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并发精神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豆秋江 廖苑 +2 位作者 叶海丹 何小凤 罗新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3期54-55,67,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精神异常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例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行保留受体胰腺的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 目的探讨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精神异常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例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行保留受体胰腺的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术后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其中焦虑3例、抑郁2例、睡眠障碍5例,经对症处理及加强护理后均好转。结论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围术期患者精神状态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 术后并发症 精神异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伦理困惑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豆秋江 叶海丹 +2 位作者 林清华 陈公云 陈璐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3期313-315,共3页
针对器官移植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遭遇的伦理困惑,即对"移植术前家属要求不告知患者病情"、"照顾临终患者"及"实习护士带教"的困惑。提出以下解决对策:确定患者的根本利益所在,思考并灵活运用适当的伦理原... 针对器官移植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遭遇的伦理困惑,即对"移植术前家属要求不告知患者病情"、"照顾临终患者"及"实习护士带教"的困惑。提出以下解决对策:确定患者的根本利益所在,思考并灵活运用适当的伦理原则,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及负责任的伦理行为,关怀照顾患者的身体和情绪反应,维护患者的根本利益,尊重及保障患者的权益。通过长期、循序渐进的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训练,提高伦理决策能力,在解决临床伦理问题的同时,又兼顾患者的最大利益,为其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伦理困惑 器官移植 临终关怀 伦理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酯片用于肾移植患者对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龙山 王长希 +6 位作者 傅茜 陈思阳 李嘉丽 李军 费继光 邓素雄 黄民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五酯片用于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FK506)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长期疗效。方法选取38例处于稳定期的肾移植患者,包括主动要求FK506减量、药物快代谢型以及治疗其他疾病需加用五酯片治疗者。加用五酯片治疗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FK506... 目的探讨五酯片用于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FK506)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长期疗效。方法选取38例处于稳定期的肾移植患者,包括主动要求FK506减量、药物快代谢型以及治疗其他疾病需加用五酯片治疗者。加用五酯片治疗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FK506用量。对11例患者在五酯片使用前、后,多时间点采血测定FK506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对38例患者定期随访,记录其存活情况、移植物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与加用五酯片前相比,11例自身对照患者的FK506谷浓度(C0)、峰浓度(Cmax)和药物剂量-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h)分别提高了192%、133%和124%,达峰时间(tmax)显著推迟(P<0.05)。加用五酯片后,38例患者随访21~50个月,FK506用量为(2.8±1.0)mg/d,C0为(5.8±2.2)ng/ml。38例患者中,1例死于巨细胞病毒肺炎;1例自行减药致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最终恢复血液透析;1例病理证实慢性排斥反应;1例病理证实肾炎复发;2例因新发糖尿病改用环孢素;其余移植肾功能正常。结论加用五酯片可显著影响肾移植患者FK506口服生物利用度,长期使用未见明显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他克莫司 五酯片 药物代谢动力学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立宾治疗药物监测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攀 傅茜 +5 位作者 黄秋玲 李军 陈杰 陈孝 王长希 李晶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6-899,共4页
咪唑立宾(mizoribine,MZR)作为口服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预防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MZR的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因此需要个体化给药。但相对其他免疫抑制剂,MZR的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工作在我国开展... 咪唑立宾(mizoribine,MZR)作为口服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预防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MZR的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因此需要个体化给药。但相对其他免疫抑制剂,MZR的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工作在我国开展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尚未见针对MZR的TDM的综述报道。该文首先分析MZR的药动学特征,然后针对MZR的检测方法、监测指标与治疗窗选择予以总结和建议,最后评价目前的MZR基因多态性与群体药动学研究。该文可为后续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开展MZR的TDM工作提供方案制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立宾 治疗药物监测 肾移植 药动学 基因多态性 群体药动学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移植术后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蔡常洁 杨扬 +3 位作者 陆敏强 何晓顺 朱晓峰 陈规划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2期97-99,102,共4页
目的 :对比不同营养方式下肝移植术后细菌、真菌感染率 ,与感染直接相关的病死率和感染部位分布等情况 ,寻找肝移植术后降低感染率方面更恰当的营养方式。 方法 :对 132例术前营养评估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原位肝移植病人按时间段分为... 目的 :对比不同营养方式下肝移植术后细菌、真菌感染率 ,与感染直接相关的病死率和感染部位分布等情况 ,寻找肝移植术后降低感染率方面更恰当的营养方式。 方法 :对 132例术前营养评估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原位肝移植病人按时间段分为两组 ,第 1组 6 3例 ,术后实行全胃肠外营养 (TPN) 1周 ;第 2组 6 9例 ,术后第 2天起采取部分肠内营养 (EN)加肠外营养 (PN) ,再逐步向完全EN(TEN)过渡 ,比较两组病人细菌和真菌感染率、与感染直接相关的病死率和感染部位分布比例。 结果 :EN加PN组较TPN组病人肝移植术后真菌、细菌、肠道真菌和原发性血行细菌感染率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EN加PN组与感染直接相关的病死率较TPN组有下降 ,但两组无显著差异(P >0 .0 5 )。 结论 :对于术前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的病人 ,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EN加PN ,再逐步向TEN过渡的方法在预防感染方面明显优于T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营养支持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3A5基因型对中国肾移植术后患者体内他克莫司缓释剂型药动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攀 傅茜 +8 位作者 李晶洁 孙萍萍 邓蓉蓉 李军 刘晓曼 王洪阳 黄民 陈孝 王长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92-1595,共4页
目的 研究CYP3A5基因型对中国肾移植术后患者体内他克莫司缓释剂型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服用缓释(10例)和普通剂型(10例)他克莫司后的全血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目的 研究CYP3A5基因型对中国肾移植术后患者体内他克莫司缓释剂型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服用缓释(10例)和普通剂型(10例)他克莫司后的全血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服用缓释剂型他克莫司患者的CYP3A5基因型;缓释剂型组检测0-24h的11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而普通剂型检测0-12h内的10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无剂量校正的缓释剂型组的AUC0-24h为普通剂型组AUC0-12h的1.78倍,有剂量校正的缓释剂型组的C0为普通剂型的60%,其余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缓释剂型中慢代谢型组的Cmax、AUC0-24h和C0分别为快代谢型组的1.75、1.96、2.49倍(无剂量校正)以及1.80、2.34和2.64倍(有剂量校正);缓释剂型组的C0与AUC0-24h的相关性良好。结论 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至缓释剂型时应该注意上调给药剂量,同时缓释剂型应结合CYP3A5的基因型检测,确保C0值在治疗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缓释剂型 肾移植 CYP3A5 药代动力学 基因多态性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肾病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长希 陈思阳 +9 位作者 陈立中 刘龙山 费继光 邓素雄 邱江 李军 郑克立 吴培根 纪玉莲 朱兰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4-1926,共3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肾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肾病(C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起在本中心随访的31例CA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为主的方案转换成SRL为主的方案前后的血清肌酐值(Cr)变化,统计用药相...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肾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肾病(C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起在本中心随访的31例CA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为主的方案转换成SRL为主的方案前后的血清肌酐值(Cr)变化,统计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15名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即恢复规律透析,8人肾功能改善,8人肾功能维持。其中高Cr0组(Cr0≥3mg/dl,n=12)有9人恢复透析,两人肾功能改善;低Cr0组(Cr0<3mg/dl,n=19)中5人恢复透析,8人肾功能维持,6人肾功能改善;两亚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3)。14人到达次要终点即停用SRL,其中5人因感染停用SRL,最终4人恢复透析,1人死于感染;9人因不良反应停用SRL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后4人恢复透析,2人肾功能维持,3人肾功能改善。高脂血症(51.6%)、白细胞减少(41.9%)、口腔溃疡(29.0%)和肝功能损害(16.1%)是本研究中SRL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不良事件共13人次,包括脑出血死亡2例、感染死亡3例和需要住院治疗的肺部和泌尿道感染共8人次。结论CNI转换为SRL对部分CAN患者有效,在基线肌酐水平低于3mg/L的患者尤其明显;但SRL的应用必需注意高脂血症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及其相关的脑血管意外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怕霉素 慢性移植物肾病 钙神经蛋白抑制剂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临床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邓素雄 刘龙山 +5 位作者 王长希 陈立中 费继光 邱江 李军 陈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78-1881,1886,共5页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临床特点,提高肾移植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实施17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之间的关系以父母与子女(36%,63/175)和兄弟姐妹(28%,49/175)为主。175例供者中,50岁及50岁以上52例,镜下血尿4例(其中2...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临床特点,提高肾移植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实施17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之间的关系以父母与子女(36%,63/175)和兄弟姐妹(28%,49/175)为主。175例供者中,50岁及50岁以上52例,镜下血尿4例(其中2例合并高血压),肾结石2例,肥胖供者2例。59例供肾做零点穿刺病理检查,15例发现异常。受者年龄33±10.5岁,原发疾病以肾小球肾炎为主72.6%(127/175),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各占4%(7/175)。结果供体术后第7d、第1个月血肌酐分别为102±22.5μmol/L、92±19.1μmol/L。受者1例死于重症肺部感染。2例分别因吻合口狭窄合并急性排斥、移植肾动脉栓塞而切除移植肾。患者和移植肾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9.3%、98.2%。加速性排斥发病率1.1%(2/175),急性排斥14.9%(26/175)。其他并发症包括肝功能损害(22.3%)、感染(9.7%)和白细胞减少(4.6%)等,移植肾动脉狭窄发病率2.3%(4/175)。结论我国亲属活体与尸体肾移植受者的原发疾病谱可能不同;术后需注意急性排斥与肾动脉狭窄或吻合口狭窄的鉴别诊断与治疗;边缘供肾制定合理入选标准,可较好用于肾移植;患者和移植肾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活体肾移植 原发疾病 边缘供者 肾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抗体监测和移植肾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傅茜 王长希 +8 位作者 李军 何润钧 刘龙山 邓素雄 费继光 邱江 陈国栋 黄刚 陈立中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监测和移植肾穿刺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必要性。方法筛选51例术后产生新生供体特异性抗体(dn DSA)的受者,检测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及其结合C1q的能力,同时进行移植...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监测和移植肾穿刺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必要性。方法筛选51例术后产生新生供体特异性抗体(dn DSA)的受者,检测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及其结合C1q的能力,同时进行移植肾穿刺病理诊断。对于符合AMR诊断的受者,比较分析移植肾功能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受者的DSA类别、补体结合能力和移植肾病理组织Banff评分。对无排斥反应组、移植肾功能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受者的移植物进行Ka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在移植肾功能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受者中,HLA抗体的不同类别、DSA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值、补体相关检测C1q结合力和C4d管周毛细血管沉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组织形态学损伤方面,两组在微血管炎、动脉内膜炎、肾小管-间质炎、移植肾小球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表现的Banff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移植肾功能不稳定组受者移植物累积存活率显著低于稳定组,稳定组明显低于不符合排斥病理诊断的受者(P=0.002)。结论肾移植术后定期监测抗HLA抗体和做移植肾病理穿刺检查非常必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A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体特异性抗体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在肾移植中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国栋 陈立中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他克莫司(普乐可复)是从放线菌属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近年来,他克莫司被广泛应用于肝脏、肾脏、心脏和胰腺等实体器官移植领域,对于预防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有良好的疗效。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患... 他克莫司(普乐可复)是从放线菌属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近年来,他克莫司被广泛应用于肝脏、肾脏、心脏和胰腺等实体器官移植领域,对于预防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有良好的疗效。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后 他克莫司 应用 急性排斥反应 实体器官移植 免疫抑制剂 放线菌属 普乐可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不同肝移植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晓顺 巫林伟 +5 位作者 鞠卫强 邰强 韩明 王东平 朱晓峰 黄洁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4种不同肝移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对实施成人尸体全肝移植的135例患者分别采用4种不同术式:A组(22例)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B组(79例)采用改良背驮式,C组(18例)采用经典背驮式肝移植,D组(16例)采用改良的经典原位肝移... 目的探讨4种不同肝移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对实施成人尸体全肝移植的135例患者分别采用4种不同术式:A组(22例)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B组(79例)采用改良背驮式,C组(18例)采用经典背驮式肝移植,D组(16例)采用改良的经典原位肝移植,所有患者术中均未行体外静脉转流,回顾性分析135例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各组间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一过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C组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近期生存率及血管并发症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对于一些肿瘤患者或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采用改良的经典原位肝移植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尤其是无肝期时间,减少手术难度和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方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肾移植的热点评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立中 陈国栋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87-190,共4页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方法。近年来尸体供肾逐渐紧张,供体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发展亲属活体肾移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国外统计资料显示,在潜在的活体供者中,大约有30%的供者与受者ABO血型不相...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方法。近年来尸体供肾逐渐紧张,供体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发展亲属活体肾移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国外统计资料显示,在潜在的活体供者中,大约有30%的供者与受者ABO血型不相容,即供者血型和受者血型不符合输血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ABO血型 血型不合 移植排斥 脱敏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肾移植免疫诱导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黎东伟 刘龙山 +6 位作者 李军 傅茜 张桓熙 熊韫袆 黄慧婷 费继光 王长希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74-278,298,共6页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健尼哌)在肾移植免疫诱导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初次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共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健尼哌)在肾移植免疫诱导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初次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共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例,免疫诱导给予2剂健尼哌(每剂75 mg,术中1剂、术后14 d 1剂);对照组10例,免疫诱导给予2剂巴利昔单抗(每剂20 mg,术中1剂、术后4 d 1剂)。密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患者和移植肾的存活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4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等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两组间差别。分别于上述各时间点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患者调节性T细胞比例(Treg%)的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后,肾功能均恢复至正常。两组患者的急性排斥反应、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DGF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各时间点上,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Treg%的变化基本相似,均在术后1个月内维持较低水平,术后3个月逐渐回升,至术后6个月接近或回复到术前水平。在术前、术后3 d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Tre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在术后1 d、7 d、14 d及1个月的时间点,实验组的Tre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术后3个月、6个月的时间点,实验组的Tre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肾移植免疫诱导应用中,健尼哌具有和国外同类产品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5单克隆抗体 肾移植 免疫诱导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胆漏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燕娜 陈锷 +1 位作者 苏翠玲 刘彩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27-28,共2页
回顾性分析11例肝移植术后胆漏病例的临床护理。提出肝移植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及量,早期发现胆漏;根据胆汁引流量、胆漏原因、全身情况等给予不同的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肝移植 胆漏 腹腔引流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鼻胆管和内支架引流 免疫抑制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CMV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洪良庆 高新 郑克立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 47例肾移植术后CMV病患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CMV病治疗有效率 72 % ,治愈率 6 6 %。 34例 ( 72 % ...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 47例肾移植术后CMV病患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CMV病治疗有效率 72 % ,治愈率 6 6 %。 34例 ( 72 % )患者停用了皮质激素 ,16例 ( 34% )患者环孢素减量 ,4例 ( 9% )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结论】肾移植术后CMV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应作为治疗的辅助措施之一 ,适当减少甚至停用部分或全部免疫抑制剂并不增加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病 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海丹 许红璐 +2 位作者 陈雪霞 黄美清 廖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830-1831,共2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4~30d内发生急性粒细胞缺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后,2例患者粒细胞逐渐回升并恢复至正常。2例...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4~30d内发生急性粒细胞缺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后,2例患者粒细胞逐渐回升并恢复至正常。2例患者分别在白细胞降低后5、7d发生严重感染并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未发生感染并已存活至今,随访无异常。3例患者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药物,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粒细胞缺乏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感染措施,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粒细胞缺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生命质量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邰强 何晓顺 +8 位作者 巫林伟 鞠卫强 朱晓峰 马毅 王东平 胡安斌 王国栋 胡安 黄洁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拟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状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基本资料,同时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针对糖尿病伴发肾功能衰竭患者术前、术后2年、术后4年进行评估。结果 8例糖尿病并... 目的拟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状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基本资料,同时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针对糖尿病伴发肾功能衰竭患者术前、术后2年、术后4年进行评估。结果 8例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除1例出现脑血管意外家人放弃治疗外,其他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接受了平均时间为23.3月(1~56月)的随访。术后血糖、C肽、肌酐稳定。术后2年评分与术前相比较,SF-36八个维度的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基本与中国正常人群评分相似(P>0.05)。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术 生命质量 SF-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中广泛门静脉病变时手术方式探讨: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世鹍 陈德 +3 位作者 彭和平 薛平 何晓顺 朱晓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00-1401,140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中广泛门静脉病变时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4例广泛门静脉病变在原位肝移植术围手术期CT/MR、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肝功能等,评估选择门静脉重建术式的效果。结果4例门静脉病变患者情况各异,肝移植中都克服了手术困...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中广泛门静脉病变时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4例广泛门静脉病变在原位肝移植术围手术期CT/MR、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肝功能等,评估选择门静脉重建术式的效果。结果4例门静脉病变患者情况各异,肝移植中都克服了手术困难、成功地重建了供肝门静脉灌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术前详尽的影像学资料,尤其是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资料对术式选择非常重要;术中结合具体情况,采用PV属支直接或架桥吻合或CPHT是解决供肝PV灌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广泛门静脉病变 门静脉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圣平 纳宁 +5 位作者 傅茜 洪良庆 黄正宇 缪斌 赵大强 李衡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系。【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三医院收集尿毒症(尿毒症组)、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未发生慢性排斥反应(非慢排组)及6个月内...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系。【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三医院收集尿毒症(尿毒症组)、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未发生慢性排斥反应(非慢排组)及6个月内发生慢性排斥反应(慢排组)患者的外周血共75例,其中每组各2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中Thl7细胞的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和白介素-23(IL-23)的水平。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术后慢排组Thl7细胞的频率为(3.8±1.7)%,明显低于非慢排组(22.0±11.0)%和尿毒症组(17.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移植术后慢排组患者产生IL-17的量为(7.8±1.3)pg/mL,明显低于非慢排组(17.0±6.0)pg/mL(P<0.05)和尿毒症组(20.4±9.0)pg/mL(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22和IL-23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Th17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7参与了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2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肾移植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彩艳 叶海丹 +1 位作者 张红霞 陈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探讨其护理方法 ,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8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并进行研究,总结发生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观察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高血压4例,心衰4例。结论心血... 目的分析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探讨其护理方法 ,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8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并进行研究,总结发生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观察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高血压4例,心衰4例。结论心血管并发症是胰肾联合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临床症状的改变,注意维持出入量平衡,合理的用药护理对降低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心血管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