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痤疮患者治疗情况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谢淑霞 张云青 +5 位作者 王玲 李欢 杨素莲 关蕾 郑跃 赖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265-2267,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痤疮患者的治疗情况、就医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9月-2010年9月采用专题讲座、现场医疗咨询、问卷式调查的形式对广州七所高校的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研。结果有54.6%(795/1456)的患者曾接受过治疗,其中49... 目的:了解大学生痤疮患者的治疗情况、就医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9月-2010年9月采用专题讲座、现场医疗咨询、问卷式调查的形式对广州七所高校的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研。结果有54.6%(795/1456)的患者曾接受过治疗,其中49.0%(390/795)只选择美容院,21.4%(170/795)只选择医院,21.8%(173/795)既到过医院也到过美容院,7.8%(62/795)选择只使用祛痘化妆品。1-4年级接受治疗率分别为43.0%(226/526)、55.9%(232/415)、53.6%(180/336)、87.7%(15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男女生比较,女生接受治疗率为64.6%(534/826),男生为41.4%(261/630),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痤疮严重程度是影响患者是否接受治疗的因素〔OR =1.419,95%CI(1.243,1.619),P=0.000〕。661人没有接受治疗,其中194人(29.3%)认为痤疮不是疾病,没必要治疗;270人(40.8%)认为自己的痤疮很轻,不需要治疗;35人(5.3%)因治疗费用昂贵而不治疗。10.7%(34/317)的学生治疗费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15.8%(70/443)认为无法负担治疗费用。结论对痤疮认识不足,选择错误的治疗手段及治疗费用超负荷是延误大学生就医使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重度痤疮、女生及大四学生患者更愿意接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痤疮 治疗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与舒敏保湿修复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娜 施为 +13 位作者 杨森 赖维 陶娟 陈周 李利 涂颖 肖志平 刘盛秀 谢小元 李延 王曦 张丹 潘然 何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95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在皮损处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薇诺娜舒敏保湿修...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95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在皮损处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每天2次,连续28 d,并在治疗第7 d、14 d和28 d进行临床疗效评估、乳酸刺激试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及安全性评估。结果:28 d时,观察组完全改善8例(17.02%),对照组完全改善5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乳酸刺激试验评分观察组(1.97±1.54)分较治疗前(5.12±0.89)分低,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8 d时评分(2.63±1.48)分,乳酸刺激试验刺痛开始时间观察组(6.25±2.05)min比治疗前(3.00±1.39)min晚,也较对照组(4.89±1.95)min晚(P<0.05)。观察28 d,观察组经表皮水分丢失(TWEL)(19.15±0.67)g/(cm^2·h)、表皮含水量(27.20±1.58)%及皮脂含量(93.60±2.14)μg/cm^2与对照组[TWEL(19.17±1.04)g/(cm^2.h),表皮含水量(27.61±2.68)%,皮脂含量[(94.2±1.4)μg/cm^2]结果相似(P>0.05),但比治疗前[TWEL(25.35±1.95)g/(cm^2·h),表皮含水量(22.50±1.50)%,皮脂含量(89.95±2.68)μg/cm^2]隋明显改善(P<0.05)。整个观察过程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2例出现刺激反应,不良反应比率为4.44%。结论: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能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提高皮肤的耐受性,缓解敏感性皮肤症状,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敏感性 护肤品 医学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女性人群皮肤类型调查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玮 赖维 +8 位作者 王学民 李利 田燕 吕瑛 吴琰瑜 李艳 张萍 吴艳 陈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0-423,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群体的皮肤光型或日光反应性分型。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概念设计问卷,采用引导性答卷和自主性答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标准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比较分析这些参...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群体的皮肤光型或日光反应性分型。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概念设计问卷,采用引导性答卷和自主性答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标准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比较分析这些参数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的变化。结果:接受调查的404名城市女性在引导性调查和自主性调查中,Ⅲ型皮肤分别占71.1%和74.3%,Ⅱ型分别占14.7%和25.6%,Ⅳ分别占14.2%和1.0%。未见Ⅰ、Ⅴ、Ⅵ型皮肤。上述皮肤类型和所测定的MED值和MPPD值有较好的对应变化关系,即从Ⅱ型到Ⅳ型皮肤,MED值逐渐增加,而MPPD值逐渐减小,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所调查的中国女性人群中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其次是Ⅱ型和Ⅳ型。皮肤类型和所测的MED、MPPD值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类型 最小红斑量 最小持续黑化量 女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3例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谢淑霞 赖维 +4 位作者 万苗坚 吕瑛 冯佩英 杨素莲 区凤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化妆品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赖维 刘玮 +8 位作者 王学民 李德如 李虹 万苗坚 谢淑霞 张萍 蔡瑞康 江以 毛书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0-432,共3页
目的:分析2003年度5个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7-1997)作为诊断标准,用统一的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相关化妆品的信息,对年度记录的结果进行... 目的:分析2003年度5个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7-1997)作为诊断标准,用统一的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相关化妆品的信息,对年度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度5家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共诊断和处理化妆品皮肤病565例,其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486例,占86.02%;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27例,占4.78%;化妆品痤疮23例,占4.07%;化妆品毛发损害20例,占3.54%;化妆品光感性皮炎8例,占1.42%;化妆品甲损害1例,占0.18%。涉及的化妆品共计有12类、693种,其中进口产品涉及32个品牌、196种产品,占28.28%;国产及合资企业产品涉及85个品牌、436种产品,占62.92%;美容院自制产品和“三无”产品61种,占8.8%。结论:化妆品皮肤病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减少和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皮肤损害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inin-5,Cassis,Escin(LCE)修复霜促进点阵激光术后皮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跃 陈海燕 +4 位作者 叶聪秀 易金玲 朱雯萱 谢小元 赖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8-691,共4页
目的:研究Laminin-5,Cassis,Escin(LCE)修复霜对2 940 nm Er∶YAG点阵激光术后皮肤的修复作用。方法:试验采取随机双盲、半边脸自身对照的方法,2 940 nm Er:YAG点阵激光对15名受试者双侧眼角或眼周皱纹进行治疗。激光术后即刻及术后第1... 目的:研究Laminin-5,Cassis,Escin(LCE)修复霜对2 940 nm Er∶YAG点阵激光术后皮肤的修复作用。方法:试验采取随机双盲、半边脸自身对照的方法,2 940 nm Er:YAG点阵激光对15名受试者双侧眼角或眼周皱纹进行治疗。激光术后即刻及术后第1至第14天,试验侧使用A霜(LCE修复霜),阳性对照侧使用B霜(皮肤修护保湿霜),每日2次,共15 d。医生评估两种修复霜对点阵激光术后皮肤各种症状的改善作用,并检测皮肤血红素、含水量及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结果:激光术后即刻使用两种修复霜,试验侧皮肤水肿评分为(4.7±0.3)分,明显低于阳性对照侧评分(6.9±0.5)分(P=0.036)。试验侧红斑持续时间为(4.0±0.3)d,短于阳性对照侧的(4.9±0.2)d(P=0.032),水肿持续时间(2.0±0.5)d短于阳性对照侧(4.0±0.7)d(P=0.041)。激光术后即刻、7 d及14 d,试验侧皮肤与阳性对照侧皮肤比较,两侧皮肤含水量、TEWL值及皮肤血红素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面部皮肤点阵激光术后使用LCE修复霜其功效与阳性对照产品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5短肽 皮肤修复 点阵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A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急性和慢性光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侯巍 郑跃 +3 位作者 许庆芳 刘晨 陆春 赖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急性和慢性光损伤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选取第4~8代的细胞进行实验。用长波紫外线(UVA)单次照射建立HDFs急性光损伤模型,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急性和慢性光损伤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选取第4~8代的细胞进行实验。用长波紫外线(UVA)单次照射建立HDFs急性光损伤模型,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剂量UVA照射后第1、2、3天HDFs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照射后HDFs的增殖活性。慢性光损伤HDFs模型采用8-甲氧沙林(8-MOP)避光孵育细胞24h,随后以含8-MOP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置换培养基,行9J/cm^2 UVA照射,照射完成后换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含10%胎牛血清)避光传代培养,21d后显微镜下观察HDFs形态;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计算衰老细胞率。结果:单次UVA照射导致HDFs增殖率下降,与UVA剂量呈正相关。UVA在剂量为≤10J/cm^2时,细胞存活率保持在>85%;而UVA剂量≥15J/cm^2时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20 J/cm^2时存活率为50%左右,至25 J/cm^2时仅为约25%。慢性光损伤HDFs诱导组(即UVA+MOP组)几乎所有细胞均出现体积变大、细胞颗粒增加等细胞老化的特征性改变;SA-β-Gal染色细胞的阳性率>95%。结论:UVA单次照射可成功建立HDFs急性光损伤模型,UVA联合8-MOP构建HDFs慢性光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老化 急性光损伤 皮肤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hs外科手术治疗颜面皮肤恶性肿瘤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万苗坚 赖维 +5 位作者 苏向阳 龚子鉴 马寒 邵春奎 黄涛 李连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12-613,共2页
目的:探讨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皮肤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应用Mohs外科手术切除25例颜面皮肤基底细胞癌和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结果:31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采用局部转移皮瓣者16例,全厚皮片移植者10例,其余患者采用直接缝合。... 目的:探讨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皮肤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应用Mohs外科手术切除25例颜面皮肤基底细胞癌和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结果:31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采用局部转移皮瓣者16例,全厚皮片移植者10例,其余患者采用直接缝合。术后随访4~26个月,患者均对手术后的外形满意,美容效果好,眼、耳、鼻未见损害,肿瘤无复发。结论:Mohs外科手术治疗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具有损伤小、美容效果好、复发率低和安全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Mohs 恶性肿瘤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牛油果树果脂等植物成分的保湿产品改善皮肤干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仲少敏 那君 +17 位作者 冯雪娇 于佳怡 王一宇 刘玮 霍唯 华薇 李朝霞 舒晓红 汤莹 王曦 邹琳 李利 叶聪秀 郑跃 易金玲 赖维 吴艳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含牛油果树果脂等植物成分的保湿产品改善皮肤干燥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进行研究,共收集196例受试者。受试者在双侧小腿胫前皮肤使用该保湿产品,每日1次,共14 d。分别在使用前、... 目的:探讨一种含牛油果树果脂等植物成分的保湿产品改善皮肤干燥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进行研究,共收集196例受试者。受试者在双侧小腿胫前皮肤使用该保湿产品,每日1次,共14 d。分别在使用前、使用后1 h、4 h、24 h、7 d及14 d进行受试区皮肤生理指标检测及干燥程度的主观评分。结果:受试者单次使用研究产品后1 h、4 h及24 h,受试区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基线水平显著增加,分别升高17.11±6.72、13.98±6.36、10.79±6.28(P<0.001),保湿时效≥24 h。使用7 d和14 d后,角质层含水量分别为41.18±8.70和43.48±8.84,较基线水平(26.53±8.68)明显升高;经皮水分丢失分别为(6.48±2.33)g/h/m^(2)和(6.46±3.43)g/h/m^(2),较基线水平[(7.36±3.96)g/h/m^(2)]减少;pH值改变分别为5.28±0.60和5.37±0.53,较基线水平(5.51±0.70)降低并保持稳定;皮肤干燥程度主观评分显著降低,有2例(1.02%)受试者出现一过性轻度烧灼感和刺痛感,继续使用后消失。结论:该保湿产品可有效改善皮肤干燥且效果持久,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皮肤 皮肤屏障 保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的皮肤清洁与皮肤屏障保护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郑志忠 李利 +4 位作者 刘玮 吴艳 项蕾红 赖维 鞠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24-826,共3页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的屏障功能。过度清洁、滥用化妆品和不正确的护理操作均可损伤皮肤屏障,导致皮肤脆弱、敏感以及对化妆品不耐受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帮助临床皮肤科医生正确地指导患者护理与清洁皮肤,本文对清洁与皮...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的屏障功能。过度清洁、滥用化妆品和不正确的护理操作均可损伤皮肤屏障,导致皮肤脆弱、敏感以及对化妆品不耐受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帮助临床皮肤科医生正确地指导患者护理与清洁皮肤,本文对清洁与皮肤屏障的关系作一综述,提出正确的皮肤清洁原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清洁 皮肤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念珠菌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冯佩英 陆春 +1 位作者 朱国兴 张玉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临床分离菌株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RVVC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62株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念珠菌47株(75.81%),热带念...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临床分离菌株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RVVC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62株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念珠菌47株(75.81%),热带念珠菌4株(6.45%),光滑念珠菌2株(3.23%),克柔念珠菌5株(8.06%),其他念珠菌4株(6.45%)。62株念珠菌对4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即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0%(62/62)、88.71%(55/62)、96.77%(60/62)、95.16%(59/62)。结论:R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念珠菌,但非白念珠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RVVC分离菌株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仍有较高的敏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阴道 复发性 念珠菌属 抗真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湿类护肤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赖维 吕瑛 +4 位作者 万苗坚 谢淑霞 苏向阳 易金玲 冯佩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1-442,共2页
关键词 化妆品 保湿功效 皮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超敏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万苗坚 赖维 +4 位作者 苏向阳 陆春 黄怀球 朱国兴 顾有守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3-464,共2页
目的:加深对药物超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7例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以皮疹、发热为首发症状,于用药后2~6周发生;其中伴浅表淋巴结大者12例、肝细胞损害者16例、肺损害者2例、肾损害者1例、白细胞升高... 目的:加深对药物超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7例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以皮疹、发热为首发症状,于用药后2~6周发生;其中伴浅表淋巴结大者12例、肝细胞损害者16例、肺损害者2例、肾损害者1例、白细胞升高者13例、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者14例;可疑致病药物为:别嘌呤醇9例、卡马西平3例、氨苯砜(DDS)3例、解热镇痛药2例。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如出现高热、浅表淋巴结大、血细胞异常、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全身性皮疹、内脏损害者应高度警惕药物超敏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综合征 药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英 陈剑 +5 位作者 万苗坚 赖维 郑跃 李美荣 陈荣章 李晓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8-681,共4页
目的研究红色毛癣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对红色毛癣菌的免疫应答及其机制。方法红色毛癣菌孢子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株HaCaT细胞共培养,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共... 目的研究红色毛癣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对红色毛癣菌的免疫应答及其机制。方法红色毛癣菌孢子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株HaCaT细胞共培养,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共培养后HaCaT细胞TLR-2,TLR-4,Dectin-1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共培养后不同时间段HaCaT细胞TLR-2,TLR-4及Dectin-1平均荧光强度;采用蛋白芯片抗体阵列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36种不同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急性时相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6 h后,TLR-2,TLR-4,Dectin-1mRNA表达上调;共培养量明24显h增后加TL。R结-2,论T L人R角-4,质D形ec成tin细-1胞平对均红荧色光毛强癣度菌增的高免,细疫胞识因别子和I应L-答8,,I在-30一9,定IF程N-度γ,上IL可-6通,IL过-1上3调在红Ha色Ca毛T癣细菌胞刺中激模后式分识泌别受体TLR-2,TLR-4及Dectin-1后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HaCaT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淋巴漏及淋巴囊肿的诊治 被引量:9
15
作者 洪良庆 许庆芳 +4 位作者 黄正宇 罗云 缪斌 纳宁 杨培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472,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淋巴漏或淋巴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移植术后淋巴漏(或囊肿)患者,对淋巴漏或囊肿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并通过引流液生化检查、乳靡试验和B超检查,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诊断和治...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淋巴漏或淋巴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移植术后淋巴漏(或囊肿)患者,对淋巴漏或囊肿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并通过引流液生化检查、乳靡试验和B超检查,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21例中,17例为淋巴漏,4例为淋巴囊肿。6例单纯引流后治愈;15例经引流管注入无水酒精;其中9例治愈,6例治疗无效,最后经开放手术治愈。本组病例中,3例淋巴漏伴有感染,1例淋巴漏伴有移植肾急性排斥,经抗排斥治疗好转,淋巴漏治愈。【结论】肾移植术后淋巴漏或淋巴囊肿多与手术操作欠仔细或术中漏扎小淋巴管有关;多数病人可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少数病人尤其淋巴囊肿形成者需开放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淋巴漏 淋巴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共振法与斑贴试验筛查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物质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谢小元 赖维 +7 位作者 刘玮 张怀亮 高兴华 李远宏 李子海 杨素莲 区凤仙 谢淑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56-757,共2页
目的:比较生物共振法和斑贴试验筛查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物质的一致性,探讨应用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进行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可疑致病物质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按卫生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将83例临床可疑为化妆品变... 目的:比较生物共振法和斑贴试验筛查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物质的一致性,探讨应用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进行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可疑致病物质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按卫生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将83例临床可疑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286个可疑致病物质利用生物共振法进行筛查和斑贴试验。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为77.68%,Kappa指数为0.46。结论:生物共振法检测安全、快速、无创,有可能用于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物质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共振法 斑贴试验 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小孢子菌致人猫共患体癣1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小元 赖维 +3 位作者 龚子鉴 张玉清 郑跃 谢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5-405,共1页
近年来,随着猫、狗等宠物饲养的增多,人和动物共患的皮肤癣菌疾病逐渐增多。我们采用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抗真菌药喊功治愈1例犬小孢子菌所致人猫共患的体癣。
关键词 体癣 特比萘芬 犬小孢子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庆芳 洪良庆 +2 位作者 赖维 黄怀球 陆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皮损面积均大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0%以上。皮疹主要表现为疱壁紧张的大疱、水疱,18.8%的患者尼氏... [目的]探讨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皮损面积均大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0%以上。皮疹主要表现为疱壁紧张的大疱、水疱,18.8%的患者尼氏征阳性。18.8%的患者有口腔粘膜损害。16例中有13例(81.2%)伴发各种其它疾病。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示IgG阳性率为81.2%,C3阳性率为75%。糖皮质激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的主要方法,除2例外,控制皮损所需的糖皮质激素剂量为1mg/d/kg(相当于泼尼松)。1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常伴发各种疾病,病情危重,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首选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快速控制病情,联用免疫抑制剂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Th17和Treg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晋广 赖维 姜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Th17和Treg细胞在银屑病性关节炎(P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检测35例Ps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17和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水平,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 目的研究血清Th17和Treg细胞在银屑病性关节炎(P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检测35例Ps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17和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水平,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亚群。结果 PsA患者外周血Th17/Tre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17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h17/Treg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TGF-β1可能参与了PsA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性关节炎 TH17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孔紧致类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万苗坚 赖维 +5 位作者 谢淑霞 苏向阳 龚子鉴 易金玲 杨素莲 区凤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毛孔紧致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方法。方法:选择60名健康中青年女性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研究者评估、受试者自评和仪器测试3种方法对宣称有紧致毛孔功效的某国外著名品牌化妆品进行功效评估。结果:研究者评估... 目的:探讨毛孔紧致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方法。方法:选择60名健康中青年女性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研究者评估、受试者自评和仪器测试3种方法对宣称有紧致毛孔功效的某国外著名品牌化妆品进行功效评估。结果:研究者评估和受试者自评可反映受试者整体皮肤毛孔的变化;仪器测试可以客观地反映皮肤毛孔大小的改变。结论:皮肤毛孔孔径的测量结合研究者和受试者的评价是毛孔紧致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毛孔 功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