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情绪管理训练对急诊护士职业压力源应对的作用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冯信坚
黎婉斌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医疗服务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科
-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40-42,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情绪管理训练对急诊护士职业压力源应对的作用。方法 102位急诊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情绪管理训练,对照组采用自身调节方法,30 d后评价两组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和简易应对量表评分。结果训练后实验组护理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4个维度评分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P<0.01);组间比较,上述4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显著(P<0.05,P<0.01)。训练后实验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升高,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训练后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绪管理训练有助于改良护士的固有压力应对方式,从而减轻护士的不良压力反应,有效应对压力。
-
关键词
情绪管理训练
护士
职业压力
应对
-
Keywords
emotional management training
(emergency) nurses
occupational pressure
handling
-
分类号
R192.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综合干预措施对急诊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杨瑜
冯信坚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医疗服务区
-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2期23-25,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急诊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寻找缓解PTSD的可行应对方法。方法调查广州市三甲医院急诊护士193人,经过PTSD自评量表评分分值在50分以上40人,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综合干预措施组(干预组)和常规方法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3个月后比较两组急诊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仅有警觉性增高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主观评定、重现体验、社会功能以及回避症状评分差异明显(P<0.05),警觉性增高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干预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增高(P<0.05),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积极和消极应对评分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急诊护士面临的PTSD问题,使他们以积极心态进行面对。
-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诊护士
个体干预
团体干预
-
Keywords
PTSD
emergency nurses
personal interventions
group interventions
-
分类号
R19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冯信坚
谭瑞珠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医疗服务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50-52,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方法描述性分析102例急诊护理人员的学历、护龄和职称情况,采用《FS-14量表》评价不同学历、职称、护龄人群的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用简易应对量表比较102例护理人员应对评分与常模的差异。结果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躯体疲劳评分和疲劳总分均明显低于中专学历组(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躯体评分明显低于专科组(P<0.05);护龄<5年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5~10年及10~20年组(P<0.01),护龄>20年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5~10年及10~20年组(P<0.05)。躯体疲劳评分和疲劳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疲劳与学历、职称和护龄紧密相关,其积极应对水平仍待加强。
-
关键词
急诊护士
职业疲劳
应对
-
Keywords
emergency nurses
occupational fatigue
styles of solving
-
分类号
R192.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