者和RA病人有差异表达的基因C2、C3、C8、LMP2、LMP7和BiP(UPR的标志物)再以RTPCR验证。结果:AS患者的SFMC中的BiP表达显著高于RA患者SFMC组(RTPCR的均数和标准差为86.4±111.3和18.5±13.0,两者比较,P=0.044),AS和RA患者SFMC组的C2分别为91.6±36.7和18.5±3.6(两者比较,P<0.037),而且AS患者的SFMC中BiP和UPR相关的蛋白酶体C2的增高水平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9)。另外,研究还发现,AS患者SFMC过度表达BiP的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结论:内质网UPR确实发生在AS患者SFMC中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UPR应答在AS病人关节炎症的初期和延续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cDNA微阵列技术 BIP 未折叠蛋白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藤碱抑制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表达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建林 林灼锋 +2 位作者 罗敏琪 古洁若 余步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4-638,共5页
目的:研究青藤碱(S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培养HUVECs。用TNF-α诱导HUVECs表达VCAM-1,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SN(0.25、0.5和1.0 mol/L)或地塞米松(1.0×10-... 目的:研究青藤碱(S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培养HUVECs。用TNF-α诱导HUVECs表达VCAM-1,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SN(0.25、0.5和1.0 mol/L)或地塞米松(1.0×10-6mol/L)进行干预,培养12 h后收获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检测VCAM-1 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VCAM-1表达。结果:TNF-α可诱导VCAM-1mRNA和VCAM-1的表达。进行药物干预后,各干预组相对VCAM-1 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SN(1.0 mol/L)和SN(0.5 mol/L)干预组细胞表面VCAM-1表达下降(P<0.05)。SN(0.25 mol/L)和地塞米松(1.0×10-6mol/L)干预组未显示对TNF-α诱导的VCAM-1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SN可抑制TNF-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内皮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碱对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江颖娟 曾耀英 +1 位作者 肇静娴 古洁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研究喜树碱(CPT)对刀豆蛋白A(ConA)介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ConA刺激小鼠T淋巴细胞,建立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模型,以不同浓度的CPT作用于该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 目的:研究喜树碱(CPT)对刀豆蛋白A(ConA)介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ConA刺激小鼠T淋巴细胞,建立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模型,以不同浓度的CPT作用于该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的表达;以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CPT在ConA刺激下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相关指数(PI);以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结果:ConA作用6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CD69的表达率为(58.88±0.55)%,不同浓度的CPT组(10nmol/L、20nmol/L、50nmol/L、100nmol/L)CD69的表达率分别为(55.48±0.98)%、(54.67±1.05)%、(50.40±0.82)%、(42.47±1.32)%,均可明显抑制CD69的表达(P<0.01);ConA刺激48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不同浓度的CPT组(10nmol/L、20nmol/L、50nmol/L、100nmol/L)的增殖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刺激48h后不同浓度的CPT组(10nmol/L、20nmol/L、50nmol/L、100nmol/L)均出现明显的凋亡峰(apoptosispeak,AP),sub-G1期、G0/G1期细胞的比率明显高于ConA刺激组(P<0.01)。结论:CPT可明显抑制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同时使淋巴细胞阻滞于G0/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T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体外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小荑 邓宇斌 +1 位作者 陆才生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5-589,T002,共6页
目的 :构建含有CTLA4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下一步在动物模型体内表达和基因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自行设计一对分别含有BglⅡ及HindⅢ酶切位点的CTLA4Ig基因上下游引物 ,以质粒PCDNA3 0 /CTLA4Ig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CTLA4Ig基... 目的 :构建含有CTLA4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下一步在动物模型体内表达和基因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自行设计一对分别含有BglⅡ及HindⅢ酶切位点的CTLA4Ig基因上下游引物 ,以质粒PCDNA3 0 /CTLA4Ig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CTLA4Ig基因全部序列。片段回收以后经BglⅡ及HindⅢ双酶切 ,定向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 -CMV的启动子下游BglⅡ及HindⅢ位点之间 ,获得重组质粒pAdTrack -CTLA4Ig。通过BglⅡ /HindⅢ双酶切、PCR及插入片段测序鉴定后 ,将正确重组体pAdTrack -CTLA4Ig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 1共转化BJ5 183细菌。同源重组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 ,提取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 2 93细胞 ,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方法鉴定重组的腺病毒。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有CTLA4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病毒滴度为 1 6 5× 10 12 PFU/L。结论 :该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为下一步研究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研究CTLA4Ig的生物学活性及移植排斥、自身免疫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 构建 体外表达 T淋巴细胞 细胞塞件 免疫球蛋白 基因治疗 移植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巨噬细胞在关节破坏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冽 许赤多 +1 位作者 汤美安 窦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50-953,T006,共5页
目的 :了解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滑膜巨噬细胞在关节破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尾部皮内注射完全福氏佐剂建立AA模型 ,不同时点处死后后肢关节X线照片并进行放射学指数 (RI)评分 ,膝关节滑膜石蜡切片HE染色和ED1免疫组化染色及计数 ... 目的 :了解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滑膜巨噬细胞在关节破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尾部皮内注射完全福氏佐剂建立AA模型 ,不同时点处死后后肢关节X线照片并进行放射学指数 (RI)评分 ,膝关节滑膜石蜡切片HE染色和ED1免疫组化染色及计数 ,分析RI与滑膜衬里层细胞层数及ED+ 1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 :AA大鼠滑膜衬里层细胞层数、衬里层及衬里下层ED+ 1细胞数与R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实验性 滑膜炎 巨噬细胞 关节炎 类风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对人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楚吟 潘云峰 +3 位作者 郭兴华 吴玉琼 黄建林 古洁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氯化锂(LiCl)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关节创伤患者行关节腔镜或关节置换术膝关节滑膜标本3例,采用酶消化法进行关节滑膜FLS的原代细胞培养,应用LiCl对细胞进行刺激,应用MTT法...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氯化锂(LiCl)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关节创伤患者行关节腔镜或关节置换术膝关节滑膜标本3例,采用酶消化法进行关节滑膜FLS的原代细胞培养,应用LiCl对细胞进行刺激,应用MTT法检测关节创伤患者FLS细胞增殖的改变。结果:MTT法检测显示,10 mmol/L LiCl刺激后,关节FLS的吸光度较非刺激状态下增高,差异显著(P<0.05)。20-40 mmol/L LiCl抑制FLS细胞增殖(P<0.05)。结论:低浓度LiCl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关节创伤患者FLS细胞增殖,高浓度LiCl抑制FLS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锂 β-黏连素 滑膜 细胞增殖 WN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核抗体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勇 李齐光 +1 位作者 唐希才 邱志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49-2451,共3页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荧光核型为阳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浓度≥18U/mL为阳性,12~18U/mL为可疑,≤12U/mL为阴性。结果: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患者血清138份,IF法阳性50份,阴性88份,阳性率36.23%,ELISA法阳性78份,阴性60份,阳性率56.52%。经卡方检验P<0.01。其中IF法样本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检测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99。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差异有显著性,ELISA法敏感度明显高于IF法。同时,IF法样本血清抗核抗体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的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其配体SDF-1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古洁若 黄烽 +1 位作者 Jatinderpal Kalsi 余得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强直性脊柱炎 (AS)时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含 5 88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方法比较 13例AS患者和 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基因的表达水平 ;用流式细胞术对PBMC表面C -X...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强直性脊柱炎 (AS)时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含 5 88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方法比较 13例AS患者和 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基因的表达水平 ;用流式细胞术对PBMC表面C -X -C趋化因子受体 4 (CXCR4 )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并以免疫组化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其配体SDF - 1(基质来源因子 )在滑膜成纤维细胞和滑膜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AS的 5 88个基因谱和健康志愿者有明显区别 ,其中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在AS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和CD8+ 的T淋巴细胞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 (P <0 . 0 5 )。SDF - 1在AS病人的PBMC、滑液单个核细胞 (SFMC)、关节液成纤维细胞和关节滑膜衬里层细胞的表达也增高。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其产物在AS患者的PBMC表达明显增多 ,SDF - 1在AS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和滑膜组织表达增多 ,提示CXCR4及其配体SDF - 1这一信息通道在AS炎症病变的发展与持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受体 趋化因子 配体 SDF-1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HLA-B27启动子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丽珂 古洁若 余得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55-2459,共5页
目的:构建含HLA-B27启动子的HeLa稳定转染细胞株,观察7种细胞因子对HLA-B27启动子及其上游NF-κB及ISRE顺式作用元件活性的调节作用,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等B27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转染HeLa细胞,抗生素筛选单克隆构建含HLA-B27启... 目的:构建含HLA-B27启动子的HeLa稳定转染细胞株,观察7种细胞因子对HLA-B27启动子及其上游NF-κB及ISRE顺式作用元件活性的调节作用,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等B27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转染HeLa细胞,抗生素筛选单克隆构建含HLA-B27启动子的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HeLa-B27稳定细胞株和HeLa-NF-κB稳定细胞株,在瞬时转染pISRE-luc的HeLa细胞中加入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观察7种细胞因子对B27启动子及其上游NF-κB和ISRE作用元件的调节作用。另外在HeLa-B27稳定细胞株培养液中同时加入3种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和相应细胞因子,观察其对启动子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TNF-α、IFN-α、IFN-β和IFN-γ均能明显增强HeLa细胞B27启动子活性。细胞培养96h后,IFN-β为最强的启动子诱导剂(5.4倍,P<0.05);细胞培养8h内,TNF-α、IL1-α和IL1-β,可诱导NF-κB的活性增加30倍左右(P<0.05),IFN-α和IFN-β可诱导ISRE的活性增加12倍左右(P<0.05),抗TNF-α抗体对于I类IFN增加的B27启动子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TNF-α和IFN可通过结合于B27启动子中各种转录因子结合元件调控HLA-B27启动子的转录活性,IFN-β可能在强直性脊柱炎等B27相关的脊柱关节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启动子 细胞因子类 脊柱炎 强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素和扁蒴藤素显著下调HLA—B^*2705启动子的活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丽珂 古洁若 余得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17-2021,共5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方式,为寻找潜在的脊柱关节炎(SpA)新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264小分子化合物分别使用293T-HLA-B27和HeLa-HLA-B27稳定细胞株,观察对HLA-B*2705启动子有调节作用的化合物,筛选能够下调HLA-B*2705... 目的: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方式,为寻找潜在的脊柱关节炎(SpA)新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264小分子化合物分别使用293T-HLA-B27和HeLa-HLA-B27稳定细胞株,观察对HLA-B*2705启动子有调节作用的化合物,筛选能够下调HLA-B*2705启动子活性的阳性化合物:启动子活性>150%为激动剂,启动子活性<60%为抑制剂。并且对进一步筛选出的抑制剂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及半数抑制浓度/半数效应浓度(IC50/EC50)检测,筛选出具有较好剂量-效应的阳性化合物。结果:(1)使用293T-HLA-B27细胞第1次筛选出624种阳性化合物,阳性率为5·1%;(2)使用HeLa-HLA-B27细胞株对上述624种化合物进行再次筛选,有70种化合物再次显示出对B*2705启动子活性的增强或者抑制作用;(3)进行EC50/IC50检测的40种化合物中,6种化合物为抑制剂,表现出较好的剂量-效应曲线,其中南蛇藤素和扁蒴藤素均为雷公藤类衍生物。结论:南蛇藤素和扁蒴藤素可下调HLA-B27表达,提示在今后针对HLA-B*2705相关的SpA患者治疗中,它们可能是值得研究的潜在有效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JA—B^*2705启动子 雷公藤属 脊椎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
16
作者 马会慧 陆才生 +4 位作者 陈雪娟 高志良 李刚 杨绍基 姚集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构建表达人CTLA4Ig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IgA,经RT-PCR分别扩增含抑瘤素M信号肽的CTLA4胞外段及IgG恒定区(含绞链区-CH2-CH3)基因片段。将PCR... 【目的】构建表达人CTLA4Ig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IgA,经RT-PCR分别扩增含抑瘤素M信号肽的CTLA4胞外段及IgG恒定区(含绞链区-CH2-CH3)基因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入pCDNA3,阳性重组子以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目的基因CTLA4-Ig亚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与5型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BJ5183,经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采用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包装产生重组腺病毒,进一步感染HepG2细胞,采用RT-PCR及ELISA测定CTLA4Ig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表达人CTLA4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可达6×10^9pfu/mL,并能在HepG2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CTLA4Ig。【结论】成功构建表达CTLA4Ig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肝细胞移植排异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有力的手段与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腺病毒 载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芦米考昔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胃肠道安全性
17
作者 黄建林 余步云 +2 位作者 古洁若 吴玉琼 陆才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206-208,共3页
[目的]评价芦米考昔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双模拟的方法,将6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芦米考昔组)和对照组(萘普生组),治疗组患者接受芦米考昔400 mg,每日1次;对照组接受萘普生500mg,每日2次,疗程... [目的]评价芦米考昔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双模拟的方法,将6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芦米考昔组)和对照组(萘普生组),治疗组患者接受芦米考昔400 mg,每日1次;对照组接受萘普生500mg,每日2次,疗程为52周。[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对关节炎疼痛的评估(Liker评分)均有好转;两组平均改变的差值为0,其95%可信区间(CI)为-3.9至0.4;②治疗后患者对疾病的总体评价有好转,两组平均改变差值为0.3,其95%CI为-0.6至0.3;③治疗后医生对疾病的总体评价有好转,两组平均改变差值为0.4,其95%CI为-0.1至0.8;(4)对照组患者观察到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3例,而治疗组未观察到上消化道溃疡病例,主要消化道不良事件为上腹痛及腹胀。[结论]芦米考昔和萘普生均能有效治疗骨性关节炎症状。长期使用芦米考昔具有良好耐受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治疗 芦米考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基因多态性对RA患者PBMC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潘云峰 尹培达 +3 位作者 汤美安 何东华 陆才生 余学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94-1696,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多态对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不同IL-1β基因型的RA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βmRNA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携带IL-1β(-511)纯合子等位...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多态对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不同IL-1β基因型的RA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βmRNA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携带IL-1β(-511)纯合子等位基因2组RA病人PBMC表达IL-1βmRNA量明显较非纯合子及正常人组为高(均P<001)。结论IL-1β基因多态性改变对IL-1β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IL-1β(-511)纯合子等位基因2促进了IL-1β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基因多态性 关节炎 类风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验证四种基于肌酐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的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佩佳 彭洪泉 +4 位作者 郭兴华 汤磊乐 李少敏 方佳 刘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1-630,共10页
【目的】评估四个基于肌酐(Cr)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程的预测性能:2012慢性肾脏病流行工作组(CKD-EPIcr)方程、2021CKD-EPIcr方程、湘雅方程和欧洲肾功能协会(EKFC)方程。【方法】本研究纳入198名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澳门... 【目的】评估四个基于肌酐(Cr)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程的预测性能:2012慢性肾脏病流行工作组(CKD-EPIcr)方程、2021CKD-EPIcr方程、湘雅方程和欧洲肾功能协会(EKFC)方程。【方法】本研究纳入198名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澳门镜湖医院的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所有参与者通过碘海醇血浆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mGFR)。eGFR方程计算的结果和mGFR进行对比。研究通过Bland-Altman图、一致性相关系数(CCC)、覆盖概率(CP)和总偏差指数(TDI)描述mGFR和eGFR间的一致性。通过偏差、精确度、均方根误差(RSME)和测量GFR30%偏差范围内的估计百分比(P_(30))评估eGFR方程的估算能力。通过2000次自助抽样的方法获得偏差、IQR、RSME以及P_(30)的95%置信区间(CI)。初步选择最优的eGFR方程后,其他方程和该方程进行统计学检验。统计检验方法如下:①偏差通过Wilcoxon符号秩检验;②P_(30)通过McNemar-Bowker检验;③RMSE和IQR在自助抽样获得2000个样本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总体人群中mGFR和四个eGFR方程(EKFC、2012CKD-EPIcr、2021CKD-EPIcr和湘雅方程)中位数分别是56.2 mL·min^(-1)·(1.73m^(2))^(-1)、67.1 mL·min^(-1)·(1.73m^(2))^(-1)、73.0 mL·min^(-1)·(1.73m^(2))^(-1)、66.9 mL·min^(-1)·(1.73m^(2))^(-1)和63.8 mL·min^(-1)·(1.73m^(2))^(-1)。总体人群中的一致性比较中,Bland-Alt⁃man图表明,EKFC方程的最低平均差和最窄的95%一致性区间。EKFC方程有最优的CCC、TDI和CP,值分别为0.90、24.41和0.50。总体上,EKFC的偏差、精确度、P_(30)和RSME分别为-0.99、14.64、0.80和14.68,95%CI的范围分别为(-2.53,0.94)、(11.82,17.35)、(0.73,0.85)和(12.69,17.35),全面优于其他三个eGFR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值均<0.05。mGFR亚组中的结果基本和总体情况一致。【结论】EKFC方程的预测性能全面超越2012CKD-EPIcr方程、2021CKD-EPIcr方程和湘雅方程,且该方程的P_(30)>75%,可以满足临床的诊疗需求。所以推荐EKFC方程用于中国人群的GFR估算,但需要纳入更多的参与者去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预侧性能 慢性肾脏病流行工作组方程 湘雅方程 欧洲肾功能协会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