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方案改善肝移植受者结局 被引量:6
1
作者 黎利娟 陆平兰 +5 位作者 周密 贡旭楠 刘剑戎 陈规划 易慧敏 吕海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在肝移植受者中实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5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否接受ERAS方案治疗将受者分为ERAS组(163例)和对照组(302例),ERAS组病情重于对照组。观察并记录肝移植受者的手...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在肝移植受者中实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5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否接受ERAS方案治疗将受者分为ERAS组(163例)和对照组(302例),ERAS组病情重于对照组。观察并记录肝移植受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输血量;记录肝移植受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28 d总撤除呼吸机时间、术后再插管率;记录肝移植受者术后90、180 d及1年的生存率,分析肝移植受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ERAS组受者的无肝期为45(39,53)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0(32,48)min(P<0.05)。ERAS组红细胞输注量为10(7,13)U,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10,28)U(P<0.05)。ERAS组受者的术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5(84,212)h、24(18,33)d,均短于对照组的154(103,253)h、34(20,50)d(均为P<0.05)。ERAS组受者的术后28 d总撤除呼吸机时间为26(25,27)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6(23,27)d(P<0.05)。ERAS组受者的术后再插管率为1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P<0.05)。ERAS组受者术后90、180 d以及1年的生存率均为9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者的81.1%、78.1%、75.7%(均为P<0.05)。ERAS和手术时间是肝移植受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ERAS管理模式可提高受者生存率,同时可缩短受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再插管率,对肝移植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肝移植 肝硬化失代偿 终末期肝病模型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性脑病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供者来源性感染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魏绪霞 易慧敏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法,供者来源性感染(DDI)与移植术后受者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相关。供者筛选技术的改进以及早期的防治可以提高移植的安全性。本文总结了DDI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虫感...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法,供者来源性感染(DDI)与移植术后受者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相关。供者筛选技术的改进以及早期的防治可以提高移植的安全性。本文总结了DDI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的病原体特征,并就其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以期为减少DDI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供者来源性感染 防治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病毒感染 寄生虫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脓毒症:1例报告并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指南解读
3
作者 易慧敏 魏绪霞 +8 位作者 黎利娟 安玉玲 吕海金 易小猛 刘剑戎 熊亮 周密 陆平兰 郭煜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6期378-381,共4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复习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SSC指南)解读及相关文献。结果 1例50岁...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复习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SSC指南)解读及相关文献。结果 1例50岁男性患者在肝移植术后1 d出现高热、血压下降,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经过适当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抗感染、血液净化等治疗获得缓解,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易发生感染,由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病死率高,因此一旦发生脓毒症,临床医师要积极地按照SSC指南进行早期的目标导向性治疗及集束化治疗,根据病原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物,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感染 脓毒症 抗感染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内CD4^+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朝荣 吕海金 +3 位作者 孙瑶 安玉玲 范明明 易慧敏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后肝内CD4+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25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control组和MSC组,每组75只。其中MSC组和control组均为HIRI模型小鼠,MSC组通过下腔静脉注射HUC-MSCs,cont...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后肝内CD4+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25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control组和MSC组,每组75只。其中MSC组和control组均为HIRI模型小鼠,MSC组通过下腔静脉注射HUC-MSCs,control组通过下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sham组仅进行开腹、关腹等操作,不行血管夹闭。分别于术后6、12、24 h,每组随机取15只小鼠,用于眼球取血法采血及取肝组织样本,每组剩下的30只小鼠用于肝内单核细胞的提取。比较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肝内单核细胞数量,CD4+T细胞比例、数量和阳性率;比较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清和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含量,及肝组织内共刺激分子B7-1和B7-2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2、24 h,control组的肝内单核细胞数量明显高于sham组,而MSC组的肝内单核细胞数量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0.05)。术后6、12、24 h,control组的CD4+T细胞比例、数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ham组(均为P<0.01),MSC组的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0.05);术后12、24 h,MSC组的CD4+T细胞数量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0.05)。术后6、12、24 h,control组血清和肝组织中的IL-17含量均高于sham组(均为P<0.01),而MSC组血清和肝组织中的IL-17含量均低于control组(均为P<0.01)。术后6 h,control组B7-2的m RNA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P<0.05);术后12、24 h,control组B7-1和B7-2的m RNA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均为P<0.01),而MSC组B7-1和B7-2的m RNA表达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均为P<0.01)。结论 HUC-MSCs抑制HIRI后肝内CD4+T细胞的数量和IL-17的分泌,同时减少肝内单核细胞数量及B7-1和B7-2 m RNA表达,减轻H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CD4+T细胞 白细胞介素(IL)-17 单核细胞 共刺激分子 流式细胞术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