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来 王艳红 +1 位作者 巴俊慧 张宇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4-1600,共7页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的临床特征,量化各项指标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CD25)升高患者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从而构建HLH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21例sCD25升高(≥2 400 U/ml)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的临床特征,量化各项指标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CD25)升高患者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从而构建HLH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21例sCD25升高(≥2 400 U/ml)患者的临床特征。按照是否满足HLH诊断分为HLH组与非HLH组。HLH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感染组、肿瘤组、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组、病因不详组。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治疗情况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建立HLH诊断预测模型。结果:121例sCD25升高的患者中68例诊断为HLH。HLH组患者使用升压药物比例、DIC发生比例、HScore评分高于非HLH组(P<0.05);肝大、脾大、噬血现象在HLH患者中更为常见(P<0.05);HLH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更低,而甘油三酯、铁蛋白(FER)、sCD25、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水平则更高(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HLH患者sCD25水平较感染组水平更高、sCD25/FER水平较感染组和MAS组更高;相比于肿瘤组HLH患者,感染组PCT水平、使用升压药物比例、噬血现象阳性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热、脾大、噬血现象、多系减少、IgM、M.sCD25[sCD25检测值相较诊断界值(2 400 U/ml)的倍数]、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是HLH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以发热、脾大、噬血现象、多系减少、免疫球蛋白M、M.sCD25、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构建的预测模型H显示出较好的预测准确度,当以H=39.45为最佳截断值时,模型的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83.02%。结论:sCD25、sCD25/FER、PCT、噬血现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DIC有助于区分HLH的潜在病因。预测模型H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可以作为临床上一个相对准确的HLH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sCD25 HLH-2004 HScore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42
2
作者 安玉玲 熊亮 +4 位作者 刘剑戎 易小猛 吕海金 魏绪霞 易慧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肠组,26例)...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肠组,26例)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胃组,28例)。在两组患者均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第2天开始给予鼻饲整蛋白制剂(瑞代),观察两组患者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入住ICU时间、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等的发生率。结果 (1)按照体质量计算热卡需求量,鼻肠组较鼻胃组更快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分别为(3.0±0.8)d和(7.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肠组较鼻胃组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2.0±0.8)d和(6.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第30天时,鼻肠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鼻胃组,分别为(64±6)g/L和(61±6)g/L,(120±17)g/L和(106±1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鼻肠组较鼻胃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11±5)d和(14±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高血糖、腹泻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快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缩短入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道营养 预后 鼻肠管 鼻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永标 刘小云 +2 位作者 符永玫 毕筱刚 张扣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175-4178,共4页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易患性的关系及其对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急诊和住院诊治的广东汉族CAP患者100例为病例组,以同期门...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易患性的关系及其对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急诊和住院诊治的广东汉族CAP患者100例为病例组,以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广东汉族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病例组发病期、治疗后与对照组的血清MMP-9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MMP-9基因-1562C/T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病例组发病期、治疗后和对照组的血清MMP-9水平分别为(342.85±107.63)、(203.57±80.61)、(184.74±93.46)μg/L。病例组发病期MMP-9水平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配对=4.512,t=5.305,P<0.05);病例组治疗后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29,P=0.143)。酶切后产物2%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病例组CC基因型73例、CT基因型27例;对照组CC基因型71例、CT基因型25例;两组均未检测到TT基因型。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两组CC基因型、CT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C基因型与CT基因型患者发病期血清MMP-9水平,对照组CC基因型与CT基因型健康者血清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参与了CAP的炎性反应过程,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CAP的易患性无关,且不影响MMP-9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因多态性 社区获得性肺炎 广东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4^+TCR四聚体-流式分析和细胞爬片法检测分析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CD14^+单核细胞
4
作者 吴荣顺 赖小敏 +2 位作者 谢丹 方毅敏 张扣兴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CD4+TCR四聚体-流式分析和细胞爬片法检测分析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CD14+单核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四聚体对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外周血进行染色,流式检测四聚体阳性CD14+细胞的百分率,以非结核呼吸道感染患者(非结核呼吸... 目的探讨CD4+TCR四聚体-流式分析和细胞爬片法检测分析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CD14+单核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四聚体对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外周血进行染色,流式检测四聚体阳性CD14+细胞的百分率,以非结核呼吸道感染患者(非结核呼吸道感染组)外周血及脐带血标本(脐带血组)作为研究对照。将肺结核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制作成细胞爬片,用四聚体-细胞爬片法原位染色,激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爬片中四聚体与结核抗原双染阳性及四聚体与CD14双染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应用CD4+Vα21-J39/Vβ29-D1-J2 TCR四聚体检测肺结核组、非结核呼吸道感染组和脐带血组的四聚体阳性CD14+细胞百分率中位数分别为1.32%、0.50%和0.26%,而CD4+Vα21-J39/Vβ29-D2-J2 TCR四聚体则分别为1.05%、0.49%和0.19%。肺结核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细胞爬片法可观察到肺结核组四聚体与CD14双染阳性及四聚体与结核抗原双染阳性的细胞,而对照组标本均为阴性。结论 CD4+TCR四聚体技术,结合细胞流式和细胞爬片原位染色方法,能在体外敏感地检测出结核抗原特异性CD14+单核细胞,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其在结核感染者体内的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CD4^+ TCR四聚体 CD14^+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