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孔肯雅热:识别、治疗与防控
- 1
-
-
作者
石云锋
吴本权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0-736,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课题(2023YFC3503705)。
-
文摘
基孔肯雅热(CHIKF)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媒介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轻症病例以发热、严重关节痛和皮疹为主要特征,多数预后良好,但有部分病例出现非典型表现与慢性并发症,高危人群有转为重症病例的风险。近年来,CHIKF在全球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概述了CHIKF的基础知识,重点综述了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及防控的进展。对于发病前12 d内有CHIKF流行区旅居史、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临床表现,结合急性期IgM抗体、特异性IgG抗体、急性期病毒分离、急性期病毒核酸等实验室检测可帮助诊断。同时应与登革病毒、寨卡病毒等相似病毒引发的疾病进行鉴别或排除。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发热和疼痛。在防控方面的核心策略是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消灭蚊虫。CHIKF未来研究应继续致力于开发特效药物、安全有效的疫苗以及更便捷、准确的诊断工具,以应对该病持续扩散带来的挑战。
-
关键词
基孔肯雅热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防控
-
Keywords
Chikungunya fever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分类号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512.8
[医药卫生—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