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1
作者 梁明 窦祖林 +5 位作者 王清辉 熊巍 郑雅丹 陈颖蓓 杨琼 邱雅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初步观察虚拟厨房上肢康复训练结合常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每次40min,每日1次,... 目的:初步观察虚拟厨房上肢康复训练结合常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每次4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3周。治疗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和虚拟厨房上肢康复训练各20min,每次共4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3周。其余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两组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MAS上肢部分(MAS-UE)和MBI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MAS-UE及MBI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FMA-UE、MBI的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虚拟厨房上肢康复训练结合常规康复作业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虚拟现实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7
2
作者 解东风 李奎 +1 位作者 李鑫 邱雅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5-947,共3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膝主动活动范围、膝关节功能及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关节松动术、关节功能牵引、渐进性抗阻...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膝主动活动范围、膝关节功能及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关节松动术、关节功能牵引、渐进性抗阻肌力训练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PNF技术、Thera-band平衡垫及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患膝的主动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患膝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关节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折术后 本体感觉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上肢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郑雅丹 胡昔权 +2 位作者 李奎 陈颖蓓 解东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3-528,共6页
目的:初步观察双侧上肢训练对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训练组(n=24)、对照组(n=24),前者接受双侧(患侧、健侧)上肢同向、节律运动的重复练习,... 目的:初步观察双侧上肢训练对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训练组(n=24)、对照组(n=24),前者接受双侧(患侧、健侧)上肢同向、节律运动的重复练习,后者接受常规上肢训练,即以患侧上肢为主的单侧训练。两组患者上肢训练的时间均为1h/d,5d/周,持续4周,其余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两组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MAS上肢部分和M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FMA上肢的近端部分(FMA-PUE)和远端部分(FMA-DUE)、MAS-UE及MBI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双侧训练组患者FMA-UE、FMA-PUE的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于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采用双侧上肢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其患侧上肢,尤其是上肢近端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双侧上肢训练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梁明 窦祖林 +6 位作者 王清辉 熊巍 关红丽 解东风 邱雅贤 张淑娴 梅卉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6-115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虚拟现实上肢康复训练与常规康复训练对比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计算FMA-UE的加权均数差(WMD),运用RevMan4.2软件... 目的:系统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虚拟现实上肢康复训练与常规康复训练对比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计算FMA-UE的加权均数差(WMD),运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虚拟现实组与常规组FMA-UE评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WMD=1.38,95%CI为[-2.39,5.15];治疗前后虚拟现实组FMA-UE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WMD=-9.95,95%CI为[-13.92,-5.89],虚拟现实组的FMA-UE评分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虚拟现实组与常规组FMA-UE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WMD=4.99,95%CI为[2.40,7.57],治疗后虚拟现实组的FMA-UE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虚拟现实上肢康复训练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的康复,并比常规康复训练更加有效。但是,目前关于虚拟现实上肢康复训练的高水平临床研究较少,故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虚拟现实 上肢功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淑娴 郑雅丹 +4 位作者 李鑫 胡昔权 刘远文 黄丽 李莉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恢复期手及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每日接受40min常规作业治疗和20min智能运动反馈系统训练,对... 目的:初步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恢复期手及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每日接受40min常规作业治疗和20min智能运动反馈系统训练,对照组每日接受1h常规作业治疗,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WMFT和M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UE、WMFT和MBI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E、WMFT和MBI的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FMA-UE和WMFT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MBI评分及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及上肢功能 运动反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组影响的纵向fMRI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胡昔权 蒋瑞姝 +3 位作者 邹艳 康庄 郑雅丹 陈颖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7-892,共6页
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探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脑功能重组的发生及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组的影响。方法:16例病程1—3个月初发的皮质下脑梗死患者基本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n=10)和对照组(n=6),分别接受、不接受康复... 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探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脑功能重组的发生及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组的影响。方法:16例病程1—3个月初发的皮质下脑梗死患者基本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n=10)和对照组(n=6),分别接受、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第1次)、入组4周后(第2次)进行FMA、MAS和MBI等运动功能评定和BOLD-fMRI扫描。fMRI扫描时运动模式依次为患手、健手被动腕关节背伸运动,比较两组患者fMRI扫描结果的异同点,计算患手运动时对侧M1激活的体积、强度和LI值,观察LI值与患手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①康复训练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第1次fMRI扫描时,两组患者都出现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散在的激活,表现为M1激活的缺失、双侧PMC、SMA、CMA、IPL、PFC、CRB等的明显激活。第2次fMRI扫描时,康复训练组患手运动时以对侧M1激活为主,并有双侧SMA、PMC的激活;对照组患者前、后两次fMRI扫描出现的皮质激活情况改变不大。③康复训练组患手被动运动时,M1区的LI值第1、2次fMRI扫描分别为负数、正数;不论是对侧M1激活的体积,还是强度,均是第2次fMRI检查优于第1次fMRI(P<0.05)。④康复训练组患者前后两次FMA、MAS评分的改善程度与M1区LI的改变呈正相关(r=0.917,r=0.949)。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与大脑发生的功能重组有关。康复训练可使患手运动时对侧M1区出现更多、更强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功能重组 康复训练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话瓣膜配合综合性吞咽康复在气管切开后患儿中的应用1例报道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纯青 温红梅 +2 位作者 万桂芳 武惠香 窦祖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咳嗽反射缺失并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1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切除术后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儿。患儿无咳嗽反射,环咽肌完全不开放,误吸严重。予安装说话瓣膜,行呼吸训练、球囊扩张...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咳嗽反射缺失并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1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切除术后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儿。患儿无咳嗽反射,环咽肌完全不开放,误吸严重。予安装说话瓣膜,行呼吸训练、球囊扩张术、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吞咽训练、吞咽手法训练及电刺激等康复。结果 7周后,患儿大口进食稀流质时发生误吸,有弱咳嗽反射,进食浓流质和糊状食物无误吸,环咽肌开放正常。于第11周拔除气管套管后拔除胃管,完全经口摄取足够营养。结论气管切开后并发严重误吸的吞咽障碍患者,可通过佩戴说话瓣膜和综合吞咽训练减少误吸,改善咳嗽反射,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吞咽障碍 环咽肌失弛缓 说话瓣膜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知行合一”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在康复科针灸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小燕 段然 +5 位作者 张瑾 李奎 戴萌 孙瑞芳 张耀文 姜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2-1174,共3页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瑰宝。作为传统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针灸治疗对康复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所致功能障碍具有独特疗效。关于针灸教学,在国内多数院校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均设有针灸课程,一般安排一学期的时间讲授...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瑰宝。作为传统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针灸治疗对康复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所致功能障碍具有独特疗效。关于针灸教学,在国内多数院校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均设有针灸课程,一般安排一学期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来看,在校期间的针灸理论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课时较短,授课内容难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康复科 实习教学 教学策略 知行合一 康复治疗学专业 应用 传统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障碍的康复 被引量:22
9
作者 窦祖林 文伟光 欧海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7-310,共4页
关键词 认知功能 知觉功能 认知障碍训练 信息处理能力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后的认知康复及其理论基础(一) 被引量:9
10
作者 窦祖林 文伟光 欧海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5-626,共2页
关键词 脑外伤 认知障碍 认知康复 理论基础 神经可塑性理论 信息处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上肢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雅丹 胡昔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大约有30%—36%的患者在脑卒中后6个月遗留上肢功能障碍[1],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手的功能很精细,这也是训练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一个原因。最近研究表明,双侧上肢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大约有30%—36%的患者在脑卒中后6个月遗留上肢功能障碍[1],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手的功能很精细,这也是训练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一个原因。最近研究表明,双侧上肢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尤其中到重度偏瘫的患者,比常用的训练方法疗效更好,其原理还未完全明了。目前国内的相关报道较少[2],本文就双侧上肢训练方法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上肢训练 双侧上肢 上肢功能障碍 应用 康复 重度偏瘫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性共济失调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治疗个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鑫 陈颖蓓 李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5-977,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运动控制的综合康复治疗对1例共济失调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运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协调性训练、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基于运动控制的运动疗法以及四肢末端感觉刺激、四肢联动、压力循环治疗等感... 目的观察基于运动控制的综合康复治疗对1例共济失调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运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协调性训练、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基于运动控制的运动疗法以及四肢末端感觉刺激、四肢联动、压力循环治疗等感觉运动治疗对1例共济失调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2个月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患者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定量表(ICARS)下降36分,日常生活活动分析评估表提高9分,Berg平衡量表提高9分,改良Barthel指数提高50分。结论基于运动控制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该例共济失调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但尚需进行病例积累和系统化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 感觉性共济失调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不同等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光青 兰月 +2 位作者 陈曦 林爱华 黄东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残疾等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状况,为制定合理的康复与社会辅助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等级人士间的康复需求分项目进行等级资料分析。结果不同等级视力、听力、肢体、智... 目的分析不同残疾等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状况,为制定合理的康复与社会辅助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等级人士间的康复需求分项目进行等级资料分析。结果不同等级视力、听力、肢体、智力残疾人间康复需求的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等级言语、精神残疾人间康复需求的构成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残疾程度越重对医疗服务与救助的需求越高,而对其他康复需求较低甚至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 康复 需求 对策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动态模型构建与仿真:以舌运动幅度下降为例
14
作者 张炜 钱善华 +4 位作者 刘丽 蒋宇靖 俞经虎 范雨超 卫小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6-744,共9页
目的 构建吞咽动态模型以模拟舌运动幅度下降导致的吞咽障碍。方法 通过CT和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的医学影像数据建立吞咽动态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法(SPH)分别模拟软组织和食团,将同一时刻模型姿态与12例吞咽障... 目的 构建吞咽动态模型以模拟舌运动幅度下降导致的吞咽障碍。方法 通过CT和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的医学影像数据建立吞咽动态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法(SPH)分别模拟软组织和食团,将同一时刻模型姿态与12例吞咽障碍患者VFSS影像数据对比,采用归一化方法定量评估吞咽动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调整不同黏度下吞咽动态模型的舌运动幅度,探索舌运动在吞咽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评估吞咽安全的有效性。结果 吞咽动态模型呈现的舌运动姿态和食团轨迹与VFSS影像高度一致,VFSS影像会厌附近区域亮度与仿真结果中SPH粒子数等效亮度高度相关(r=0.97)。舌运动幅度下降20%时,误吸粒子数、吞咽有效性和口咽腔内食团粒子平均速度均表现良好;布丁型流体在舌运动幅度下降较大的情况下,仍表现出良好的吞咽特性。结论 吞咽动态模型能模拟人体吞咽过程,为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和特医食品开发提供较好支持,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计算机模拟 舌运动 食团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康复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昔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1-754,共4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已经成为老年期认知障碍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神经变性病所致的认知障碍,其受关注程度逐渐提高。近年来,VCI概念的更新、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深入,为规范VCI的评估、康复并了解其...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已经成为老年期认知障碍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神经变性病所致的认知障碍,其受关注程度逐渐提高。近年来,VCI概念的更新、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深入,为规范VCI的评估、康复并了解其康复机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现阶段,进一步重视VCI的临床康复与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临床康复 VCI 神经变性 康复机制 临床价值 老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卒中后早期、全程康复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昔权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7期695-699,共5页
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当前中国所有疾病中因残疾导致寿命缩减最大的病种[1]。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超过200万,70%~80%卒中患者因残疾不能独立生活[2]。目前,卒中康复治疗已获得广泛认可,并取得相当的进展。卒中... 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当前中国所有疾病中因残疾导致寿命缩减最大的病种[1]。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超过200万,70%~80%卒中患者因残疾不能独立生活[2]。目前,卒中康复治疗已获得广泛认可,并取得相当的进展。卒中作为一种慢性病,重视其全程康复治疗,完善康复管理体系,并深入开展大型康复研究,对卒中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早期康复 全程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全面、全程康复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玲 李明月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7期708-712,共5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68岁。患者2018年7月18日下午被家人发现跌倒在地,呼之不应,伴大便失禁,无呕吐,无肢体抽搐,立刻送往当地医院。头颅CT示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并脑水肿,肺部CT示双肺感染,诊断为“脑梗死,肺部感染”,予以脱水降颅... 1病例介绍患者,女,68岁。患者2018年7月18日下午被家人发现跌倒在地,呼之不应,伴大便失禁,无呕吐,无肢体抽搐,立刻送往当地医院。头颅CT示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并脑水肿,肺部CT示双肺感染,诊断为“脑梗死,肺部感染”,予以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意识无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围手术期康复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8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 +9 位作者 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吕海金 郑海清 刘剑戎 蔡庆 任宇基 易慧敏 杨扬 胡昔权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3-554,共12页
尽管肝移植能治愈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但ACLF患者在肝移植围手术期面临多器官系统衰竭和术后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移植疗效。近年来,急危重症、肝病和外科领域的早期康复使得患者器官储备功能和手术耐受能力显著提升,术后生存... 尽管肝移植能治愈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但ACLF患者在肝移植围手术期面临多器官系统衰竭和术后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移植疗效。近年来,急危重症、肝病和外科领域的早期康复使得患者器官储备功能和手术耐受能力显著提升,术后生存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些理念也在ACLF肝移植围手术期得到很好的实践。为此,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的共同倡导下,通过文献证据总结,结合临床最佳实践,对肝移植围手术期综合康复措施进行了广泛探讨,在心肺和躯体康复的评估、干预以及其实施安全性达成了一定共识,为肝脏内科、移植科和重症医学科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 肝移植 围手术期 康复 评估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上) 被引量:137
19
作者 倪莹莹 王首红 +21 位作者 宋为群 李百强 陈建良 冯珍 郭兰 何志捷 黄怀 姜丽 寇秋野 刘宏亮 刘惠宇 陆晓 邱炳辉 石广志 万春晓 王于领 卫小梅 吴军发 许媛 杨翃 曾嵘 周君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4,共8页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提供参照。本共识由国内康复、重症等领域资深专家共同讨论,以循证医学研究为证据;历时10个月,经过多次分组座谈讨论和互审修改,最终完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康复 专家 中国 抢救成功率 工作模式 医疗行为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 被引量:121
20
作者 倪莹莹 王首红 +21 位作者 宋为群 李百强 陈建良 冯珍 郭兰 何志捷 黄怀 姜丽 寇秋野 刘宏亮 刘惠宇 陆晓 邱炳辉 石广志 万春晓 王于领 卫小梅 吴军发 许媛 杨栩 曾嵘 周君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第三部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刺激的觉醒感知能力不同程度降低或丧失。意识障碍根据觉醒障碍程度分为:嗜睡(somnolence)、... 第三部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刺激的觉醒感知能力不同程度降低或丧失。意识障碍根据觉醒障碍程度分为:嗜睡(somnolence)、昏睡(stupor)、昏迷(coma),根据意识内容障碍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康复 专家 中国 意识障碍 觉醒障碍 感知能力 环境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