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1-7)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微血管内皮功能和完整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曾武涛 冷秀玉 +3 位作者 王礼春 廖新学 何建桂 马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微血管内皮功能和完整性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①假手术组,②缺血再灌注(I-R)对照组,③Ang-(1-7)治疗组,每组10只。Ang-(1-7)治疗组,经微量...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微血管内皮功能和完整性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①假手术组,②缺血再灌注(I-R)对照组,③Ang-(1-7)治疗组,每组10只。Ang-(1-7)治疗组,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3d,假手术组和I-R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均在3d预处理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2h,再灌注2h。测定缺血前、后和再灌注2h时血中一氧化氮(NO)含量,再灌注2h时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以及光镜下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的变化,并采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范围。【结果】①心肌缺血前各组对比,NO在Ang-(1-7)治疗组已显著升高(P<0.01);心肌缺血后2h时,NO在Ang-(1-7)治疗组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再灌注2h后,在Ang-(1-7)治疗组仍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②再灌注2h后,Ang-(1-7)治疗组与I-R对照组相比CEC显著降低(7.8个/mm3对15.8个/mm3,P<0.05)并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③在Ang-(1-7)治疗组NOS活性比I-R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④心肌梗死面积在I-R对照组为29%,而Ang-(1-7)治疗组(15%)与之相比则显著降低(P<0.01)。⑤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在I-R对照组为65.0%,而Ang-(1-7)治疗组为27.5%,治疗组较I-R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静脉持续给予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微血管内皮功能和完整性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熊艳 何小洪 +8 位作者 罗景云 马虹 谢强 方典秋 刘东红 王奎健 伍贵富 陈国伟 郑振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头雄性乳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反搏组(n=6)。后2组复制高胆固醇血症猪模型并对高脂饲养+反搏组进行为时36h... 【目的】探讨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头雄性乳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反搏组(n=6)。后2组复制高胆固醇血症猪模型并对高脂饲养+反搏组进行为时36h的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收集3组动物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TUNEL法测定其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与正常饲养组相比,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反搏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指数在正常饲养组为(127±36)‰,在高脂饲养组为(237±23)‰,在高脂饲养+反搏组为(177±12)‰,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反搏组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升高(P<0.05),高脂饲养+反搏组较高脂饲养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通过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拮抗高胆固醇脂血症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高胆固醇血症 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武涛 马虹 +3 位作者 冷秀玉 廖新学 何建桂 唐安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 (Ang )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 Ang 诱导培养的新生 SD大鼠心肌细胞中应用 Ang- (1- 7) ,用 TRIzol试剂法提取心肌细胞总 RNA,用特异性 c- fos引...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 (Ang )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 Ang 诱导培养的新生 SD大鼠心肌细胞中应用 Ang- (1- 7) ,用 TRIzol试剂法提取心肌细胞总 RNA,用特异性 c- fos引物 (GAPDH作内参 )和 Super Script一步法 RT- PCR试剂盒进行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上电泳 ,用 GSD凝胶成像系统拍摄打印 ,条带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定量。结果  Ang 作用心肌细胞 3 0 min后 ,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表达较对照组 c- fos表达明显增加 (P<0 .0 1) ,而当用 Ang- (1- 7)与 Ang 联合作用时 ,Ang 诱导心肌细胞 c- fos基因表达作用明显受到抑制 (P<0 .0 1)。予 A- 779预处理后 ,Ang- (1- 7)抑制 Ang 诱导的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的表达作用消失 ,而 A- 779其本身对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 (1- 7)可抑制 Ang 诱导的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的表达 ,其作用能被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类 心肌细胞 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东红 伍贵富 +6 位作者 熊艳 罗景云 谢强 吕明德 董吁钢 马虹 郑振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540,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4头猪分成正常饲养组(NF,n=8),高脂喂养组(HF,n=13)和高脂喂养+反搏组(HF+EECP,n=13)。HF+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0 d)、...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4头猪分成正常饲养组(NF,n=8),高脂喂养组(HF,n=13)和高脂喂养+反搏组(HF+EECP,n=13)。HF+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0 d)、反搏中(18 d)、反搏后(36 d),采用高频超声检测猪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比较反搏组与非反搏组治疗前后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6 d后,取HF+EECP组的前降支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HF+EECP组反搏后FMD明显升高,分别为5.2%±1.7%(0 d),12%±6%(18 d),和11.4%±2.8%(36 d,P<0.01);而HF组FMD下降,分别为7.8%±3.7%(0 d),7%±4%(18 d),5.1%±2.0%(3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组比较,于反搏中、后检测HF+EECP组血hsCRP明显降低[(0.327±0.076)mg/L vs(0.469±0.168)mg/L(18 d);(0.31±0.09)mg/L vs(0.51±0.26)mg/L(36 d),P<0.01]。反搏后,HF组冠脉内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大量脱落、斑块形成,HF+EECP组内皮细胞呈流线型排列、脱落程度显著减轻。【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高胆固醇血症 内皮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微血管内皮功能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冷秀玉 曾武涛 +3 位作者 马虹 王礼春 廖新学 何建桂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微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0只,体重2.5-3.0kg,随机分成以下3组:1)假手术组,2)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对照组,3)Ang...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微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0只,体重2.5-3.0kg,随机分成以下3组:1)假手术组,2)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对照组,3)Ang-(1-7)治疗组,每组10只。Ang-(1-7)治疗组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25μg·kg^-1·h^-1)3d,假手术组和I-R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均在3d预处理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2h,再灌注2h。测定缺血前、后和再灌注2h时血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再灌注2h时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并采用氯化三苯四唑(triphenylte 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范围。结果(1)心肌缺血前各组对比,NO在Ang-(1-7)治疗组已显著升高(P〈0.01);心肌缺血后2h时,各组NO均比缺血前显著降低(P〈0.01),但在Ang-(1-7)治疗组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再灌注2h后,各组NO水平均比缺血2h时进一步降低,但在Ang-(1-7)治疗组仍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再灌注后2h,血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I-R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15.82±8.16)个/mm^3vs.(4.26±1.52)个/mm^3,P〈0.01];而Ang-(1-7)治疗组与I-R对照组相比CEC显著降低[(7.78±3.82)个/mm^3vs.(15.82±8.16)个/mm^3,P〈0.05]并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3)心肌NOS活性,与假手术组相比,I-R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均降低,但在Ang-(1-7)治疗组NOS活性比I-R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4)心肌梗死面积在I-R对照组为(28.70±5.45)%,而Ang-(1-7)治疗组[(15.46±4.32)%]与之相比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微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过度激活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阻断RAAS的两类重要药物,它们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倍受...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过度激活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阻断RAAS的两类重要药物,它们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大量证据均已证实ACEI是治疗心衰的基石,近年来的一些试验如VaL-HeFT、CHARM、OFTIMAA和VALIANT确定了ARB在心衰及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目前推荐ARB用于心衰又不能耐受ACEI者,对于轻、中度心衰的患者,可选择ARB替代ACEI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撤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巴宏军 徐玲玲 +4 位作者 彭慧敏 李轩狄 林约瑟 王慧深 覃有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3-746,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机撤离的危险因素。方法 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的婴幼儿74例,根据术后呼吸机撤离时间分为早期撤机组(<24 h)、中期撤机组(24~72... 目的分析影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机撤离的危险因素。方法 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的婴幼儿74例,根据术后呼吸机撤离时间分为早期撤机组(<24 h)、中期撤机组(24~72 h)和晚期撤机组(> 72 h)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炎症指标、术前感染、NT-proBNP、CPB时间、合并肺炎等。结果 74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幼儿中,早期组40例,占54%,男女比例为1.5∶1;中期撤机组17例,占22.97%,男女比例为1∶0.42;晚期组17例,占22.97%,男女比例为1.1∶1。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62.16%)、房间隔缺损(8.1%)及法洛四联症(6.75%)。3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感染情况、CPB时间、正性肌力指数及NT-ProBNP、合并肺炎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感染、正性肌力指数及CPB时间是影响婴幼儿术后呼吸机撤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术前感染、CPB时间及心功能与呼吸机撤离密切相关,且术前感染、CPB时间及正性肌力指数是影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PB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机撤离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呼吸机撤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涂昌 兰军 +6 位作者 梁逸仙 陈本发 陈杰民 程飞 夏文豪 潘伟彪 陶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对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分为支架置入组32例和单纯药物组28例,均在入院时、术后1周及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对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分为支架置入组32例和单纯药物组28例,均在入院时、术后1周及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KDR单个核细胞水平;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2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荆豆凝集素Ⅰ和DiI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双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分别观察其集落形成、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与术前比较,支架置入组术后1周及6个月EPC数量、双阳性细胞数量、迁移及增殖能力明显增高(P<0.05);与单纯药物组比较,支架置入组术后1周及6个月EPC数量、双阳性细胞数量、迁移及增殖能力明显增高(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EPC数量及功能均增加,从而有助于改善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药物洗脱支架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术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及其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梁崎 马虹 孙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情况。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计算其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并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为0.74±0.16,明显低于对照组0.90...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情况。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计算其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并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为0.74±0.16,明显低于对照组0.90±0.17(P<0.0001),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并且与有无心血管并发症及有无缺血性ST改变无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较普遍存在运动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情况,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 运动平板试验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黎土娣 张仁丹 +1 位作者 曾智桓 董吁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4-506,共3页
心率过快缩短心肌血流灌注时间,加剧心肌供氧不足和耗氧过多的不平衡,不利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控制。伊伐布雷定可特异性减慢窦性心率,且对心肌收缩、房室传导、支气管平滑肌无影响,相比于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的应用具备一定的优势。... 心率过快缩短心肌血流灌注时间,加剧心肌供氧不足和耗氧过多的不平衡,不利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控制。伊伐布雷定可特异性减慢窦性心率,且对心肌收缩、房室传导、支气管平滑肌无影响,相比于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的应用具备一定的优势。现阶段临床研究表明,伊伐布雷定可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率,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缓解胸痛的作用;对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者,还可改善心室重构和远期临床转归;伊伐布雷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待观察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鼠高脂喂养与胎鼠心肌损害的关系
11
作者 王尧 覃有振 +2 位作者 彭慧敏 王慧深 巴宏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母鼠高脂喂养与胎鼠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雌雄比为2∶1合笼过夜。将20只孕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分别予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至孕第21天。孕前及孕第21天采血标本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目的:探讨母鼠高脂喂养与胎鼠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雌雄比为2∶1合笼过夜。将20只孕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分别予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至孕第21天。孕前及孕第21天采血标本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孕第21天留取胎鼠心肌组织行组织学观察并进行心肌病变评分,采用TBA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3、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孕前、孕第21天A组母鼠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第21天TC、TD、LDL-C较孕前升高,HDL-C降低(P<0.05)。A组胎鼠心肌细胞呈椭圆形,胞核形态规则,染色均匀。B组胎鼠心肌细胞存在水肿,结构欠清晰,核形不规则,核内染色加深。A组胎鼠心肌病变积分为(0.60±0.11),B组为(1.26±0.65),B组大于A组(P=0.005)。与A组比较,B组T-SOD及T-SOD/MDA比值降低,而MDA水平升高,p-P38、P53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高脂喂养可增强母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导致胎鼠心肌细胞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脂代谢异常 心肌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