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热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常光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1期1-6,共6页
血管外科腔内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血管外科的学科发展。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其中包括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八爪鱼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在内的多种技术,广泛用于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胸-... 血管外科腔内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血管外科的学科发展。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其中包括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八爪鱼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在内的多种技术,广泛用于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主动脉弓部疾病、腹主动脉疾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静脉疾病等方面的腔内治疗热点问题,并对血管外科发展作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治疗 主动脉弓部疾病 腹主动脉疾病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静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常光其 王深明 +4 位作者 陈伟 庄文权 黄雪玲 黄灿之 肖海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75-276,共2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00例原发性甲亢病人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接受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1例出现呼吸困难需行气管切开,手术治愈率98%。随访4-54个月,平均2...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00例原发性甲亢病人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接受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1例出现呼吸困难需行气管切开,手术治愈率98%。随访4-54个月,平均24.6个月,2例出现甲亢复发,无1例发生甲低。【结论】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甲亢的较佳选择,而正确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外科治疗 原发性甲亢 回顾性 甲低 手术成功 手术治 正确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ALK5受体活化水平优化间充质干细胞的内皮分化及组织工程血管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艾文佳 李杰 +3 位作者 李雯 刘池拽 王深明 吕伟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4,共8页
【目的】目前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EC)用于血管治疗受限于分化率,既往研究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内皮分化的调控,其作用因受体途径及分化阶段而不同。本实验即研究TGFβ1主要Ⅰ型受体ALK5活化水平与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内皮细... 【目的】目前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EC)用于血管治疗受限于分化率,既往研究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内皮分化的调控,其作用因受体途径及分化阶段而不同。本实验即研究TGFβ1主要Ⅰ型受体ALK5活化水平与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内皮细胞分化效率间的关系及分化内皮细胞应用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方法】采用差速贴壁及流式分选获得大鼠骨髓CD31-MSC,以含VEGF、bFGF及EGM-2的培养基内皮诱导2周组作标准对照组,实验组为分阶段添加TGFβ1活化ALK5组、SB431542抑制ALK5组;免疫荧光检测分化中内皮细胞标志蛋白vWF、KDR动态表达;诱导14 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CD31+百分率比较诱导效率,并检测诱导细胞体外血管形成功能,最后将分化的内皮细胞体外种植于脱细胞基质血管表面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结果】基于KDR、vWF表达变化,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以第7天为界分为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血管祖细胞及血管祖细胞分化内皮细胞两期。早期活化ALK5(VFT组)、后期抑制ALK5组(VFS组)其CD31+百分率分别为(9.65±2.75)%、(2.28±0.20)%,较标准组提高7.7倍(P=0.006)、1.8倍(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细胞具有体外成血管功能并可应用组织工程血管内膜层重建。【结论】ALK5受体途径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中呈阶段相关性: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血管祖细胞阶段活化ALK5促进内皮分化,血管祖细胞分化内皮细胞阶段则抑制ALK5促进内皮分化;提高内皮分化效率的细胞可应用组织工程血管内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5受体 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分化 组织工程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聚氨酯人工血管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细胞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贺薇 胡作军 +4 位作者 徐安武 殷恒讳 王劲松 叶洁莲 王深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06-2011,共6页
目的使用静电纺丝法构建一种小口径聚氨酯血管替代物,观察人工血管的微观结构,并检测其力学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以聚氨酯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高速旋转的转轴为收集装置,制备4 mm口径的PU人工血管。探讨纺丝液质量分数对纤维直... 目的使用静电纺丝法构建一种小口径聚氨酯血管替代物,观察人工血管的微观结构,并检测其力学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以聚氨酯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高速旋转的转轴为收集装置,制备4 mm口径的PU人工血管。探讨纺丝液质量分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滚轴转速对纤维排列的影响,以及质量分数、纤维取向、管壁厚度对人工血管孔隙率的影响,并检测人工血管的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结果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U人工血管具有由多层微纳级超细纤维叠加而成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平均孔隙率为(51.48±4.47)%,轴向抗拉强度为(5.85±0.62)Mpa,无细胞毒性,并有利于内皮细胞黏附及增殖。结论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小口径聚氨酯人工血管是可行的,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聚氨酯 电纺 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3下调NLRP3炎性体表达抑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伟滨 汪睿 +4 位作者 武日东 陈赛 林敏仪 王深明 姚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399-1406,共8页
目的探讨microRNA-223(miR-223)下调人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我院严重外伤截肢患者或健康器官捐献者的正常动脉组织,... 目的探讨microRNA-223(miR-223)下调人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我院严重外伤截肢患者或健康器官捐献者的正常动脉组织,通过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原代HASMCs并通过免疫荧光进行鉴定;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联合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HASMCs中NLRP3(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炎性体的激活作用;转染miR-223模拟物(miR-223mimic)进入HASMCs,利用RT-q PCR、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NLRP3 mRNA、蛋白表达量及激活状态,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明确miR-223和NLRP3的调控关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miR-223对HASMCs上清中HMGB1的含量影响。结果 LPS联合ATP可以激活HASMCs细胞内NLRP3炎性体(P<0.05),促进HMGB1胞外分泌(P<0.01);转染miR-223可以显著减少NLRP3mRNA及蛋白水平(P<0.05),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明确NLRP3为miR-223的直接靶基因;转染miR-223可以明显下调HASMCs上清的HMGB1水平(P<0.01)。结论 miR-223可以通过转录后水平下调HASMCs内NLRP3炎性体的表达及激活,从而抑制HASMCs分泌HMG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miR-223 NLRP3 HMG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研究现状与诊治策略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深明 姚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讨论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研究现状与诊治策略。慢性持续性静脉高压是引起静脉性溃疡的主要原因,白细胞激活在静脉性溃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静脉性溃疡需与各种其他疾病溃疡相鉴别。静脉性溃疡的治疗包括保守或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硬化... 讨论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研究现状与诊治策略。慢性持续性静脉高压是引起静脉性溃疡的主要原因,白细胞激活在静脉性溃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静脉性溃疡需与各种其他疾病溃疡相鉴别。静脉性溃疡的治疗包括保守或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硬化剂注射、浅静脉手术、深静脉瓣膜重建手术、交通静脉结扎术及皮肤移植均有利于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疾病 溃疡 诊断 治疗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治疗12例假性动脉瘤的体会 被引量:19
7
作者 廖登辉 叶财盛 +5 位作者 李松奇 叶润仪 常光其 陈伟 李晓曦 王深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评估覆膜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假性动脉瘤患者86例,其中12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发病部位在胸主动脉4例,腹主动脉3例(1例肾上型,2例肾下型),颈总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右锁骨下动脉1例。术后... 目的评估覆膜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假性动脉瘤患者86例,其中12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发病部位在胸主动脉4例,腹主动脉3例(1例肾上型,2例肾下型),颈总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右锁骨下动脉1例。术后对1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并随访5~43个月。结果支架释放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12例假性动脉瘤植入覆膜支架后被立即隔绝,无内漏,载瘤动脉远端血流通畅。除1例失访外,其余11例平均随访23.5个月。1例合并白塞病患者术后4个月因腹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其余10例随访结果良好,支架无狭窄、无移位、无内漏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覆膜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近期疗效良好,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腔内隔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MethyLight在结直肠癌相关基因ALX4和SEPT9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何琼 王冕 +2 位作者 周建文 刘妮 赖英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7-662,共6页
【目的】探讨多重Methy Light方法在检测结直肠癌(CRC)外周血ALX4、SEPT9基因甲基化状态中的价值,为CRC无创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荧光报告基团标记ALX4、SEPT9基因甲基化探针,利用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多重实时定量甲基... 【目的】探讨多重Methy Light方法在检测结直肠癌(CRC)外周血ALX4、SEPT9基因甲基化状态中的价值,为CRC无创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荧光报告基团标记ALX4、SEPT9基因甲基化探针,利用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多重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MSP,Methy Light),同时检测ALX4、SEPT9基因在CRC外周血中的甲基化情况。【结果】ALX4、SEPT9基因可分别在48%(24/50),75%(38/50)的CRC患者外周血及6%(3/50),4%(2/50)的健康人群外周血中检测到甲基化;与健康人群相比,CRC患者外周血中ALX4、SEPT9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结论】利用多重Methy Light多基因联合检测技术,可高效特异地检测到CRC外周血中ALX4、SEPT9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 结直肠癌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性溃疡RANTES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流华 叶财盛 +2 位作者 殷恒讳 叶洁莲 王深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1-862,共2页
目的探讨RANTES在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单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和健康人下肢外周血RANTES mRNA的表达。结果溃疡组血液RANTES mRNA的表达与无溃疡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探讨RANTES在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单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和健康人下肢外周血RANTES mRNA的表达。结果溃疡组血液RANTES mRNA的表达与无溃疡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溃疡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ANTES mRNA高表达可能是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TES 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溶栓治疗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伟浩 何勍 +3 位作者 朱磊 谭晋韵 王劲松 余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3249-325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3月就诊于华山医院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2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通过溶栓治疗动... 目的探讨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3月就诊于华山医院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2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通过溶栓治疗动脉得以成功开通,2例患者行膝下截肢,1例患者最终行切开取栓。本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导管溶栓直接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心功能不全1例,均经内科治疗1周缓解。结论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溶栓 下肢 动脉 缺血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A基因疫苗抑瘤效应及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波 曹开源 +4 位作者 徐向东 徐霖 袁广卿 张甜 丘少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表达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疫苗在荷瘤小鼠模型中抑瘤效应并探讨其免疫机制,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PSMA基因疫苗肌注入BALB/c小鼠体内,检测其血清中PSMA抗体水平并观察脾T细胞的增殖效应和... 目的:观察表达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疫苗在荷瘤小鼠模型中抑瘤效应并探讨其免疫机制,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PSMA基因疫苗肌注入BALB/c小鼠体内,检测其血清中PSMA抗体水平并观察脾T细胞的增殖效应和杀细胞毒效应,以sp2/0-PSMA细胞攻击免疫后小鼠,观察小鼠的成瘤率、肿瘤大小、平均瘤重及生存率,评价PSMA基因疫苗的抑瘤效应。结果:PSMA基因疫苗可诱导实验组小鼠产生PSMA抗体,脾T细胞的增殖效应和杀细胞毒效应,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脾细胞的增殖和杀细胞毒效应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小鼠成瘤率低,无瘤生存期延长,肿瘤生长缓慢。结论:PSMA基因疫苗能诱导实验组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且有明显的抑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疫苗 DNA 抗肿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muslin基因的表达下调与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恒讳 张新玲 +2 位作者 王深明 王劲松 黄雪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6-1930,共5页
目的:在以前的mRNA差异显示研究中我们发现原发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病变静脉组织中存在desmuslin基因的差异表达。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对此进行验证。方法:将差异显示中获得的cDNA制备成探针,并根据desmuslin mRNA序... 目的:在以前的mRNA差异显示研究中我们发现原发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病变静脉组织中存在desmuslin基因的差异表达。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对此进行验证。方法:将差异显示中获得的cDNA制备成探针,并根据desmuslin mRNA序列合成特异性PCR引物,分别采用Northern b lotting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病变静脉组织中desmuslin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Yu jiM izuno惠赠的desmuslin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过W estern b lot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病变静脉组织内DMN蛋白的含量。结果:在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病变静脉组织中,desmuslin mRNA的表达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半定量RT-PCR:病例组0.19±0.05vs对照组0.83±0.08,P<0.01;Northern b lotting:病例组0.06±0.02vs对照组0.24±0.04,P<0.01),W estern b lotting显示其蛋白质表达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病例组0.25±0.06vs对照组1.03±0.13,P<0.01)。免疫组化表明:DMN蛋白大量分布于正常静脉管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胞浆中,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为83.7%±6.2%;而病例组中信号较少且弱,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为21.2%±8.3%,差异显著(P<0.01)。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病变静脉组织中desmuslin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存在明显的表达下调,这可能与病变静脉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基因 desmuslin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VI患者曲张大隐静脉组织中DMN水平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恒讳 王深明 +2 位作者 张革 银巍 王劲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Desmuslin(DMN)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vein valve insufficiency,PDVI)引起的大隐静脉曲张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 【目的】探讨Desmuslin(DMN)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vein valve insufficiency,PDVI)引起的大隐静脉曲张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DVI病人曲张大隐静脉以及正常人大隐静脉组织中DMN基因和DM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电泳照片,比较两组标本条带积分光密度的差异。【结果】RT-PCR中,病例组扩增的条带积分光密度为20 225,3±1 573.6,对照组为117327.9±9183.5(P<0.01);Western blotting中,病例组条带积分光密度为16786.9±3169.3,对照组为93739.3±8614.8(P<0.01)。【结论】DMN蛋白和desmuslin基因表达的下调可能与PDVI引起的大隐静脉曲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muslin 大隐静脉曲张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聚合酶链式反应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管肿瘤与脉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凌霄 叶财盛 +5 位作者 郑文博 黄勇波 叶润仪 李松奇 李晓曦 王深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总结脉管性疾病(脉管肿瘤与脉管畸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的592例脉管肿瘤及脉管畸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总结脉管性疾病(脉管肿瘤与脉管畸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的592例脉管肿瘤及脉管畸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脉管肿瘤187例(31.6%),脉管畸形405例(68.4%)。脉管肿瘤及脉管畸形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分别为头颈部(41.2%)及下肢(37.0%);前者出现临床不适症状的比例(8.6%)低于后者(30.9%);前者病灶累及肌肉或骨关节的比例(12.3%)低于后者(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不尽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脉管肿瘤与脉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各异,应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肿瘤 脉管畸形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严重程度对脉管性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凌霄 叶财盛 +5 位作者 黄勇波 叶润仪 廖登辉 郑文博 王深明 李晓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讨脉管性疾病严重程度与疾病类型,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92例脉管性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级。结果轻、中、重度组的比例依次为46.8%、41.5%、11.7%,脉管畸形患者的... 目的探讨脉管性疾病严重程度与疾病类型,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92例脉管性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级。结果轻、中、重度组的比例依次为46.8%、41.5%、11.7%,脉管畸形患者的总体病情较脉管肿瘤患者严重。3组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差异较大。中度组的总体疗效较重度组好,较轻度组差。结论利用疾病严重程度对脉管性疾病患者进行分类,可能有助于今后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的实施以及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性疾病 疾病严重程度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0
16
作者 郇婕 苏磊 +5 位作者 刘保娴 王劲松 王卓 刘妮 谢晓燕 肖海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9-896,共8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内分泌科门诊的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诊断良恶性的金标准,绘制...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内分泌科门诊的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诊断良恶性的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3种不同超声检查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剪切波弹性成像3种超声学检查方法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均具有应用价值。单独应用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的诊断效能最高,最大曲线下面积(AUC)=0.850、敏感性=90.0%、特异性=80.0%、准确性=82.2%。常规超声次之,AUC=0.721、敏感性=70.0%、特异性=74.3%、准确性=73.3%。超声造影的诊断效能最低,AUC=0.708、敏感性=66.7%、特异性=75.0%、准确性=73.2%。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都可以将敏感性提升至100%,其中以"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的特异性最高,达85.7%。【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常规超声与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可能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后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爱红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4期11-12,共2页
对1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介入栓塞后手术切除,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的Matas试验,颈动脉造影及栓塞的护理;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呼吸道管理,切口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6例术后均未发生脑缺血、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住院7~... 对1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介入栓塞后手术切除,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的Matas试验,颈动脉造影及栓塞的护理;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呼吸道管理,切口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6例术后均未发生脑缺血、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住院7~21d康复出院。提出加强围术期护理,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确保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动脉栓塞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