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柏龄 刘少喻 +4 位作者 李佛保 韩卫东 梁春祥 韩国伟 张旭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8月,使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固定系统辅助复位加360°椎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3例,其中Ⅰ度滑脱7例、Ⅱ度16例,...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8月,使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固定系统辅助复位加360°椎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3例,其中Ⅰ度滑脱7例、Ⅱ度16例,均伴有腰椎不稳症,或不同程度椎管狭窄症和神经症状。【结果】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87%,随访8个月以上者15人,14人获骨性融合。临床疗效依侯树勋等制定标准,优13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结论】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是治疗有手术指征的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极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椎弓根钉固定系统 手术指征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余世明 胡俊勇 +3 位作者 李占春 曾宪尚 雷磊 徐栋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168-4169,共2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93例,其中旋后外旋型39例,旋前外旋型19例,旋前外展型27例,垂直压缩型8例。结果:本组93例,随访8个月~5年,优51例,...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93例,其中旋后外旋型39例,旋前外旋型19例,旋前外展型27例,垂直压缩型8例。结果:本组93例,随访8个月~5年,优51例,良27例,可12例,差3例。优良率占83.9%。结论:明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踝关节 诊断 治疗 下胫腓联合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俊勇 余世民 +2 位作者 雷磊 李占春 徐栋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161-4162,共2页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54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21~76岁。AO分型,B型24例,C型30例。开放伤14例,闭合伤40例。手术距受伤时间4h~14d,骨...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54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21~76岁。AO分型,B型24例,C型30例。开放伤14例,闭合伤40例。手术距受伤时间4h~14d,骨折复位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后踝选用可吸收螺钉或金属螺钉固定,外踝用1/3管状钢板螺钉固定,内踝用1~2枚拉力螺钉固定。术后行系统性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10个月~2.5年,平均14个月,骨折均愈合。以改良Bird-Jackson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评判总优良率89%。结论:适当的手术入路,准确的骨折复位,有效的内外固定,积极的术后康复可使大多数三踝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踝关节 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小金 黄少华 +1 位作者 刘艳 张小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8期60-61,共2页
目的: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住院患者护理的安全性。方法:运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加强对患者在入院时及住院期间的跌倒危险因素的预见性及动态护理评估,对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 目的: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住院患者护理的安全性。方法:运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加强对患者在入院时及住院期间的跌倒危险因素的预见性及动态护理评估,对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评分≥1分者,制定并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在住院前的既往史、住院后现病史的评估,有预见性地并及时地识别、评价和处理潜在的跌倒风险因素,避免患者在住院时发生跌倒事件,保证了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性。结论:综合评估患者住院前、住院期间的生理与心理情况,加强与患者家人及患者的沟通,能预见性地发现患者潜在的跌倒危险因素,对增强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安全性,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病变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俊勇 唐蕾 +1 位作者 余世明 李占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0年3月~2006年3月共12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8~66岁,病程2~20年,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4分,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切口,人工关节均选用非骨水泥...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0年3月~2006年3月共12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8~66岁,病程2~20年,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4分,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切口,人工关节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 h20min,术中出血550~1 500 mL,平均800 mL,术后11例获6个月~3年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72-94分,平均84分,术后早期共发生2例并发症,1例大面积心梗,1例急性精神障碍,后期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均恢复了独立行走能力。[结论]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但应严格手术指征并做好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病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同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少华 吴兰英 黎武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9-150,共2页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后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并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评估心理问题,做好正性引导;加强疼痛护理;合理冷敷,抬高患肢;做好局部的观察记录;限制踝关节活动;指导功能锻炼...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后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并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评估心理问题,做好正性引导;加强疼痛护理;合理冷敷,抬高患肢;做好局部的观察记录;限制踝关节活动;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患者能安心接受治疗护理,术后伤口痊愈,踝关节功能恢复。结论:踝关节骨折后在术前、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促进伤口愈合,使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踝关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占春 徐栋梁 +5 位作者 胡俊勇 雷磊 余世明 张渝生 曾宪尚 李永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63-4264,共2页
目的:评价开放复位内固定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手术并发症并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对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121例155侧患者,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5.2个月。结果:切开复位钢板内固... 目的:评价开放复位内固定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手术并发症并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对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121例155侧患者,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5.2个月。结果: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作为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主要方法,术后9例出现切口愈合延迟,皮缘坏死2例,2例出现异体骨排斥反应,畸形愈合13例;按AOFAS后足踝关节评分标准,平均84.3分。结论:注意术前、术中、术后的操作细节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8
作者 李永彪 肖良宝 +1 位作者 徐栋梁 杨忠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141-142,共2页
【目的】通过总结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31岁.受伤距手术5~14d;常用手术入路为 K-L 入路,髂腹股沟入路。【结果】23例随访,优15... 【目的】通过总结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31岁.受伤距手术5~14d;常用手术入路为 K-L 入路,髂腹股沟入路。【结果】23例随访,优15例,良5例,可3例。【结论】及时手术、解剖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固定术 内/利用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固定与钉板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远期疗效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曾宪尚 曾采采 +3 位作者 余世明 徐栋梁 李永彪 潘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45-846,共2页
目的:比较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系统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以髓内系统(PFN、Gamma钉及重建钉)和钉板系统(DHS)治疗的1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Harri... 目的:比较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系统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以髓内系统(PFN、Gamma钉及重建钉)和钉板系统(DHS)治疗的1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总分80分)评价疗效,用统计软件(SPSS)比较两者有无差异。结果:共79例得到随访,髓内固定组42例,钉板固定组37例。平均随访33.4个月。两组疗效评分经统计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系统均能有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两者中远期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中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