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转移瘤SBRT放射治疗技术中Tomo计划同BrainLab计划的剂量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剑文 康德华 +4 位作者 许森奎 赵文斌 牛绍清 沈国平 黄伯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1-796,共6页
【目的】对比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使用Tomo技术和BrainLab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分别选取单一肺转移瘤、两个肺转移瘤、三个肺转移瘤和四个肺转移瘤病例各一例,PTV体积为2.89±... 【目的】对比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使用Tomo技术和BrainLab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分别选取单一肺转移瘤、两个肺转移瘤、三个肺转移瘤和四个肺转移瘤病例各一例,PTV体积为2.89±1.15 cm3。使用Tomo和BrainLab计划系统分别进行计划设计,每次剂量5 Gy,总剂量50 Gy并覆盖95%PTV体积的处方剂量,比较治疗计划的脊髓、双肺和其它正常器官的DVH曲线、靶区的CI和HI指标。【结果】Tomo计划设计的靶区剂量的适型指数CI=0.687±0.075、均匀指数HI=1.0314±0.0700,BrainLab计划设计的靶区剂量适型指数CI=0.571±0.042、均匀指数HI=1.0764±0.1241,两组HI和CI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小于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Tomo计划的靶区CI和HI指标均优于Bran Lab计划。BrainLab系统中的脊髓的低剂量要高于Tomo计划,而两组正常器官和双肺的剂量无明显的差异,肺的V20均小于10%。【结论】对于最长径小于4 cm的小体积的肺转移瘤,应该优先使用Tomo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 肺转移瘤 断层螺旋调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置管理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分箱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彭淑辉 陈玉花 +1 位作者 吴绮常 曾讯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5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索成品输液分箱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定置管理方法结合色彩管理及医院信息化系统管理对成品输液分箱工作进行优化。结果:应用定置管理方法后,成品输液分箱效率、准确性有显著的提高。结论:成品输液分箱工作中应用定置管理,能有... 目的:探索成品输液分箱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定置管理方法结合色彩管理及医院信息化系统管理对成品输液分箱工作进行优化。结果:应用定置管理方法后,成品输液分箱效率、准确性有显著的提高。结论:成品输液分箱工作中应用定置管理,能有效提高分箱效率及准确性,减少劳动力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成品输液 分箱 定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疗图像引导策略的优化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姚文燕 黄剑文 +1 位作者 陈炫光 许森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TOMO)时行不同频次图像引导之间的差异,探寻合适的图像引导策略。【方法】选取我中心2015年1月1日~2016年5月15日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88例、胸腹部肿瘤患者63例、盆腔肿瘤患者19例,均接受TOMO治疗,每次治疗...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TOMO)时行不同频次图像引导之间的差异,探寻合适的图像引导策略。【方法】选取我中心2015年1月1日~2016年5月15日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88例、胸腹部肿瘤患者63例、盆腔肿瘤患者19例,均接受TOMO治疗,每次治疗前均行兆伏级CT(MVCT)扫描进行,收集前五次和每周第一次的摆位误差,分别和整个疗程的摆位误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胸腹组和盆腔组不同频次扫描之间的摆位误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头颈组前五次扫描和整个疗程的比较中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部肿瘤和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时,可考虑前五次扫描或每周一次扫描的方式来代替每天一次扫描,减少患者受到的额外辐射剂量。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时,前五次的扫描的前后方向误差跟整个疗程误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不能以此为据来指导后续的日常摆位,可以考虑采用每周扫描一次MVCT的方案来代替每天扫描一次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治疗 MVCT 摆位误差 扫描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途径预测MELK基因在肺腺癌及肺鳞癌中的功能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云英 王雪涔 +1 位作者 彭振维 陈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1-901,共11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肺腺癌及肺鳞癌中高表达的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GEO)获取芯片数据集GSE7670,结合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肺腺癌及肺鳞癌数据库进...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肺腺癌及肺鳞癌中高表达的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GEO)获取芯片数据集GSE7670,结合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肺腺癌及肺鳞癌数据库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差异激酶(P<0.05)。对这些激酶进行GO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的MCODE插件找到关键节点蛋白,挑选出MELK激酶。通过Oncomine数据库分析MELK表达,从TCGA数据库获取临床信息,分析MELK表达与肺腺癌及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GeneMANIA预测MELK功能,进而用GEPIA2验证相关共表达基因。【结果】共筛选出159个与细胞增殖、凋亡及各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的差异激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21个关键基因。MELK在男性、年龄较小、高分期的肺腺癌及肺鳞癌中表达较高。在肺腺癌中,MELK高表达与较短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相关,而在肺鳞癌中则无显著差异。MELK可能参与G2/M期转化,且在肺腺癌及肺鳞癌中均与增殖相关基因MKI67、PCNA、CCNB1、MCM2和TOP2A共表达。【结论】MELK在肺腺癌及肺鳞癌中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及细胞周期G2/M期转化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肺腺癌新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肺鳞癌 生物信息学 ME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灶肝细胞癌异质性的多组学研究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匡铭 许丽霞 +2 位作者 刘信 章颖 沈顺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84-2187,共4页
超过一半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在就诊时肝内已出现多发病灶,临床上针对多灶HCC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且疗效不佳。多灶HCC中肿瘤的高度异质性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多组学测序,探索多灶HCC中不同病灶间的基因水平和... 超过一半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在就诊时肝内已出现多发病灶,临床上针对多灶HCC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且疗效不佳。多灶HCC中肿瘤的高度异质性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多组学测序,探索多灶HCC中不同病灶间的基因水平和转录水平的异质性,包括肿瘤克隆进化以及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结构变异、RNA表达、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等的异质性。肿瘤克隆进化导致的药物靶点分布以及免疫微环境的特征可精准预测多灶HCC患者对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疗效。因此,全面、准确地评估多灶HCC的多组学异质性对实施精准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显像剂[18F]-AIF-NOTA-NSC-GLU在荷HepG2肝癌模型中的生物学评估
6
作者 林丽萍 唐刚华 +6 位作者 聂大红 苏舒 熊鹦 刘少玉 马慧 元龚骏 向贤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68-2873,共6页
目的合成PET/CT显像剂[18F]-AIF-NOTA-NSC-GLU以及探讨其对荷HepG2肝癌模型的显像效果。方法(1)合成[18F]-AIF-NOTA-NSC-GLU;(2)选用人源性HepG2肝癌细胞株进行[18F]-AIF-NOTA-NSC-GLU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氨基酸转运竞争抑制实验以及蛋... 目的合成PET/CT显像剂[18F]-AIF-NOTA-NSC-GLU以及探讨其对荷HepG2肝癌模型的显像效果。方法(1)合成[18F]-AIF-NOTA-NSC-GLU;(2)选用人源性HepG2肝癌细胞株进行[18F]-AIF-NOTA-NSC-GLU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氨基酸转运竞争抑制实验以及蛋白参与实验;(3)建立荷HepG2肝癌模型并进行[18F]-AIF-NOTA-NSC-GLU显像,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进行对比研究,评价[18F]-AIF-NOTA-NSC-GLU对肝癌的显像效果。结果(1)[18F]-AIF-NOTA-NSC-GLU未经衰减校正的合成产率为(29.3±4.6)%(n=10);(2)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人肝癌HepG2细胞对[18F]-AIF-NOTA-NSC-GLU的摄取在30 min达到峰值(7.2±0.37)%;[18F]-AIF-NOTA-NSC-GLU的主要通过氨基酸转运Na+依赖型XAG-系统,Na+依赖型ASC系统和B0+系统部分参与[18F]-AIF-NOTA-NSC-GLU的摄取,几乎不参与蛋白合成;(3)注射[18F]-AIF-NOTA-NSC-GLU 30 min后肿瘤显影清晰,[18F]-AIF-NOTA-NSC-GLU肿瘤/肝比值稍高于60 min[18F]-FDG肿瘤/肝比值[(1.50±0.10)vs.(1.12±0.15),n=3,P=0.023]。结论[18F]-AIFN-OTA-NSC-GLU易于合成,可用于肝癌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诊断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18F]-AIF-NOTA-NSC-GL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Varian NovalisTX直线加速器盆腔肿瘤放疗摆位误差分布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7
7
作者 丘敏敏 钟嘉健 +2 位作者 欧阳斌 肖振华 邓永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4-290,共7页
【目的】构建Varian NovalisTX直线加速器盆腔肿瘤放疗摆位误差分布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加速器治疗30例盆腔肿瘤患者先验IGRT摆位误差数据,采用高斯混合模型构建误差分布预测模型,并求解分析模型参数。【结果】由模型参数可知摆位误... 【目的】构建Varian NovalisTX直线加速器盆腔肿瘤放疗摆位误差分布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加速器治疗30例盆腔肿瘤患者先验IGRT摆位误差数据,采用高斯混合模型构建误差分布预测模型,并求解分析模型参数。【结果】由模型参数可知摆位误差主要往μ1~μ4四个中心点方向集中;中心点坐标表明误差在Vrt方向(-3.88~4.28)mm和Lng方向(-2.41~1.54)mm较大,Lat方向(-1.85~0.72)mm较小;误差可能性往μ2和μ4中心(0.301、0.310)较μ1和μ3中心(0.190、0.196)大;摆位误差标准差可达5.2 mm。【结论】高斯混合模型对盆腔摆位误差分布进行定量描述和预测分析,为缺少IGRT的盆腔肿瘤放疗摆位误差控制及肿瘤计划靶区外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摆位误差 IGRT GMM K-means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辅助放疗对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基于人群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莉芊 陈闽霞 +1 位作者 杨沛轩 王成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81-987,共7页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放疗对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04-2015年1694例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信息,将患者分为术后放疗组与术后未放疗组。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放疗对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04-2015年1694例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信息,将患者分为术后放疗组与术后未放疗组。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与亚组分析。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术后放疗组患者的预后较术后未放疗组患者好(P<0.05)。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种族、婚姻状况、肿瘤TNM分期、T分期、N分期、肿瘤原发部位、肿瘤最大径及是否接受化疗和术后是否接受放疗是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均<0.01),进一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肿瘤最大径、是否接受化疗及术后是否接受放疗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除N0期患者(P>0.05)外,年龄≤70岁与>70岁、不同T分期、有淋巴结转移(N1~N3期)、肿瘤最大径≤5 cm与>5 cm、接受化疗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均能从术后辅助放疗中获益(P均<0.01)。结论对于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患者的预后较未接受放疗者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戒细胞癌 胃肿瘤 辅助放疗 生存分析 SEER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成像OSSF-ATpV重建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杰星 黄斯伟 +1 位作者 蔡江泽 徐圆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3-1038,共6页
针对FISTA算法梯度下降步骤中利普希茨常数计算复杂、迭代步长不稳定以及全变分正则化容易导致低对比度结构被过度平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成像OSSF-ATpV重建算法。实验构造了惩罚加权最小二乘法自适应全变分正则化模型,... 针对FISTA算法梯度下降步骤中利普希茨常数计算复杂、迭代步长不稳定以及全变分正则化容易导致低对比度结构被过度平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成像OSSF-ATpV重建算法。实验构造了惩罚加权最小二乘法自适应全变分正则化模型,用有序子集联合代数重建技术(OS-SART)代替FISTA算法中的梯度下降算法求解最小二乘法问题,并利用OS-SART计算的预处理矩阵引入ATpV的加权近端梯度问题抑制噪声和伪影。实验结果证明,本方法可以重建出伪影和噪声水平低、并保留结构边缘的优质乳腺断层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成像 自适应全变分 快速迭代收缩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X射线源重叠投影的线性迭代重建
10
作者 黄斯伟 黄杰星 +3 位作者 马健晖 陈军 徐圆 周凌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解决平板X射线源多个射线源同时照射时产生的投影重叠问题带来的图像重建困难,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板X射线源重叠投影的CT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引入线性修正因子修正投影重叠带来的非线性,然后使用联合代数重建算法(SART)实现CT图... 为解决平板X射线源多个射线源同时照射时产生的投影重叠问题带来的图像重建困难,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板X射线源重叠投影的CT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引入线性修正因子修正投影重叠带来的非线性,然后使用联合代数重建算法(SART)实现CT图像的重建。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平板X射线源重叠投影直接重建CT图像,但是随着平板X射线源阵列数增大,重建图像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X射线源 投影重叠 线性迭代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