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特点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毅 严凤娇 +2 位作者 曾瑞曦 唐庆 程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9-811,共3页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及稳定性特点。方法:对18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及4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腰椎X线对比分析,观察腰椎发育及畸形情况,测量腰骶关节倾斜度,侧位腰椎前凸角(侧位腰椎Cobb角)、弓顶距离及前凸指数等,以及侧位过伸过...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及稳定性特点。方法:对18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及4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腰椎X线对比分析,观察腰椎发育及畸形情况,测量腰骶关节倾斜度,侧位腰椎前凸角(侧位腰椎Cobb角)、弓顶距离及前凸指数等,以及侧位过伸过屈动力位胸腰段(T12-L1、L1-L2)、腰骶段(L4-L5、L5-S1)椎体相对位移(Posner指数)等指标。结果: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不良及畸形发生率、腰骶关节倾斜度、侧位腰椎Cobb角、弓顶距离及前凸指数,以及腰骶段(L4-L5、L5-S1)Posner指数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胸腰段(T12-L1、L1-L2)Posner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存在不稳因素,发育不良,畸形等发生率较普通儿童高,上腰段(T12-L2)较下腰段(L4-S1)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腰椎发育 腰椎 腰椎稳定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407例早期失用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毅 陈欣欣 +4 位作者 许扬滨 杨俐敏 郑智华 曾瑞曦 程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96-98,182,共4页
【目的】探讨导致前臂自体血管内瘘术早期失用的因素,为提高内瘘手术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407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观察对比早期失用组和早期通畅组患者基础疾病、手术前... 【目的】探讨导致前臂自体血管内瘘术早期失用的因素,为提高内瘘手术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407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观察对比早期失用组和早期通畅组患者基础疾病、手术前后一周平均收缩压水平、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确诊尿毒症到手术之间的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7例患者早期失用组24例,失用率为5.60%。没发现糖尿病肾病等对内瘘早期失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HCT)以及确诊尿毒症距手术的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收缩压水平对早期失有影响,表现为收缩压水平低于140 mmHg组早期失用率较高。【结论】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自体血管内瘘术早期失用率较低,其早期失用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未发现糖尿病等因素对早期通畅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早期失用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周围神经Karnovsky-Roots法染色规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戚剑 罗鹏 +3 位作者 程思红 李增宏 张毅 刘小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6-441,共6页
目的基于图像分析探讨用于鉴别周围神经功能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Karnovsky-Roots法24小时内的染色规律,为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重建确定标准化的孵育条件。方法新鲜人体截肢腓总神经标本,连续横断冰冻切片,... 目的基于图像分析探讨用于鉴别周围神经功能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Karnovsky-Roots法24小时内的染色规律,为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重建确定标准化的孵育条件。方法新鲜人体截肢腓总神经标本,连续横断冰冻切片,片厚10μm,共切取56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张切片,采用Karnovsky-Roots法进行乙酰胆碱酯酶孵育,其中1~6组分别为1、2、4、8、12和24 h,第7组切片为阴性对照组。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时间染色组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指标为:(1)AChE反应阳性区域的面积;(2)AChE反应阳性区域的平均光密度;(3)AChE反应阳性区域的累积光密度。组间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t-test统计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8h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与12 h组有显著性差异,而12 h与24 h的平均光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8 h、12 h和24 h间的染色面积、累计光密度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镜下可观察到24 h组存在过度染色。结论孵育12~24 h间的染色效果趋于一致,染色结果稳定可靠,神经束功能性质鉴别容易,神经束膜与染色的神经纤维间有清晰的分界,利于轮廓获取,可作为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重建的标准化的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Kamovsky-Roots法 周围神经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式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毅 向剑平 +1 位作者 程钢 刘小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75-427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尺神经前置术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依据及疗效。方法:5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术中进行肘部尺神经电生理刺激测量,根据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尺神经损伤分度并分别对应采用尺神经外膜松解+皮下前置术、尺神经束膜松解+肌下... 目的:分析不同尺神经前置术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依据及疗效。方法:5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术中进行肘部尺神经电生理刺激测量,根据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尺神经损伤分度并分别对应采用尺神经外膜松解+皮下前置术、尺神经束膜松解+肌下前置术、尺神经束膜松解+尺神经筋膜下前置术3种不同手术方式,37例术后获6个月~3年随访,其中行皮下前置24例,肌下前置5例,筋膜下前置8例。结果:随访37例肘管综合征病例,34例明显改善,运动感觉均获恢复,2例感觉有恢复,运动无恢复,1例Ⅲ度损伤者无恢复,二期手术行人工神经移植。手术疗效优良率为83.7%。结论:术中尺神经电生理定量分析可作为尺神经前置术式选择的重要依据,结合显微外膜及束膜松解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前置 神经电生理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复合皮移植术后中远期病理及电镜结构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毅 郭栋 +3 位作者 曾瑞曦 龙比 刘祥厦 程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41-2043,共3页
目的观察对比肢体正常皮肤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皮移植术后中远期病理及电镜结构,为复合皮移植远期疗效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3月~2006年8月17例行四肢挛缩瘢痕切除,缺损皮肤创面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 目的观察对比肢体正常皮肤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皮移植术后中远期病理及电镜结构,为复合皮移植远期疗效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3月~2006年8月17例行四肢挛缩瘢痕切除,缺损皮肤创面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皮移植修复术后9月~2年的组织标本。取复合皮组织标本23份为观察组,并取患者临近正常皮肤组织标本23份为对照组,分别进行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观察表皮细胞层数、基底膜厚度、真皮结构成分、成纤维细胞及血管计数等。结果HE染色:复合皮组织结构完整,具备正常表皮及真皮各种结构成分,基底膜再生完整。复合皮及正常皮肤的表皮细胞层数分别为16.33±5.89和26.57±3.46(P=0.007);基底膜厚度(μm)分别为1.05±0.21和1.13±0.17(P=0.168)。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皮半桥粒、成纤维细胞及再生毛细血管计数与正常皮肤组织十分接近,分别为6.33±2.31和6.79±1.57(P=0.127),7.59±2.06和8.02±2.85(P=0.067),以及14.03±2.60和13.34±3.52(P=0.369)。结论肢体复合皮移植后中远期组织结构接近正常皮肤,移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复合皮 皮肤移植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腰段脊神经后根组织化学特点及显微结构的研究
6
作者 张毅 卢昊 +3 位作者 程钢 刘小林 杨俐敏 何彩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44-384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家兔腰段脊神经后根不同部位神经小束的分布形态及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的含量及分布特点,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选择手术部位提供参考。方法:6只成年新西兰白兔,显微解剖腰3(L3)~腰5(L5)脊神经后根,分别行圆锥起始... 目的:通过观察家兔腰段脊神经后根不同部位神经小束的分布形态及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的含量及分布特点,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选择手术部位提供参考。方法:6只成年新西兰白兔,显微解剖腰3(L3)~腰5(L5)脊神经后根,分别行圆锥起始部、中段及椎间孔部冰冻切片、HE及乙酰胆碱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Ⅰa类传入纤维在L3~L5脊神经后根神经束中的组织化学和分布特点及不同部位神经小束的分束情况;Image-ProPlus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不同小束Ⅰa类传入纤维计数分析。结果:后根神经小束在圆锥起始部间隔较开,排列较规则,大致平行排列;后根中间部各神经小束未见交叉或再次分束、各小束间距离缩小,排列趋于紧密;椎间孔部各神经小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排列更加紧密;HE染色显示家兔后根神经小束内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分布均匀,直径粗大,轴突深染,髓鞘不着色;AChE染色发现脊神经后根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染色为阴性,轴突不着色,髓鞘也不染色;后根神经小束AChE浅染组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含量和含量百分比均高于深染组(P<0.05)。结论:家兔腰段脊神经后根分束固定,不同部位神经小束排列不同,圆锥部较椎间孔部易于分离;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在不同神经小束分布不均匀,在AChE染色中浅染含量相对较高,深染的神经小束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含量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 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 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龈笑相关肌肉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林正权 张毅 +1 位作者 黎志明 蓝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肌肉过度牵拉导致露龈笑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7例14侧10%福尔马林浸泡的尸头进行解剖,研究提拉上唇的肌肉起止点,分析各个肌肉的作用部位。结果:降鼻中隔肌是鼻肌的一部分,起源于上颌骨切牙窝内侧和前鼻嵴,分三部止于鼻翼软... 目的:探讨肌肉过度牵拉导致露龈笑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7例14侧10%福尔马林浸泡的尸头进行解剖,研究提拉上唇的肌肉起止点,分析各个肌肉的作用部位。结果:降鼻中隔肌是鼻肌的一部分,起源于上颌骨切牙窝内侧和前鼻嵴,分三部止于鼻翼软骨内侧脚基板、口轮匝肌上部分,并与Pitanguy韧带相连;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颧小肌三者呈叠瓦状由内向外、由浅向深与口轮匝肌融合,其中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浅层纤维向口轮匝肌内下走行,止于同侧柱状线内侧部分和人中嵴的下1/3。结论:临床上需要根据露龈笑出现的不同位置分别对降鼻中隔肌、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颧小肌做不同的处理。降鼻中隔肌与前部露龈笑、鼻尖卷曲以及鼻唇角变锐密切相关;提上唇鼻翼肌和上唇肌浅层纤维插入到柱状线内侧部分皮肤以及同侧人中嵴的下1/3,参与唇红的翻转,红唇过度外翻需要对该部分纤维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肌肉 露龈笑 降鼻中隔肌 提上唇鼻翼肌 提上唇肌 颧小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疙瘩45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7
8
作者 温传阳 张毅 程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92-2794,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和术中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的随访资料,其中35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手术切口拆线后1~3d内行放射治疗,每周照射3次,每次3Gy,总剂量21Gy。1...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和术中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的随访资料,其中35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手术切口拆线后1~3d内行放射治疗,每周照射3次,每次3Gy,总剂量21Gy。10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术中在手术切口局部皮下注射A型肉毒素,5U/点,间隔1cm,总量不超过100U/人。通过临床观察和定期随访记录治疗疗效、毒性反应。结果:35例患者行术后放射治疗后,治愈25例,治愈率为71.4%;有效7例,有效率为20.0%;无效3例,复发率为8.6%。总有效率为91.4%。放疗相关的急性毒性反应主要为皮肤红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10例患者行术后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后,治愈7例,治愈率为70.0%;有效2例,有效率为20.0%;无效1例,复发率为10%。术后无感染,无延期愈合,无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等并发症。结论:术后浅层X线放射治疗是预防瘢痕疙瘩复发的有效方法,毒性反应轻,术中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安全,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治疗 A型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的神经切片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邹继杰 唐平 +3 位作者 张毅 罗鹏 江小平 汪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2期164-169,共6页
周围神经切片显微图像具有背景复杂、区域不连续和光照不均匀等特点,应用经典的图像分割算法难以取得有效的分割结果。通过结合初始隶属度概率函数和空间距离来设计空间函数而得到的SFCM聚类算法,并提出SFCM彩色图像分割方法。把图像从... 周围神经切片显微图像具有背景复杂、区域不连续和光照不均匀等特点,应用经典的图像分割算法难以取得有效的分割结果。通过结合初始隶属度概率函数和空间距离来设计空间函数而得到的SFCM聚类算法,并提出SFCM彩色图像分割方法。把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IS颜色空间。采用聚类有效性分析指标在直方图快速FCM算法中为HSI各分量确定分类数目和获取SFCM初始化参数。对HIS各分量分别进行SFCM聚类,合并各分量并转换回RGB彩色空间以显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FCM聚类分割算法相比,新方法能更有效地分割区域不连续的神经切片显微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 彩色图像分割 神经切片 显微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