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时俱进,促进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多元化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国兴 赖维 +2 位作者 陆春 黄怀球 万苗坚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目的是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掌握皮肤性病的初步诊疗原则,为今后从事科临床工作奠定皮肤性病学基础。围绕此目的,探讨今后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多元化发展思路,以此促进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不断与时俱进。其... 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目的是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掌握皮肤性病的初步诊疗原则,为今后从事科临床工作奠定皮肤性病学基础。围绕此目的,探讨今后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多元化发展思路,以此促进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不断与时俱进。其思路主要包括:①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以皮疹为中心的皮肤性病学教学新模式;②开展新的课程教学,如《皮肤美容与保健》和《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③开展双语教学;④开展皮肤性病学暑期科研与预见习;⑤开展远程网络皮肤性病学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本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2届欧洲皮肤病性病学会年会精粹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越 赖维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1期91-92,共2页
第22届欧洲皮肤病性病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EADV)年会于2013年10月3—6日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召开。受世界经济衰退及土耳其经济实力的影响,本次会议较往届显得简朴而低调,但学术内容... 第22届欧洲皮肤病性病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EADV)年会于2013年10月3—6日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召开。受世界经济衰退及土耳其经济实力的影响,本次会议较往届显得简朴而低调,但学术内容依然十分丰富,而年会闭幕式前的新进展介绍更是相当精彩。4位知名教授的新进展介绍涵盖了皮肤科学基础研究、治疗学、性病防治和临床皮肤病学,本文将对这些内容做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学 年会 学会 病性 欧洲 经济实力 世界经济 学术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感染致病菌的菌种构成和药敏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郑跃 席云 +6 位作者 赖维 赵越 夏悦 尹颂超 李美荣 曹珊 刘慧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分析近5年皮肤软组织感染致病菌的菌种构成和体外药物敏感性变化的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送检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标本的致病菌的菌种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近5年皮肤软组织感染致病菌的菌种构成和体外药物敏感性变化的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送检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标本的致病菌的菌种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检标本共366例,分离出404株致病菌,共18种。最常见的致病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42%),其后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4.81%)、溶血葡萄球菌(10.37%)、铜绿假单胞菌(5.98%)及粪肠球菌(3.33%),其他的菌种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微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等;5年来,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菌种构成基本稳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烷、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唑啉敏感性高;表皮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敏感性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性高。结论:近年来皮肤软组织感染致病菌种构成稳定,以G+球菌为主。在感染早期临床上可考虑选用的一线抗菌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考虑选用的二线抗菌药物有利奈唑烷、万古霉素及阿米卡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感染 致病菌 药敏试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苏向阳 许庆芳 +5 位作者 万苗坚 李美荣 赖维 于晖 苏祖兰 陆春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告2例病例并予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1例22岁女性,左面颊、臀部、下腹及双下肢红色或淡黄色丘疹、斑块和结节4个月,皮损呈卫星簇状分布。另1例56岁女性,右...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告2例病例并予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1例22岁女性,左面颊、臀部、下腹及双下肢红色或淡黄色丘疹、斑块和结节4个月,皮损呈卫星簇状分布。另1例56岁女性,右面颊部起红色肿物伴轻痒1年余,伴游走性多关节疼痛,皮损周边可见卫星状分布暗红色斑疹、丘疹。两例PPD试验阳性,组织病理均有真皮内窦组织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染色均示S-100阳性、CD68阳性及CD1a阴性。结论:皮肤Rosai-Dorfman病临床特征为皮损呈卫星簇状分布和多数皮损内有散在粟粒至绿豆大黄色物质,组织病理特征为真皮和(或无)皮下脂肪组内存在增生的窦组织细胞。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ROSAI-DORFMAN病 临床分析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疖肿型皮肤非洲蝇蛆病1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冯佩英 黄怀球 +3 位作者 张晓辉 陆春 张静 杨素莲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65-267,共3页
报道由南非传入的狂蝇幼虫致皮肤蝇蛆病一例。患者于南非工作半年,回国后右侧肩部出现皮下结节伴痛痒,自行抓破皮损并挤出虫体。局部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后痊愈。复习全球人类皮肤蝇蛆病的流行病学、病例特点及诊治,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皮肤蝇蛆病 人类 流行病学 狂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奴卡菌病并皮肤播散1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叶庭路 陆春 +2 位作者 马寒 赖维 朱国兴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05-207,210,共4页
奴卡菌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和/或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星形奴卡菌感染引起。笔者近期诊治一例,现报道如下,并复习近期文献报道,就奴卡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做一简要分析,以供临床诊治参考。
关键词 奴卡菌 奴卡菌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关蕾 朱国兴 +4 位作者 陆春 许庆芳 龚子鉴 谢阳 赖维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发病年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病例中,有21例发生... 目的: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发病年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病例中,有21例发生于3岁以内婴幼儿,约占总病例的60%;发病中位年龄为2岁5个月;皮损主要表现为触痛性红斑、松弛性大疱、表皮剥脱(100%),口周放射状皲裂(94.3%),发热(42.9%),结膜炎(37.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未见显著性升高。结论:SSSS近年来时有发生,婴幼儿触痛性红斑、松弛性大疱、表皮剥脱伴口周放射状裂纹时应高度怀疑本病。早期、足量、有效的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明显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72届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精粹
8
作者 赖维 赵越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31-432,共2页
第72届美国皮肤病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年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圆满落下帷幕。整个会议为期5天(2014年3月21~25日),旨在为美国本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会员提供皮肤科学的继续教育、资格认证和行业指导。
关键词 美国皮肤病学会 年会 精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联合安尔碘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杨素莲 朱国兴 +3 位作者 许庆芳 区凤仙 赖维 陆春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氦-氖(He-Ne)激光联合安尔碘(Ⅲ型)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方法:试验组为He-Ne激光联合安尔碘(Ⅲ型)治疗84个皮肤溃疡创面,对照组为单独应用安尔碘(Ⅲ型)治疗83个皮肤溃疡创面。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的59.04%... 目的:探讨氦-氖(He-Ne)激光联合安尔碘(Ⅲ型)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方法:试验组为He-Ne激光联合安尔碘(Ⅲ型)治疗84个皮肤溃疡创面,对照组为单独应用安尔碘(Ⅲ型)治疗83个皮肤溃疡创面。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的59.0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7,P<0.0001);试验组的平均痊愈时间为(7.21±3.58)d,短于对照组的(11.93±3.12)d,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26,P<0.01)。结论:He-Ne激光联合安尔碘(Ⅲ型)治疗皮肤溃疡创面较单独应用安尔碘(Ⅲ型)更加有效,且溃疡愈合时间相对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E激光 皮肤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昕 冯佩英 陈壮桂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3-77,共5页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一种调节皮肤粘膜炎症反应、维持免疫稳态的IL-7样细胞因子。近年来研究显示,TSLP不但在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与玫瑰痤疮、银屑病、嗜酸性皮病和白塞病等多种炎症...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一种调节皮肤粘膜炎症反应、维持免疫稳态的IL-7样细胞因子。近年来研究显示,TSLP不但在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与玫瑰痤疮、银屑病、嗜酸性皮病和白塞病等多种炎症性皮肤病相关。现就TSLP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在常见炎症性皮肤病中的相关作用机制及TSLP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的临床疗效作一综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炎症性皮肤病 TSLP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素莲 朱国兴 +3 位作者 黄怀球 区凤仙 赖维 谢淑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186-2187,共2页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护理。方法治疗前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治疗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方案进行,做到敷药准确,照射到位;治疗后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做好随访工作。结果48例尿道CA患者,经1-4次ALA-...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护理。方法治疗前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治疗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方案进行,做到敷药准确,照射到位;治疗后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做好随访工作。结果48例尿道CA患者,经1-4次ALA-PDT治疗后,4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患者无反应。结论ALA-PDT是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有效方法,良好的护理措施能保证和提高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尿道 光动力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e激光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区凤仙 朱国兴 +2 位作者 杨素莲 陆春 赖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He-Ne激光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5例带状疱疹在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的同时,采用Mode1500-C型He-Ne激光治疗机,每一皮损区照射10min,每天一次,5~10次为一疗程。结果75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He-N... 目的探讨He-Ne激光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5例带状疱疹在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的同时,采用Mode1500-C型He-Ne激光治疗机,每一皮损区照射10min,每天一次,5~10次为一疗程。结果75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He-Ne激光照射治疗后,有56例痊愈(76.81%);显效12例(18.16%);无效3例(2.16%);有效率是94.97%。结论在He-Ne激光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心理护理,结合每一个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护理、观察病情,同时做好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HE-NE激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PDT联合CO_2激光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淑霞 张云青 +3 位作者 赖维 卢荣标 马寒 陆春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对临床复发的影响。方法:86例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O2激光治疗,治疗组在CO2激光治疗后加... 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对临床复发的影响。方法:86例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O2激光治疗,治疗组在CO2激光治疗后加做ALA-PDT光动力治疗。治疗后第1、2、3、4、6、8、12、24周分别进行随访。随访中发现复发疣体采用CO2激光治疗。结果:82例完成全部观察疗程,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在随访第3周开始至随访结束,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24周时,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80.95%,总复发率19.05%;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50.00%,总复发率为5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LA-PDT能有效减少CO2激光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复发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185株甲真菌病病原菌构成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晓辉 黄怀球 +7 位作者 冯佩英 张静 李美荣 陈剑 尹颂超 钟毅 陈荣章 赖维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构成分布情况。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我科实验室185例甲屑培养阳性的病例及其病原菌构成比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株菌中酵母菌占61.5%,其中光滑念珠菌最多见(19.0%),次为近平滑念珠菌(15.1... 目的:了解广州市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构成分布情况。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我科实验室185例甲屑培养阳性的病例及其病原菌构成比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株菌中酵母菌占61.5%,其中光滑念珠菌最多见(19.0%),次为近平滑念珠菌(15.1%);皮肤癣菌占35.2%,主要以红色毛癣菌为主(17.8%),须癣毛癣菌次之(16.2%);非皮肤癣菌霉菌占4.8%,以黑曲霉为主(3.3%)。结论:本研究显示广州市甲真菌病病原菌中主要致病菌为酵母菌,其次为皮肤癣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病原菌 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匙刮术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素莲 朱国兴 +2 位作者 区凤仙 赖维 陆春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匙刮术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护理。方法应用匙刮术治疗325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精心做好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313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经用匙刮术治疗一次后均痊愈。结论操作者除技术熟练外,通过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技巧,能... 目的探讨匙刮术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护理。方法应用匙刮术治疗325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精心做好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313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经用匙刮术治疗一次后均痊愈。结论操作者除技术熟练外,通过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技巧,能使患儿主动接受治疗,保证了治疗的一次性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刮术 传染性软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生复合甘草酸苷面膜辅助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跃 陈海燕 +3 位作者 陈思远 刘慧明 赖维 李剑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三氯生复合甘草酸苷面膜辅助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中、重度寻常性痤疮患者,中度痤疮患者系统使用美满霉素50 mg,每日2次治疗,重度痤疮患者系统使用异维A酸20 mg,每日3次治疗;全部患者右侧面部... 目的:观察三氯生复合甘草酸苷面膜辅助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中、重度寻常性痤疮患者,中度痤疮患者系统使用美满霉素50 mg,每日2次治疗,重度痤疮患者系统使用异维A酸20 mg,每日3次治疗;全部患者右侧面部使用复合面膜,左侧面部为自身空白对照,疗程3周。使用前、使用后1周及使用后3周,对比左侧面部及右侧面部的红斑炎症程度、丘疹、脓疱的数量,并观察皮损消退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痤疮患者接受治疗1周后,右侧面部(使用面膜侧)显效率为20.0%(6/30),高于左侧面部(空白对照侧)的13.3%(4/30);治疗3周后,右侧面部基本痊愈率为20.0%(6/30),显效率为26.7%(8/30),高于左侧面部的10.0%(3/30)、23.3%(7/30)。受试者右侧面部使用复合面膜3周后,皮肤的炎症程度比左侧面部明显改善。受试者自我评估使用面膜侧总有效率达83.3%。结论:三氯生复合甘草酸苷面膜对中重度痤疮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可选择用于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三氯生 甘草酸苷 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西环素控释微丸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怀球 赖维 +3 位作者 陆春 朱国兴 万苗坚 张玉清 《循证医学》 CSCD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评价盐酸多西环素控释微丸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可供疗效评价的60例病例,采用随机、对照、平行分组试验,与二甲胺西环素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 总治愈率为7... 目的 评价盐酸多西环素控释微丸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可供疗效评价的60例病例,采用随机、对照、平行分组试验,与二甲胺西环素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 总治愈率为70.0%(对照组66.67%),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76.67%),病原体清除率为80.0%(对照组77.50%)。盐酸多西环素控释微丸与对照药物二甲胺西环素相比较,总治愈率、总有效率及病原体清除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多西环素控释微丸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西环素控释微丸 药物治疗 非淋菌性尿道炎 宫颈炎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双重带状疱疹1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云青 谢淑霞 +2 位作者 尹颂超 张素卿 李欢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94-195,共2页
报告1例双侧双重带状疱疹。患者男,40岁,右侧腰腹部及左侧胸背部、上肢群集性水疱伴触痛3天。体检:右侧腰腹部及左侧胸背部、上肢屈侧见红斑基础上群集性米粒至绿豆大丘疱疹、水疱。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为双侧双重带状疱疹。同时对... 报告1例双侧双重带状疱疹。患者男,40岁,右侧腰腹部及左侧胸背部、上肢群集性水疱伴触痛3天。体检:右侧腰腹部及左侧胸背部、上肢屈侧见红斑基础上群集性米粒至绿豆大丘疱疹、水疱。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为双侧双重带状疱疹。同时对本病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双重带状疱疹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多发性肺结节的二期梅毒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佩英 赖维 +3 位作者 陆春 朱国兴 陈剑 苏向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3,1,共3页
患者,男,54岁。主诉:包皮硬结2月,掌跖红斑1月。现病史:患者2月前发现包皮一绿豆大小的硬结,无痛痒等不适,白外用“皮炎x软膏”,疗效欠佳。硬结逐渐增大至花生大小,伴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未予特殊处理。1月前双侧手掌、足... 患者,男,54岁。主诉:包皮硬结2月,掌跖红斑1月。现病史:患者2月前发现包皮一绿豆大小的硬结,无痛痒等不适,白外用“皮炎x软膏”,疗效欠佳。硬结逐渐增大至花生大小,伴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未予特殊处理。1月前双侧手掌、足跖开始出现散在鳞屑性红斑,无痒、无痛,未予特殊处理。随后,皮疹泛发躯干、四肢皮肤。同期,患者因“胃溃疡”在当地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致面部感染的灰黄青霉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静 黄怀球 +5 位作者 袁立燕 薛汝增 张晓辉 钟毅 赵静 李美荣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明确一株致面部感染的灰黄青霉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使用SDA培养基对灰黄青霉进行大培养,观察其菌落特征;使用玻片法对灰黄青霉进行小培养,制作扫描电镜样本后观察其微观形态特征。结果:此株灰黄青霉的菌落呈灰绿色至深褐色,接种后... 目的:明确一株致面部感染的灰黄青霉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使用SDA培养基对灰黄青霉进行大培养,观察其菌落特征;使用玻片法对灰黄青霉进行小培养,制作扫描电镜样本后观察其微观形态特征。结果:此株灰黄青霉的菌落呈灰绿色至深褐色,接种后5天菌落直径为1~1.5 cm,表面可见大量的放射状皱纹,中心有脐状突起;质地呈绒状,带轻微絮状,在边缘面上的颗粒状通常更为突出;边缘可见淡黄色色素环;菌落反面呈乳黄色,质地平滑,表面可见放射状皱褶。扫描电镜显示分生孢子梗长,孢梗茎表面粗糙。帚状枝复杂,瓶梗呈瓶状,梗基顶端无膨大,分生孢子链较长,排列成圆柱状,可弯曲,分生孢子呈圆形或宽椭圆形,孢壁粗糙。结论:此株灰黄青霉的形态特征与野生株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黄青霉 感染 面部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