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壮桂 李鸣 +3 位作者 陈虹 陈岩峰 陈奋华 纪经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目的评价3种常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B组41例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 目的评价3种常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B组41例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气雾剂吸入治疗;C组29例采用静脉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每日1次,疗程5d。入选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如补液、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等。结果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和静脉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均能有效控制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对前两者,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气雾剂吸入不能有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结论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最佳给药途径,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治疗儿童哮喘发作的疗效与静脉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相当,依从性好,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胺混 支气管哮喘 儿童/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剂对哮喘患儿血清IL-4及IFN-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壮桂 纪经智 +4 位作者 李鸣 陈伟 陈岩峰 陈奋华 陈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对哮喘儿童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患者4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服泛福舒(BV)。对照组16例,给予相对应级别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入选患儿随访1年。所有患...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对哮喘儿童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患者4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服泛福舒(BV)。对照组16例,给予相对应级别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入选患儿随访1年。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及12个月后检测血清IL-4、IFN-γ、血浆总IgE浓度,测定肺功能。【结果】治疗组因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为(1.02±0.92)次,呼吸道感染的次数(1.32±1.03)次,而对照组分别为(2.17±1.52)和(3.78±1.81)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频率和哮喘再发次数正相关(P<0.01)。治疗后,两组IgE水平无明显下降。治疗组血清IL-4水平无明显改变,IFN-γ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血清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两组IFN-γ/IL-4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IFN-γ/IL-4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V不仅增强呼吸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功能,降低诱发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而且能够纠正机体Th1/Th2类细胞表达的偏移,调整哮喘患儿的免疫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剂 支气管哮喘 细胞因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血清瘦素、IL-4及IFN-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壮桂 李鸣 +3 位作者 纪经智 陈岩峰 陈奋华 陈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0,F0003,共2页
【目的】测量瘦素(1eptin)在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变化及其与Th1/Th2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瘦素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首诊时取静脉血测IL-4... 【目的】测量瘦素(1eptin)在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变化及其与Th1/Th2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瘦素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首诊时取静脉血测IL-4、IFN-γ和1eptin,同时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按GINA方案进行分级治疗,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取静脉血测IL-4、IFN-γ和1epti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血清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同样,治疗后血清lepti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此外,治疗前leptin水平与IL-4/IFN-γ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直线相关(r=0.749,P=0.05);治疗后leptin水平与IL-4/IFN-γ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同样直线相关(r=0.745,P=0.013)。【结论】血浆leptin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间的存在负相关,和哮喘儿童免疫功能密切相关,leptin可能参与哮喘儿童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哮喘 儿童 糖皮质激素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长期家庭氧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牛媛媛 张常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2919-2920,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当前世界上约有6亿COPD患者,在1990年其已成为全球第6位死亡原因,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5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当前世界上约有6亿COPD患者,在1990年其已成为全球第6位死亡原因,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5位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家庭氧疗 PULMONARY COPD患者 死亡原因 重大疾病 人类健康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烟曲霉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常然 邢艳利 +2 位作者 崔卫玲 牛媛媛 林建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04-2707,共4页
目的:建立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大鼠模型,并对模型研究价值进行相关分析,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动态观察大鼠血常规变化,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自制气管插管接种烟曲霉菌孢子悬液引起侵袭性肺烟... 目的:建立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大鼠模型,并对模型研究价值进行相关分析,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动态观察大鼠血常规变化,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自制气管插管接种烟曲霉菌孢子悬液引起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分别于接种后1、3、5、7d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及组织匀浆培养。结果:分次不同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后大鼠表现为精神萎靡、体重减轻,血常规示白细胞及分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不能分类。病理切片可见免疫抑制大鼠感染烟曲霉菌后随着时间延长肺组织病变逐渐加重。肺组织出血、纤维素渗出;烟曲霉菌孢子聚集并长出菌丝,引起肺泡结构破坏、弥漫性肺水肿。结论:成功建立了免疫抑制大鼠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动物模型,为研究免疫抑制宿主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药物疗效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 免疫抑制 血常规 组织病理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学、生化指标与胸膜炎症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常然 关开泮 +5 位作者 黄建强 林建聪 周华 李鸣 崔卫玲 牛嫒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09-1610,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学指标、生化学指标与胸膜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胸水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检测。结果胸水ADA均值为(25.62±14.32)U/L,血清LD...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学指标、生化学指标与胸膜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胸水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检测。结果胸水ADA均值为(25.62±14.32)U/L,血清LDH均值(186.03±67.05)U/L与胸水LDH均值(320.50±153.23)U/L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胸水中的LDH及胸水中ADA含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菌素试验、胸水ADA含量及血清、胸水LDH的比值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诊断意义,其中,胸水ADA含量对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菌素试验 腺苷脱氨酶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壮桂 陈岩峰 +3 位作者 李鸣 纪经智 陈奋华 陈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变应性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进行SIT治疗1年,于屋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取外周血,测定外周血清IL-4、IFN-γ... 目的探讨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变应性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进行SIT治疗1年,于屋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取外周血,测定外周血清IL-4、IFN-γ水平及检测肺功能。选择同期在我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儿童哮喘、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患儿2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1年后,SIT组儿童血清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及IFN-γ/IL-4升高(P<0.05),肺功能指标FVC、pre-FEV1%、pre-PEF%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儿童IFN-γ水平及IFN-γ/IL-4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肺功能指标FVC、pre-FEV1%、pre-PEF%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VC、pre-FEV1%、pre-PEF%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年后,SIT组pre-FEV1%、pre-PEF%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SIT能够调节体内Th1/Th2细胞的平衡,维持哮喘患儿良好的肺功能,SIT可能对哮喘儿童气道重塑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支气管哮喘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