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系膜结构解剖和腔镜下观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江龙 郑宗珩 +3 位作者 卫洪波 方佳峰 张实 陈羽青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和手术录像对比研究直肠系膜、Denonvilliers筋膜、直肠侧韧带、直肠系膜周围间隙等结构的解剖特点,进一步了解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解剖根据。【方法】对5具成人男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复习我科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和手术录像对比研究直肠系膜、Denonvilliers筋膜、直肠侧韧带、直肠系膜周围间隙等结构的解剖特点,进一步了解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解剖根据。【方法】对5具成人男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复习我科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10例中低位直肠癌男性患者手术录像资料。进行尸体和腔镜下直肠系膜结构的对比研究。【结果】盆脏筋膜包绕直肠周围脂肪结缔组织、淋巴组织、供应直肠血管回流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直肠系膜。而盆脏筋膜与盆壁筋膜之间有层疏松结缔组织,在直肠后方明显。直肠侧方盆腔自主神经分支形成致密类筋膜结构——侧韧带,而直肠前方位于Denonvilliers筋膜的后方,呈环周状包绕直肠的固有筋膜。【结论】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侧方的侧韧带,行TME正确的层面是无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层。游离过程应紧贴直肠系膜,保证系膜完整性,减少盆腔自主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系膜 解剖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营养专科护士培训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31
2
作者 蔡有弟 钟美浓 +5 位作者 李晓玲 周雪玲 何晓兰 黄师菊 陈妙霞 张美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营养专科护士培训实践方法,为国内临床营养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构建培训体系,对115名学员采用理论授课(4周)与临床实践(8周)相结合方式分阶段进行培训。结果学员总成绩(90.69±2.... 目的探讨临床营养专科护士培训实践方法,为国内临床营养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构建培训体系,对115名学员采用理论授课(4周)与临床实践(8周)相结合方式分阶段进行培训。结果学员总成绩(90.69±2.28)分;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8.26%。结论临床营养专科护士培训可提高专科护士营养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专科护士持续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 护理 专科护士 护士培训 导师制 核心能力 培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手术风险预测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图锋 方佳峰 +3 位作者 魏波 区广生 黄江龙 卫洪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PGBI4种评分系统预测结直肠癌手术风险的效果。【方法】应用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PGBI评分系统对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20例结直肠癌患... 【目的】探讨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PGBI4种评分系统预测结直肠癌手术风险的效果。【方法】应用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PGBI评分系统对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2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评分分析,预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绘制各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和死亡率的ROC曲线。【结果】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的发生率(126例、39.4%)及死亡率(32例、10%)分别显著高于实际并发症率(82例、25.6%,P<0.01)及死亡率(9例、2.8%,P<0.01),但老年患者的并发症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其C-Index为0.767,最佳临界值为45%。P-POSSUM、Cr-POSSUM及APGBI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率(分别为12例、3.8%,13例、4.1%及14例、4.4%)与实际死亡率(9例、2.8%)无统计学差异,其C-Index分别为0.872、0.906及0.93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7%、5%及4%。【结论】POSSUM评分系统能较准确地预测高危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但过高预测死亡率,P-POSSUM、Cr-POSSUM及APGBI评分系统均能准确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提高人结肠癌LoVo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吕会增 陈图锋 +4 位作者 郑宗珩 韩晓燕 黄勇 张富城 卫洪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提高人结肠癌LoVo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和机制。方法MTT法筛选ATRA和奥沙利铂实验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ATR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分别用ATRA、奥沙利铂、ATRA联合奥沙利铂作用L...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提高人结肠癌LoVo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和机制。方法MTT法筛选ATRA和奥沙利铂实验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ATR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分别用ATRA、奥沙利铂、ATRA联合奥沙利铂作用LoVo细胞;MTT法检测药物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原子光谱吸收仪检测细胞DNA含铂(Pt)量。结果奥沙利铂抑制LoVo细胞作用呈量效依赖;其GI50(GI,inhibit net cell growth by%)为6.5mg.L-1,主要阻滞肿瘤细胞在S期。ATRA抑制LoVo细胞作用呈时效和量效依赖。1.0μmol.L-1ATRA作用12h后G1期细胞增多;48h后伴S期、G2/M期细胞减少并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12h至48h后联合奥沙利铂,两药联合由相加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联合用药后S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DNA含Pt量明显增加,但不提高奥沙利铂凋亡率。结论小剂量ATRA通过改变LoVo细胞周期和提高细胞DNA含Pt量,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奥沙利铂 人结肠癌细胞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预处理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叶志强 戴海涛 +4 位作者 刘旭辉 曾花 邢帮荣 陈锐涵 卫洪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乳果糖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乳果糖预处理组。乳果糖预处理组在手术前7 d每天给予乳果糖灌胃,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在手术前7 d每天给予等... 目的:探讨乳果糖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乳果糖预处理组。乳果糖预处理组在手术前7 d每天给予乳果糖灌胃,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在手术前7 d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手术分离肠系膜上动脉,通过夹闭30 min、再灌注60 min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收集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水平。HE染色用来评估组织的损伤程度,TUNEL检测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部分小肠组织用来检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激活型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乳果糖预处理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组织损伤和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并显著抑制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和肠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结论:乳果糖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脂质过氧化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乳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亚甲蓝注射法增加直肠癌淋巴结检获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健培 黄勇 +2 位作者 郑宗珩 郭卫平 卫洪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的体外经直肠上动脉注射亚甲蓝法增加直肠癌标本淋巴结检获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0例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作为自身对照,先后采用传统触摸法和改良亚甲蓝注射法在...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的体外经直肠上动脉注射亚甲蓝法增加直肠癌标本淋巴结检获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0例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作为自身对照,先后采用传统触摸法和改良亚甲蓝注射法在同一标本上检获淋巴结,结果用配对t检验和交叉分类资料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手术标本经传统触摸法检获淋巴结共194枚,平均(9.7±0.7)枚/例。标本进一步循亚甲蓝染色多检获201枚淋巴结,其中57.2%为直径≤5 mm的小淋巴结。经过两次处理后20例直肠癌标本共检获淋巴结395枚,(19.8±0.9)枚/例,P<0.0001。用传统触摸法共发现有4例标本有淋巴结转移,经亚甲蓝注射法多发现4例阳性标本,经过两次处理后共有8例标本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0%,P=0.045 5。结论:改良的体外经直肠上动脉注射亚甲蓝法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的方法,不但能提高术后直肠癌标本淋巴结的检获数目,而且能发现更多的阳性淋巴结,提供更准确的分期,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直肠肿瘤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图锋 黄婵燕 +1 位作者 方佳峰 王钟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右旋美托咪啶组(Dex)采用右旋美托咪啶5μg·kg-1·h-1恒速输注2 h;拮抗剂组(Dex+Yoh)于开启注射泵前10 min...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右旋美托咪啶组(Dex)采用右旋美托咪啶5μg·kg-1·h-1恒速输注2 h;拮抗剂组(Dex+Yoh)于开启注射泵前10 min经尾静脉输注拮抗剂育亨宾1 mg/kg,余用法同上组;对照组(Con)以同等速度输注生理盐水2 h。所有大鼠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术,缺血90 min后再灌注。观察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水肿指数以及脑组织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核蛋白NF-κB p65表达量。【结果】再灌注24 h后,脑梗死体积的比较显示Dex组(17±2.8)%较Dex+Yoh组(38±4.9)%与Con组(42±5.7)%明显减小(P<0.05),水肿指数比较显示Dex组(1.021±0.098)较Dex+Yoh组(1.342±0.137)与Con组(1.417±0.10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IL-1β、TNF-α及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的比较均显示Dex组较Dex+Yoh组与Con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缺血再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肽素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吕远军 刘健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58-266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和肽素浓度的变化,探讨和肽素在(AP)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63例AP患者入选,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8例。研究对象于入院第1、2、3天抽血检测和肽素浓度,并收集临...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和肽素浓度的变化,探讨和肽素在(AP)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63例AP患者入选,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8例。研究对象于入院第1、2、3天抽血检测和肽素浓度,并收集临床病死率、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数据进行分析。另以3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和肽素浓度作为对照。结果:AP患者就诊时血清和肽素浓度比正常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SAP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高于同时段的AP(P<0.05)。SAP患者的血清和肽素浓度与患者死亡和局部并发症发生呈正相关(P<0.01)。结论:和肽素在MAP患者起病早期即明显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AP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和肽素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fas基因减轻大鼠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玺 张俊峰 +8 位作者 郭卫平 陆敏强 杨扬 许赤 李华 汪根树 胡斌 池信锦 陈规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fas的siRNA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方法:(1)化学合成针对大鼠fas基因的3对siRNA,转染大鼠正常肝细胞(BRL细胞),筛选抑制效果最高的siRNA序列。(2)对SD大鼠用水压注射法转染fassiRNA... 目的:探讨针对fas的siRNA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方法:(1)化学合成针对大鼠fas基因的3对siRNA,转染大鼠正常肝细胞(BRL细胞),筛选抑制效果最高的siRNA序列。(2)对SD大鼠用水压注射法转染fassiRNA,48 h后取肝,供肝冷保存2、4、6 h后行细胞凋亡指数及fas表达检测。(3)对照组、fassiRNA组各25对SD雄性大鼠,供肝冷保存3 h后行原位肝移植,再灌注后1、3、6、12和24 h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查血谷丙转氨酶(ALT);取供肝查fasmRNA表达、Fas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计数。结果:315位点的siRNA抑制BRL细胞fas基因效率最高。供肝冷保存实验中,fassiRNA组冷保存2、4、6 h的肝脏fas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大鼠肝移植复流后,fassiRNA组各检测点的fas基因表达、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凋亡细胞少于、血清ALT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fas的siRNA对大鼠肝移植中的供肝冷保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FAS siRNA 器官保存 再灌注损伤 大鼠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特异性短发夹状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昌宁 曹海宁 +5 位作者 陈浩 张彩萍 吕会增 郑宗珩 陈图峰 王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874-1876,共3页
目的:针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Ⅱ型受体基因的不同部位,构建不同TGF-βⅡ型受体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质粒载体,在转录后水平抑制TGF-βⅡ型受体的表达,对其克隆进行鉴定并挑选出抑制效率最高的克隆。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 目的:针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Ⅱ型受体基因的不同部位,构建不同TGF-βⅡ型受体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质粒载体,在转录后水平抑制TGF-βⅡ型受体的表达,对其克隆进行鉴定并挑选出抑制效率最高的克隆。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人TGF-βⅡ型受体基因不同部位所设计的4对shR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SilencerTM3.1-H1neovector中,构建TGF-βⅡ型受体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TM3.1-H1-TGF-βRⅡshRNA1、2、3、4。脂质体介导转染成人原代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抑制TGF-βⅡ型受体表达的稳定细胞克隆。结果:3个TGF-βⅡ型受体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TM3.1-H1-TGF-βRⅡshRNA1、2、3经限制性酶切及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RT-PCR、Westernblotting均证实3种shRNA重组质粒中pSilencerTM3.1-H1-TGF-βRⅡshRNA2可明显降低细胞内TGF-βⅡ型受体mRNA峰度及TGF-βⅡ型受体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TGF-βⅡ型受体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TM3.1-H1-TGF-βRⅡshRNA1、2、3,并筛选出特异而高效的阻断TGF-βⅡ型受体表达的克隆。此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TGF-βⅡ型受体蛋白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SHRNA TGF-βⅡ型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洪波 黄江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800-2802,共3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约为25/10万和21/10万.早期胃癌检出比率低,不足10%,临床上遇到90%以上为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高,并且常常侵犯胃周脏器.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联合脏器切除治疗 消化道恶性肿瘤 淋巴结转移率 早期胃癌 胃周脏器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表达的P-选择素对B16细胞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亓翠玲 王丽京 +4 位作者 叶杰 郭四美 周秦 韩露 魏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达的P-选择素对B16细胞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影响。方法将B16细胞分别与C57小鼠和P-选择素敲除小鼠的血小板共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PDGF的浓度。结果B16细胞与C57小鼠...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达的P-选择素对B16细胞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影响。方法将B16细胞分别与C57小鼠和P-选择素敲除小鼠的血小板共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PDGF的浓度。结果B16细胞与C57小鼠的血小板共培养的血清中PDGF-AA、PDGF-AB、PDGF-BB的浓度与P-选择素敲除小鼠的血小板共培养的血清中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小板表达的P-选择素对B16细胞分泌PDGF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P-选择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1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预处理对肝血流阻断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王钟兴 黄婵燕 +1 位作者 方佳峰 陈图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20-1624,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血流阻断所致肠道损伤的影响和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肝血流阻断(HIO)组、溶媒对照(DMSO+HIO)组和ATRA预处理(ATRA+HIO)组。ATRA预处理组以ATRA 15 mg·kg-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血流阻断所致肠道损伤的影响和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肝血流阻断(HIO)组、溶媒对照(DMSO+HIO)组和ATRA预处理(ATRA+HIO)组。ATRA预处理组以ATRA 15 mg·kg-1·d-1灌胃,溶媒对照组以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灌胃,共10 d。Pringle’s法建立肝血流阻断模型,持续30 min,解除阻断再灌注2 h后,采集各组大鼠末端回肠和血清。光镜下观察回肠病理改变、行肠黏膜组织Chiu氏评分;比色法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回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组织中胞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胞核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相对于HIO组和DMSO+HIO组,ATRA能缓解肝血流阻断后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降低Chiu氏评分和血清DAO水平(P<0.05),减少回肠组织中MDA含量(P<0.05),提高SOD活性(P<0.05),增加组织MnSOD的表达(P<0.05),减少胞核NF-κB p65蛋白含量(P<0.05),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P<0.05)。结论:ATRA通过增加组织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大鼠肝血流阻断造成的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肝血流阻断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猪皮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周昌宁 曹海宁 +4 位作者 李利平 吕会增 郑宗珩 陈图峰 王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猪皮作为烧伤创面移植覆盖物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创面覆盖物。方法:通过对实验动物(家兔、幼猪)进行胚胎猪皮和幼猪皮的异体、异种皮移植,观测移植效果,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移植物内C... 目的:探讨胚胎猪皮作为烧伤创面移植覆盖物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创面覆盖物。方法:通过对实验动物(家兔、幼猪)进行胚胎猪皮和幼猪皮的异体、异种皮移植,观测移植效果,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移植物内CD8+和CD4+T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家兔异种皮移植效果最差;幼猪异体皮移植效果次之;胚胎猪皮无论是在异体还是异种移植效果上均强于同组幼猪皮移植;CD8+和CD4+细胞计数值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同组幼猪皮移植。结论:胚胎猪皮抗原性小,可作为一种新的创面覆盖物应用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胚胎皮 移植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准确找到男童腹股沟斜疝疝囊的方法
15
作者 吕会增 陈图峰 +4 位作者 郭卫平 常清峰 何俊平 王刚 卫洪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74-74,共1页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男性患儿占绝大多数。目前多采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偶有寻找疝囊困难病例,本文介绍一种术中寻找疝囊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腹股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