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附82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熊亮 黎利娟 +2 位作者 安玉玲 魏绪霞 易慧敏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否出现腹腔出血,分为腹腔出血组(12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包括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否出现腹腔出血,分为腹腔出血组(12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包括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供肝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时间等参数;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82例患者中,12例发生腹腔出血(发生率为15%),均需二次手术止血。其中腹腔出血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33%),对照组70例患者中死亡8例(病死率为1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MELD评分、PT、INR、FIB、APTT、PL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腹腔出血组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及供肝冷缺血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的无肝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与供肝冷缺血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及手术时间长有关。应在术前充分纠正凝血功能,提高外科手术技术,以减少术后腹腔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腹腔出血 危险因素 冷缺血时间 出血量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易慧敏 陆平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6,共6页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的优化措施,以阻断或减轻机体的炎症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和病死率。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具有手术难度大、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的优化措施,以阻断或减轻机体的炎症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和病死率。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具有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大量输血、术后管理复杂等特点,术后恢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ERAS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进展以及肝移植围手术期ERAS实施方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加速康复外科 终末期肝病 重症监护室 住院时间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加速康复护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被引量:24
3
作者 卓金风 吕海金 +2 位作者 易慧敏 陈夏愉 张献玲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5,共5页
肝移植术已成为救治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而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肝移植术后的管理中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受者机体功能恢复,促进受者早日康复。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主要从术后生命体征和液体管理,胃肠道功能与营养管理,早期分级活动,镇静... 肝移植术已成为救治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而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肝移植术后的管理中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受者机体功能恢复,促进受者早日康复。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主要从术后生命体征和液体管理,胃肠道功能与营养管理,早期分级活动,镇静、镇痛与睡眠管理,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方面对肝移植术后加速康复护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SOP)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加速康复外科 康复护理 早期活动 标准化操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