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蛋白a水平与CHD患者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梁塑臻 黄卓山 +2 位作者 凌叶盛 刘金来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2-399,共8页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冠心病(CHD)患者中不同脂蛋白a[Lp(a)]水平,是否与术后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相关。【方法】连续选取2013-2014年在我院住院行PCI术并于1年后完成随访的CHD患者297例。记录患者1...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冠心病(CHD)患者中不同脂蛋白a[Lp(a)]水平,是否与术后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相关。【方法】连续选取2013-2014年在我院住院行PCI术并于1年后完成随访的CHD患者297例。记录患者1年内发生MACE情况,MACE定义为再发心绞痛入院治疗、非计划性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死亡。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生存分析比较不同Lp(a)水平的患者术后1年内MACE发生的差异。【结果】297例患者平均无事件生存时间为(11.41±2.04)月。发生MACE的患者共30例,MACE发生率为10.1%。将患者分为Lp(a)≤150 mg/L、150 mg/L<Lp(a)≤300 mg/L、Lp(a)>300 mg/L 3组,经过构建无事件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后发现Lp(a)>300 mg/L的患者MACE发生率较高。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校正,作为定量变量Lp(a)升高是CHD患者PCI术后1年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hazard ratio(HR)per 1-SD increase 1.76,95%confidence interval(CI):1.41~2.19,P<0.001],作为分类变量Lp(a)>300 mg/L也与CHD患者PCI术后1年MACE发生正相关(HR 2.25,95%CI:1.38~3.67,P=0.001)。【结论】Lp(a)水平越高,CHD患者PCI术后1年内MACE发生率越高,Lp(a)是CHD患者PCI术后1年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和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孝贤 刘勇 +6 位作者 吴伟康 周彬 吴琳 廖火城 王敏 陈璘 刘金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0-715,共6页
【目的】通过球囊损伤兔髂动脉造成动脉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四逆汤对损伤后动脉内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四逆汤对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治疗组(四逆汤组),每组8只,对照组... 【目的】通过球囊损伤兔髂动脉造成动脉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四逆汤对损伤后动脉内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四逆汤对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治疗组(四逆汤组),每组8只,对照组兔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四逆汤组兔予以高脂饮食。饲养2周后模型组、四逆汤组兔行髂动脉内膜剥脱术,对照组兔行假手术。术后4周处死各组实验兔,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髂动脉内膜的病变情况,并检测兔血清NO水平和总NOS活性;通过免疫组化观察eNOS蛋白在血管壁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血管壁eNOS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兔髂动脉内膜可见大量的泡沫细胞,内皮细胞脱落;而四逆汤组损伤减轻。模型组兔血清NO水平和总NOS活性明显低于四逆汤组和对照组;四逆汤组和对照组eNOS蛋白和eNOS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强,而四逆汤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逆汤可减轻兔髂动脉剥脱术后的内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髂动脉损伤后内膜eNOS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增加NO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四逆汤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ivelestat对HFpEF小鼠心脏纤维化的作用
3
作者 甘静 张克 +2 位作者 杜函霖 林灼锋 吴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抑制剂sivelestat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小鼠心脏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抑制剂sivelestat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小鼠心脏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模型组(n=6)和治疗组(n=18)。采用高脂饮食加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联合造模的方法建立HFpEF小鼠模型。治疗组分为3组(n=6),按照12.5、25和50 mg·kg^(-1)·d^(-1)的剂量腹腔注射sivelestat,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周。使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的变化;计算小鼠肺脏重量(lung weight,LW)与胫骨长度(tibial length,TL)的比值(LW/TL)以评估肺水肿;进行运动疲劳测试评估运动不耐受程度;通过HE、小麦胚芽凝集素、二氢乙啶及天狼星红染色依次评估心脏整体病理变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氧化应激水平及心脏纤维化面积;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的sivelestat可显著改善HFpEF小鼠心脏舒张功能,表现为E波/A波比值(E/A)增加和E波/e'波比值(E/e')降低(P<0.05);LW/TL降低,肺充血及运动不耐受减轻(P<0.05);心脏重量(heart weight,HW)与TL的比值(HW/TL)降低,心脏整体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减小,心脏肥大显著减轻(P<0.05);此外,心肌纤维化及活性氧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NE可抑制HFpEF引起的小鼠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和心脏纤维化,从而对心脏具有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SIVELESTAT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超微血管显像筛查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可行性
4
作者 张辉 张奥华 +3 位作者 钟钧琳 黄卓山 赵云跃 张艳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640,F0003,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超微血管显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评价结果,探讨SMI作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筛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患者60例,共109个斑块,使用SMI和CEUS检查评估斑块新生血管情况。【结果】在109个斑块中,... 【目的】比较超声超微血管显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评价结果,探讨SMI作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筛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患者60例,共109个斑块,使用SMI和CEUS检查评估斑块新生血管情况。【结果】在109个斑块中,SMI和CEUS检测结果一致的有101个。SMI的费用更低(150元vs. 900元)。SMI的检测时间更短[(5.0±1.4)vs.(18.5±2.2)min,P <0.05]。【结论】初步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MI还具有简单、省时、廉价和低风险的优点。提示SM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斑块新生血管快速批量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造影 超微血管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俊宸 黄卓山 +1 位作者 朱洁明 刘金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2-80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的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水平是否与血压水平相关。【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初次诊断为高血压并完善了睡眠呼吸监测的患...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的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水平是否与血压水平相关。【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初次诊断为高血压并完善了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NYHAⅡ-Ⅳ级心力衰竭、停用影响RAAS激素水平药物未达1月的患者。OSAS的严重程度采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表示,检测患者卧位血浆肾素浓度、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记录患者入院后使用降压药前所测量的血压。根据AHI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AHI<15,代表无或轻度OSAS患者,B组AHI≥15,代表中重度OSAS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卧位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以及用药前血压的差异。通过线性相关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探究OSAS严重程度与RAAS、血压的相关性。【结果】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HI与醛固酮(rs=0.215,P=0.011)、肾素(rs=0.233,P=0.006)、ANGⅡ(rs=0.138,P=0.004)存在正相关性;AHI与收缩压(rs=0.306,P<0.001)、平均动脉压(rs=0.263,P=0.002)存在正相关性;收缩压与肾素(rs=0.288,P=0.001)存在正相关性;舒张压与肾素(rs=0.213,P=0.012)存在正相关性。进一步经多因素校正后醛固酮仍与AHI正相关(β=0.160,P=0.035)。【结论】OSAS严重程度与RASS激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醛固酮水平相关。OSAS主要影响患者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于此类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高血压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与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祯 税星 +2 位作者 吴震 陈泽锋 陈璘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6,共11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对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并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对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并行CCTA显示存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50%~70%)的2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临界病变血管304条。对以上纳入的冠脉临界病变血管行FFRct检查。FFRct以0.8为界,分为缺血组(FFRct≤0.8,N=108例)与非缺血组(FFRct>0.8,N=11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FFRct≤0.8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C/HDL-C对FFRct≤0.8的预测价值;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RC/HDL-C与FFRct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缺血组中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01)。与非缺血组相比,缺血组患者RC、RC/HDL-C比值、Non-HDL-C、APOB、HbA1c、FPG水平显著增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C/HDL-C比值、RC、Non-HDL-C、TC、TG、LDL-C、HDL-C、LP(a)、HbA1c、FPG均与FFRct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RC、RC/HDL-C比值、Non-HDL-C、TG、LP(a)、HbA1c、FPG均与FFRct≤0.8均呈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C/HDL-C比值是FFRct≤0.80的预测因子(OR=4.682,95%CI 1.197~18.316,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界病变患者RC/HDL-C比值水平与FFRct≤0.8独立相关,RC/HDL-C比值可能成为评估冠状功能性缺血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临界病变 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 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残余胆固醇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钱孝贤 陈燕铭 +3 位作者 刘勇 周彬 陈璘 吴伟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98-1701,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1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消心痛组41例,通心络组43例,通心络联合消心痛治疗组40例(通心络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1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消心痛组41例,通心络组43例,通心络联合消心痛治疗组40例(通心络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并与35例健康者比较。结果:消心痛组、通心络组和通心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85.00%和88.37%,后两组与消心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3组血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而ET-1和M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治疗后,通心络和通心络联合组患者NO水平和SOD活性明显升高,而ET-1和MDA水平明显下降。而消心痛组患者在治疗后,除NO水平明显升高外(P<0.05),SOD活性、ET-1和MD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心络可有效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O水平、保护SOD、抑制ET-1和MDA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心绞痛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通过抑制NF-κB p65介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彬 吴琳 +6 位作者 凌叶盛 余舒杰 刘定辉 柯世业 刘勇 郝宝顺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5-843,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水平评估HUVEC衰老;将复制性衰老模型细胞分为0、20、40、80、100μmol/L Rb1组,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处理衰老细胞48 h后观察衰老指标SA-β-Gal染色和PAI-1蛋白变化,每组3个复孔;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CPDL 2的HUVEC)、模型组(衰老细胞组)及人参皂苷Rb1组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活性,每组3个复孔;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及人参皂苷Rb1组细胞培养液中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每组3个复孔。【结果】累计细胞群体倍增值(CPDL)16的HUVEC可作为复制性衰老模型;与0μmol/L Rb1组相比,80μmol/L Rb1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和PAI-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0.001);复制性衰老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而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NF-κB p65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80μmol/L人参皂苷Rb1处理后SOD活力明显增加(P <0.05),MDA、IL-6、TNF-α的产量明显减少(P <0.05),NF-κB p65活性降低(P <0.001)。【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抑制NF-κB p65介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延缓复制性内皮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炎症 氧化应激 NF-ΚBP65 复制性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燕铭 吴琳 +7 位作者 刘勇 周彬 王敏 刘定辉 廖火城 吴伟康 吴以岭 钱孝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Hcy组和通心络组,提取总RNA并纯化,反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标记的cDNA探针,采用高通量Affymetric...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Hcy组和通心络组,提取总RNA并纯化,反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标记的cDNA探针,采用高通量Affymetric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含47 000个基因或基因片段)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和数字化处理,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推测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HUVECs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y组有4 343个基因表达上调,316个基因表达下调;与Hcy组相比,通心络组有3 409个基因表达上调,121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共同的差异基因生物功能涉及转录因子调控、激酶、细胞骨架与蛋白合成、转运功能、细胞因子、细胞-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和细胞黏附因子等。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是与血管新生、凋亡、氧化应激、凝血纤溶和炎症等相关的信号通路,如mTO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结论:通心络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这些基因改变可能参与了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凝血纤溶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高半胱氨酸 通心络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抗小鼠脑自然衰老及其对mTOR/p70S6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沛 宋志明 +9 位作者 刘勇 郝宝顺 余舒杰 周彬 刘定辉 牛海名 熊肇军 朱洁明 吴伟康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小鼠脑组织自然衰老的作用,并探讨mTOR/p70S6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7只C57/B6雌性小鼠购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其中7只3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青年组,20只22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老年组,青年组小鼠予...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小鼠脑组织自然衰老的作用,并探讨mTOR/p70S6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7只C57/B6雌性小鼠购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其中7只3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青年组,20只22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老年组,青年组小鼠予生理盐水(PBS)腹腔注射,老年组小鼠分别予PBS(对照)、低剂量Rb1(10 mg·kg-1·d-1)、高剂量Rb1(20 mg·kg-1·d-1)腹腔注射。6周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单胺氧化酶(MAO)活性,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p-m TOR/mTOR、p-p70S6K/p70S6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青年小鼠比较,老年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中的MDA含量增多,MAO活性增加,PAI-1蛋白表达增多,m TOR蛋白、p70S6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注射Rb1的两组小鼠脑组织MAO活性,m TOR蛋白、p70S6K蛋白磷酸化水平均降低;此外,高剂量Rb1组MDA含量、PAI-1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高剂量(20 mg·kg-1·d-1)人参皂苷Rb1可以减轻小鼠脑自然衰老;人参皂苷Rb1的这一抗衰老作用可能与m TOR/p70S6K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自然衰老 小鼠 脑组织 mTOR/p70S6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SOD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余舒杰 王敏 +4 位作者 周彬 宋志明 吴琳 陈璘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测定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两者在所研究人群的相关情况。【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8人,分为对照组(n=26)、高血压组(n=3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n=31)... 【目的】测定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两者在所研究人群的相关情况。【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8人,分为对照组(n=26)、高血压组(n=3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n=31)。参与者的血压均由水银式血压计测定。人群血浆的visfatin浓度和SOD活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而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GHb A1c)和血脂有相应方法测定。【结果】单纯高血压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体质量指数(BMI)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BMI和腰围(WC)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visfatin浓度(ng/m L)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57.6±16.0、118.3±21.7 vs 21.4±8.2,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较单纯高血压组血浆visfatin浓度(ng/m L)更高,且差异也有显著性(118.3±21.7 vs 57.6±16.0,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SOD活性(U/m L)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157.1±18.6、145.1±31.4 vs 168.4±23.1,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较单纯高血压组血浆SOD活性(U/m L)更低,且差异同样有显著性(145.1±31.4 vs 157.1±18.6,P<0.05)。对整个研究人群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visfatin浓度与SOD活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90,P<0.05)。【结论】单纯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且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浆visfatin浓度升高可能与SOD活性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高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宋志明 王敏 +12 位作者 刘勇 郝宝顺 牛海名 刘定辉 余舒杰 周彬 吴琳 余显冠 凌叶盛 彭沛 朱洁明 陈璘 钱孝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45-1350,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高糖(33 mmol/L葡萄糖)诱导的HUVECs早熟型衰老模型,观察硫化氢对衰老的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结果:HUVECs经高糖处理后,细胞生长缓慢,衰老...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高糖(33 mmol/L葡萄糖)诱导的HUVECs早熟型衰老模型,观察硫化氢对衰老的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结果:HUVECs经高糖处理后,细胞生长缓慢,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SA-β-Gal)阳性细胞数目增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明显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显著减少,丙二醛(MDA)产量明显增多,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活性增加;与模型组比较,100μmol/L和200μmol/L硫氢化钠(硫化氢供体)处理组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及PAI-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SOD1表达明显增加,MDA产量明显减少,NF-κB p65活性降低。结论:硫化氢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NF-κB p65活性而抵抗高糖诱导的HUVECs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内皮细胞 氧化性应激 NF-κB P65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eNOS/NO通路在人参皂苷Rb1抗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彬 余舒杰 +7 位作者 刘定辉 吴琳 王敏 柯世业 刘勇 郝宝顺 朱洁明 钱孝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62-1768,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并探讨SIRT1/e NOS/NO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HUVECs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并探讨SIRT1/e NOS/NO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HUVECs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水平评估HUVECs衰老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SIRT1前后衰老细胞中e NOS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检测细胞上清NO的含量。结果:累积细胞群体倍增水平(CPDL)为16的HUVECs可作为复制性衰老模型; 80μmol/L人参皂苷Rb1处理后衰老细胞内SIRT1和e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含量增加(P <0. 05),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0. 05);沉默SIRT1后,衰老细胞内e 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AI-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NO含量减少(P <0. 05);与SIRT1沉默组比较,在沉默SIRT1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Rb1后,e NOS和PAI-1表达水平及NO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调控SIRT1/e NOS/NO通路延缓HUVECs复制性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SIRT1/eNOS/NO信号通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复制性衰老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和超声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高脂蛋白(a)血症家族成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辉 余舒杰 +2 位作者 毛永江 张二红 郑荣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759-3762,376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量和超声回声跟踪(ET)技术检测高脂蛋白(a)〔Lp(a)〕血症家族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个高Lp(a)血症家族61人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量和超声回声跟踪(ET)技术检测高脂蛋白(a)〔Lp(a)〕血症家族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个高Lp(a)血症家族61人为病例组。按照年龄将其分为3个亚组,10~20岁亚组16人,21~40岁亚组26人,41~58岁亚组19人。同时选择在本院体检的与病例组各亚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61人为对照组。测量左侧颈总动脉(LCCA)IMT及右侧颈总动脉(RCCA)IMT,并利用超声ET技术检测双侧颈总动脉硬化程度〔硬化度(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膨大系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病例组10~20岁亚组与对照组10~20岁亚组LCCA、RCCA的IMT、β、Ep、AC、AI、PWV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21~40岁亚组与对照组21~40岁亚组LCCA、RCCA的IMT、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21~40岁亚组与对照组21~40岁亚组LCCA、RCCA的β、Ep、AC、PWV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41~58岁亚组与对照组41~58岁亚组LCCA、RCCA的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41~58岁亚组与对照组41~58岁亚组LCCA、RCCA的β、Ep、AC、AI、PWV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T测量可能不适合作为一个敏感指标用于发现高Lp(a)血症患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高Lp(a)血症家族中20岁以下的成员,超声ET技术难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21~40岁的成员,超声ET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敏感的手段用以发现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41~58岁的成员,由于血管内已经出现斑块等中晚期病变,超声ET技术不再适合评价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蛋白血症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反应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钱孝贤 陈燕铭 +4 位作者 吴伟康 刘勇 周彬 陈璘 刘金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伊贝沙坦组3组,每组10只。造模后12周终止实验处死大鼠,取血、尿和心脏标本,测定尿量、...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伊贝沙坦组3组,每组10只。造模后12周终止实验处死大鼠,取血、尿和心脏标本,测定尿量、体质量、心脏质量/体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血液和心脏组织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通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2周终止实验时糖尿病各组大鼠的尿量、心脏质量/体质量、血糖、HbA1c、血清和心脏组织的MD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体质量、红细胞和心脏组织的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伊贝沙坦组大鼠的血清和心脏组织的MDA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组,而SOD的活性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大鼠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损伤,伊贝沙坦组大鼠的心脏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较轻。【结论】伊贝沙坦能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脏损害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伊贝沙坦抑制糖尿病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伊贝沙坦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心肌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病变区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勇 钱孝贤 +3 位作者 吴伟康 周彬 陈璘 刘金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51-2155,共5页
目的:通过球囊损伤兔髂动脉造成动脉损伤的模型,观察四逆汤对损伤后动脉内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以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治疗组(四逆汤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 目的:通过球囊损伤兔髂动脉造成动脉损伤的模型,观察四逆汤对损伤后动脉内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以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治疗组(四逆汤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和四逆汤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2周后模型组、四逆汤组兔行髂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4周处死各组实验兔,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HE染色观察髂动脉内膜增生情况,通过免疫组化观察TGF-β1蛋白在血管壁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血管壁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病理观察可见对照组兔髂动脉管腔和管壁厚度正常,管壁光滑;模型组的管壁明显增厚、管腔明显狭窄,内膜增厚;而治疗组管壁增厚较轻,管腔狭窄较轻,内膜增厚程度减轻。对照组兔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四逆汤组,四逆汤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发现对照组兔髂动脉内膜TGF-β1的染色灰度和染色阳性面积比明显小于模型组和四逆汤组,而四逆汤组TGF-β1的染色灰度和染色阳性面积比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兔髂动脉TGF-β1mRNA表达明显低于四逆汤组和模型组,而四逆汤组TGF-β1mRNA的表达少于模型组(P<0.05)。结论:四逆汤可减轻兔髂动脉剥脱术后的内膜增生和血管的狭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髂动脉损伤后内膜TGF-β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减少TGF-β1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四逆汤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犬SOD和MDA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钱孝贤 陈燕铭 +5 位作者 吴伟康 刘勇 周彬 陈璘 刘金来 郑振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作用。[方法]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反搏组3组,分别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缺血模型,结扎后60 min、120 min、180 min记录以下指标:①心外...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作用。[方法]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反搏组3组,分别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缺血模型,结扎后60 min、120 min、180 min记录以下指标:①心外膜心电图;②血清MDA水平和红细胞SOD活性;③心肌组织的MDA水平和SOD活性。[结果]体外反搏组犬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在冠状动脉结扎前,3组犬血中MDA水平和SOD活性均无差异(P>0.05);结扎后60、120、180 min时,反搏组犬SOD活性明显高于缺血组,而MDA水平明显低于缺血组(P<0.05)。正常组和反搏组犬心肌SOD的活性明显高于缺血组,而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组(P<0.05)。[结论]体外反搏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反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EAhy926细胞caveolin-1和e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勇 郝宝顺 +9 位作者 刘定辉 宋志明 余舒杰 周彬 吴琳 王敏 朱洁明 钱孝贤 陈璘 吴伟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79-1584,共6页
目的:探讨四逆汤(Sini decoction,SND)防治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陷窝蛋白1(caveolin-1)和一氧化氮(NO)系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融合细胞(EAhy926细胞)模型,观察四逆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O系统和c... 目的:探讨四逆汤(Sini decoction,SND)防治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陷窝蛋白1(caveolin-1)和一氧化氮(NO)系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融合细胞(EAhy926细胞)模型,观察四逆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O系统和caveolin-1的影响。结果:Hcy加入后细胞生长缓慢,贴壁细胞数明显减少,NO浓度明显减低(P<0.05),caveolin-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内皮型NO合酶(eNOS)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四逆汤处理组贴壁细胞及细胞形态明显改善,NO浓度较Hcy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caveolin-1 mRNA和蛋白表达较Hcy模型组明显减弱(P<0.05),eNOS mRNA和蛋白表达较Hcy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其中以四逆汤1.0 kg/L+Hcy 4.0μmol/L组最明显。结论:Hcy可能通过增加caveolin-1表达和抑制eNOS表达而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而四逆汤通过抑制caveolin-1表达和增加eNOS的表达拮抗Hcy对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内皮细胞 陷窝蛋白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早熟性衰老与caveolin-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定辉 吴琳 +6 位作者 余舒杰 周彬 王敏 刘勇 郝宝顺 郑振达 钱孝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44-1550,共7页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早熟性衰老与窖蛋白1(caveolin-1)表达的关系,为延缓HUVECs衰老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建立6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早熟性衰老与窖蛋白1(caveolin-1)表达的关系,为延缓HUVECs衰老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建立6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HUVECs早熟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细胞周期评估内皮细胞衰老,采用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的方法检测caveolin-1的变化,观察人参皂苷Rb1对HUVECs衰老的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结果:60μmol/L H_2O_2可成功地诱导内皮细胞衰老,早熟性衰老的HUVECs体积变大,SA-β-Gal活性明显增加,细胞发生G_1期阻滞,细胞增殖受抑制,caveolin-1表达增多。与H_2O_2处理组相比,人参皂苷Rb1预处理延缓HUVECs早熟性衰老,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降低,G_0/G_1期细胞比例下降,caveolin-1表达减少。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抑制caveolin-1的表达延缓H_2O_2诱导的HUVECs早熟性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窖蛋白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人参皂苷R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通过抗氧化应激逆转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海名 宋志明 +5 位作者 彭沛 刘勇 郝宝顺 朱洁明 陈璘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建立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NaHS)预处理内皮细胞,观察其对衰老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建立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NaHS)预处理内皮细胞,观察其对衰老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0μmol/L H2O2预处理后,能显著提高细胞SAβ-gal阳性率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同时增加丙二醛(MDA)含量,但减少过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表达。而NaHS的预处理可以显著减少细胞SAβ-gal阳性率和PAI-1的表达,减少MDA的含量,增加SOD1的表达。【结论】NaHS可以逆转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其机制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内皮细胞 过氧化氢 衰老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