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岁以上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立中 张磊 +7 位作者 费继光 王长希 邱江 邓素雄 李军 陈国栋 黄刚 傅茜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50岁以上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早期并发症和中期疗效。方法2004年至2008年间实施的活体亲属肾移植139例,按供肾年龄50岁为界限分为供体≥50岁以上的受体40例(50岁以上供体组)、供体<50岁的受体99例(50岁以下供体组),两组的透... 目的探讨50岁以上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早期并发症和中期疗效。方法2004年至2008年间实施的活体亲属肾移植139例,按供肾年龄50岁为界限分为供体≥50岁以上的受体40例(50岁以上供体组)、供体<50岁的受体99例(50岁以下供体组),两组的透析情况,冷、热缺血时间,使用抗体诱导和HLA错配等基线资料相似。随访12~24个月,评价两组受体移植后的早期并发症和中期疗效。结果移植术后两组的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50岁以下供体组比较,50岁以上供体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5个随访时点的Scr偏高、CCr偏低。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术后1年内两组受体的Scr和CCr的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上供体组和50岁以下供体组术后12个月人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8%,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98%和98%,24个月时人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6%,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97%和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岁以上老年供肾的中期疗效理想,在肾源紧缺的情况下可考虑选用,其远期效果仍需继续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供者 年龄因素 血清肌酐 内生肌酐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尼哌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长希 邱江 +5 位作者 陈立中 刘龙山 费继光 邓素雄 刘东 郑克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73-275,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赛尼哌(zenapax)作免疫抑制诱导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11月200例肾移植病人分为zenapax组(n=150)和对照组(n=50),前者采用zenapax作免疫抑制诱导治疗联合CsA/FK506+MMF+Pred三联维持治疗,后... 【目的】评价应用赛尼哌(zenapax)作免疫抑制诱导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11月200例肾移植病人分为zenapax组(n=150)和对照组(n=50),前者采用zenapax作免疫抑制诱导治疗联合CsA/FK506+MMF+Pred三联维持治疗,后者除不用zenapax外,余同前。观察两组术后过敏反应、急性排斥、感染及白细胞减低等并发症。【结果】Zenapax组和对照组均无过敏反应发生,各有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6%和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7%和10%(P>0.05);两组分别有7例和4例术后白细胞减低。【结论】Zenapax可明显降低肾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而不增加感染、白细胞减低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诱导药物;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免疫诱导 赛尼哌 肾移植 白细胞 感染 治疗中 组分 降低 染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血管在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附3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长希 刘龙山 +4 位作者 陈立中 费继光 邓素雄 邱江 郑克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处理及人造血管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2月至2003年5月我院有 3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分别为反复肾动脉破裂出血、肾动脉瘤及髂外动脉瘤。肾动脉破裂出血患者切除移植 肾,结扎左侧股总...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处理及人造血管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2月至2003年5月我院有 3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分别为反复肾动脉破裂出血、肾动脉瘤及髂外动脉瘤。肾动脉破裂出血患者切除移植 肾,结扎左侧股总、髂外动脉,行双侧股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后两例患者分别切除移植肾及肾动脉瘤、髂外动脉瘤后,应用人 造血管端端吻合髂外动脉。[结果]3例患者移植肾切除术后均透析维持,术后未发生出血,下肢血运正常;髂外动脉瘤患者于 移植肾切除术后3天再次肾移植,术后3天出现急性排斥,抗排斥治疗后逆转,随访至今11个月,下肢血运正常,血肌酐接近 正常水平。[结论]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常导致肾丧失等严重后果,须及时、恰当处理;血管破裂或损伤严重无法修补时,采 用人造血管重建血流,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并发症 髂外动脉 人造血管 患者 移植肾 肾移植术后 正常 严重后果 丧失 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处理(附13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立中 王长希 +2 位作者 赵亮 费继光 郑克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我们收集了1992年1月~2002年8月间13例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的病人,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少尿或尿瘘和/或血肌酐(Cr)升高,均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结果】有8例在确诊后积...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我们收集了1992年1月~2002年8月间13例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的病人,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少尿或尿瘘和/或血肌酐(Cr)升高,均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结果】有8例在确诊后积极行手术治疗,术后输尿管梗阻症状明显改善。其余5例,2例并发严重感染,1例术后并发心衰经治疗后好转,1例行肾盂穿刺造瘘,1例经输尿管镜置管后好转。【结论】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病因复杂,积极而细致的外科手术,可减少本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输尿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前口服用药方案与抗CD25诱导方案在亲体肾移植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费继光 张磊 +6 位作者 邱江 王长希 邓素雄 李军 陈国栋 黄刚 陈立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8-321,325,共5页
【目的】比较在亲体肾移植中,采用提前口服免疫抑制剂方案或术前抗CD25诱导方案对于受体术后早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60例亲体肾移植受体均采用钙调蛋白阻滞剂(CNI)+吗替麦考酚酯(MMF)+激素(Prednisone)三联免疫治疗,按是否... 【目的】比较在亲体肾移植中,采用提前口服免疫抑制剂方案或术前抗CD25诱导方案对于受体术后早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60例亲体肾移植受体均采用钙调蛋白阻滞剂(CNI)+吗替麦考酚酯(MMF)+激素(Prednisone)三联免疫治疗,按是否应用抗CD25诱导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诱导组(Ⅰ组)30例,提前口服免疫抑制剂组(以下简称提前用药组,Ⅱ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在术后3个月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情况,以及两组部分病例移植1年后人/肾存活率和肌酐清除率(Ccr)的情况。【结果】诱导组2例(6.7%)和提前用药组1例(3.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P=1.00);两组术后3个月内的血清肌酐(Scr)及肾功能恢复情况,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情况以及部分移植一年后患者人/肾存活率和肌酐清除率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亲体肾移植中,提前口服用药方案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替代抗CD25诱导方案,其远期效果及适用范围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体肾移植 免疫诱导治疗 肾功能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在免疫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长希 张白玉 +4 位作者 陈立中 毕颖 费继光 朱兰英 郑克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自细胞抗原(HLA)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M)在免疫致敏尤其是高敏受者肾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7例致敏受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USA)检测体内预存的群体反应性抗体-IgG(PRA-IgG)的水平及特异性;采用一步法单克隆抗... [目的]探讨人类自细胞抗原(HLA)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M)在免疫致敏尤其是高敏受者肾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7例致敏受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USA)检测体内预存的群体反应性抗体-IgG(PRA-IgG)的水平及特异性;采用一步法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Micro-PCR-SSP)技术进行HLA Ⅰ类和Ⅱ类分型。[结果]47例致敏受者的PRA-IgG水平为8.3%-96.4%,平均为38.8%,供受者间按传统的HLA抗原错配(MM)原则,0-1错配(MM)、2 MM的患者分别为5例(10.6%)、9例(19.1%),而按Res M的原则,0-1 MM、2 MM患者分别提高到22例(46.8%)、17例(36.1%)(P<0.001);其中PRA≥50%的18例高敏受者中,0-1MM 13例(72.2%),而PRA<50%的29例受者中,0-1MM 9例(3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7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35%,在18例PRA≥50%的高敏受者中,仅有4例(22.2%)发生排斥反应,29例PRA<50%的受者中,11例(37.9%)发生排斥反应(P>0.05).[结论]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可显著提高供受者的相配率,良好的HLA配型对减少高敏受者肾移植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HIJA抗原 组织相容性试验 氨基酸残基 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尿漏36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邓素雄 陈立中 +1 位作者 王长希 费继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511-2512,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尿漏的最佳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尿漏所致的移植物丢失。方法:回顾36例肾移植术后尿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预防措施及临床处理手段。结果:尿漏发生率为2.43%;31例保守治疗成功,4例切除血供差、水肿严重的...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尿漏的最佳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尿漏所致的移植物丢失。方法:回顾36例肾移植术后尿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预防措施及临床处理手段。结果:尿漏发生率为2.43%;31例保守治疗成功,4例切除血供差、水肿严重的输尿管远端,做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吻合;1例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尿漏行尿漏修补,再发尿漏伴严重感染丢失移植肾;尿漏保守治疗成功率86%。结论:大部分肾移植术后尿漏是可以非手术治愈的,早期充分引流是重要手段,怀疑输尿管坏死所致尿漏时要果断手术切除可疑部分输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尿路异常患者的肾移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长希 陈立中 +8 位作者 赵亮 费继光 邱江 邓素雄 尚文俊 刘龙山 陈凌武 陈炜 郑克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F002-F002,i018,F003,共3页
【目的】探讨下尿路异常病人的肾移植手术方法。【方法】2001年6月至2003年7月对4例合并下尿路异常患者实施肾移植手术。其中1例行肾移植+移植肾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分别行同期及分期肾移植+回肠膀胱术,1例肾移植术后2月余行前列腺电切术... 【目的】探讨下尿路异常病人的肾移植手术方法。【方法】2001年6月至2003年7月对4例合并下尿路异常患者实施肾移植手术。其中1例行肾移植+移植肾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分别行同期及分期肾移植+回肠膀胱术,1例肾移植术后2月余行前列腺电切术。4例患者均加用赛尼哌(zenapax)作免疫抑制诱导治疗,维持治疗方案为他克莫司(FK506)或环孢素(CsA)+霉酚酸酯(MMF)+激素(steroid)。【结果】接受输尿管造口及分期回肠膀胱术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接受同期回肠膀胱术患者术后出现便血和尿瘘,治疗后消失;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尿流通畅,无尿路并发症,后因严重肺炎放弃治疗。【结论】下尿路异常患者的肾移植手术,可根据患者情况同期或分期完成肾移植和改善下尿路手术,应最大限度保障移植肾功能与输尿管引流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尿路异常 肾移植手术 回肠膀胱术 输尿管 造口 前列腺电切术 根据 保障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智宇 朱晓峰 +2 位作者 陈规划 许赤 黄洁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78-681,共4页
目的 :从基因水平研究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利用 4 0 96条大鼠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对从急性排斥组Wistar→SD(n=5 )和对照组SD→SD(n=5 )两组肝移植大鼠T细胞中抽提、纯化mRNA ,扩增、逆转录成cDNA ,荧光... 目的 :从基因水平研究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利用 4 0 96条大鼠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对从急性排斥组Wistar→SD(n=5 )和对照组SD→SD(n=5 )两组肝移植大鼠T细胞中抽提、纯化mRNA ,扩增、逆转录成cDNA ,荧光标记后与芯片杂交 ,扫描后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在 4 0 96个基因中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 190条 ,其中 11条与细胞信号传导有关的基因差异表达明显 :MHC(3条 )、CD3抗原 (1条 )相关基因 ;蛋白酶类 :蛋白激酶C结合蛋白、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D型受体、磷脂酰肌醇二磷酸酶基因各 1条 ;涉及核酸信号传导、激活、转录、翻译的基因 3条。结论 :T细胞在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信号传导机制涉及多个基因 ,基因芯片技术的大规模筛选为进一步研究T细胞在排斥反应中的信号传导途径提供了客观依据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T淋巴细胞 急性排斥反应 信号传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那普利治疗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长希 刘龙山 +2 位作者 陈立中 费继光 邱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 :评价伊那普利治疗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 (PT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99年 1月至2 0 0 4年 3月我院共有 3 6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红细胞增多症 ,均应用伊那普利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 (HCT)及血肌酐... 目的 :评价伊那普利治疗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 (PT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99年 1月至2 0 0 4年 3月我院共有 3 6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红细胞增多症 ,均应用伊那普利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 (HCT)及血肌酐 (Scr)水平变化。结果 :3 6例患者Hb用药前为 (172± 10 6)g/L ,用药后为 (15 1±9 7)g/L ;HCT用药前 0 5 5 2± 0 0 3 9,用药后 0 493± 0 0 3 2 ;Scr用药前 (12 1± 2 6 1) μmol/L ,用药后 (12 8± 2 4 9) μmol/L。用药前 1例动静脉瘘阻塞 ,1例轻度脑血栓 ,伊那普利治疗后未见后遗症及其它症状 ;其余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伊那普利可有效治疗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 ,无严重不良反应 ,移植肾功能也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那普利 肾移植 红细胞增多症 PTE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合并膀胱功能障碍2例肾移植手术策略
11
作者 邱江 陈立中 +2 位作者 王长希 费继光 邓素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47-2148,共2页
目的:初步总结合并膀胱功能障碍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手术的策略和技巧。方法:对2例采用肾移植联合回肠代膀胱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现已分别随访40个月及36个月,移植... 目的:初步总结合并膀胱功能障碍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手术的策略和技巧。方法:对2例采用肾移植联合回肠代膀胱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现已分别随访40个月及36个月,移植肾功能良好,排尿顺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对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尿毒症病人施行肾移植手术时采用回肠代膀胱术进行尿路重建较好地解决了病人排尿困难、逆行性感染及尿路梗阻的问题,而且能较好地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毒症 膀胱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护理干预
12
作者 陈雪霞 叶海丹 +1 位作者 李向芝 苏翠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956-2957,共2页
目的:探讨再次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对94例再次肾移植中的18例CMV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心理、糖尿病、排斥反应、用药、预防感染及自我护理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18例CMV肺炎患者治愈12... 目的:探讨再次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对94例再次肾移植中的18例CMV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心理、糖尿病、排斥反应、用药、预防感染及自我护理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18例CMV肺炎患者治愈12例,死亡6例,死亡患者中有3例已发生肾功能衰竭,另3例为移植肾带功死亡。结论:CMV肺炎对再次肾移植患者的人/肾存活有重要影响,早期护理干预是预防再次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毒性 巨细胞病毒感染 肾移植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术后的护理
13
作者 陈雪霞 黄婉琳 +1 位作者 张利锋 廖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964-965,共2页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系统性回顾我院器官移植中心实施的1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资料,总结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本组患者8例出院,其中6例存活至今,复查肝功能良好;2例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系统性回顾我院器官移植中心实施的1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资料,总结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本组患者8例出院,其中6例存活至今,复查肝功能良好;2例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继之出现严重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最终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再次肝移植是移植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严密的监护和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再次肝移植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再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长希 赵亮 +1 位作者 陈立中 陈规划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2,256,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肾脏IRI模型,从下腔静脉注入不同剂量的FTY720,观察术后第1、2、3、5、7天血清肌酐(SCr)和术后第2、7天外周血淋巴细胞数(PLC)的变化,并在术后... 【目的】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肾脏IRI模型,从下腔静脉注入不同剂量的FTY720,观察术后第1、2、3、5、7天血清肌酐(SCr)和术后第2、7天外周血淋巴细胞数(PLC)的变化,并在术后第2天取肾脏作组织学检查观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情况。【结果】FTY720处理组动物术后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呈剂量依赖性;FTY720处理组术后第2天的PLC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学检查显示FTY720处理组肾脏的缺血性损伤轻于对照组。【结论】FTY720可以减少PLC,可有效减轻大鼠肾脏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FTY720 临床应用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