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多颅神经损害(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1
作者 陈子怡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4-704,共1页
关键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多颅神经损害 神经科 抗生素治疗 口角歪斜 眼球突出 手术治疗 术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州510060)
2
作者 艾思明 黄海威 +5 位作者 吴中耀 丁小燕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陈智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7-359,i012,共4页
目的探讨眼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病理特征及其治疗。方法对56例眼部神经鞘瘤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6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眼部神经鞘瘤,30—50岁多见,占55.4%,多发于肌锥内及眼眶上方,56... 目的探讨眼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病理特征及其治疗。方法对56例眼部神经鞘瘤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6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眼部神经鞘瘤,30—50岁多见,占55.4%,多发于肌锥内及眼眶上方,56例手术全切除,其中经前路开眶肿瘤摘除术38例,侧壁开眶肿瘤摘除术14例,眼球摘除术3例,睫状体肿瘤摘除1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2年,2例复发。结论眼部神经鞘瘤诊断要结合临床及CT、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手术全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神经鞘瘤 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3通知(第一轮)
3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2-542,共1页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3”将于2013年11月23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南地区神经病学每...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3”将于2013年11月23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南地区神经病学每年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将设立脑血管病与退行受l生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疑难病例讨论、“NeuroscienceDay·2013”青年科研人员有奖征文等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病学 高峰论坛 国际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神经精神疾病 核心期刊 重点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4通知(第一轮)
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18,共1页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4”将于2014年11月29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南地区神经病学每...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4”将于2014年11月29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南地区神经病学每年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将设立脑血管病与退行变性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疑难病例讨论、“NeuroscienceD ay·2014”青年科研人员有奖征文等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病学 高峰论坛 国际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神经精神疾病 疑难病例讨论 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3通知(第一轮)
5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6-606,共1页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3”将于2013年11月23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南地区神经病学每...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3”将于2013年11月23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南地区神经病学每年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将设立脑血管病与退行变性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疑难病例讨论、“Neuroscience Day·2013”青年科研人员有奖征文等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病学 高峰论坛 国际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神经精神疾病 疑难病例讨论 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4通知(第一轮)
6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7-217,共1页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4”将于2014年11月29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南地区神经病学每...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4”将于2014年11月29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南地区神经病学每年的学术盛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病学 高峰论坛 国际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神经精神疾病 核心期刊 重点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4通知
7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1-511,共1页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4”将于2014年11月29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4”将于2014年11月29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是岭南地区神经病学每年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将设立脑血管病与退行变性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疑难病例讨论、“NeuroscienceDay·2014”青年科研人员有奖征文等专题。同时,将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建立60周年学术活动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创刊40周年学术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际会议中心 神经病学 高峰论坛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神经精神疾病 疑难病例讨论 学术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0“Neuroscience Day·2010”青年科研人员有奖征文通知
8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病学 高峰论坛 国际 征文通知 科研人员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2暨中新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9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3-623,共1页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2暨中新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的诊疗新进展研讨会”将于2012年11月24日至2... 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2012暨中新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的诊疗新进展研讨会”将于2012年11月24日至25日在广州珠江宾馆(广州天河区五羊新村寺右-马路2号)举行。会议已举办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运动障碍疾病 帕金森病 高峰论坛 神经病学 诊疗 国际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诊疗进展研讨会·2009“Neuroscience Day,2009”青年科研人员有奖征文通知(第一轮)
10
作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45-44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 诊疗进展 重大疾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征文通知 科研人员 国家级继续教育 神经精神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例以孤立性头昏为表现的病毒性脑炎特点和误诊分析
11
作者 周香雪 钟威 许少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78,共7页
【目的】研究以孤立性头昏为表现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前庭功能检查、脑脊液细胞学等对这类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以孤立性头昏为表现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7例,健康志愿者10名。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如眩晕障碍量表(DHI)评... 【目的】研究以孤立性头昏为表现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前庭功能检查、脑脊液细胞学等对这类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以孤立性头昏为表现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7例,健康志愿者10名。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如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头部影像学、脑电图、前庭功能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形态学、病原学二代测序、误诊情况等。分析各类检查对患者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对比治疗前后各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89.19%(33/37)患者的初步诊断存在误诊。64.86%(24/37)患者前庭功能平滑跟踪试验提示前庭中枢病变(AUC值:0.82)。86.49%(32/37)患者CSF转化型淋巴细胞数量增多(AUC值:0.93),97.30%(36/37)患者CSF大淋巴细胞增多(AUC值:0.99),94.59%(35/37)患者激活单核细胞增多(AUC值:0.97)。18.92%(7/37)患者脑电图慢波增多(AUC值:0.60)。13.51%(5/37)患者头MR表现为皮层肿胀(AUC值:0.60)。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头昏等级下降(Z=-4.899,P<0.001),平滑跟踪异常(Z=-4.583,P<0.001)减少,CSF转化型淋巴细胞比例(t=4.281,P<0.001)、大淋巴细胞比例下降(t=6.905,P<0.001)。【结论】孤立性头昏表现的病毒性脑炎误诊率高。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大淋巴细胞、转化型淋巴细胞、激活单核细胞的增高和前庭功能检查相结合,可使平滑跟踪实验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细胞学 前庭功能 病毒性脑炎 头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健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尽管目前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作为心脑血管保护因子,参与AIS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探讨了TK在AI...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尽管目前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作为心脑血管保护因子,参与AIS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探讨了TK在AIS中的作用机制,包括靶向改善缺血区侧支循环、保护神经血管耦联、减轻神经损伤及参与远隔缺血适应等。此外,TK水平与AIS发病及复发风险呈负相关,可作为生物标志物。TK治疗还可改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其复发率,并可联合血管再通治疗共同改善预后。在AIS合并多器官疾病的情况下,TK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本文总结TK在AIS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组织激肽释放酶 人尿激肽原酶 缺血半暗带 生物标志物 神经功能改善 心脑血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及电针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常新 黄如训 +3 位作者 陈立云 温红梅 解龙昌 方燕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 研究脑梗死病灶周围及海马处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电针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 (RHRSP) ,电凝法凝闭大脑中动脉 (MCAO)。用Garcia等的综合评分法评定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功能 ,免疫组化观察... 目的 研究脑梗死病灶周围及海马处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电针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 (RHRSP) ,电凝法凝闭大脑中动脉 (MCAO)。用Garcia等的综合评分法评定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功能 ,免疫组化观察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及双侧海马 5 溴脱氧尿核苷 (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细胞的变化。结果 MCAO后大鼠轻偏瘫 ,5天时神经行为学功能恢复正常。MCAO后梗死灶边缘、双侧镜区及双侧海马均有BrdU阳性细胞分布 ,且病灶侧多于病灶对侧 ,病灶周围分布密集。电针治疗促使梗死灶边缘BrdU阳性细胞增多 ,随着治疗时间增加细胞增多更明显。结论 脑梗死可诱导病灶周边及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上调 ,2周内神经前体细胞随着电针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多。神经前体细胞可能是脑梗死康复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梗死 5-溴脱氧尿核苷 神经前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神经症状评价量表-改良Young量表 被引量:25
14
作者 周香雪 李洵桦 +6 位作者 黄海威 刘冰 梁颖茵 朱荣兰 朱建忠 梁秀龄 蒲小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设计用于评价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神经系统症状的量表(改良Young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方法选取住院的脑型WD初诊患者60例,对所有WD患者分别用改良Young量表、WD全面评价量表(Globle asse... 目的设计用于评价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神经系统症状的量表(改良Young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方法选取住院的脑型WD初诊患者60例,对所有WD患者分别用改良Young量表、WD全面评价量表(Globle assessment scale,GAS量表)、帕金森联合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进行评分。间隔1 d后再次用改良Young量表进行评分。所有患者进行脑脊液铜检查。接受二巯基丙磺钠排铜治疗1个月后再次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分。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并结合WD患者脑脊液铜来分析量表在WD的临床意义。结果改良Young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系数=0.8733,重测信度系数在0.8以上,评定者间一致性系数维持在0.75到0.94。结构效度因子分析证明量表由肌张力障碍、其他运动障碍、高级神经功能3个方面构成,与临床构想一致。改良Young量表得分与GAS量表、UPDRS量表、ADL量表得分具有相关性。改良Young量表评分与脑脊液铜有相关性,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量表。量表的效标尺度((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为0.23。结论改良Young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反映WD的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可监测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WD患者脑内的代谢异常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Young量表 信度 效度 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NMO-IgG/anti-AQP4抗体检测方法学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巧松 刘俊秀 +4 位作者 丰岩清 国宁 陈曦 赖蓉 黄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2-877,共6页
【目的】建立NMO-IgG/anti-AQP4抗体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细胞分析法(CBA)和荧光免疫沉淀法(FIPA)法;研究并比较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中国人群NMO疾病谱的检测效率。【方法】建立3种检测NMO-IgG/anti-AQP4抗体的方法,包括IIF、CBA和F... 【目的】建立NMO-IgG/anti-AQP4抗体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细胞分析法(CBA)和荧光免疫沉淀法(FIPA)法;研究并比较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中国人群NMO疾病谱的检测效率。【方法】建立3种检测NMO-IgG/anti-AQP4抗体的方法,包括IIF、CBA和FIPA。应用盲法检测病人血清106例,其中视神经脊髓炎(NMO)组24例,纵形扩展性脊髓炎(LETM)组22例,多发性硬化(MS)组30例,健康对照(HC)组30例;对其检测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种方法检测,发现NMO组NMO-IgG/anti-AQP4抗体阳性率分别为IIF(62.5%,15/24),CBA(91.7%,22/24)及FIPA(75.0%,18/22),LETM组为IIF(59.1%,13/22),CBA(86.4%,19/22)及FIPA(72.3%,16/22),MS组IIF、CBA及FIPA均为(3.3%,1/30)。正常对照组未见该抗体阳性表达。NMO组及LETM组血清NMO-IgG/anti-AQP4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MS和健康对照组。【结论】在中国人群NMO疾病谱患者中,IIF、CBA和FIPA的检测效率基本和美欧报道一致。IIF是该抗体检测的基础方法;CBA法看起来最为敏感;FIPA检测可以量化该抗体,可用于临床高通量大样品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NMO-IGG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 荧光免疫沉淀 细胞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例胰岛素瘤所致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曾缨 王凌云 +2 位作者 郑民缨 张成 张为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提高对胰岛素瘤所致的神经精神症状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70年以来收治的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5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胰岛素瘤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4±4)年,仅20%的患者能在发病1年内确诊... 目的提高对胰岛素瘤所致的神经精神症状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70年以来收治的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5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胰岛素瘤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4±4)年,仅20%的患者能在发病1年内确诊;任何年龄都可发病,20~50岁发病的占72.7%;临床表现多种多样,89.1%的患者有意识障碍,50.9%的患者还伴有抽搐发作,发作形式以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为主;45.5%的患者出现精神症状,以个性、行为改变为主;仅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的只有12.7%;所有患者发作时血糖均低于3.0mmol/L,补糖水或进食后症状可完全缓解或有所缓解;影像学检查中以超声内镜阳性率最高,达100%;肿瘤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以胰尾最多见,占47.3%;7.3%的患者术后复发;7.3%的患者在术前发作间歇存在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术后也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对表现为发作性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应常规检测空腹血糖和发作时血糖。对原因不明的低血糖患者,要注意检查胰腺,排除胰岛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低血糖脑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与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晓黎 张成 +5 位作者 刘卫彬 冯善伟 柳太云 卢锡林 张为西 黄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与凋亡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延长神经元样细胞的存活时间提供基础。【方法】从成人骨髓分离MSC,培养扩增。以β-巯基乙醇和参芪液...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与凋亡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延长神经元样细胞的存活时间提供基础。【方法】从成人骨髓分离MSC,培养扩增。以β-巯基乙醇和参芪液诱导分化,于诱导后1、3、5h分别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计数神经元样细胞,计算分化率。采用TUNEL方法分别检测诱导后1、3、5h的细胞凋亡率,并分析两者是否相关。【结果】hMSC经β-巯基乙醇和参芪液诱导后,可见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表达NSE、NF阳性、GFAP阴性。神经分化的定量分析显示诱导后1、3、5h,经β-巯基乙醇诱导NSE、NFH阳性细胞分别为43.5%±1.8%,59.3%±2.2%,76.5%±2.3%和42.6%±1.9%,55.1%±2.1%,73.5%±2.3%。参芪液诱导NSE、NFH阳性细胞分别为49.5%±1.9%,62.3%±2.1%,79.5%±2.5%和45.6%±1.9%,59.1%±2.1%,76.5%±2.3%。经两种诱导剂诱导后1、3、5h,TUNEL检测两者的凋亡率分别为1.5%,6.5%,19.5%和0.5%,2.3%,12.5%。【结论】β-巯基乙醇和参芪液均可在体外诱导h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h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也发生凋亡,分化率与凋亡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样细胞 诱导 NSE 凋亡率 间质干细胞 β-巯基乙醇 TUNEL 成人骨髓 分化过程 神经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骄星 王玉芳 +5 位作者 孙逊沙 赖蓉 林晶 梁杰 吴晓欣 盛文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梗死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明确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易感因素。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入组105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医院感染分为2组,即非院感组(n=992)与院感组(n=62),分析院感组的感染部位、病...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梗死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明确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易感因素。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入组105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医院感染分为2组,即非院感组(n=992)与院感组(n=62),分析院感组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的年龄、既往史、TOAST分型、入院时NIHSS评分、住院天数及费用等临床特征,分析脑梗死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脑梗死合并医院感染62例(5.88%),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45.16%);共培养出60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心源性脑栓塞(OR=2.80)、住院超过11d(OR=4.50)、吞咽困难(OR=2.78)为脑梗死合并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OAST分型为心源性脑栓塞、住院时间长且合并吞咽困难的脑梗死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应预防和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脑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临床和影像诊断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智云 李树荣 +1 位作者 陈子怡 徐巧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提高对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临床、CT、MR特点。结果15例中12例表现为癫癎。13例发生于皮层,其中3例病灶弥漫、多灶并累及基底节,2例位于鞍区。肿瘤实性9例,其中6... 目的提高对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临床、CT、MR特点。结果15例中12例表现为癫癎。13例发生于皮层,其中3例病灶弥漫、多灶并累及基底节,2例位于鞍区。肿瘤实性9例,其中6例呈脑回状肿块,囊实性4例,囊性2例。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不均匀低或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3例肿瘤明显强化,6例不均匀结节或斑片状强化,其中1例表现为脑回样强化,4例无强化。2例囊性肿瘤囊壁有轻度强化。7例(Ⅱ-Ⅲ级)灶周有明显片状或指样水肿,8例无明显水肿。2例CT表现为等密度实性结节,1例内见小条状、斑点状钙化。结论发生于皮层灰质核团的实性或囊实性肿瘤,尤其是类似肿大的脑回状肿块,不论强化和灶周水肿与否,临床上以癫癎为主要症状的年轻患者要考虑本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痛问诊要领中国专家建议(2025版)
2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头痛与感觉障碍学组 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脑与疼痛管理分会 +6 位作者 廖松洁 安佳琪 董钊 王永刚 于生元 陈晓春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7-267,共11页
头痛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是某些严重疾病的预警信号。对头痛患者行全面细致的问诊是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头痛的重要前提,更是对头痛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基石。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 头痛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是某些严重疾病的预警信号。对头痛患者行全面细致的问诊是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头痛的重要前提,更是对头痛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基石。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头痛问诊要领的临床指导性建议,故本专家组通过全面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经验,总结并提出头痛问诊的建议。本建议涵盖针对初诊头痛患者的9大问题,梳理继发性头痛的“红旗征”,并提出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群的差异化问诊策略,可作为头痛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问诊 原发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 专家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