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表一书联用预防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 被引量:17
1
作者 谭清华 李小金 +1 位作者 钟婉茜 吕洁梅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9期39-40,共2页
目的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预防跌倒告知书、预防跌倒宣教表(两表一书)于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用于441例经评估有潜在跌倒风险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对有跌倒潜在风险的患者进行评分→告... 目的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预防跌倒告知书、预防跌倒宣教表(两表一书)于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用于441例经评估有潜在跌倒风险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对有跌倒潜在风险的患者进行评分→告知家属或患者→签名→健康教育→签名,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住院时、住院期间循环不断地重复以上流程,患者出院时将两表一书保存在病历中留档。结果441例无1例发生跌倒意外。结论对患者进行动态防跌倒危险评估利于对跌倒危险患者重点防范,加强预防跌倒知识教育可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住院 跌倒 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 预防跌倒告知书 预防跌倒宣教表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神经症状评价量表-改良Young量表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香雪 李洵桦 +6 位作者 黄海威 刘冰 梁颖茵 朱荣兰 朱建忠 梁秀龄 蒲小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设计用于评价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神经系统症状的量表(改良Young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方法选取住院的脑型WD初诊患者60例,对所有WD患者分别用改良Young量表、WD全面评价量表(Globle asse... 目的设计用于评价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神经系统症状的量表(改良Young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方法选取住院的脑型WD初诊患者60例,对所有WD患者分别用改良Young量表、WD全面评价量表(Globle assessment scale,GAS量表)、帕金森联合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进行评分。间隔1 d后再次用改良Young量表进行评分。所有患者进行脑脊液铜检查。接受二巯基丙磺钠排铜治疗1个月后再次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分。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并结合WD患者脑脊液铜来分析量表在WD的临床意义。结果改良Young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系数=0.8733,重测信度系数在0.8以上,评定者间一致性系数维持在0.75到0.94。结构效度因子分析证明量表由肌张力障碍、其他运动障碍、高级神经功能3个方面构成,与临床构想一致。改良Young量表得分与GAS量表、UPDRS量表、ADL量表得分具有相关性。改良Young量表评分与脑脊液铜有相关性,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量表。量表的效标尺度((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为0.23。结论改良Young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反映WD的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可监测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WD患者脑内的代谢异常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Young量表 信度 效度 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壮桂 李鸣 +3 位作者 陈虹 陈岩峰 陈奋华 纪经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目的评价3种常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B组41例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 目的评价3种常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B组41例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气雾剂吸入治疗;C组29例采用静脉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每日1次,疗程5d。入选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如补液、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等。结果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和静脉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均能有效控制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对前两者,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气雾剂吸入不能有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结论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最佳给药途径,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治疗儿童哮喘发作的疗效与静脉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相当,依从性好,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胺混 支气管哮喘 儿童/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4
作者 梁颖茵 朱建忠 +4 位作者 陈松林 朱荣兰 林红征 周香雪 孙华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331-3334,共4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评价其在预测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8月本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40例,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全部病例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颈...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评价其在预测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8月本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40例,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全部病例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分型积分和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高胆固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硬化斑块积分与脑梗死相关并与危险因素数目预测价值相似。两者结合的预测价值较单独使用明显提高。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IMT积分、危险因素数目与脑梗死相关,综合两者能提高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部血管超声 颈动脉硬化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剂对哮喘患儿血清IL-4及IFN-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壮桂 纪经智 +4 位作者 李鸣 陈伟 陈岩峰 陈奋华 陈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对哮喘儿童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患者4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服泛福舒(BV)。对照组16例,给予相对应级别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入选患儿随访1年。所有患...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对哮喘儿童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患者4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服泛福舒(BV)。对照组16例,给予相对应级别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入选患儿随访1年。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及12个月后检测血清IL-4、IFN-γ、血浆总IgE浓度,测定肺功能。【结果】治疗组因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为(1.02±0.92)次,呼吸道感染的次数(1.32±1.03)次,而对照组分别为(2.17±1.52)和(3.78±1.81)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频率和哮喘再发次数正相关(P<0.01)。治疗后,两组IgE水平无明显下降。治疗组血清IL-4水平无明显改变,IFN-γ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血清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两组IFN-γ/IL-4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IFN-γ/IL-4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V不仅增强呼吸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功能,降低诱发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而且能够纠正机体Th1/Th2类细胞表达的偏移,调整哮喘患儿的免疫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剂 支气管哮喘 细胞因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通过调控NF-κB通路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与细胞毒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文明 郭润民 +4 位作者 陈景福 陈刚 郭瑞鲜 冯鉴强 廖新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61-1566,共6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阿霉素(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NF-κB p65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阿霉素(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NF-κB p65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细胞计数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核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及数量的变化。结果:应用5μmol/L 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明显上调磷酸化NF-κB p65(p-p65)表达水平,并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表现为IL-1β、IL-6、TNF-α的分泌水平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及细胞存活率降低。400μmol/L NaHS(H2S供体)预处理30 min能显著抑制DOX对心肌细胞p-p65表达的上调作用,并减轻DOX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使IL-1β、IL-6、TNF-α的分泌水平下降、凋亡细胞数量降低及细胞存活率升高。与NaHS的作用相似,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100μmol/L)预处理也能阻断DOX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IL-1受体拮抗剂(IL-1Ra,20μg/L)与DOX共处理能拮抗DOX对心肌细胞NF-κB p65的激活作用及细胞毒性作用。结论:在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中,NF-κB通路与IL-1β之间存在正的相互作用;H2S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对抗DOX引起的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NF-ΚB 阿霉素 心肌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异感症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党华 王琴 +3 位作者 温盛霖 甘嘉裕 靳卡尔 陈志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临床心理状态。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门诊咽异感症 5 1例 ,健康对照组 3 0例评定比较。结果 发现咽异感症患者个性以情绪不稳定 ,精神质及神...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临床心理状态。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门诊咽异感症 5 1例 ,健康对照组 3 0例评定比较。结果 发现咽异感症患者个性以情绪不稳定 ,精神质及神经质多见 ,心理状态以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为主 ,伴有强迫、恐怖、敌对、偏执、认识障碍、迟缓、睡眠障碍等。结论 咽异感症有复杂的心理症状 ,提示心理干预对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异感症 心理测验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治疗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东诞 曾群英 +2 位作者 王强 许庆 郭象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比索洛尔 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铜蓝蛋白检测在肝豆状核变性及其携带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周香雪 李洵桦 +5 位作者 黄海威 刘冰 朱荣兰 梁颖茵 朱建忠 梁秀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目前对于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尚不一致。文中探讨检测血清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和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研... 目的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目前对于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尚不一致。文中探讨检测血清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和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WD携带者的临床表现和铜代谢规律。方法确诊的WD患者60例,WD携带者30例,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所有入组者进行病史采集、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检测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以及铜代谢指标检查,包括脑脊液铜、血清铜、青霉胺排铜试验前后24 h尿铜。同时进行神经影像学、腹部B超、肝功能、肝炎标志物检查。结果 WD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显著高于健康人。WD携带者铜蓝蛋白异常者高达73%,其铜蓝蛋白水平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0.1 g/L且随肝功能波动,其尿铜略高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高于健康人。单纯病毒性肝炎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仅轻度降低。结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有助于鉴别WD、WD携带者和其他肝病。病毒性肝炎多导致铜蓝蛋白水平轻度异常;WD携带者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下降。WD携带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常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可作为WD携带者的诊断依据。WD携带者存在轻微铜代谢异常,但无临床症状,不需进行排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蓝蛋白 肝豆状核变性 杂合子 病毒性肝炎 血清铜 尿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激活的ERK1/2通路在化学性缺氧损伤PC12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文明 兰爱平 +4 位作者 林建聪 郭润民 沈宁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85-990,共6页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化学性缺氧损伤PC12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性低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处理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罗丹明1...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化学性缺氧损伤PC12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性低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处理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法测定caspase-3、ERK1/2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应用600μmol.L-1处理PC12细胞60 min可使磷酸化(p)ERK1/2的表达明显升高;在600μmol.L-1CoCl2处理PC12细胞前,应用500μmol.L-1N-乙酰半胱氨酸(NAC,为活性氧的清除剂)预处理1 h可抑制CoCl2对p-ERK1/2表达的上调作用;在600μmol.L-1CoCl2处理PC12细胞前,应用10μmol.L-1U0126(ERK1/2抑制剂)预处理2 h可保护PC12细胞对抗CoCl2引起的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细胞数目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及线粒体膜电位(MMP)丢失均减少;10μmol.L-1U0126预处理还能抑制CoCl2对p-p38MAPK表达的上调作用。此外,应用20μmol.L-1SB203580(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能抑制CoCl2对p-ERK1/2表达的上调作用。结论活性氧激活的ERK1/2通路介导CoCl2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并与p38MAPK通路存在相互的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1 2 活性氧 氯化钴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巯基丙磺钠结合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方法及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香雪 李洵桦 +6 位作者 黄海威 刘冰 朱荣兰 梁颖茵 朱建忠 梁秀龄 蒲小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93-4396,共4页
目的:研究二巯基丙磺钠(DMPS)联合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WD)的疗效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WD患者50例(脑型38例,肝型12例),接受DMPS治疗16个疗程,每疗程用改良Young量表对脑型DM患者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全部WD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 目的:研究二巯基丙磺钠(DMPS)联合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WD)的疗效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WD患者50例(脑型38例,肝型12例),接受DMPS治疗16个疗程,每疗程用改良Young量表对脑型DM患者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全部WD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出凝血功能、脑脊液铜、血清铜、尿铜等检查。患者出院后用锌剂维持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MPS治疗后,脑型WD患者的神经症状总评分、语言、肌张力增高、震颤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吞咽功能、精神异常评分升高。治疗前咽喉肌功能评分值、血清铜、年龄是影响是否出现症状加重的因素。治疗后脑脊液铜、血清铜较治疗前降低,尿铜较治疗前升高。血清铜与DMPS剂量、疗程、治疗方式成负相关;尿铜与治疗药物剂量、治疗方式呈正相关,与疗程呈负相关。WD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肝型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下降。锌剂长期维持过程中,神经症状持续好转。结论:DMPS对于肝型WD治疗效果不佳。但DMPS可有效改善脑型WD的神经症状,排铜效果优于青霉胺。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吞咽、语言、精神症状一过性加重,但并未出现类似青霉胺的不可逆神经症状加重。DMPS的治疗以长疗程、大剂量、静脉推注的方案为佳。间断DMPS结合锌剂长期维持,可能是脑型WD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二巯基丙磺钠 锌剂 血清铜 尿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学、生化指标与胸膜炎症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常然 关开泮 +5 位作者 黄建强 林建聪 周华 李鸣 崔卫玲 牛嫒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09-1610,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学指标、生化学指标与胸膜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胸水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检测。结果胸水ADA均值为(25.62±14.32)U/L,血清LD...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学指标、生化学指标与胸膜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胸水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检测。结果胸水ADA均值为(25.62±14.32)U/L,血清LDH均值(186.03±67.05)U/L与胸水LDH均值(320.50±153.23)U/L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胸水中的LDH及胸水中ADA含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菌素试验、胸水ADA含量及血清、胸水LDH的比值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诊断意义,其中,胸水ADA含量对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菌素试验 腺苷脱氨酶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长期家庭氧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牛媛媛 张常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2919-2920,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当前世界上约有6亿COPD患者,在1990年其已成为全球第6位死亡原因,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5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当前世界上约有6亿COPD患者,在1990年其已成为全球第6位死亡原因,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5位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家庭氧疗 PULMONARY COPD患者 死亡原因 重大疾病 人类健康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烟曲霉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常然 邢艳利 +2 位作者 崔卫玲 牛媛媛 林建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04-2707,共4页
目的:建立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大鼠模型,并对模型研究价值进行相关分析,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动态观察大鼠血常规变化,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自制气管插管接种烟曲霉菌孢子悬液引起侵袭性肺烟... 目的:建立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大鼠模型,并对模型研究价值进行相关分析,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动态观察大鼠血常规变化,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自制气管插管接种烟曲霉菌孢子悬液引起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分别于接种后1、3、5、7d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及组织匀浆培养。结果:分次不同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后大鼠表现为精神萎靡、体重减轻,血常规示白细胞及分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不能分类。病理切片可见免疫抑制大鼠感染烟曲霉菌后随着时间延长肺组织病变逐渐加重。肺组织出血、纤维素渗出;烟曲霉菌孢子聚集并长出菌丝,引起肺泡结构破坏、弥漫性肺水肿。结论:成功建立了免疫抑制大鼠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动物模型,为研究免疫抑制宿主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药物疗效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 免疫抑制 血常规 组织病理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通过抑制瘦素通路对抗高糖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付贞 陈景福 +4 位作者 潘德茂 田丽红 郭润民 游琼 吴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9,共7页
目的:探讨柚皮苷能否通过抑制瘦素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糖HG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瘦素及瘦素受体(LEPR)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盒(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凋亡... 目的:探讨柚皮苷能否通过抑制瘦素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糖HG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瘦素及瘦素受体(LEPR)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盒(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凋亡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的变化;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应用35mmol/L葡萄糖(HG)处理H9c2心肌细胞6~24h能上调瘦素表达,其中9h时表达最多;HG处理心肌细胞1-24h也能促进LEPR表达,其中12h时表达最多;在HG处理心肌细胞前,80μmol/L柚皮苷预处理2h能明显抑制HG对瘦素及LEPR表达的上调作用;柚皮苷预处理2h、瘦素拮抗剂预处理24h或瘦素受体拮抗剂预处理2h均能抑制HG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增多,凋亡细胞数量和胞内ROS生成减少,MMP回升。结论:柚皮苷可通过抑制瘦素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HG引起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瘦素 受体 瘦素 高血糖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血清瘦素、IL-4及IFN-γ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壮桂 李鸣 +3 位作者 纪经智 陈岩峰 陈奋华 陈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0,F0003,共2页
【目的】测量瘦素(1eptin)在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变化及其与Th1/Th2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瘦素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首诊时取静脉血测IL-4... 【目的】测量瘦素(1eptin)在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变化及其与Th1/Th2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瘦素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首诊时取静脉血测IL-4、IFN-γ和1eptin,同时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按GINA方案进行分级治疗,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取静脉血测IL-4、IFN-γ和1epti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血清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同样,治疗后血清lepti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此外,治疗前leptin水平与IL-4/IFN-γ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直线相关(r=0.749,P=0.05);治疗后leptin水平与IL-4/IFN-γ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同样直线相关(r=0.745,P=0.013)。【结论】血浆leptin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间的存在负相关,和哮喘儿童免疫功能密切相关,leptin可能参与哮喘儿童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哮喘 儿童 糖皮质激素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建忠 梁颖茵 +3 位作者 徐雪 朱荣兰 姚璐 周香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观察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使用美金刚5mg,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并进行4、12、24周临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UPDRSⅢ评定患者开... 目的:观察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使用美金刚5mg,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并进行4、12、24周临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UPDRSⅢ评定患者开期的运动功能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MMSE评分无明显改善,12、24周后MMSE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PDRSⅢ评分:治疗组4、12周后有一定程度改善(P<0.01),而24周后改善不明显。对照组治疗4、12周后MMSE、UPDRSⅢ均无明显改善,而24周后有一定程度改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金刚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具有安全性,且对运动障碍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美金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建忠 黎锦如 +3 位作者 姚璐 朱荣兰 梁颖茵 周香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D)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300例确诊为帕金森病的门诊患者,采用UPDRSⅢ评定患者开期的运动功能,Hoehn-Yahr分级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阳性...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D)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300例确诊为帕金森病的门诊患者,采用UPDRSⅢ评定患者开期的运动功能,Hoehn-Yahr分级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价患者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300例PD患者中,175例(58.3%)出现较为严重的阴性精神症状,其中缺乏社交兴趣171例(57.0%),情感平淡或迟钝164(54.6%),意志缺乏103(34.3%),经分析PD患者阴性精神症状与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年龄、左旋多巴每日剂量相关,与性别无关。18例(6.0%)出现较为严重的阳性精神症状,其中幻觉16例(5.3%),最常见于使用安坦(28.75%)的患者。结论:PD患者精神障碍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缺乏社交兴趣、情感平淡或迟钝、意志缺乏、幻觉等,阴性精神症状与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年龄、左旋多巴每日剂量相关,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精神障碍 阴性精神症状 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53-ku重组蛋白上调M2型肺泡巨噬细胞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3
19
作者 关开泮 江仁 +6 位作者 徐雪 刘志豪 廖瑾莉 熊艳 詹红 曾庆理 徐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53-ku蛋白(rTsP53)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脂多糖注射(LPS,10 mg/kg)建立BALB/c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在肺损伤后2 h尾静脉注射rTsP53(50μg/只)治疗。统计各组小鼠7... 【目的】探讨重组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53-ku蛋白(rTsP53)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脂多糖注射(LPS,10 mg/kg)建立BALB/c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在肺损伤后2 h尾静脉注射rTsP53(50μg/只)治疗。统计各组小鼠72 h累计死亡率,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脏病理损伤情况,测量肺脏湿/干质量比(W/D),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IL-6和IL-4浓度,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巨噬细胞TNF-α、iNOS、IL-10和Arg-1的mRNA表达。【结果】经rTsP53蛋白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肺损伤小鼠72 h死亡率,减轻脓毒症小鼠肺脏组织的病理损伤,降低肺脏的湿干重比,降低Smith评分。LPS组小鼠肺泡灌洗液IL-6较空白组升高,而IL-4下降,灌洗巨噬细胞的TNF-α,iNOS的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升高,而IL-10,Arg-1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表现出M1表型极化的特点;经rTsP53蛋白治疗的脓毒症小鼠肺泡灌洗液IL-6浓度下降,IL-4水平上升,灌洗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表现为IL-10,Arg-1的mRNA表达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升高,而iNOS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结论】rTsP53蛋白通过上调M2型巨噬细胞抑制炎症反应和修复组织损伤,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发挥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53-ku蛋白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M2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剂对婴幼儿喘息发作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壮桂 纪经智 +3 位作者 李鸣 陈岩峰 陈奋华 陈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2-1613,共2页
目的比较婴幼儿喘息发作患者给予免疫调节剂干预治疗后喘息发作的变化,探讨免疫调节剂对婴幼儿喘息预后的影响。方法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首次发作喘息患儿首诊时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其... 目的比较婴幼儿喘息发作患者给予免疫调节剂干预治疗后喘息发作的变化,探讨免疫调节剂对婴幼儿喘息预后的影响。方法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首次发作喘息患儿首诊时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24例为免疫调节剂干预组:泛福舒,3.5mg/d,每月服10d,疗程3月;基础治疗组19例: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200μg/d,疗程3月。同时选择10例同期在儿童保健门诊做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并于我院儿科哮喘门诊随诊观察或电话跟踪随诊1年,记录喘息再发的次数和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两组患儿1年内反复喘息发作的观察比较,泛福舒干预组患儿喘息发作≥3次的比率为25%,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63.2%),差异有显著性(χ2=6.344,P<0.05);在呼吸道感染方面,泛福舒干预组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健康对照组相当,差异无显著性(t=0.72,P>0.05),基础治疗组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健康对照组及泛福舒干预组相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3.11、3.92,P<0.05)。结论免疫调节剂能够有效减少婴幼儿喘息发作患者再次发作的次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降低婴幼儿喘息发作患者发展为哮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喘息 免疫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