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鼻窦气流动力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熊观霞 许庚 詹杰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46-148,155,共4页
以生物流体力学的研究作为切入点,从气流动力学的角度阐明鼻腔鼻窦解剖结构与鼻腔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是目前鼻科学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鼻腔鼻窦气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和目前的研究状况,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初步的设想。
关键词 气流动力学 鼻腔 鼻窦 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耳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碧雪 王仙仁 +1 位作者 孙启阳 熊观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4-828,共5页
耳鸣作为耳科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其产生机制及治疗方法都是研究的热点。主观性耳鸣产生的机制目前以耳鸣中枢化这一学说被广泛认可,而皮层可塑性是其研究的基础。因而,对于主观耳鸣患者大脑皮层功能的研究是疾病诊治的基础。功能性近... 耳鸣作为耳科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其产生机制及治疗方法都是研究的热点。主观性耳鸣产生的机制目前以耳鸣中枢化这一学说被广泛认可,而皮层可塑性是其研究的基础。因而,对于主观耳鸣患者大脑皮层功能的研究是疾病诊治的基础。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低噪声的脑功能研究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听力学相关领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耳鸣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概况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监测和药物敏感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熊观霞 白晶 +3 位作者 吴旋 江广理 陈锡辉 文卫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4,259,共8页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动态检测,以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近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的鼓室内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取得细菌分...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动态检测,以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近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的鼓室内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取得细菌分离率的排序,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各类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和相应的抑菌株数,并与本课题组在2002-2005年间同样题材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近3年369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254耳,其中细菌231耳、真菌23耳,1例患耳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1耳(占30.74%),铜绿假单胞菌53耳(占22.94%),金黄葡萄球菌44耳(占19.05%),奇异变形杆菌12耳(占5.19%);(2)胆脂瘤型中耳炎以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非胆脂瘤型中耳炎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绿脓杆菌感染耳中骨质破坏相对较重。(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奇异变形杆菌对实验药物的敏感度都很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都敏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浓度在0.5μg/mL时对上述四种细菌有90%以上的抑菌作用。(4)近3年与2002-2005年期间的药物敏感试验相比,4种常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基本相似。【结论】近年来慢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分泌物的致病菌分布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四种常见细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分型和骨质破坏中各有特点;药敏实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对鼻腔鼻窦气流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熊观霞 詹杰民 +3 位作者 江广理 黎建峰 容亮湾 许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鼻窦的气场参数特点。【方法】从30例健康青年人中,通过鼻内镜、鼻声反射测定仪及CT检查,严格筛选出一例研究对象,根据该入选对象的鼻腔CT影像资料,利用Fluent 6.1.22软件重... 【目的】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鼻窦的气场参数特点。【方法】从30例健康青年人中,通过鼻内镜、鼻声反射测定仪及CT检查,严格筛选出一例研究对象,根据该入选对象的鼻腔CT影像资料,利用Fluent 6.1.22软件重建出正常鼻腔的数字模型,同时根据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的要求(切除钩突,开放筛窦、上颌窦和蝶窦)模拟出鼻内镜术后的鼻腔数字模型,再用Navier-Stokes方程对手术前后鼻腔气流的粘性运动进行数值计算,比较内镜手术前后鼻腔的气流速度、分布和压力的差异。【结果】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模型的总鼻道流量明显减少,中鼻道和开放的筛窦区域的气流量增加在13%以上;气流在上颌窦、筛窦、蝶窦前方部分区域的气流速度均大于0.01m/s;上颌窦中、上部的气流速度大于0.1m/s,并形成明显环状流场;术后模型鼻腔内部阻力减小,以术腔中后部阻力减少为主。【结论】鼻内镜术后的鼻腔气流力学参数发生了变化,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改变了鼻腔一些原有的生理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鼻腔 气流 计算流体力学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策略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43
5
作者 刘月红 庄惠文 +1 位作者 吴旋 熊观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围手术期的处理策略。方法收集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25耳)。同期行BET并鼓膜切开置管术(2例前期行鼓膜穿刺术)。随访3个月...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围手术期的处理策略。方法收集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25耳)。同期行BET并鼓膜切开置管术(2例前期行鼓膜穿刺术)。随访3个月以上。记录手术前后咽鼓管功能问卷评分(ETDQ-7)、鼻内镜、纯音测听、鼓室图及Val-salva动作下颞骨CT检查情况。结果 2耳前期行BET并鼓膜穿刺者,术后4周内均复发;23耳同期行BET并鼓膜切开置管术者,术后3个月ETDQ-7评分、纯音测听(4PTA)阈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颞骨CT提示乳突及鼓室内软组织影均消失或不到术前的5%。12耳在BET术后3个月拔管,其中6耳恢复正常,另6耳在拔管后8周内复发,予重新切开置管。结论 BET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能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坚持规律的Valsalva锻炼以及3个月以上时间的鼓膜置管才能保证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障碍 鼓膜切开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和干扰素-γ与慢性中耳炎骨质破坏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志超 熊观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在不同类型慢性中耳炎(COM)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骨质破坏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实验组37例慢性中耳炎病变组织(胆脂瘤中耳炎20例,非胆脂瘤中耳炎17例)和对照组18例...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在不同类型慢性中耳炎(COM)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骨质破坏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实验组37例慢性中耳炎病变组织(胆脂瘤中耳炎20例,非胆脂瘤中耳炎17例)和对照组18例(13例正常外耳道皮肤及5例正常中耳黏膜)中的IL-17、IFN-γ的表达。【结果】IL-17在胆脂瘤中耳炎、非胆脂瘤中耳炎、外耳道皮肤及中耳黏膜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81.6±20.0)%、(43.3±25.7)%、(4.7±1.9)%和(5.6±2.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FN-γ在胆脂瘤中耳炎、非胆脂瘤中耳炎、外耳道皮肤及中耳黏膜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65.4±24.0)%、(30.1±24.5)%、(4.8±1.8)%和(4.0±1.6)%,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中耳炎病变组织中IL-17(r=0.685,P<0.001)、IFN-γ(r=0.662,P<0.001)与骨质破坏程度均成正相关。【结论】慢性中耳炎患者病变组织中的IL-17、IFN-γ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该病骨质破坏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IFN-Γ 慢性中耳炎 骨质破坏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纯性鼾症和OSAHS的睡眠结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蔡谦 苏振忠 +4 位作者 文卫平 柴丽萍 滕以书 吴旋 肖继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鼾症(PS)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睡眠结构是否有差异。[方法]对3-12岁的116例打鼾儿童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区分PS和OSAHS,并了解他们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情况。[结果]整夜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示PS...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鼾症(PS)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睡眠结构是否有差异。[方法]对3-12岁的116例打鼾儿童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区分PS和OSAHS,并了解他们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情况。[结果]整夜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示PS和OSAHS组儿童的睡眠潜伏期(32±27 vs 34±27min)、睡眠效率(93%±13%vs 92%±13%)、觉醒指数(18±10 vs 16±11)、Ⅰ期睡眠比例(5%±3%vs 5%±5%)、Ⅱ期睡眠比例(38%±10%vs 38%±10%)慢波睡眠比例(39%±15 vs 37%±11%)、快动眼睡眠的比例(17%±8%vs20%±7%)差异不显著(P>0.05)。但最低SaO2(89.7%±5.3%vs 84.5%±7.9%)和平均SaO2(95.3%±1.7%vs 94.4%±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S和OSAHS的儿童睡眠结构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单纯性鼾症 多导睡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J-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与Hep-2细胞系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祝小林 雷文斌 +2 位作者 何小洪 贾涛 苏振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5,151,共5页
【目的】探讨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5例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黏膜标本和Hep-2细胞系的DJ-1蛋白。【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Hep-2细胞系中D... 【目的】探讨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5例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黏膜标本和Hep-2细胞系的DJ-1蛋白。【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Hep-2细胞系中DJ-1蛋白均有表达;DJ-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8,P=0.002);低分化喉癌较高分化喉癌的DJ-1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8);喉癌的临床分期和年龄与DJ-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t=0.476,P=0.642;t=0.019,P=0.98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均有DJ-1蛋白的表达,喉鳞癌组织内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黏膜组织;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提示它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的有关过程,为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J-1蛋白 喉鳞状细胞癌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