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切割式与抽吸式颈部淋巴结粗针活检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建红 刘广健 +3 位作者 吕明德 谢晓燕 匡铭 方锋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1-503,共3页
目的比较切割式与抽吸式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粗针活检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随机选择切割式或抽吸式活检针进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种穿刺针的取材成功率。结果共活... 目的比较切割式与抽吸式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粗针活检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随机选择切割式或抽吸式活检针进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种穿刺针的取材成功率。结果共活检56个淋巴结,淋巴结直径1.0~4.5cm,平均(2.23±0.69)cm。采用切割式活检针穿刺29例,淋巴结直径1.4~4.5cm,平均(2.38±0.78)cm,取材成功25例(86.2%),失败4例(13.8%);抽吸式活检针穿刺27例,淋巴结直径1.0~3.4cm,平均(2.07±0.55)cm,取材成功25例(92.6%),失败2例(7.4%)。两组淋巴结大小(t=-1.701,P>0.05)及取材成功率(χ2=0.115,P>0.05)均无显著差异。切割式活检针及抽吸式活检针活检平均每例患者耗时分别为(6.5±1.5)min、(5.4±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7,P<0.05)。全部活检病例均未发生出血、感染及邻近神经或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切割式与抽吸式活检针用于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均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抽吸式活检耗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困难部位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吕鉴尧 刘明 +4 位作者 田文硕 徐明 邓琅辉 刘保娴 谢晓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困难部位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造影引导下对24例共31个困难部位(肿瘤边缘与胆囊、肝门部、胃肠、左右门静脉主干或三支肝静脉、下腔静脉距离不足0.5 cm)的恶性肿瘤行...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困难部位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造影引导下对24例共31个困难部位(肿瘤边缘与胆囊、肝门部、胃肠、左右门静脉主干或三支肝静脉、下腔静脉距离不足0.5 cm)的恶性肿瘤行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12月进行增强CT及超声造影随访。根据RECIST判定标准评价局部疗效,根据超声造影早期增强程度评估病灶血供变化。【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范围1~46个月。增强CT显示术后1、3、6、12月总有效率分别为0%、7.7%、21.1%及54.6%。超声造影显示术后1、3、6、12月富血供病灶所占比例分别为89.7%、50.0%、36.8%及27.3%。无严重并发症及粒子植入相关死亡发生。【结论】超声造影在困难部位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能安全有效地引导放射性粒子的植入,对肿瘤局部疗效的评判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放射性粒子 植入治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炎的超声表现:中日两组病例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晓燕 徐辉雄 +2 位作者 吕明德 杉山政则 跡見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86-588,共3页
目的 比较中国和日本两组胰腺炎病例的超声表现。方法 分析我院慢性胰腺炎 5 9例、急性胰腺炎 84例 (A组 )和日本杏林大学的慢性胰腺炎 12 8例、急性胰腺炎 95例 (B组 )的超声表现。结果 ①慢性胰腺炎 :A组胰管扩张、胰腺钙化的检出... 目的 比较中国和日本两组胰腺炎病例的超声表现。方法 分析我院慢性胰腺炎 5 9例、急性胰腺炎 84例 (A组 )和日本杏林大学的慢性胰腺炎 12 8例、急性胰腺炎 95例 (B组 )的超声表现。结果 ①慢性胰腺炎 :A组胰管扩张、胰腺钙化的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 ,分别为 2 3 .7%vs 5 3 .0 %,13 .6%vs 2 7.3 %(均P <0 .0 1)。A、B两组胰腺结石合并率分别为18.6%和 5 4.7%(P <0 .0 1) ,胆结石合并率分别为 5 2 .5 %和 7.0 %(P <0 .0 1)。②急性胰腺炎 :A、B两组超声表现差别不明显。胰腺结石合并率分别为 0 .0 %和 8.4%(P <0 .0 1) ,胆结石合并率分别为 42 .9%和 7.4%(P <0 .0 1)。结论 日本组慢性胰腺炎超声主要特点为胰管扩张和胰腺钙化。中日两组急、慢性胰腺炎则分别以胆结石或胰腺结石合并率高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超声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Kupffer细胞内外Sonazoid微泡超声辐照下的动态现象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广健 吕明德 +5 位作者 森安史典 谢晓燕 刘泳东 徐作峰 谢晓华 王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辐照对Kupffer细胞内外Sonazoid微泡运动和形态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Kupffer细胞。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测Kupffer细胞吞噬Sonazoid微泡的情况。并使用临床超声检查仪在不同声压下辐照,观察微泡在Kupffer细胞内外... 【目的】探讨超声辐照对Kupffer细胞内外Sonazoid微泡运动和形态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Kupffer细胞。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测Kupffer细胞吞噬Sonazoid微泡的情况。并使用临床超声检查仪在不同声压下辐照,观察微泡在Kupffer细胞内外的动态现象。【结果】Kupffer细胞对Sonazoid微泡吞噬率为91%。游离微泡在机械指数(MI)0.21时由静止出现震动,产生震动的最佳MI为0.21~0.44,微泡破裂的声压阈值是1.03。MI=1.18是黏附微泡破裂的阈值。被吞噬微泡破裂的阈值为MI=1.37。【结论】Sonazoid微泡能够被体外培养的Kupffer细胞吞噬。超声辐照下,声压对Kupffer细胞内外Sonazoid微泡的运动和形态有明显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Sonazoid微泡 超声辐照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具备肿瘤血管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向邦德 吕明德 +1 位作者 黄洁夫 汤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用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是否具备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性,旨在寻找一种简便的方法,解决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不易获得的难题。【方法】HUVEC用含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用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是否具备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性,旨在寻找一种简便的方法,解决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不易获得的难题。【方法】HUVEC用含不同浓度人肝癌细胞株HepG2培养上清的条件培养液培养,3鄄(4,5鄄二甲基噻唑)鄄5鄄(3鄄羧甲酯基)鄄2鄄(4鄄磺苯基)鄄2氢鄄四唑盐法(MTS)检测其增殖率,免疫细胞化学法结合图像定量分析测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检测肿瘤内皮标记物1和8(TEM1、TEM8)的mRNA表达。【结果】含体积分数10%、20%、40%HepG2培养上清的条件培养液培养,HUVEC增殖率分别为71%、89%、109%。HUVEC用含体积分数50%HepG2培养上清液的条件培养液培养后,VEGFR2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TEM1及TEM8呈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不表达。【结论】HepG2上清液促进HUVEC增殖,增殖后的HUVEC具备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肿瘤内皮标记物 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US定量分析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罗佳 刘保娴 +4 位作者 梁瑾瑜 郑艳玲 潘福顺 陕泉源 谢晓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采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s)各参数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方法纳入获得病理诊断的患者79例,其中良性病变56例,恶性病变23例。手术病理标本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VD。采用SonoLiver软件定量分... 目的采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s)各参数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方法纳入获得病理诊断的患者79例,其中良性病变56例,恶性病变23例。手术病理标本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VD。采用SonoLiver软件定量分析各参数与MVD关系。结果乳腺病灶TICs的各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病灶的IMAX及QOF明显高于乳腺实质,而且RT、TTP、mTT均较乳腺实质短(P<0.05)。恶性病灶MVD数目为(173.16±64.67)个/mm2,良性病灶MVD数目为(149.01±35.16)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TICs各参数只有IMAX与MVD相关(r=0.229,P=0.048)。结论乳腺病变CEUS定量参数的IMAX与MVD存在正相关,通过定量分析的峰值强度参数可以初步评估乳腺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向邦德 吕明德 +1 位作者 汤庆 黄洁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内皮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特异性杀伤效应。方法:采用肿瘤细胞的培养上清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制备肿瘤血管衍生的内皮细胞(TdEC)。用RTPCR检测肿瘤内皮标志物(TEM... 目的:探讨肿瘤内皮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特异性杀伤效应。方法:采用肿瘤细胞的培养上清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制备肿瘤血管衍生的内皮细胞(TdEC)。用RTPCR检测肿瘤内皮标志物(TEM)的表达。制备TdEC的冻融抗原,负载从外周血中扩增的DC,用MTS比色法检测DC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效应;用LDH法检测DC诱导的CTL的特异性杀伤效应。结果:TdEC可表达TEM1和TEM8。负载TdEC抗原的DC,可显著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由其诱导的CTL对TdEC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在效靶比为20∶1和10∶1时,杀伤率分别为33%和27%,高于对照组的14%和10%。结论:TdEC抗原负载的DC,在体外可有效地诱导CTL产生,并特异性地杀伤Td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非特殊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建红 刘桂连 +1 位作者 刘广健 吕明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9-310,共2页
1 病例简介 男,49岁,因右侧腰背部疼痛2 d 就诊。体格检查:右肾叩击痛(+)、右侧输尿管压痛(+/-)。尿常规:红细胞计数10个/μl ;血肌酐:106μmol/L。超声检查:右肾周见少量液区,右肾增大,包膜欠光滑,右肾实质稍厚欠均匀... 1 病例简介 男,49岁,因右侧腰背部疼痛2 d 就诊。体格检查:右肾叩击痛(+)、右侧输尿管压痛(+/-)。尿常规:红细胞计数10个/μl ;血肌酐:106μmol/L。超声检查:右肾周见少量液区,右肾增大,包膜欠光滑,右肾实质稍厚欠均匀,右肾数个肾盏内少量积液,右肾内血流信号丰富(图1A);右输尿管上段增粗,外径29 mm,管壁均匀性增厚约14 mm,输尿管上段内径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 细胞 泌尿系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心脏损害与基因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瑶 张成 +6 位作者 汤颖 姚凤娟 孙毅明 王友明 王静 王银龙 袁长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心脏损害演变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44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脏损害组(50例)和不伴心脏损害组(94例),分析基因... 目的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心脏损害演变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44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脏损害组(50例)和不伴心脏损害组(94例),分析基因型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结果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心脏损害组患者心房和心室各腔均扩大(P<0.01),左心室后壁和室间隔增厚(P=0.031,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P=0.034);DMD基因第3(P=0.047)、4(P=0.047)、21(P=0.047)、22(P=0.040)和53(P=0.033)号外显子突变率增加,提示上述外显子突变与心脏损害相关。结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心脏损害呈现扩张型心肌病表现,突变外显子越靠近5’端,心脏损害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杜氏 心脏病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保娴 罗佳 +4 位作者 卢颖 梁瑾瑜 郑艳玲 黄光亮 谢晓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15-1819,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各参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WE对拟接受手术或活检的22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265个结节)进行检查,测量结节的绝对弹性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得到最优的诊断界点,并...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各参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WE对拟接受手术或活检的22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265个结节)进行检查,测量结节的绝对弹性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得到最优的诊断界点,并以此进行良恶性诊断。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个SWE参数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结果 265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177个,恶性88个。恶性结节的杨氏模量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个SWE参数(SWE_whole_mean、SWE_whole_min、SWE_mean、SWE_min、SWE_max)诊断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656、0.801、0.796和0.791。SWE_mea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面积最大,以最优的诊断界点为39.2 kPa进行良恶性诊断,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05%和83.62%。各可能的影响因素中,结节内钙化会使测量到的杨氏模量值增加。SWE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的诊断敏感度为86.36%。结论 SWE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剪切波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