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九届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1
作者
顾世杰
易述红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第九届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于2017年2月8日至9日在春意盎然的羊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广东省肝脏疾病重点实验室共同...
第九届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于2017年2月8日至9日在春意盎然的羊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广东省肝脏疾病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自2004年起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本届论坛以"移植与免疫"为主题。聚焦近年来在临床免疫耐受、长期免疫治疗对器官移植受体的影响、移植免疫研究体系的建立等热点问题,并对"加速康复外科优化重型肝炎肝脏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专家共识,顺利召开了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和《器官移植》杂志2016年总结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血管重建
免疫耐受
异种移植
人工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凯宁
杨卿
+7 位作者
姚嘉
唐晖
傅斌生
冯啸
吕海金
易慧敏
易述红
杨扬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化的门静脉血流监测,术后按肝素钠桥接华法林的方案进行抗凝治疗。经增强CT或门静脉造影确诊门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后,予切开取栓、全身抗凝、介入下取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等处理。结果88例受者中共10例患儿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其中4例门静脉狭窄,确诊时间分别为术后1 d、2个月、8个月、11个月,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时间分别为术中、术后2 d、术后3 d(2例)、术后6 d、术后11个月。1例门静脉狭窄者和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者于围手术期死亡,门静脉并发症相关病死率为2%(2/88)。其余8例患者中,1例行全身抗凝治疗、2例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1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4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后均长期随访,未再出现门静脉相关症状,复查门静脉血流参数正常。结论规范化的术中及术后门静脉血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门静脉并发症,及时采取术中门静脉切开取栓,术后介入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手段可有效治疗门静脉并发症,减少门静脉并发症导致的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劈离式肝移植
门静脉并发症
门静脉狭窄
门静脉血栓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预防兔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桥
宋伟峰
+3 位作者
易述红
张琪
刘剑戎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3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移植在防治兔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1)A组(假手术组),仅切开腹腔,不予任何特殊处理,...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移植在防治兔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1)A组(假手术组),仅切开腹腔,不予任何特殊处理,术后分层关腹;(2)B组(实验模型组),建立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模型;(3)C组(hUC-MSC移植组),术前12h经耳缘静脉注射hUC-MSC(2×106/kg)5ml,然后按B组实验操作建立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模型。术后定时监测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术后4周开腹行胆道造影。处死动物后,取第一肝门处汇管区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多个时间点各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为P<0.05),但C组的生化指标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均为P<0.05),下降趋势明显。术后4周胆道造影、病理学检查结果示,B组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破坏严重,C组的胆管上皮细胞破坏较B组明显减轻,管壁结构完整。结论术前hUC-MSC移植能够有效减轻缺血性胆道病变的程度,预防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性胆道病变
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疗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8
4
作者
夏龙
夏医君
+4 位作者
张磊
朱曙光
武慧军
李华
陈规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80-2385,共6页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发生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极具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原发性肝癌,近年来,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呈明显升高趋势。由于生物学特性与肝细胞癌和肝外胆管癌存在显著差异,不仅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和肿瘤标志物,且侵袭性强,手术切除率...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发生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极具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原发性肝癌,近年来,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呈明显升高趋势。由于生物学特性与肝细胞癌和肝外胆管癌存在显著差异,不仅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和肿瘤标志物,且侵袭性强,手术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转移,致使总体预后极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诊疗经验的累积,对ICC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转归认识的逐渐深入,相应的外科诊疗策略和技术手段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当前基于多学科讨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ICC主流治疗模式,强调R0切除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然而在实现对ICC早期诊断、精准化、规范化、个性化治疗的道路上,尚存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异质性
早期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九届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1
作者
顾世杰
易述红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肝脏
外科
暨
肝脏
移植
中心
中山大学
器官
移植
研究所广东省器官
移植
研究
中心
广东省
肝脏
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B020228003
2014B030301041)
+3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2015A03031201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13224)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天晴肝病研究基金(TQGB2014018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08020262)
文摘
第九届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于2017年2月8日至9日在春意盎然的羊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广东省肝脏疾病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自2004年起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本届论坛以"移植与免疫"为主题。聚焦近年来在临床免疫耐受、长期免疫治疗对器官移植受体的影响、移植免疫研究体系的建立等热点问题,并对"加速康复外科优化重型肝炎肝脏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专家共识,顺利召开了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和《器官移植》杂志2016年总结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关键词
肝脏移植
血管重建
免疫耐受
异种移植
人工器官
分类号
R617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凯宁
杨卿
姚嘉
唐晖
傅斌生
冯啸
吕海金
易慧敏
易述红
杨扬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肝脏
外科
暨
肝脏
移植
中心
、
中山大学
器官
移植
研究所、广东省器官
移植
研究
中心
、广东省
移植
医学工程实验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肝脏
外科
暨
肝脏
移植
中心
、
中山大学
器官
移植
研究所、广东省器官
移植
研究
中心
器官
移植
重症监护室
出处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2286、8227069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104304)
+2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B02023600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B1212060019)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A04J1083)。
文摘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化的门静脉血流监测,术后按肝素钠桥接华法林的方案进行抗凝治疗。经增强CT或门静脉造影确诊门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后,予切开取栓、全身抗凝、介入下取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等处理。结果88例受者中共10例患儿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其中4例门静脉狭窄,确诊时间分别为术后1 d、2个月、8个月、11个月,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时间分别为术中、术后2 d、术后3 d(2例)、术后6 d、术后11个月。1例门静脉狭窄者和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者于围手术期死亡,门静脉并发症相关病死率为2%(2/88)。其余8例患者中,1例行全身抗凝治疗、2例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1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4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后均长期随访,未再出现门静脉相关症状,复查门静脉血流参数正常。结论规范化的术中及术后门静脉血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门静脉并发症,及时采取术中门静脉切开取栓,术后介入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手段可有效治疗门静脉并发症,减少门静脉并发症导致的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劈离式肝移植
门静脉并发症
门静脉狭窄
门静脉血栓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Keywords
Pediatr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
Portal vein complication
Portal vein stenosis
Portal vein thrombosis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Balloon dilatation
Stenting
分类号
R617 [医药卫生—外科学]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预防兔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桥
宋伟峰
易述红
张琪
刘剑戎
陈规划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 肝脏移植中心
中山大学
器官
移植
研究所 广东省器官
移植
研究
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药剂科
出处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金(2011B031800060)
文摘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移植在防治兔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1)A组(假手术组),仅切开腹腔,不予任何特殊处理,术后分层关腹;(2)B组(实验模型组),建立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模型;(3)C组(hUC-MSC移植组),术前12h经耳缘静脉注射hUC-MSC(2×106/kg)5ml,然后按B组实验操作建立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模型。术后定时监测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术后4周开腹行胆道造影。处死动物后,取第一肝门处汇管区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多个时间点各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为P<0.05),但C组的生化指标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均为P<0.05),下降趋势明显。术后4周胆道造影、病理学检查结果示,B组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破坏严重,C组的胆管上皮细胞破坏较B组明显减轻,管壁结构完整。结论术前hUC-MSC移植能够有效减轻缺血性胆道病变的程度,预防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
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性胆道病变
兔
Keywords
Transplantation
Mesenchymal stem cell
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
Rabbit
分类号
R617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疗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8
4
作者
夏龙
夏医君
张磊
朱曙光
武慧军
李华
陈规划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肝脏
外科
暨
肝脏
移植
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胆胰
外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医院
肝胆胰脾
外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80-238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038)。
文摘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发生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极具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原发性肝癌,近年来,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呈明显升高趋势。由于生物学特性与肝细胞癌和肝外胆管癌存在显著差异,不仅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和肿瘤标志物,且侵袭性强,手术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转移,致使总体预后极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诊疗经验的累积,对ICC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转归认识的逐渐深入,相应的外科诊疗策略和技术手段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当前基于多学科讨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ICC主流治疗模式,强调R0切除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然而在实现对ICC早期诊断、精准化、规范化、个性化治疗的道路上,尚存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异质性
早期诊断
治疗学
Keywords
cholangiocarcinoma
heterogeneity
early diagnosis
therapeutics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九届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顾世杰
易述红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曾凯宁
杨卿
姚嘉
唐晖
傅斌生
冯啸
吕海金
易慧敏
易述红
杨扬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预防兔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初步实验研究
王桥
宋伟峰
易述红
张琪
刘剑戎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疗现状与思考
夏龙
夏医君
张磊
朱曙光
武慧军
李华
陈规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