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放射学:从技术走向科学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1-824,共4页
本文对介入放射学的学科属性进行了理论评述,通过与外科学发展历史的对比,和对介入放射学学科现状的分析,认为“介入放射学已经完成了从技术向科学的转变”。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技术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术后介入治疗30例子宫颈浸润癌 被引量:4
2
作者 巫岳鹏 梅卓贤 +1 位作者 何科 陈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0-282,共3页
应用介入、手术、再介入的方法治疗子宫颈浸润癌30例,观察其消长变化,与以往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评价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子宫颈浸润癌Ⅰb~Ⅲ期患者30例,术前常规行盆腔介入治疗。介入后14天,行子宫颈癌根治术,... 应用介入、手术、再介入的方法治疗子宫颈浸润癌30例,观察其消长变化,与以往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评价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子宫颈浸润癌Ⅰb~Ⅲ期患者30例,术前常规行盆腔介入治疗。介入后14天,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根据临床分期分别再介入3~6次。结果:30例患者经过介入、手术、再介入治疗后,分别追踪随访1~6年,未见复发。结论:子宫颈癌介入、手术、再介入治疗,效果肯定,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浸润癌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介入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楠 徐涛 +3 位作者 廖长礼 温春勇 杨建勇 黄勇慧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63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TA)/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9例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TRAS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TA/PTAS治疗,分析并比较TRA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变,评估介入治疗疗...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TA)/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9例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TRAS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TA/PTAS治疗,分析并比较TRA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变,评估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行PTA/PTAS治疗,其中6例患者行PTA,23例行PTA+PTAS,术中未出现介入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好转。术后患者血清肌酐由术前(261.96±193.79)μmol/L降至(167.44±76.94)μmol/L(术后1个月),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尿素氮由术前(14.15±7.08)mmol/L降至(9.83±4.12)mmol/L(术后1个月),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例伴高血压患者术后用药减少,1例蛋白尿患者支架植入治疗后蛋白尿消失。29例TRAS患者中4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其中2例进展为移植肾功能衰竭,2例出现支架相关并发症,给予介入治疗后好转,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PTA/PTAS是肾移植术后TRAS的主要治疗方式,成功率高,可明显改善移植肾功能,患者长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动脉狭窄 肾移植 经皮经腔球囊扩张术 经皮经腔支架植入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损伤法建立大鼠宫腔粘连模型及其对子宫内膜LIF及整合素ανβ3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永裕 谭国胜 +5 位作者 罗灿桥 马振江 李艳新 万婷婷 陈伟 杨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IUA)动物模型,为深入探讨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造模组(n=30);造模组内再随机分为A1、A2及A3三个亚组(每组n=10),造模组刮宫后,行...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IUA)动物模型,为深入探讨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造模组(n=30);造模组内再随机分为A1、A2及A3三个亚组(每组n=10),造模组刮宫后,行子宫缺血再灌注,宫腔灌注脂多糖溶液损伤子宫内膜。A1、A2、A3组动物分别于建模后1、2、3个动情周期收集子宫组织,各组动物均于动情期获取子宫标本,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LIF及整合素ανβ3,动态观察子宫内膜病理变化过程,并对损伤后3个动情周期子宫内膜的腺体数目和纤维化面积比率,内膜LIF及整合素ανβ3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再生受损,造模组A1、A2、A3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目分别为3.22±1.21、3.91±1.71、4.12±1.65,均低于对照组8.13±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A1、A2、A3组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率分别为0.63±0.05、0.76±0.08、0.79±0.07,均高于对照组0.2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A1、A2、A3组大鼠子宫内膜LIF蛋白MOD值分别为0.278±0.031、0.293±0.036、0.306±0.036,均低于对照组0.389±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A1、A2、A3组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平均光密度(MOD)值分别为0.268±0.035、0.291±0.038、0.301±0.043,均低于对照组0.397±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损伤、缺血再灌注及局部感染多重损伤法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动物模型,对子宫内膜容受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 损伤 纤维化 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远桡动脉入路HAIC治疗肝肿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斌 戴海涛 +5 位作者 林润 温春勇 张桂元 向贤宏 杨建勇 黄勇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9-644,共6页
【目的】评价经远桡动脉入路对肝肿瘤患者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行经远桡动脉入路进行HAIC的肝肿瘤患者,患者进行1次股动脉入路和1次远桡动脉入路穿刺置管进行自身... 【目的】评价经远桡动脉入路对肝肿瘤患者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行经远桡动脉入路进行HAIC的肝肿瘤患者,患者进行1次股动脉入路和1次远桡动脉入路穿刺置管进行自身交叉对照。患者留置导管于肝动脉内行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比较患者远桡动脉入路和股动脉入路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纳入患者18例肝肿瘤患者,其中9例先进行股动脉入路后进行远桡动脉入路HAIC,其余9例则先远桡入路再进行股动脉入路HAIC。dTRA期间,穿刺点血肿2例,穿刺点持续疼痛3例,左手掌麻木1例,均为1~2级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没有发生3~4级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术后超声检查显示近端桡动脉均通畅。dTRA和TFA之间的穿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分vs.3分,P<0.05)。然而,dTRA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TFA。患者更倾向选择dTRA(7.89 vs.2.72,P<0.001)。dTRA的压迫止血时间比TFA更短(2 h vs.7 h,P<0.05)。【结论】经远桡动脉入路安全可耐受,有利于肝肿瘤患者行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桡动脉入路 股动脉入路 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 肝肿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治疗12例假性动脉瘤的体会 被引量:19
6
作者 廖登辉 叶财盛 +5 位作者 李松奇 叶润仪 常光其 陈伟 李晓曦 王深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评估覆膜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假性动脉瘤患者86例,其中12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发病部位在胸主动脉4例,腹主动脉3例(1例肾上型,2例肾下型),颈总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右锁骨下动脉1例。术后... 目的评估覆膜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假性动脉瘤患者86例,其中12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发病部位在胸主动脉4例,腹主动脉3例(1例肾上型,2例肾下型),颈总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右锁骨下动脉1例。术后对1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并随访5~43个月。结果支架释放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12例假性动脉瘤植入覆膜支架后被立即隔绝,无内漏,载瘤动脉远端血流通畅。除1例失访外,其余11例平均随访23.5个月。1例合并白塞病患者术后4个月因腹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其余10例随访结果良好,支架无狭窄、无移位、无内漏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覆膜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近期疗效良好,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腔内隔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子亮 庄文权 +1 位作者 陈伟 杨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检测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MP-2的表达,进一步阐明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Westernblot技术和明胶酶谱法对45例退变椎间盘髓核、12例非突出椎间盘髓核的MMP-2进行了检测。【结果】正常髓核内有一定量的MMP-2表达... 【目的】检测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MP-2的表达,进一步阐明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Westernblot技术和明胶酶谱法对45例退变椎间盘髓核、12例非突出椎间盘髓核的MMP-2进行了检测。【结果】正常髓核内有一定量的MMP-2表达,退变髓核MMP-2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和酶活性明显升高,分别是正常组的2.30,2.01和1.75倍,差异显著(P<0.01,P<0.01,P<0.01)。【结论】MMP-2和髓核退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组织 MMP-2 退变椎间盘 蛋白质表达 正常 基质金属蛋白酶-2 blot技术 RNA 酶活性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对ShamblinⅡ/Ⅲ型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孔祥国 李楠 +1 位作者 杨建勇 黄勇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7-293,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Pre-TAE)对Ⅱ/Ⅲ型颈动脉体瘤(CBTs)外科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影像及病理确诊的Ⅱ/Ⅲ型CBT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Pre-TAE将患者分为栓塞组及未栓塞组... 【目的】探讨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Pre-TAE)对Ⅱ/Ⅲ型颈动脉体瘤(CBTs)外科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影像及病理确诊的Ⅱ/Ⅲ型CBT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Pre-TAE将患者分为栓塞组及未栓塞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0个病灶(栓塞组n=77,未栓塞组n=23)。栓塞组与未栓塞组肿瘤大小分别为(Ⅱ:40.91 vs.37.32 mm,P>0.05;Ⅲ:63.58 vs.65.75 mm,P>0.05)。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分别为(Ⅱ:100 vs.100 mL,P>0.05;Ⅲ:750 vs.1000 mL,P>0.05)、(Ⅱ:184.66 vs.230.74 mins,P>0.05;Ⅲ:288.50 vs.332.75 mins,P>0.05)。尽管Pre-TAE能减少Ⅱ/Ⅲ型CBTs术中血管重建率(Ⅱ:28%vs.32%,P>0.05;Ⅲ:58%vs.100%,P>0.05),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型CBTs栓塞组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未栓塞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22%vs.47%,P=0.026;Ⅲ:50%vs.75%,P>0.05)。【结论】术前栓塞CBTs可有效降低术中失血量,改善手术视野可视化,从而有利于ShamblinⅡ/Ⅲ级CBTs的手术切除,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血管重建可能及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 Shamblin分级 外科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建波 杨建勇 +2 位作者 陈伟 庄文权 张珑涓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mycin)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作用。方法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第6 ̄10代)用作实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并用RT...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mycin)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作用。方法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第6 ̄10代)用作实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并用RT-PCR法检测其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mRNA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①MTT法检测显示雷帕霉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各组吸光值(A)分别为:对照组0.902±0.106;0.1ng/mL组0.873±0.079;1ng/mL组0.797±0.046;10ng/mL组0.692±0.061;100ng/mL组0.624±0.075。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F=28.85,P<0.001;两两比较1ng/mL以上浓度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不同浓度间差异显著。0.1ng/m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②RT-PCR显示雷帕霉素以浓度依赖模式抑制大鼠平滑肌细胞PCNA-mRNA合成。各组校正后光密度值分别为:对照组219.35±7.20;0.1ng/mL组212.39±6.56;1ng/mL组113.15±10.09;10ng/mL组97.17±12.25;100ng/mL组84.38±8.66。方差分析F=195.49,P<0.001。两两比较与MTT检测相同。结论雷帕霉素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大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1ng/mL时即可明显起效。雷帕霉素有望成为治疗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理想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PTCSL在治疗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中的治疗价值与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楠 陈斌 +5 位作者 林润 唐可禺 戴海涛 温春勇 杨建勇 黄勇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8-954,共7页
【目的】探讨单孔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L)对于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9例肝叶切除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单孔PTCSL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单孔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L)对于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9例肝叶切除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单孔PTCSL术治疗,观察结石取净率、手术并发症及肝功能变化。【结果】18例患者经纤维胆道镜通过窦道将结石完全取出,所有患者均无伤口感染、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1例患者术中因损伤肋间动脉出血而手术终止,2例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胰酶急剧升高等急性胰腺炎表现,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放射介入PTCD联合单孔PTCSL的合理应用,为难治性(尤其肝切除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及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 肝内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注射臭氧对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志强 周利君 +3 位作者 陈嵩 李健齐 周志勇 庄文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8-524,共7页
【目的】探讨椎旁注射臭氧对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的镇痛规律,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大鼠经皮穿刺L5-6椎间盘全层纤维环制作SD大鼠盘源... 【目的】探讨椎旁注射臭氧对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的镇痛规律,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大鼠经皮穿刺L5-6椎间盘全层纤维环制作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臭氧组在造模后第22天椎旁注射25mg/L臭氧1mL,对照组大鼠不作处理。手术前后各时间点使用定量痛觉敏感评估技术和磁共振检查实验动物的50%机械撤足阈值(50%MWT)和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并使用westernblot检测左侧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22天及以后各时间点,3组50%MW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大鼠50%MWT从造模后第22天(臭氧注射后第1天)开始上升(左后足7.6±6.8,右后足3.6±1.0,P<0.05vs臭氧注射前),至造模后第24天达到最高峰(左后足10.6±8.2,右后足7.9±6.7;P<0.05vs臭氧注射前),以后维持这一水平至造模后第56天。臭氧组大鼠在臭氧干预后各时间点Pfirrmann分级均高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TNF-α和CGRP在模型组的表达均高于臭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椎旁注射可以缓解盘源性疼痛模型大鼠的疼痛,但却加重了其腰椎间盘的退变。臭氧椎旁注射可降低模型大鼠坐骨神经及背根神经节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盘源性疼痛 肿瘤坏死因子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磁共振 50%机械撤足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用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指标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天雯 李小银 +4 位作者 张伟玲 黄晓敏 蒋小雅 方丽璇 成守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60-62,共3页
目的构建临床用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指标,规范护士核查行为,保障用药安全。方法以7个护理单元的2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明确临床用药安全核查存在的问题,建立临床用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指标及核查清单,开展多模式多途径强化培训,基于指... 目的构建临床用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指标,规范护士核查行为,保障用药安全。方法以7个护理单元的2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明确临床用药安全核查存在的问题,建立临床用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指标及核查清单,开展多模式多途径强化培训,基于指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前、后各查检4200人次;临床用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从90.67%升至9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均无临床用药错误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临床用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指标的构建及应用,可规范护士查对行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药 患者安全 给药安全 核查 查对 敏感指标 核查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愈合型痛风性溃疡患者行皮片移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舒婷 何金云 +4 位作者 陈楚芬 余秋花 朱家源 唐冰 胡志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6-37,共2页
对9例难愈合型痛风性溃疡患者在"创面床准备"原则指导下行创面处理后行皮片移植术,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无溃疡复发。提出按照"创面床准备"原则改善创面基底情况,为皮片移植奠定基础,配合术后体位护理,植... 对9例难愈合型痛风性溃疡患者在"创面床准备"原则指导下行创面处理后行皮片移植术,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无溃疡复发。提出按照"创面床准备"原则改善创面基底情况,为皮片移植奠定基础,配合术后体位护理,植皮区、供皮区护理,疼痛管理以及功能锻炼,可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痛风性溃疡 难愈合溃疡 创面床 TIME原则 皮片移植术 负压吸引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酰胆碱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海涛 黄勇慧 +7 位作者 林润 周酥 陈斌 张弢 李楠 唐可禺 温春勇 杨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研究磷酰胆碱修饰的氧化石墨烯作为药物载体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制备阿霉素负载的叶酸靶向的磷酰胆碱修饰氧化石墨烯(DOX@GO-PCn-FA)。经新西兰大白兔的耳缘静脉分别注射氧化石墨烯(GO)和DOX@... 【目的】研究磷酰胆碱修饰的氧化石墨烯作为药物载体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制备阿霉素负载的叶酸靶向的磷酰胆碱修饰氧化石墨烯(DOX@GO-PCn-FA)。经新西兰大白兔的耳缘静脉分别注射氧化石墨烯(GO)和DOX@GO-PCn-FA以研究GO和DOX@GO-PCn-FA经静脉注射的安全性和生物分布。取1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肝癌模型并以动态增强CT扫描明确肿瘤情况。以股动脉入路选择性插管至肝叶或肝段动脉,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肿瘤供血动脉。通过导管注射DOX@GO-PCn-FA对肝癌行选择性栓塞化疗(TACE)。TACE术后第7天行动态增强CT扫描以及主要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学检查以研究DOX@GO-PCn-FA对肝癌的栓塞效果以及生物分布和安全性。【结果】经静脉注射GO引起显著的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而同等剂量的DOX@GO-PCn-FA未出现这些现象。DOX@GO-PCn-FA用于TACE能有效减少肝脏肿瘤血供。病理学检查可见DOX@GO-PCn-FA主要沉积于肿瘤内,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GO-PCn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有效地对肝脏肿瘤进行化疗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氧化石墨烯 磷酰胆碱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VSMCs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子亮 杨建勇 +2 位作者 庄文权 陈伟 徐鸿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7-299,315,共4页
【目的】观察活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原代培养VSMCs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制备活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L鄄3H脯氨酸掺入法和RT鄄PCR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VSMCs的胶... 【目的】观察活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原代培养VSMCs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制备活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L鄄3H脯氨酸掺入法和RT鄄PCR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VSMCs的胶原合成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活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促进VSMCs的胶原合成,L鄄3H脯氨酸掺入量明显增加,呈剂量相关性,r=0.48(P<0.05);Ⅰ型胶原mRNA表达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上升,r值分别为0.58(P<0.05)和0.55(P<0.05)。【结论】活化巨噬细胞分泌促进VSMCs胶原代谢,呈时间和剂量相关性,这可能是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内膜过度增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 胶原 RT-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斌 林润 +3 位作者 唐可禺 陈伟 杨建勇 黄勇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目的】评价支架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并行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用裸支架或者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肠系膜... 【目的】评价支架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并行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用裸支架或者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主要观察支架置入前后腹痛评分、肠系膜上动脉真腔内径的变化,并分析技术成功率和1年内的支架通畅率。【结果】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达100%,术后腹痛症状改善(疼痛评分5.9 vs.1.9,P<0.05),肠系膜上动脉真腔内径较术前有显著改善(6.6 mm vs.2.6 mm,P<0.05)。支架置入后12个月的通畅率为100%。【结论】支架置入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可改善腹痛症状及血管真腔内径,近期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支架 近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仑西平脂质体的研制及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淑真 曾骏文 +1 位作者 王子亮 吴昌凡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7-220,240,共5页
【目的】 制备稳定性好?包封率高?缓释性能优的哌仑西平脂质体?【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等方法筛选制备哌仑西平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并对其形态?粒径?包封率?加速实验结果及体外释放规律进行考察?【结果】 制得的哌仑西平脂质体为单层脂质... 【目的】 制备稳定性好?包封率高?缓释性能优的哌仑西平脂质体?【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等方法筛选制备哌仑西平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并对其形态?粒径?包封率?加速实验结果及体外释放规律进行考察?【结果】 制得的哌仑西平脂质体为单层脂质体,平均粒径为480 nm,包封率为77.24%±9.83%,其稳定性好,缓释效果优于哌仑西平磷酸缓冲液?【结论】 哌仑西平脂质体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仑西平 脂质体 制备工艺 眼科药物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大鼠肝肿瘤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楠 陈斌 +4 位作者 黄勇慧 林润 戴海涛 唐可禺 杨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371,共8页
【目的】探索sorafenib(索拉非尼)在不同干预时机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瘤效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肝脏接种Wakler256肿瘤细胞形成的裸鼠皮下瘤块,10 d后行MR扫描,选取建模成功的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A... 【目的】探索sorafenib(索拉非尼)在不同干预时机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瘤效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肝脏接种Wakler256肿瘤细胞形成的裸鼠皮下瘤块,10 d后行MR扫描,选取建模成功的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对照组,仅注射VEGF;B组,sorafenib先于VEGF 72 h导入组;C组,sorafenib与VEGF同时导入组;D组,sorafenib后于VEGF 72 h导入组。观察并比较4组实验动物肿瘤的生长及中位生存时间。待实验动物死亡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肿瘤的VEGF的表达。【结果】服用sorafenib 10 d后,MR显示各组大鼠肝脏肿瘤明显增大,sorafenib组肿瘤大小小于对照组(5.40 cm),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实验动物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9.6±1.8)d、(31.2±7.0)d、(27.4±4.9)d、(26.5±4.6)d。服用sorafenib组大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将死亡实验大鼠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四组实验动物的VEGF值分别为88.3±13.6、42.8±8.0、71.9±15.7、73.6±13.7,sorafenib组与对照组数值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sorafenib组之间数值差异较大。【结论】Sorafenib能延长肝肿瘤大鼠的生存时间,减少肿瘤血管生成。Sorafenib服用时间早于VEGF一过性升高前的生存获益明显好于VEGF升高后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种植性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索拉非尼 生存获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内脂肪含量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海 梁晓韵 +3 位作者 王杨迪 胡雪芳 石思雅 罗宴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78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分级HCC肿瘤内脂肪含量差异,并分析肿瘤脂肪含量在预测HCC病理分级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Dixon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96例HCC,按照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法将其分为非低分化组和低分化组。2名观...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分级HCC肿瘤内脂肪含量差异,并分析肿瘤脂肪含量在预测HCC病理分级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Dixon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96例HCC,按照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法将其分为非低分化组和低分化组。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内的脂肪体积分数(FVF),比较两组间FVF的差异,并分析肿瘤FVF在预测HCC病理分级中的潜在意义。【结果】2名检测者测得病灶FVF结果一致性良好(ICC>0.75)。非低分化组HCCFVF值[15.75(12.37~21.32)]高于低分化组[13.45(8.48~21.10),Z=-1.972,P=0.049],FVF鉴别HCC病理分级的AUC值为0.645,当FVF大于等于15.4时,其诊断为高分化的HCC的敏感性为53%,特异性为77%。【结论】MRIDixon能够全面准确评估HCC肿瘤内FVF,HCC肿瘤内FVF有助于术前评估HCC的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病理分化程度 化学移位 脂肪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中的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勇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5-833,共9页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经历了反复论证和不断完善的历程,目前已经被各大指南所推荐。但在精准医学的时代,TACE仍然面临很多新的挑战。目前TACE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顺应医学进步...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经历了反复论证和不断完善的历程,目前已经被各大指南所推荐。但在精准医学的时代,TACE仍然面临很多新的挑战。目前TACE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顺应医学进步的要求,在包括肝癌的实体肿瘤全程医学管理中,明确其在各期肿瘤中的作用和地位,使其进一步使其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介入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