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化在青少年肌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萌
吴惠茜
文剑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表达对青少年肌肉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84例年龄<25岁的肌肉疾病和2名正常肌肉活检组织进行dystrophin检测,同时用组织化学三磷酸腺苷酶(ATP酶)、还原性尼克酰胺...
目的探讨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表达对青少年肌肉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84例年龄<25岁的肌肉疾病和2名正常肌肉活检组织进行dystrophin检测,同时用组织化学三磷酸腺苷酶(ATP酶)、还原性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Tr)、改良Gomori、糖原PAS和脂肪苏丹Ⅲ染色法,同时对这些病例进行检测,以作为肌营养不良与其他肌肉疾病的鉴别诊断。结果正常肌肉组织dystrophin表达强阳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中80%病例的肌纤维dystrophin免疫呈阴性反应,20%病例呈不连续点状或不完整线状弱阳性。在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所有的病例肌纤维都有不连续点状或不完整线状弱阳性,而其他类型的肌营养不良包括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和强直型肌营养不良的肌纤维均为100%阳性率。另外,除1例糖原累积性肌病出现dystrophin弱阳性反应外,其他的肌肉疾病,包括炎症性肌病、线粒体肌病、神经源性肌萎缩、脂肪累积性肌病、轴空病和中央核肌病dystrophin阳性率为100%。结论dystrophin免疫组化检测是诊断DMD/BMD可靠和有效的方法,结合形态学改变和组化染色,可以与其他肌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疾病
抗肌萎缩蛋白
肌营养不良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kt通路及细胞凋亡在瘦素介导的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芬
崔宇
+2 位作者
郭瑞鲜
莫利求
冯鉴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63-2167,共5页
目的:探讨Akt(又称蛋白激酶B)及活化的caspase-3在瘦素介导的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在SD大鼠建立慢性吗啡镇痛耐受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脊髓Akt和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磷酸化Ak...
目的:探讨Akt(又称蛋白激酶B)及活化的caspase-3在瘦素介导的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在SD大鼠建立慢性吗啡镇痛耐受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脊髓Akt和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磷酸化Akt(p-Akt)及cleaved caspase-3阳性细胞;免疫双染检测p-Akt及cleaved caspase-3阳性细胞的定位。结果:鞘内慢性注射吗啡(15μg)7 d可明显上调大鼠脊髓p-Akt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在注射吗啡前30 min,鞘内注射瘦素拮抗剂(3μg)7 d能显著地抑制慢性吗啡处理对p-Akt和cleaved caspase-3的上调作用;p-Akt只定位在脊髓神经元,而cleaved caspase-3仅定位在星形胶质细胞;瘦素拮抗剂、Akt抑制剂及caspase-3抑制剂均能抑制慢性吗啡镇痛耐受。结论:脊髓Akt通路及活化的caspase-3参与瘦素介导的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AKT
CASPASE-3
吗啡镇痛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肝癌细胞及其转移性细胞株的建立
3
作者
张萌
胡少为
+1 位作者
姜桔红
文剑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建立新的肝细胞癌细胞系,为肝癌实验研究提供更多纯化癌细胞。【方法】从肝细胞癌患者原发灶和门脉癌栓中获取癌组织,采用Percoll浓度梯度分离癌细胞进行培养,用微环境消化法获取癌细胞克隆并建立细胞系,对培养成功的细胞系进...
【目的】建立新的肝细胞癌细胞系,为肝癌实验研究提供更多纯化癌细胞。【方法】从肝细胞癌患者原发灶和门脉癌栓中获取癌组织,采用Percoll浓度梯度分离癌细胞进行培养,用微环境消化法获取癌细胞克隆并建立细胞系,对培养成功的细胞系进行生长曲线测定、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对比基因组杂交和裸鼠接种成瘤实验。【结果】对20例肝癌组织进行癌细胞分离培养和克隆,成功建立2例细胞系H2M和H4M,这2株细胞均来自门脉癌栓,它们的染色体数目测定均为超3倍体(71~78条)。CGH检测显示H2M主要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为染色体4q、13q、16q、17p和19p缺失和1q、3q、5p、6p、7q和8q扩增,其中有一条标记染色体含有1q和6p[t(1;6)染色体];而H4M染色体8p,9,13q,16q缺失和6p,7p,11p,11q13扩增,其中有一条标记染色体含有一长的均染区(hsr)。H2M细胞接种裸鼠1个月,产生典型的人肝细胞癌,但H4M接种尚未能成瘤。【结论】Percoll浓度梯度分离癌细胞和微环境消化法取得癌细胞克隆是建立原代细胞系的有效方法。2例肝癌细胞系的建立为以后肝癌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所测出的肝癌细胞系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及在裸鼠接种成瘤,为肝癌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筛选提供了研究线索和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株
核型
比较基因组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化在青少年肌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萌
吴惠茜
文剑明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4-27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表达对青少年肌肉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84例年龄<25岁的肌肉疾病和2名正常肌肉活检组织进行dystrophin检测,同时用组织化学三磷酸腺苷酶(ATP酶)、还原性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Tr)、改良Gomori、糖原PAS和脂肪苏丹Ⅲ染色法,同时对这些病例进行检测,以作为肌营养不良与其他肌肉疾病的鉴别诊断。结果正常肌肉组织dystrophin表达强阳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中80%病例的肌纤维dystrophin免疫呈阴性反应,20%病例呈不连续点状或不完整线状弱阳性。在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所有的病例肌纤维都有不连续点状或不完整线状弱阳性,而其他类型的肌营养不良包括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和强直型肌营养不良的肌纤维均为100%阳性率。另外,除1例糖原累积性肌病出现dystrophin弱阳性反应外,其他的肌肉疾病,包括炎症性肌病、线粒体肌病、神经源性肌萎缩、脂肪累积性肌病、轴空病和中央核肌病dystrophin阳性率为100%。结论dystrophin免疫组化检测是诊断DMD/BMD可靠和有效的方法,结合形态学改变和组化染色,可以与其他肌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
肌肉疾病
抗肌萎缩蛋白
肌营养不良
免疫组化
Keywords
Muscular disorders Muscular dystrophy Dystrophin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4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kt通路及细胞凋亡在瘦素介导的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芬
崔宇
郭瑞鲜
莫利求
冯鉴强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教研室
中山大学
中山
医学院生
理学
教研室
中山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黄埔院区麻醉科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63-2167,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A2015415)
文摘
目的:探讨Akt(又称蛋白激酶B)及活化的caspase-3在瘦素介导的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在SD大鼠建立慢性吗啡镇痛耐受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脊髓Akt和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磷酸化Akt(p-Akt)及cleaved caspase-3阳性细胞;免疫双染检测p-Akt及cleaved caspase-3阳性细胞的定位。结果:鞘内慢性注射吗啡(15μg)7 d可明显上调大鼠脊髓p-Akt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在注射吗啡前30 min,鞘内注射瘦素拮抗剂(3μg)7 d能显著地抑制慢性吗啡处理对p-Akt和cleaved caspase-3的上调作用;p-Akt只定位在脊髓神经元,而cleaved caspase-3仅定位在星形胶质细胞;瘦素拮抗剂、Akt抑制剂及caspase-3抑制剂均能抑制慢性吗啡镇痛耐受。结论:脊髓Akt通路及活化的caspase-3参与瘦素介导的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
关键词
瘦素
AKT
CASPASE-3
吗啡镇痛耐受
Keywords
Leptin
Akt
Caspase-3
Morphine antinociceptive tolerance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肝癌细胞及其转移性细胞株的建立
3
作者
张萌
胡少为
姜桔红
文剑明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教研室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0-673,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0558017)
文摘
【目的】建立新的肝细胞癌细胞系,为肝癌实验研究提供更多纯化癌细胞。【方法】从肝细胞癌患者原发灶和门脉癌栓中获取癌组织,采用Percoll浓度梯度分离癌细胞进行培养,用微环境消化法获取癌细胞克隆并建立细胞系,对培养成功的细胞系进行生长曲线测定、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对比基因组杂交和裸鼠接种成瘤实验。【结果】对20例肝癌组织进行癌细胞分离培养和克隆,成功建立2例细胞系H2M和H4M,这2株细胞均来自门脉癌栓,它们的染色体数目测定均为超3倍体(71~78条)。CGH检测显示H2M主要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为染色体4q、13q、16q、17p和19p缺失和1q、3q、5p、6p、7q和8q扩增,其中有一条标记染色体含有1q和6p[t(1;6)染色体];而H4M染色体8p,9,13q,16q缺失和6p,7p,11p,11q13扩增,其中有一条标记染色体含有一长的均染区(hsr)。H2M细胞接种裸鼠1个月,产生典型的人肝细胞癌,但H4M接种尚未能成瘤。【结论】Percoll浓度梯度分离癌细胞和微环境消化法取得癌细胞克隆是建立原代细胞系的有效方法。2例肝癌细胞系的建立为以后肝癌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所测出的肝癌细胞系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及在裸鼠接种成瘤,为肝癌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筛选提供了研究线索和实验模型。
关键词
肝癌
细胞株
核型
比较基因组杂交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 lines
karyotype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化在青少年肌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张萌
吴惠茜
文剑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Akt通路及细胞凋亡在瘦素介导的大鼠慢性吗啡镇痛耐受中的作用
胡芬
崔宇
郭瑞鲜
莫利求
冯鉴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肝癌细胞及其转移性细胞株的建立
张萌
胡少为
姜桔红
文剑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