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佘生林 宋真 +17 位作者 孙同文 翟金国 喻妍 杨宁波 房茂胜 郭文斌 王曼 寻广磊 张璐璐 徐西嘉 吴小立 魏钦令 刘芳 李惠萍 宋兴荣 汪友平 郑英君 宋学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3-524,共12页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已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反复讨论制定本共识,共识阐述了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规范化使用的原则、流程,以及各类精神科药物使用的临床指征、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选择,为精神科药物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精神障碍 谵妄 抑郁 焦虑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常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王厚亮 赵靖平 +2 位作者 韩洪赢 温盛霖 张俊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9-394,共6页
目的探讨目前临床常用的5种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近期影响。方法 2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6周,检测基线(入组时)... 目的探讨目前临床常用的5种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近期影响。方法 2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6周,检测基线(入组时)和治疗每周末血清泌乳素水平,并在基线和治疗第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和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各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患者泌乳素水平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时间因素主效应、分组因素主效应和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第1周末时,利培酮组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另外4组(P<0.05);第2、3、4、5周末时,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P<0.05);第6周末,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和帕利哌酮组均高于其他2组(P<0.05),并且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高于帕利哌酮组(P<0.05)。治疗前后PANSS量表的变化值在5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使患者泌乳素水平逐渐增高;不同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泌乳素的近期影响不同,利培酮和奥氮平在治疗早期就能明显升高泌乳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奥氮平 帕利哌酮 喹硫平 齐拉西酮 泌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晋碚 关念红 +2 位作者 许昕 陶炯 唐济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测定2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9个指标,与健康对照组130人对照。结果 IgG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IgA在治疗前高于对照组;IgM、C3、C4、IL-2和IL-6在...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测定2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9个指标,与健康对照组130人对照。结果 IgG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IgA在治疗前高于对照组;IgM、C3、C4、IL-2和IL-6在治疗前、后均高于对照组;B因子在治疗前、后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高于治疗前。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治疗后免疫功能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免疫功能 研究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钟智勇 张明 +1 位作者 王继辉 吴小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在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4周以上,符合CCMD-3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33例,其中利培酮口服液组62例,奥氮平组71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在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4周以上,符合CCMD-3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33例,其中利培酮口服液组62例,奥氮平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治疗4周末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总分以及实验室检查上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治疗4周末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分值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锥体外系副反应,催乳素水平升高上利培酮口服液组要大于奥氮平组(P<0.05),而在体重增加和镇静、嗜睡上要少于奥氮平组(P<0.05);在其余副反应项目的比较上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是相当的,对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有效率在80%左右,两者在副反应上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利培酮口服液 奥氮平 副反应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早期的脑白质和灰质信号强度下降 被引量:14
5
作者 魏钦令 范玉华 +5 位作者 王相兰 康庄 张晋碚 国效峰 韩自力 赵靖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41-644,共4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早期阶段脑灰质和脑白质结构的变化。方法对25例早期阶段(病程小于6个月)的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的脑部进行磁共振T1加权成像,所得图像以统计参数图软件包进行预处理,再对两组脑灰质密度和白质...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早期阶段脑灰质和脑白质结构的变化。方法对25例早期阶段(病程小于6个月)的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的脑部进行磁共振T1加权成像,所得图像以统计参数图软件包进行预处理,再对两组脑灰质密度和白质信号强度进行t检验。结果患者组左侧岛叶区(x=34,y=18,z=-2,体素集合数=163)、左枕叶(x=14,y=-66,z=14,体素集合数=76)、右侧额叶(x=46,y=44,z=8,体素集合数=74)白质信号强度较正常对照组降低(t=-3.78,P=0.007;t=-3.36,P=0.02;t=3.26,P=0.03);右侧枕叶(x=10,y=-84,z=8,体素集合数=64)脑灰质信号强度比正常对照组降低(t=3.12,P=0.03)。结论精神分裂症早期阶段即存在脑实质结构异常,以白质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灰质 脑白质 磁共振成像 统计参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冲动攻击行为首发精神分裂症脑灰质体积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魏钦令 吴小立 +5 位作者 王继辉 康庄 张晋碚 国效峰 韩自力 赵靖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25-628,共4页
目的比较有无冲动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脑灰质结构的不同。方法收集16例有冲动攻击行为和24例无冲动攻击行为的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获得其脑部磁共振成像。所得图像以统计参数图软件包进行预处理,然后... 目的比较有无冲动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脑灰质结构的不同。方法收集16例有冲动攻击行为和24例无冲动攻击行为的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获得其脑部磁共振成像。所得图像以统计参数图软件包进行预处理,然后两组脑局部灰质体积进行t检验。结果有冲动攻击行为组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区(MNI:x=44,y=-4,z=58;体素集合数=851)和右侧眶额回区(MNI:x=20,y=34,z=-24,体素集合数=108)脑灰质体积小于无冲动攻击行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P<0.001;t=3.17,P<0.001)。未发现冲动攻击行为组存在灰质体积大于无冲动攻击行为组的脑区。结论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和眶额回灰质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的冲动攻击行为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冲动攻击行为 脑灰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温盛霖 程敏锋 王厚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对照方法对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4周,以PANSS评定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结果:(1)2...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对照方法对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4周,以PANSS评定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结果:(1)2组间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治疗4周后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发生改变,利培酮和奥氮平对它们的影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白蛋白 尿酸 胆红素 利培酮 奥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咨客复诊状况 被引量:5
8
作者 关念红 张晋碚 +3 位作者 魏钦令 周路遥 李微绽 梁婕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咨客的复诊情况。[方法]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1999年-2001年新增咨客的资料。[结果]复诊率为46.59%,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咨客的复诊率(59.00%)最高。30-49岁咨客复诊率较高,&...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咨客的复诊情况。[方法]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1999年-2001年新增咨客的资料。[结果]复诊率为46.59%,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咨客的复诊率(59.00%)最高。30-49岁咨客复诊率较高,<10岁和≥70岁咨客的复诊率较低。不同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和病种的咨客的复诊率不同。文化程度是影响复诊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咨客的社会文化背景采用个别化的心理治疗,并适当配合药物治疗,可能能提高咨客的复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综合医院 咨客 复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DNMT1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翟金国 苗庆山 +4 位作者 高燕 陈敏 周亚楠 魏钦令 李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ctransferace 1,DNMT1)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6例和健康对照182名,以MATRICS成套共识认知功能评定工具对全部被试进行认知功能评...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ctransferace 1,DNMT1)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6例和健康对照182名,以MATRICS成套共识认知功能评定工具对全部被试进行认知功能评定,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全部被试进行DNMT1(rs2114724和rs2228611)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SNP rs2114724和rs222861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分析DNMT1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的SNP rs2114724和rs2228611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114724不同基因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认知功能评定成绩比较,具有C/C基因型患者的空间广度测验成绩优于T/T和T/C基因型患者(P<0.05),其他测验成绩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MT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不相关,但可能与认知功能中的工作记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表观遗传学 甲基化 DNA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精神分裂症全脑灰质体积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钦令 康庄 +5 位作者 吴小立 张晋碚 李雷俊 骆众星 郑俩荣 韩自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研究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脑灰质结构的变化。【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共21例发病年龄小于18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2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组相均衡的健康对照纳入研究。对所有受试者首先以1.5T磁共振系统... 【目的】研究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脑灰质结构的变化。【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共21例发病年龄小于18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2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组相均衡的健康对照纳入研究。对所有受试者首先以1.5T磁共振系统以冠状自旋回波序列进行全脑T2加权和质子密度加权图像,排除全脑器质性病变。然后以矢度梯度回波序列得到T1加权成像。T1加权图像经MRIcro软件转化为统计参数图-V(SPM5)软件可以处理的图像。以SPM5软件对转化后图像进行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完成标准化、分割、调整和平滑等步骤。对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平滑后灰质图像以VBM方法进行两样本t检验。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结果】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灰质体积小于健康对照组的脑区有:右侧额下回(MNI:43,20,-14;cluser=407voxels)、左侧额上回(MNI:-28,-3,65;cluser=176voxels)、右侧额上回(MNI:48,-10,54;cluser=141voxels);未发现患者组灰质体积大于健康对照组的脑区。【结论】早发精神分裂症存在右侧额下回和双侧额上回灰质异常,此异常改变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精神分裂症 灰质 磁共振成像 额叶 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脑弥散张量成像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雷俊 范玉华 +7 位作者 吴文涛 邹艳 康庄 郑俩荣 国效峰 张晋碚 赵靖平 魏钦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3-457,共5页
目的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变化。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68名正常对照进行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通过FSL软件处理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参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弥... 目的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变化。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68名正常对照进行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通过FSL软件处理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参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弥散参数(axial diffusivity,AD)和径向弥散参数(radial diffusivity components,RD)值,通过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软件分析2组间差异。结果患者组双侧部分胼胝体膝部、双侧放射冠前肢、左侧放射冠向前额叶的投射、左侧部分前丘脑辐射和分散的左侧钩状束前部多个部位RD值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FEW校正后),2组间FA、MD、A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左右大脑半球之间及额叶与其它脑区之间的连接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1A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燕 范长河 +5 位作者 邓河晃 胡三红 廖湘交 吕德鹏 钟潇琦 施玉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细胞色素氧化酶迟发性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复发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甘照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45-46,共2页
1病史和诊断 患者,男,22岁。职业高中学生。首诊于2009年3月17日,由父母陪同。重复注视、多疑1年。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对外界某一物品会无故突然变得异常关注,注意力会情不自禁地放在该物品身上,明知不必要,却无法自控。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期 注射液 棕榈酸 复发 治疗 职业高中学生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3
14
作者 陈声云 张可 +1 位作者 夏晓伟 吴小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0-937,共8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为改善和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提供临床应对策略。【方法】158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0名健康受试者接受了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试(...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为改善和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提供临床应对策略。【方法】158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0名健康受试者接受了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试(MCCB)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评估,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总体认知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的差异,探索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①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MCCB总分及其情绪管理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情绪管理因子)与性别、年龄、敌对猜疑、持续操作及言语流畅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社会认知功能和显著的总体认知功能损害;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受性别、年龄、敌对猜疑和神经认知功能(注意力及信息处理速度)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社会认知 影响因素 MATR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少鹏 张明 +2 位作者 李涛 于欣 王华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28,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不仅表现为记忆、语言、注意、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70%~90%的AD患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激越、抑郁等精神行为症状。其中,幻觉和妄想...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不仅表现为记忆、语言、注意、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70%~90%的AD患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激越、抑郁等精神行为症状。其中,幻觉和妄想等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诊疗中的难点。精神病性症状是一种与现实不符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有妄想、幻觉,部分患者出现身份识别障碍,甚至合并出现言语和行为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幻觉 妄想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帕潘立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发育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陶怀 魏钦令 +2 位作者 杨佳锦 刘勇 唐姝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通过围产期腹腔注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dizocilpine maleate,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发育大鼠模型,探讨不同剂量帕潘立酮(paliperidone,Pal)治疗对SZ发育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出生后7 d(P7 d)的雄性S... 目的:通过围产期腹腔注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dizocilpine maleate,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发育大鼠模型,探讨不同剂量帕潘立酮(paliperidone,Pal)治疗对SZ发育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出生后7 d(P7 d)的雄性SD仔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al低剂量组(0.03 mg/kg)、Pal高剂量组(0.3mg/kg),每组8只。模型组、Pal低剂量组、Pal高剂量组仔鼠腹腔注射0.2 mg/kg MK-801,一天1次,连续注射15 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NS)。P45 d Pal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0.03mg/kg或0.3 mg/kg Pal溶液,对照组和模型组接受等体积NS注射,一天2次,持续15 d。P60 d测试各组大鼠自发活动、社会交往、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和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Z发育模型大鼠自发活动总路程显著延长(P<0.01)、社会交往时间显著减少(P<0.01)、PPI显著降低(P<0.01)、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而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显著缩短(P<0.01);不同剂量Pal重复处理可以不同程度改善MK-801诱导的行为学异常。结论:围产期MK-801重复处理可引起大鼠成年后自发活动增加、社交功能损害、PPI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缺陷,Pal治疗可以不同程度改善MK-801诱导的上述行为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潘立酮 精神分裂症 地卓西平马来酸盐 发育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804A rs134470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蓝晓凤 魏钦令 +6 位作者 吴小立 刁飞慈 唐秀梅 李雷俊 郑俩荣 关念红 张晋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位于锌指蛋白804A(zinc finger protein 804A,ZNF804A)内含子区内的多态位点rs1344706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提取来自广东省的2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1名正常对照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rs1344706位点前后250bp DN... 目的探讨位于锌指蛋白804A(zinc finger protein 804A,ZNF804A)内含子区内的多态位点rs1344706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提取来自广东省的2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1名正常对照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rs1344706位点前后250bp DNA片段,应用直接测序法确定rs1344706基因型,比较两组间以及按性别分层后两组间rs1344706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患者组携带rs1344706位点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52.0%vs.44.3%,P=0.025),但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按性别分层后进一步比较,rs1344706在患者组女性和对照组女性之间的C等位基因频率(55.3%vs.41.1%,P=0.007)及基因型分布(P=0.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相比,C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ZNF804A rs1344706中的C等位基因是广东省汉族女性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子,ZNF804Ars134470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锌指蛋白804A(ZNF804A)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相关基因影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行为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家银 高舒展 +2 位作者 魏钦令 石云 徐西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29-632,共4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脑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1]。其起病通常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这与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和髓鞘发育的时间相重叠[2]。髓鞘是OL包绕神经元轴突的多层结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脑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1]。其起病通常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这与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和髓鞘发育的时间相重叠[2]。髓鞘是OL包绕神经元轴突的多层结构。已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少突胶质细胞功能障碍、髓鞘受损和白质异常[3],另一方面髓鞘相关基因功能异常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其基因突变增加精神分裂症的遗传风险[4]。本综述旨在对髓鞘相关基因影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髓鞘 基因多态性 表观遗传 少突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5
19
作者 王相兰 陶炯 +5 位作者 温盛霖 甘照宇 李雷俊 郑俩荣 单鸿 张晋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第2周转移安置点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江油市太平镇安置点灾民随机抽样后,利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第2周转移安置点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江油市太平镇安置点灾民随机抽样后,利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完成调查的223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4.1%,抑郁症状阳性率为31.1%,12.9%报告有自杀观念;PCL-C总分和HRSD总分呈正相关(r=0.809,P<0.01);PCL-C和HRSD总分均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差异;亲属遇难组PCL-C总分(44±14)、HRSD总分(24±12)高于仅经济损失组(33±13,P<0.001;14±10,P<0.001);两种总分各年龄组比较,儿童(30±13;10±9)、青少年(13~18岁)为(37±13;16±13)、青年(33±10;14±9)、中年(36~55岁)为(38±14;19±12)、老年前期(56~65岁)为(40±15;20±12)和老年(35±13;17±9)6个年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1)。以PCL-C总分为因变量,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烦扰程度、最糟糕天数、绝望感进入方程(R2=0.708,P<0.001)。【结论】PTSD症状群、抑郁症状群是转移安置点灾民的主要心理问题,遇难者亲属、36~65岁人群、青少年更为严重或突出。绝望感、最糟糕天数和烦扰程度是反映和预测PTSD症状及其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民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郁症 相关因素 心理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44
20
作者 陶炯 叶明志 +2 位作者 易欢琼 温盛霖 王相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2-586,共5页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身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癌症组(72例)、肝炎对照组(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的心身状况,并随机将72例癌症患者分为两...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身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癌症组(72例)、肝炎对照组(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的心身状况,并随机将72例癌症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40例)接受生物学治疗及心理干预,对照组(30例)只接受生物学治疗,治疗后用上述量表再评定一次。【结果】癌症组的SAS标准分、SDS抑郁指数及各项抑郁特异症状评分、SCL-90总分、阳性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肝炎组和健康组(P<0.01);干预组SAS标准分、SDS指数、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敌对因子分干预后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SAS标准分、SDS指数、SCL-90抑郁因子的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症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心身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心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心理学 焦虑 抑郁 自我评价(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