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胎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案讨论
1
作者 徐琦 周祎 +4 位作者 何志明 陈秋莉 曹筱佩 李淑娟 谢红宁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3-635,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34岁,孕24+5周,因甲状腺功能减退10+年,发现胎儿水肿10 d,于2024年2月17日转诊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治疗。患者末次月经2023年8月28日,本次妊娠为自然受孕,G 1 P 0。10+年前,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131 I放... 1病历摘要患者,34岁,孕24+5周,因甲状腺功能减退10+年,发现胎儿水肿10 d,于2024年2月17日转诊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治疗。患者末次月经2023年8月28日,本次妊娠为自然受孕,G 1 P 0。10+年前,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131 I放射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规律口服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100μg每日1次。孕16周时检查游离甲状腺功能结果示:促甲状腺激素(TSH)15.3 mU/L,予改口服左旋甲状腺素150μg每日1次,后于孕22+4周时遵医嘱改口服左旋甲状腺素125μg每日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孕妇 病案讨论 胎儿甲状腺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表现在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8
2
作者 谢晓燕 许尔蛟 +6 位作者 徐辉雄 徐作峰 刘广健 郑艳玲 梁瑾瑜 黄蓓 吕明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各种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在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s-FLP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的s-FLPs的各种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及其诊断效能,总结s-FLPs的重要增强特征,探讨超声造影表现的鉴别诊断意义。结果不同s-FLPs的实质... 目的探讨各种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在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s-FLP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的s-FLPs的各种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及其诊断效能,总结s-FLPs的重要增强特征,探讨超声造影表现的鉴别诊断意义。结果不同s-FLPs的实质始增时间、病灶始增时间和增强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病灶始增-峰值时间有较大的差异(P<0.05)。以增强速度快慢诊断胰腺癌和肿瘤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5%、71.4%、85.7%和75.0%、91.7%、89.3%。以增强模式诊断胰腺癌和肿瘤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78.6%、83.9%和75.0%、100%、94.6%。增强模式的Youden指数最高。把不同的诊断指标进行组合后,增强模式与增强速度的组合诊断价值最高,但其Youden指数并没有得到提高。结论不同s-FLPs具有不同的增强表现,增强速度和增强模式的差异是鉴别诊断胰腺癌或肿瘤样胰腺炎的最重要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肿瘤 炎症 超声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早孕末期胎儿心脏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菊 谢红宁 +3 位作者 林美芳 雷婷 汪南 李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2-448,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可靠性来评估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进行早孕末期胎儿心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病例来自我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进行早孕末期(11-13+6周)颈后皮...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可靠性来评估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进行早孕末期胎儿心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病例来自我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进行早孕末期(11-13+6周)颈后皮层超声测量并经随访心脏结构正常的胎儿115例.获取胎儿心脏四维STIC容积后由两名研究者离线分析.比较胎儿心脏各标准切面的显示率;检验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组间及组内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组间及组内可靠性.[结果]心脏检查完成率均达85%以上.灰阶及彩色多普勒(CDFI)条件下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达97%和85%以上;而三血管切面的显示率在灰阶条件为50%,联合CDFI技术后提高到85%.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组间一致性K值分别为0.82~ 0.96;组内一致性K值分别为0.86~0.99.心脏横径、面积、周长;左、右心室内径;主、肺动脉内径组间测量的同类相关系数(ICC)为0.86~ 0.99,组内ICC为0.9 ~ 0.99.室间隔厚径、主动脉弓峡部内径、动脉导管弓内径组间测量的ICC为0.45 ~ 0.55,组内ICC为0.52~0.79.[结论]四维超声STIC技术可以显示早孕末期大部分胎儿心脏的标准筛查切面;STIC技术显示早孕末期胎儿心脏各标准切面及测量心脏、大血管径线均有良好组间及组内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超声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早孕末期 胎儿心脏 一致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三维超声定量分析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小脑蚓部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红宁 蔡丹蕾 +2 位作者 何花 朱云晓 李丽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方法定量分析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腹三维超声方法观察和比较571例正常中晚孕期胎儿和39例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小脑蚓部,采用小脑蚓部最大切面面积指标分... 目的探讨产前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方法定量分析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腹三维超声方法观察和比较571例正常中晚孕期胎儿和39例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小脑蚓部,采用小脑蚓部最大切面面积指标分析正常胎儿小脑蚓部面积与孕周的关系,比较正常与异常组测量数据。结果经腹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方法成功检测529例正常胎儿小脑蚓部最大切面面积,其测值与孕周呈正相关(r2=0.854,P<0.05)。39例Dandy-Walker综合征包括14例Dandy-Walker畸形(DWM)和25例Dandy-Walker变异型(DWV),其中12例DWM和2例DWV未显示蚓部结构,其余蚓部切面面积均明显小于相应孕周正常测值。结论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能够克服二维扫查难以获取胎儿头颅正中矢状切面的不足,得到满意的小脑正中矢状切面图像,有助于分析正常和异常小脑蚓部发育的变化规律,为DWS的产前诊断提供一个新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DANDY-WALKER综合征 小脑蚓部 三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东红 陆堃 +3 位作者 林红 吴妙龄 庞家传 阚绪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47-549,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PPH)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5例PPH患者的超声诊断 ,部分与心导管结果对照。结果  75例PPH患者中 ,超声诊断 67例 ,诊断符合率达 89.3 %;其中有18例与心导管检查对...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PPH)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5例PPH患者的超声诊断 ,部分与心导管结果对照。结果  75例PPH患者中 ,超声诊断 67例 ,诊断符合率达 89.3 %;其中有18例与心导管检查对比 ,两者对肺动脉压力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 (89.3± 2 3 .2 )mmHgvs (80 .8± 2 5 .6)mmHg ,P >0 .0 5 ,两种方法相关性好 (r =0 .82 ,P <0 .0 0 1) ;早期PPH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可正常 ,晚期严重PPH患者则降低。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无创、准确测定PPH患者肺动脉压力 ,重复性好 ;超声心动图在PPH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超声心动图检测PPH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可了解病情进展和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描记术 彩色多普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筛查价值(英文)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丽 符小艳 彭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2-635,共4页
【目的】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行早孕期心脏筛查且产前可疑心脏畸形共87例,与追踪结果比较,分析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 【目的】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行早孕期心脏筛查且产前可疑心脏畸形共87例,与追踪结果比较,分析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心脏畸形诊断的价值,同时分析不同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本研究的87例病例中,包括严重心脏畸形62例(71.3%,62/87)和非严重心脏异常25例(28.7%,25/87)。与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检结果比较,应用三维超声STIC技术共分析诊断正确心脏畸形78例(89.7%)。单纯四腔心切面对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为48.3%(42/87),四腔心切面联合左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检出率为64.4%(56/87),四腔心切面联合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检出率为66.7%(58/87),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的检出率为79.3%(69/87),四腔心切面联合左心室、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的检出率为89.7%(78/87)。【结论】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可在早孕期进行胎儿心脏筛查,联合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筛查可提高心脏畸形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时间空间复合成像技术 心脏畸形 早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内翻产前超声特征及与染色体异常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林美芳 谢红宁 +2 位作者 郑菊 雷婷 李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295,共5页
【目的】总结足内翻胎儿产前超声特征及其合并染色体异常情况,分析决定预后的独立因素以提供产前咨询的资料。【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0产前超声诊断为足内翻并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的病例89例,其中不合并畸形16(18.0%)例,... 【目的】总结足内翻胎儿产前超声特征及其合并染色体异常情况,分析决定预后的独立因素以提供产前咨询的资料。【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0产前超声诊断为足内翻并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的病例89例,其中不合并畸形16(18.0%)例,合并畸形73(82.0%)例。总结其合并其他畸形的情况,精确概率法分析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合并畸形最多为骨骼系统的其他畸形,共35例(47.9%),其次神经系统畸形30例(41.1%)。60例(不合并畸形组11例,合并畸形组49例)行染色体检查,合并畸形组染色体异常概率(17/49,34.7%)高于不合并畸形组(0/11,0%)(P=0.03)。染色体异常以18三体多见(8/17,47.1%)。无合并畸形组生存率(8/16,50.0%)与合并畸形组足内翻生存率(1/7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有、无合并畸形是影响临床结局独立因素(P=0.01),合并其他畸形足内翻预后不良[OR=11.9(95%CI:1.8~80.1)]。【结论】足内翻胎儿合并的畸形以骨骼系统其他畸形最常见;有、无合并畸形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足内翻合并其他畸形时染色体异常率高于不合并畸形,其中染色体异常以18三体多见;不合并其他畸形时,染色体风险较低,可不建议行染色体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翻 产前诊断 染色体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表现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立达 王伟 +5 位作者 刘广健 吕明德 徐作峰 谢晓燕 王燕 陈勉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EUS表现,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9例经病理确诊的FNH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三期增强模式、离心性增强、轮辐状动脉、供血动脉和中央瘢痕,并分析上述各征象与病灶大小及肝脏背景的关系。结果 49例中,...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EUS表现,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9例经病理确诊的FNH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三期增强模式、离心性增强、轮辐状动脉、供血动脉和中央瘢痕,并分析上述各征象与病灶大小及肝脏背景的关系。结果 49例中,三期最常见的增强模式分别为动脉期高增强(45/49,91.84%)、门脉期等增强(25/49,51.02%)及延迟期等增强(21/49,42.86%);离心性增强27例(55.10%),轮辐状血管14例(28.57%),可见供血动脉33例(67.34%),中央瘢痕13例(26.53%)。在≤3cm和≤5cm的FNH中分别有15例(15/21,71.43%)和25例(25/38,65.79%)检出离心性增强,在≤3cm的FNH中未见中央瘢痕,但不同大小的FNH中轮辐状动脉(P=0.78)和供血动脉(P=0.62)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肝脏背景的FNH中,4种CEUS典型征象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FNH最常见的三期增强模式为"高-等-等";离心性增强常见于较小的FNH,而较大FNH多可见中央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病理学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移植肾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彭川 林满霞 +3 位作者 王燕 王长希 谢晓燕 徐作峰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移植肾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有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28例肾移植患者的普通超声和CEUS图像资料,以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标准,分析CEUS在移植肾血管并发症中的...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移植肾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有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28例肾移植患者的普通超声和CEUS图像资料,以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标准,分析CEUS在移植肾血管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8例患者均未发生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22例确诊发生血管并发症。CEUS正确诊断血管并发症17例,漏诊5例移植肾动脉狭窄,误诊1例移植肾局灶性梗死。CEUS诊断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0.77、1.00、1.00、0.55及0.82。普通超声及CEUS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0.37和0.74,0.89和1.00,0.88和1.00,0.40和0.64,0.54和0.82。两者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EUS是诊断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超声造影 移植肾 血管并发症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和超声双期增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灿辉 李子平 +5 位作者 徐辉雄 孟悛非 冯仕庭 范淼 彭振鹏 郭欢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比较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HCC)的CT和超声双期增强的特点,探讨两种方法诊断PI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PIHCC的CT和超声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的资料。CT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时间分别为注入对比剂... 目的比较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HCC)的CT和超声双期增强的特点,探讨两种方法诊断PI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PIHCC的CT和超声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的资料。CT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时间分别为注入对比剂后25 s、60 s,超声造影分别为9~40 s、41~120 s。结果肿瘤最大径3.0~16.0 cm,位于肝左叶9例,肝右叶11例。CT双期全瘤低增强8例中超声造影7例(87.5%)表现为全瘤的低增强;CT双期环形增强12例中超声造影10例(83.3%)表现为周边环形增强。超声造影门静脉期瘤内低增强范围较动脉期扩大12例(60%)。PIHCC的CT双期增强方式与超声造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1.33,P>0.05)。动脉期瘤内小血管CT显示4例(20%),超声造影显示10例(5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17,P<0.05)。结论PIHCC的CT和超声双期增强方式相似,两者均能为诊断PIHCC提供重要信息。超声双期增强显示瘤内小血管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ovue排泄性超声尿路造影与X线膀胱尿路造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劲松 周路遥 +4 位作者 曾斯慧 张春丽 曾广绥 王洁 陈庆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探讨Sonovue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VUS)评估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价值。方法纳入36例[共72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yelo-Ureter Units,PUUs)]临床疑为膀胱输尿管返流且同时进行了VUS和排泄性X线膀胱尿路造影(VCUG)的儿童病人。比较VUS和V... 目的探讨Sonovue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VUS)评估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价值。方法纳入36例[共72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yelo-Ureter Units,PUUs)]临床疑为膀胱输尿管返流且同时进行了VUS和排泄性X线膀胱尿路造影(VCUG)的儿童病人。比较VUS和VCUG发现VUR的敏感性和一致性。根据返流分级标准比较两者判断返流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72个PPUs,VUS发现26个PUUs(36.1%,26/72),而VCUG发现21个PUUs(29.2%)存在返流,两者对返流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65个PUUs(90.3%,65/72)的结果在两种方法完全一样(McNemar检验,Kappa值=0.843),表明两者的一致性较好。另外,VUS经会阴部观察还显示了2个病例的后尿道瓣膜。结论 Sonovue介导的VUS在检测和分级膀胱输尿管反流上不差于甚至优于VCUG,且更安全,应该作为膀胱输尿管返流的首选筛查和随访工具。另外,VUS经会阴部观察对评估后尿道病变也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返流 超声检查 微气泡 逆行膀胱输尿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胎儿脐动脉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产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晓东 陈冬莹 +5 位作者 田媛媛 王竹 冯洁玲 詹雁峰 梁柳琴 詹钟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早产的监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活胎分娩的160例SLE孕妇。结果 SLE孕妇妊娠时平均年龄为(29.7±3.7)岁(20~37岁),...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早产的监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活胎分娩的160例SLE孕妇。结果 SLE孕妇妊娠时平均年龄为(29.7±3.7)岁(20~37岁),早产52例(32.5%),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足月产76例(47.5%)。<34周的早产发生率为26.9%,≥34周的早产发生率为73.1%。早产原因依次为治疗性早产(30例)、自发性早产(12例)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10例)。胎儿脐动脉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早产组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S/D值均高于足月产组(P<0.05)。受试者运算特征曲线(ROC)中PI、RI、S/D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CI 0.5~0.7)、0.7(95%CI 0.6~0.8)、0.6(95%CI 0.5~0.7)。选取PI、RI、S/D的最佳截点:1.0、0.7、2.8,其敏感性分别为34.6%、50.0%、50.0%,特异性分别为84.2%、81.6%、81.6%。结论 SLE妊娠早产发生率较高。脐动脉血流多普勒彩超检查可作为SLE患者孕晚期的无创监测手段,对指导分娩时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胎儿脐动血流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可疑恶性乳腺病灶的囊实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艳玲 陕泉源 +3 位作者 罗佳 梁瑾瑜 李李 谢晓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CEUS在可疑恶性乳腺病变囊实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7例患者共277个可疑恶性乳腺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分别做出相应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同时进行医师诊断信心分级。结果 277例可疑乳腺病变,CEUS较常... 目的探讨CEUS在可疑恶性乳腺病变囊实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7例患者共277个可疑恶性乳腺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分别做出相应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同时进行医师诊断信心分级。结果 277例可疑乳腺病变,CEUS较常规超声能检出更多囊性或囊实性病变(χ2=93.57,P<0.01)。CEUS后诊断者1级诊断信心和2级诊断信心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可疑乳腺病变的临床超声诊断中,CEUS有助于病灶囊实性的鉴别及提高临床工作者的诊断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囊实性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诊断信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乳腺X线摄影BI-RADS 3~5类病变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小玲 关键 +3 位作者 李美芝 郑艳玲 杨峥 刘明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31-1235,共5页
目的 探讨CEUS对乳腺X线摄影(MG)诊断为BI-RADS 3~5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乳腺摄影诊断为BI-RADS 3~5类病变的患者行CEUS检查,所有患者均于影像学检查后接受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G与CEUS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 目的 探讨CEUS对乳腺X线摄影(MG)诊断为BI-RADS 3~5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乳腺摄影诊断为BI-RADS 3~5类病变的患者行CEUS检查,所有患者均于影像学检查后接受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G与CEUS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120例中,MG诊断为BI-RADS 3类病变37例,其中CEUS诊断2例真阳性,4例假阳性;BI-RADS 4类病变60例,CEUS诊断14例真阳性,33例真阴性;BI-RADS 5类病变23例,CEUS诊断18例真阳性,2例假阳性,3例CEUS诊断阴性者均为假阴性。MG与CEUS对BI-RADS 3~5类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12%vs 82.93%,P=0.366),CEUS的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MG(81.01%vs 44.30%,P〈0.001);MG与CEUS的PPV和N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应用于乳腺摄影BI-RADS 3、4、5类病变中,可提高其诊断特异度;对于BI-RADS3类病变,CEUS阴性诊断可增强诊断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的创新性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谢晓燕 陈瑜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1-1603,共3页
随着在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探索,超声造影在胃肠、肝脏、心脏、甲状腺、乳腺、儿科、腹腔瘘管等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为临床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从超声造影在人体不同器官诊疗中的应用方面,对其... 随着在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探索,超声造影在胃肠、肝脏、心脏、甲状腺、乳腺、儿科、腹腔瘘管等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为临床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从超声造影在人体不同器官诊疗中的应用方面,对其创新性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造影在判断移植肾动脉数目及监测动脉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川 梁瑾瑜 +3 位作者 王洪阳 王长希 谢晓燕 徐作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9-634,共6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在评估移植肾肾动脉(RA)数目及动脉性血管并发症(VC)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移植肾患者的二维超声造影(2D-CEUS)及实时3D-CEUS图像。以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手术...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在评估移植肾肾动脉(RA)数目及动脉性血管并发症(VC)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移植肾患者的二维超声造影(2D-CEUS)及实时3D-CEUS图像。以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手术记录作为诊断参考标准,分别比较2D-CEUS(方法 1)及2D-CEUS联合实时3D-CEUS(方法 2)在肾动脉(RA)数目及动脉性VC的诊断水平及诊断信心。采用χ2检验对比两种方法诊断RA数目的诊断符合率进行;采用Mc Nemar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Sen)、特异性(Spe)、准确性(ACC);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二者的诊断信心。【结果】1)评价移植肾RA的28例患者中,16例为单支RA,9例为2支RA,>2支RA有3例。两种方法对单支RA评价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但对≥2支RA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诊断符合率为41.67%(方法1)及75.00%(方法 2)。2)30例患者中,24例不存在VC,确诊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2例,动脉血栓2例,肾内动静脉瘘1例,局灶性梗死1例。方法 1及方法 2诊断移植肾动脉性VC的Sen、Spe、ACC分别为66.67%、87.50%、83.33%及83.33%、91.67%、90.00%,两种方法在诊断效能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在诊断信心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2D-CEUS联合实时3D-CEUS能够提高两支及以上移植肾RA显示率,同时对移植肾动脉性VC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并可提高诊断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移植肾 三维超声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er堵闭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运泉 陈国桢 +4 位作者 覃有振 刘东红 姚尖平 李格丽 朱延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2-454,F0004,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探讨ADO治疗PDA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年11月-2004年1月在我院采用Amplatzer堵闭器介入治疗的PDA患者31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法治疗的PDA患者32例。采用... 【目的】对比研究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探讨ADO治疗PDA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年11月-2004年1月在我院采用Amplatzer堵闭器介入治疗的PDA患者31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法治疗的PDA患者32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主要并发症等。【结果】两种疗法的成功率(介入组93.3%、外科组10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介入组14.3%、外科组12.5%)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科组接受输血、呼吸机辅助通气各8例,介入组无1例接受输血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2~7(4.7±1.4)d,外科组7~23(10.9±3.5)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platzer法治疗PDA安全可靠,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似,较外科方法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作为治疗PDA的合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的超声特点与漏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瑞 李杰 +2 位作者 李翠玲 林红 姚凤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4,共6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SVA)的超声特点,分析漏诊原因,探讨SVA的超声诊断技巧,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外科手术的52例SVA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手术资料,按改良Sakakibara...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SVA)的超声特点,分析漏诊原因,探讨SVA的超声诊断技巧,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外科手术的52例SVA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手术资料,按改良Sakakibara分型分为5型。【结果】52例SVA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18~66(36.1±11.6)岁。其中44例窦瘤起自主动脉右冠窦,8例起自无冠窦,未见起自左冠窦的病例。Ⅰ型、Ⅱ型和Ⅲv型为膨入右心室的窦瘤共35例,32例(91.4%)合并室间隔缺损(VSD),Ⅲa型、Ⅳ型和Ⅴ型为膨入右心房或其他部位的窦瘤共17例,仅2例(17.6%)合并VSD。各型SVA均常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因主动脉瓣病变情况较严重需要外科手术换瓣或成形者共27例(51.9%)。52例患者共有4例漏诊SVA,漏诊率为7.7%;8例漏诊VSD,漏诊率达23.5%,漏诊者多为I型SVA合并干下型VSD;各型SVA中均有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共19例,其中有2例漏诊,漏诊率为10.5%。【结论】SVA声像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膨入右心房的SVA较少合并VSD,而膨入右心室的SVA绝大多数合并VSD,但诊断具有挑战性,且SVA还易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和IE,进一步加大诊断难度。超声检查过程中必须提高警惕,灵活运用多个标准和非标准切面,减少漏诊,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 超声心动描记术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的高频超声表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丽 徐辉雄 谢晓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高频超声表现。[方法]对年龄14~73岁的66例甲状腺癌患者83个结节行高频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同时记录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以及有无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结果]①甲状腺癌高发年龄为30~50岁,约占59%。甲状腺...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高频超声表现。[方法]对年龄14~73岁的66例甲状腺癌患者83个结节行高频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同时记录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以及有无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结果]①甲状腺癌高发年龄为30~50岁,约占59%。甲状腺癌内部回声以低回声为主,约占78%;约72%的癌结节出现微小钙化。大多数甲状腺癌表现为边界不清晰(约63%)和周边无声晕(约86%)。83个结节有42个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内部血供按无、稀少、丰富分别为7.1%、16.7%、76.2%。83个结节有39个(46.4%)合并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另有2个(2.4%)合并单侧甲状腺腺瘤,46个(55.4%)病灶合并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17组淋巴结内部见微小钙化灶,5组淋巴结内见液化,8组淋巴结相互融合。[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多个指标综合判断能更好地诊断甲状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高频超声 超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肿块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东红 谢晓燕 +2 位作者 万广生 谢永荣 刘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脾脏肿块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要点。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脾脏肿块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 ,分析脾脏肿块的大小、数目、边界、内部回声等多种超声表现。结果 :76例脾脏肿块中有 3例错构瘤 ,10例血管瘤 ,16例淋巴瘤 ,2例淋巴... 目的 :探讨脾脏肿块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要点。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脾脏肿块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 ,分析脾脏肿块的大小、数目、边界、内部回声等多种超声表现。结果 :76例脾脏肿块中有 3例错构瘤 ,10例血管瘤 ,16例淋巴瘤 ,2例淋巴管瘤 ,4例血管肉瘤 ,11例脾转移瘤 ,16例脾囊肿 ,4例脾梗死 ,3例脾血肿 ,5例脾脓肿 ,2例付脾 ,其超声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并区别脾脏肿块的囊、实性 ,借助彩色血流显像可进一步鉴别良、恶性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肿块 超声诊断 彩色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