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对减少前列腺癌过度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继燊 谢玉洁 +2 位作者 杨婷 焦举 何朝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7,共7页
【目的】评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基于PSMA PET/CT检查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155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前的PSMA PET/CT图像和... 【目的】评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基于PSMA PET/CT检查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155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前的PSMA PET/CT图像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PRIMARY评分作为PSMA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的标准化评估方法,比较不同PRIMARY评分筛选前列腺穿刺患者的活检阳性率、漏诊患者比例及避免活检患者比例。使用ROC曲线分析PSA及其衍生指标,选出最适合与PRIMARY评分联合应用的补充筛查指标,评估两者联用对降低漏诊患者比例的效果。【结果】PRIMARY评分1~5分的病例中前列腺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5.8%(3/19),17.1%(7/41),50%(12/24),95.2%(20/21),98%(49/50)。以PRIMARY评分3~5分作为筛选策略的活检阳性率为85.3%,避免活检患者比例为38.7%,漏诊率为11%。以PSA密度>0.15 ng/(mL·cm³)作为辅助筛选标准,能有效检出PRIMARY评分1~2分病例中的前列腺癌患者,与PRIMARY评分3~5分筛选策略联合应用,可使活检漏诊率降低至2.2%。【结论】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PSMA PET/CT应用于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的筛选策略,即对PRIMARY评分3~5分或PRIMARY评分1~2分但PSA密度>0.15 ng/(mL·cm³)的患者进行活检。该综合策略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同时显著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穿刺 前列腺癌 PET/CT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PEG-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袁超 张勇 +1 位作者 焦举 沈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2-605,共4页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EG-PLGA)制备载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的纳米粒子(TFO-NPs),并初步探讨其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modified-SESD)制备TF...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EG-PLGA)制备载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的纳米粒子(TFO-NPs),并初步探讨其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modified-SESD)制备TFO-NPs,对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特点进行鉴定。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LNCaP细胞对TFO-NPs的摄取情况,四唑盐(MTT)法测定体外细胞毒作用。【结果】制备的TFO-NPs呈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128nm,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2.28%和1.02%,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LNCaP细胞对TFO-NPs的摄取率显著高于裸TFO。TFO-NPs对LNCaP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裸TFO(P<0.05),抑制率分别为61.2%±6.5%和20.7%±3.1%。【结论】本法制备的TFO-NPs理化性质优良,在体外能够有效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 纳米粒 三螺旋形成寡聚核苷酸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全身骨显像鉴别诊断肋脊关节骨转移瘤 被引量:3
3
作者 谢良骏 曾凤伟 +3 位作者 张峰 李建芳 姜航 程木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核素全身骨显像中肋脊关节放射性浓集灶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对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骨显像示肋脊关节受累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以同期高分辨率CT、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核... 目的观察核素全身骨显像中肋脊关节放射性浓集灶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对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骨显像示肋脊关节受累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以同期高分辨率CT、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核素全身骨显像中肋脊关节骨异常放射性浓集的特点,探讨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60例中,54例(54/60,90.00%)存在骨转移瘤。骨显像示肋脊关节处放射性异常浓集灶呈中心靠肋骨侧和中心靠椎体侧,呈现为横向和纵向条形。将中心靠肋骨侧浓集定义为骨转移瘤阳性,骨显像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59.26%(32/54)和83.33%(5/6);将横向条形浓集定义为骨转移瘤阳性,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29.63%(16/54)和100%(6/6);将中心靠肋骨侧浓集或横向条形浓集均定义为骨转移瘤阳性,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89%(48/54)和83.33%(5/6)。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显示肋脊关节处放射性异常浓集,尤其当病灶中心靠肋骨侧和呈横向条形浓聚时,应高度警惕骨转移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关节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拉明联合bcl-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勇 陈维真 +1 位作者 梁昌盛 陈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舒拉明联合bcl-2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舒拉明和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目的】探讨舒拉明联合bcl-2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舒拉明和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PSA表达。【结果】舒拉明和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单独作用LNCaP细胞后,细胞^3H-TdR掺入率、bcl-2蛋白表达以及PS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呈现剂量依赖效应,二者联合应用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舒拉明和bcl-2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强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减少舒拉明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脱氧寡核苷酸类 反义 基因 BCL-2 舒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峰 焦举 谢良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07例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首先利用SPECT显像仪开展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对发现异常的放射性浓聚灶进一步开展SPECT/CT断...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07例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首先利用SPECT显像仪开展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对发现异常的放射性浓聚灶进一步开展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于半年后再次开展全身骨平面显像及SPECT/CT骨断层显像诊断。上述诊断中骨显像剂均选择^(99m)Tc-MDP。根据临床及影像随访诊断结果诊断骨转移病灶,并以其为标准计算全身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骨断层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全身骨平面显像与SPECT/CT骨断层显像对骨转移诊断结果的相异部分差异明显(优势性χ~2=23.000,P<0.001);SPECT/CT对骨转移的诊断特异度100.0%,诊断符合率98.1%,分别明显高于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特异度65.0%、诊断符合率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CT/CT显像诊断,共发现性质待定病灶193个,诊断准确的骨转移病灶83个。骨转移灶主要为骨盆病灶(占50.6%)。结论:全身骨平面显像能够有效确定性质待定病灶,进一步开展SPECT/CT断层显像则能够显著提高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术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子修饰靶向PLGA纳米基因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焦举 邹琼 +3 位作者 邹旻红 徐燕 李小平 张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化学合成了功能性三嵌段复合物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乙二醇-适配子(PLGA-PEG-Apt)。使用双乳化挥发法制备包裹DNA片段的PLGA-PEG-Apt新型纳米基因药物载体,表征检测显示:制备的纳米基因载体粒径为(225.2±8.1)nm,Zeta电位约(-35.5... 化学合成了功能性三嵌段复合物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乙二醇-适配子(PLGA-PEG-Apt)。使用双乳化挥发法制备包裹DNA片段的PLGA-PEG-Apt新型纳米基因药物载体,表征检测显示:制备的纳米基因载体粒径为(225.2±8.1)nm,Zeta电位约(-35.5±-3.3)mV。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纳米颗粒形态呈圆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均匀。纳米粒子对TFO的包封率为(25.4±3.1)%(n=3),载药量为(1.34±0.16)μg/mg。体外释放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持续释放过程达23 d,且PLGA-PEG-Apt纳米粒子呈突释之后的持续缓释过程。细胞水平实验结果显示,A10适配子修饰的纳米基因载体能更多进入靶向的前列腺癌细胞株,进而发挥其抗前列腺癌增殖的作用。该研究成功制备了靶向PLGA纳米基因载体,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聚乙二醇 适配子 纳米粒子 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颖华 陆敏强 +4 位作者 张彤 许尔蛟 许杰华 郑荣琴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患者33例,其中26例采用RFA治疗者为RFA组,7例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者为手术组。观察与比...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患者33例,其中26例采用RFA治疗者为RFA组,7例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者为手术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复发率、生存率、住院时间、临床转归情况,记录RFA组的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RFA组和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1±12)min、(242±27)min,出血量分别为0、(227±113)ml,输血量分别为0、(114±101)ml,住院时间分别为(6.0±1.4)d、(18.4±6.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FA组26例中死亡7例,手术组7例中5例死亡。RFA组和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10个月,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81%(21/26)、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近期并发症为肝包膜下出血(31%);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92%)、疼痛(100%)、胃肠道症状(42%),经对症处理可耐受。结论RFA治疗肝移植术后肝癌肝内复发疗效较好,而且并发症少、患者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肝移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PSMA-11 PET/CT 双时相SUVmax 与前列腺癌临床病 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建芳 万麒昌 +5 位作者 秦露平 谢良骏 李锦萍 伍清宇 梁子超 程木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讨68Ga-PSMA-11 PET/CT双时相前列腺癌原发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初次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共19例,年龄(69.0±7.4... 【目的】探讨68Ga-PSMA-11 PET/CT双时相前列腺癌原发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初次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共19例,年龄(69.0±7.4)岁。所有患者均行68Ga-PSMA-11 PET/CT双时相检查,检查后两周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术。通过阈值自动分割法,计算出前列腺癌原发病灶在标准相SUVmax1、延迟相SUVmax2、双时相SUVmax差值SUVmax3。收集所有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UVmax值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以P<0.05标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UVmax1、SUVmax2、SUVmax3在格林森评分(GS)≤7组与GS>7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45、0.893。SUVmax1、SUVmax2、SUVmax3在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2组与ISUP>2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784、0.852。SUVmax3在T分期≤T2组与T分期>T2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UVmax1、SUVmax2在T分期≤T2组与T分期>T2组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3在D’Amico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UVmax1、SUVmax2在D’Amico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1、SUVmax2、SUVmax3在总PSA≤20 ng/mL组与>20 ng/mL组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1、SUVmax2、SUVmax3在神经侵犯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923、0.974。【结论】SUVmax2、SUVmax3与前列腺癌多项临床、病理特征呈密切正相关,与标准相比较,68Ga-PSMA-11 PET/CT双时相显像在前列腺癌术前的临床、病理特征的预测方面或许可提供更有利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68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格林森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封堵冠状动脉法制备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及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朝权 王景峰 +6 位作者 杨珂 张成喜 何可 康庄 刘金来 程木华 邹丽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67-1872,共6页
目的:探讨球囊封堵法建立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可行性,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疗效初探。方法:选用小型藏猪20只,麻醉后经股动脉置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目的:探讨球囊封堵法建立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可行性,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疗效初探。方法:选用小型藏猪20只,麻醉后经股动脉置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球囊至左前降支中远段,完全堵闭血流90min,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显像、心脏核磁共振及病理检查。随机分2组:MSCs移植组,OTW球囊将MSCs移植到梗死心肌处;生理盐水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V)的变化。结果:20只猪均完成冠脉造影,造模成功10只,,死亡10只,成功率50%。与造模之前比,LVEF、FS显著下降(P<0.05),EDV、ESV显著延长。8周后,MSCs移植组均较移植前好转(P<0.05,P<0.01),而生理盐水组亦有所改善,但无显著差异;MSCs移植组的LVEF和FS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P<0.05,P<0.01),MSCs移植组的EDV和ESV较生理盐水组明显缩少(P<0.05,P<0.01)。结论:球囊封堵法可成功建立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并且适合行骨髓干细胞移植的研究,但须特别注意预防心室纤颤的发生。MSCs移植可明显改善小型猪梗死心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封堵 小型猪 心肌梗死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半定量唾液腺动态显像分析腮腺功能方法初探 被引量:14
10
作者 许杰华 程木华 +4 位作者 苏宇雄 廖贵清 吴春兴 王平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建立改良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方法和腮腺半定量功能指标。材料和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4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30min 99mTcO4-动态显像,于第15min时舌下含服维生素C(Vit.C)0.1g,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和自编软件获得腮... 目的:建立改良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方法和腮腺半定量功能指标。材料和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4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30min 99mTcO4-动态显像,于第15min时舌下含服维生素C(Vit.C)0.1g,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和自编软件获得腮腺时间-放射性曲线和各功能参数,比较两组各功能指标。结果:74例受检者顺利完成检查。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双侧腮腺第15min摄取指数、相对摄取指数及排泄分数差异明显(P<0.05)。结论:改良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省时,其功能指标可直观、客观反映腮腺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显像 腮腺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人前列腺上皮细胞 被引量:5
11
作者 温星桥 李小娟 +3 位作者 张勇 周祥福 蔡育彬 高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纯化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用胶原酶消化前列腺增生组织碎块,获得细胞悬液经两种不同质量密度溶液(!A=1.070g/mLPercoll和!B=1.035g/mLPercoll)的梯度... 【目的】探讨应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纯化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用胶原酶消化前列腺增生组织碎块,获得细胞悬液经两种不同质量密度溶液(!A=1.070g/mLPercoll和!B=1.035g/mLPercoll)的梯度柱离心后,以注射器于两种Percoll溶液界面之间抽出前列腺上皮细胞,以HBSS液洗涤细胞后置于37℃、体积分数5%CO2孵箱中连续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台盼蓝染色计算活细胞率,细胞角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上皮细胞。【结果】经Percoll非连续比重梯度离心法,能将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和其他基质细胞分离,纯度达95%以上。台盼蓝染色计算活细胞率达95%。纯化得到的细胞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可连续传3~5代。细胞角质蛋白CK7/8染色阳性证实细胞为上皮源性。【结论】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简便可行,能获得纯度较高、活力良好的前列腺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上皮细胞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法唾液腺动态显像半定量评价颌下腺功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杰华 程木华 +2 位作者 张勇 吴春兴 单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唾液腺动态显像半定量分析颌下腺功能的改良方法。【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4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30min99mTcO4-动态显像,于15min时舌下含服维生素C(Vit.C)0.1g,利用计算机ROI技术和自编软件,自动获得包含唾液腺动态图... 【目的】探讨唾液腺动态显像半定量分析颌下腺功能的改良方法。【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4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30min99mTcO4-动态显像,于15min时舌下含服维生素C(Vit.C)0.1g,利用计算机ROI技术和自编软件,自动获得包含唾液腺动态图像、时间-放射性曲线和各功能参数的合成图像,比较两组颌下腺各功能参数均数、标准差。【结果】74例受检者顺利完成检查。一次显像可同时获得双侧颌下腺动态影像过程、时间-放射性曲线以及各功能参数半定量指标。正常组颌下腺各项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干燥综合征组(P值<0.001)。【结论】改良的唾液腺动态显像可直观、半定量地分析颌下腺功能,省时、可行,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核素显像 颌下腺 功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Re-7E11C5.3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维真 张勇 +3 位作者 卢汉平 梁昌盛 谢瑶 刘长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探讨铼-188(188Re)标记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单克隆抗体7E11C5.3(188Re-7E11C5.3)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制备188Re-7E11C5.3标记物,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化纯度,直线回归外推法测定免... 目的:探讨铼-188(188Re)标记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单克隆抗体7E11C5.3(188Re-7E11C5.3)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制备188Re-7E11C5.3标记物,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化纯度,直线回归外推法测定免疫活性分数。四唑盐(MTT)法测定其体外细胞毒作用。结果:188Re-7E11C5.3的标记率为(93.16±2.18)%,放化纯度为(95.62±0.48)%,免疫活性分数为(74.86±1.86)%。188Re-7E11C5.3对LNCa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188Re标记的正常鼠IgG(mIgG)和游离188ReO4-,其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38±3.73)×107Bq/L,(59.21±8.02)×107Bq/L和(68.89±10.91)×107Bq/L。结论:188Re-7E11C5.3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LNCaP细胞的增殖,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放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放射免疫疗法 抗体 单克隆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铼-1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评估淋巴瘤预后 被引量:2
14
作者 焦举 许杰华 +3 位作者 余俊丽 程木华 张峰 张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使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检测淋巴瘤病灶最高瘤/非瘤(T/N)比值及4疗程化疗前后最高瘤/非瘤(T/N)比值下降百分率,研究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淋巴瘤患者资料,最高T/N比值是通过ROI技术获得,作为连续型变量... 【目的】使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检测淋巴瘤病灶最高瘤/非瘤(T/N)比值及4疗程化疗前后最高瘤/非瘤(T/N)比值下降百分率,研究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淋巴瘤患者资料,最高T/N比值是通过ROI技术获得,作为连续型变量进行分析,并把最高T/N比值及化疗前后最高T/N比值下降百分率分成低值与高值两组,进行统计分析。将33例淋巴瘤患者按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分为0~1与2~4两组,对化疗前两组间淋巴瘤病灶的最高T/N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N比值低的分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P=0.003);4疗程化疗前后最高T/N比值下降百分率≥77.1%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P=0.037)。在IPI(0~1)与IPI(2~4)组间病灶最高T/N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本研究提示淋巴瘤病灶最高T/N比值及4疗程化疗前后最高T/N比值下降百分率均有一定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显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锝标记前列腺癌PSMA适配体的制备和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婷 焦举 +4 位作者 吕殷婷 邹琼 曹素娥 江淑琴 张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853,共6页
【目的】构建^(99m)Tc标记前列腺癌特异性膜抗原(PSMA)适配体(A10-3.2),并探讨其在体内外的生物特点。【方法】通过双功能螯合剂6-肼基烟酸琥珀酰亚胺酯盐酸盐(SHNH)对适配体A10-3.2进行^(99m)Tc标记(^(99m)Tc-SHNH-A10-3.2),并检测其... 【目的】构建^(99m)Tc标记前列腺癌特异性膜抗原(PSMA)适配体(A10-3.2),并探讨其在体内外的生物特点。【方法】通过双功能螯合剂6-肼基烟酸琥珀酰亚胺酯盐酸盐(SHNH)对适配体A10-3.2进行^(99m)Tc标记(^(99m)Tc-SHNH-A10-3.2),并检测其在体外的稳定性,被前列腺癌LNCa P细胞(PSMA+)摄取的特异性,在移植瘤小鼠体内SPECT/CT成像及生物分布的特点。【结果】所构建^(99m)Tc-SHNH-A10-3.2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分别为(71.31±6.78)%和97.03%。^(99m)Tc-SHNH-A10-3.2对PSMA(+)的前列腺癌LNCa P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特异性,摄取率明显高于PSMA(-)的前列腺癌PC3细胞(P<0.01),在移植瘤体内具有一定的靶向特异性和较高的瘤/肌肉比值。【结论】成功构建^(99m)Tc标记的靶向PSMA的适配体A10-3.2,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和靶向性,在小鼠体内具有较高的瘤组织/肌肉本底的比值,显示^(99m)Tc标记的适配体A10-3.2可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PSMA阳性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适配体 SPECT/CT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SPECT/CT显像对偏头痛临床治疗疗效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木华 温盛霖 +3 位作者 边连防 邱小英 彭福华 许杰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目的检测偏头痛大脑结构及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分析其与治疗疗效关系。方法对34例临床诊断为偏头痛患者及11名正常对照者,应用SPECT/CT进行脑rCBF显像和CT显像。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目的检测偏头痛大脑结构及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分析其与治疗疗效关系。方法对34例临床诊断为偏头痛患者及11名正常对照者,应用SPECT/CT进行脑rCBF显像和CT显像。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分析偏头痛患者大脑rCBF变化特点。并在西比灵、丙戊酸钠及黛力新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应用头痛程度量表评价头痛程度变化。结果34例中CT均未发现大脑结构异常,但32例(94.1%)患者存在rCBF降低。与正常对比的SPM分析显示偏头痛患者的额叶、颞叶rCBF降低(t=6.48,P<0.001)。29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头痛程度量化得分明显降低(P<0.001),但存在额叶rCBF降低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量化分显著高于颞叶rCBF降低者(P<0.01)。结论偏头痛患者一般大脑无器质性病变,但大多有额叶及颞叶rCBF降低,额叶rCBF受损者的治疗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治疗 局部脑血流 统计参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经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及其与执行功能缺陷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岳计辉 温盛霖 +1 位作者 程敏锋 程木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03-607,共5页
目的检测强迫症患者大脑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分析其与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6例强迫症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在静息和激活(即执行认知活动)状态下,应用SPECT进行脑rCBF显像。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 目的检测强迫症患者大脑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分析其与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6例强迫症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在静息和激活(即执行认知活动)状态下,应用SPECT进行脑rCBF显像。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分析强迫症患者大脑rCBF变化特点。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odified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M-WCST)评价其执行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激活状态下患者组的基底节和左枕叶rCBF增高(Z>3.29,P<0.001),静息状态下左顶下小叶及小脑蚓部rCBF降低(Z>3.29,P<0.001);患者组WCST的完成分类数(4.13±2.00)、正确应答数(67.13±10.43)、错误应答数(47.13±22.41)、持续错误数(18.10±11.33)等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43±1.10)、(83.37±14.22)、(27.43±13.47)、(5.53±3.36)](P<0.05或P<0.01)。患者组WCST与左侧额叶直回、眶回CBF明显相关(Z>3.29,P<0.001)。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基底节、枕叶和小脑rCBF灌注异常,执行功能损伤与眶额叶功能有关;强迫症病理机制包括眶额叶-基底节循环,及枕叶和小脑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局部脑血流 SPM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腺瘤合并木样甲状腺炎误诊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琼 邹旻红 +2 位作者 焦举 许杰华 张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4-1894,共1页
患者女,58岁,乏力、干咳、咽部不适半年,颈前无痛性肿物逐渐增大1个月。入院查体:甲状腺Ⅲ度不规则肿大,质硬,无压痛,左叶下极扪及结节。实验室检查:促甲状腺激素14.16μI 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明显增高。... 患者女,58岁,乏力、干咳、咽部不适半年,颈前无痛性肿物逐渐增大1个月。入院查体:甲状腺Ⅲ度不规则肿大,质硬,无压痛,左叶下极扪及结节。实验室检查:促甲状腺激素14.16μI 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明显增高。血钙、磷和甲状旁腺素均正常。CT:①甲状腺右叶下极后方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向后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旁腺 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训练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琼 曹素娥 +4 位作者 袁超 张继武 焦举 朱姝 张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2-935,954,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卒中偏瘫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均进行4周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前后均进行FMA-UE、MAS-UE、MBI评分... 【目的】探讨^(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卒中偏瘫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均进行4周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前后均进行FMA-UE、MAS-UE、MBI评分和^(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勾画脑缺血病灶的感兴趣区,计算其缺血的半定量值。比较康复训练前后患者临床评分的变化及脑缺血病灶血流灌注的变化,并进行两者的相关分析。【结果】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36例上肢功能改善的患者量化表评分明显得到提高,FMA评分从19.7±6.1提高到31.5±9.0(P<0.05),MAS评分从2.1±1.4提高到4.9±4.1(P<0.05),MBI评分从53.4±26.6提高到80.9±14.1(P<0.05)。脑卒中病灶血流灌注的半定量值较康复训练前得到改善,从0.48±0.23提高到0.82±0.37(P<0.05)。16例上肢功能改善不明显的患者量表评分变化不明显,FMA评分从14.6±7.5变为15.1±6.1(P>0.05),MAS评分从1.8±1.2提高到1.9±1.6(P>0.05),MBI评分从37.5±22.8变为42.3±15.4(P>0.05),脑卒中病灶血流灌注半定量值从0.26±0.19提高到0.28±0.20(P>0.05)。52例患者脑卒中病灶血流灌注的改变与量表评分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2、0.571、0.689)。^(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可准确评估康复训练前后脑卒中病灶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且这些变化与康复训练疗效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结论】^(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评估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疗效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训练 脑血流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小剂量利尿剂延迟^(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琼 焦举 +4 位作者 杨婷 吕殷婷 江淑琴 曹素娥 张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评估口服小剂量利尿剂延迟^(18 )F-FDG PET/CT显像对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可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患者分为常规剂量利尿组(n=12)和小剂量利尿组(n=35),常规PET/CT全身显像后分别口服40mg、20mg呋塞米,充分水化后... 目的评估口服小剂量利尿剂延迟^(18 )F-FDG PET/CT显像对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可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患者分为常规剂量利尿组(n=12)和小剂量利尿组(n=35),常规PET/CT全身显像后分别口服40mg、20mg呋塞米,充分水化后行延迟PET/CT显像。比较口服利尿剂前后尿液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病灶/尿液SUV_(max)比值(T/U)的差异。计算小剂量利尿组的诊断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小剂量利尿组和常规剂量利尿组组内常规显像和延迟显像尿液SUV_(max)和T/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常规显像和延迟显像SUV_(max)和T/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利尿组延迟及常规显像的灵敏度96.77%(30/31)、61.29%(19/31),特异度75.00%(3/4)、50.00%(2/4),阳性预测值96.77%(30/31)、90.48%(19/21),阴性预测值75.00%(3/4)、14.29%(2/14),准确率94.29%(33/35)、60.00%(21/35);灵敏度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服小剂量呋塞米利尿剂延迟PET/CT显像可达到与常规剂量利尿法相同的效果,有助于诊断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利尿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