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型体外反搏增加心脏骤停犬颈总动脉血流量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荣 廖晓星 +5 位作者 李欣 胡春林 魏红艳 冯铭哲 伍贵富 戴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4-1127,1131,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干预对心脏骤停(SCA)犬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和右颈总动脉平均流量(MQ)的影响。方法:12只犬制成SCA模型,经心肺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随机分成对照组(4只)和EECP组(6只),2只建模未成功。EECP...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干预对心脏骤停(SCA)犬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和右颈总动脉平均流量(MQ)的影响。方法:12只犬制成SCA模型,经心肺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随机分成对照组(4只)和EECP组(6只),2只建模未成功。EECP组分别行2次1 h EECP干预,观察致颤前后、ROSC后(每1 h)ICP、CPP和MQ的变化,ROSC 6 h后停止监测。结果:平均动脉压(MBP)、收缩期血压峰值(MSP)、ICP、平均脑灌注压(MCPP)和收缩期脑灌注压峰值(SCP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CP时舒张期血压峰值(MDP)和舒张期脑灌注压峰值(DCP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ECP组颈总动脉血流阻力在EECP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ECP时M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ECP并不影响SCA-ROSC模型MBP、MSP、ICP、MCPP和SCPP而是通过增加MDP、DCPP和降低血流阻力等机制来增加颈总动脉的平均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心脏骤停 颅内压 脑灌注压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对低氧所致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黎博 魏红艳 +5 位作者 杨焰 尹美娴 胡春林 卢远征 孙占朋 廖晓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722,728,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是否能抑制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_2)诱导的缺氧模型中神经元的凋亡,并促进神经元的存活。方法:超速离心法分离大鼠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ALG-2相互作用蛋...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是否能抑制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_2)诱导的缺氧模型中神经元的凋亡,并促进神经元的存活。方法:超速离心法分离大鼠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Alix)和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的表达水平;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q Nano纳米生物颗粒分析仪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分布。采用不同剂量的Co Cl_2处理神经元,建立CoCl_2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模型;将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加入凋亡组神经元,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表达Alix和TSG101;外泌体在透射电镜下的形态呈"杯口"状,大小约为100 nm;q Nano纳米生物颗粒分析仪检测外泌体的粒径为(95.0±23.5)nm(n=370);CCK-8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200、400和600μmol/L)CoCl_2作用24 h,神经元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将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加入凋亡组(CoCl_2浓度为400μmol/L)神经元后,神经元活力升高(P<0.05),凋亡率下降(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抑制低氧状态下神经元的凋亡并促进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元 氯化钴 外泌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何小洪 张焰 +13 位作者 陈小林 郑振声 詹澄扬 柳俊 伍贵富 方典秋 梁陆光 钱月桃 凌桂芳 戴刚 冯铭喆 马虹 王奎健 朱振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0-733,T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雄性乳猪12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2h体外反搏治疗。用cDNA基因芯片对猪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腹主动脉...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雄性乳猪12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2h体外反搏治疗。用cDNA基因芯片对猪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腹主动脉苏丹Ⅲ染色图像定量分析,高脂组:7.84%±2.37%;高脂加反搏组:1.26%±0.3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冠状动脉左旋支内膜1:500扫描电镜显示:高脂+反搏组内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有序,细胞呈梭型排列与血流方向一致,表面光滑;高脂组血管内膜细胞排列紊乱,表面不光滑,有大量脱落细胞。显著改变的基因:芯片1(反搏组Cy3/高脂组Cy5):锌指蛋白0.33、MAP4K30.13、长链脂肪酸合成酶0.35、神经介素B受体0.19、GPX-13.26、整合素β10.06、CTGF0.28、eNOS3.1、VCAM-10.50;芯片2(高脂组Cy3/正常组Cy5):锌指蛋白23.06、MAP4K36.75、长链脂肪酸合成酶2.71、神经介素B受体6.68、GPX-10.63、整合素β16.29、CTGF2.45。结论:长期体外反搏可以改善内皮形态与功能,增加内皮细胞抗氧化作用,下调内皮细胞机械性刺激感应蛋白基因的表达,降低血管內皮细胞对LDL的摄取,及下调炎症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高胆固醇血症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东红 伍贵富 +6 位作者 熊艳 罗景云 谢强 吕明德 董吁钢 马虹 郑振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540,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4头猪分成正常饲养组(NF,n=8),高脂喂养组(HF,n=13)和高脂喂养+反搏组(HF+EECP,n=13)。HF+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0 d)、...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4头猪分成正常饲养组(NF,n=8),高脂喂养组(HF,n=13)和高脂喂养+反搏组(HF+EECP,n=13)。HF+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0 d)、反搏中(18 d)、反搏后(36 d),采用高频超声检测猪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比较反搏组与非反搏组治疗前后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6 d后,取HF+EECP组的前降支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HF+EECP组反搏后FMD明显升高,分别为5.2%±1.7%(0 d),12%±6%(18 d),和11.4%±2.8%(36 d,P<0.01);而HF组FMD下降,分别为7.8%±3.7%(0 d),7%±4%(18 d),5.1%±2.0%(3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组比较,于反搏中、后检测HF+EECP组血hsCRP明显降低[(0.327±0.076)mg/L vs(0.469±0.168)mg/L(18 d);(0.31±0.09)mg/L vs(0.51±0.26)mg/L(36 d),P<0.01]。反搏后,HF组冠脉内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大量脱落、斑块形成,HF+EECP组内皮细胞呈流线型排列、脱落程度显著减轻。【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高胆固醇血症 内皮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脂饲养猪动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小洪 伍贵富 +15 位作者 张焰 陈小林 郑振声 詹澄扬 柳俊 何建桂 熊艳 方典秋 梁陆光 钱月桃 凌桂芳 戴刚 冯铭喆 王奎健 朱振宇 马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脂饲养猪动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雄性乳猪22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6h体外反搏治疗。对冠状动脉作透射电镜检查。对腹主动脉作苏丹III染色,分析脂质浸润阳性率。用基因芯... 目的探讨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脂饲养猪动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雄性乳猪22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6h体外反搏治疗。对冠状动脉作透射电镜检查。对腹主动脉作苏丹III染色,分析脂质浸润阳性率。用基因芯片分析猪的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基因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显示,高脂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下层可见巨噬细胞和分化的泡沫细胞,正常组、高脂加反搏组内皮细胞下层完整。正常组和高脂加反搏组与高脂组腹主动脉苏丹III染色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芯片检测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整合素β1、CTGF上调;与高脂组相比,反搏组整合素β1、CTGF,和VCAM-1下调,eNOS上调。结论慢性体外反搏可以下调动脉内皮细胞整合素β1、CTGF和VCAM-1基因的表达,降低动脉內皮细胞对脂质的摄取,改善动脉内皮功能,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ENOS 整合素Β1 CTGF 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B通过激活自噬及溶酶体功能改善缺血性卒中小鼠神经功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大旺 张晨禹 +5 位作者 黎博 张强 刘聪 詹浩洪 胡春林 廖晓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78-1186,共9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导入转录因子EB(TFEB)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1)15只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用于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阻2 h组、梗阻4 h组、梗阻8 h组和梗阻24 h组,每组3只,W... 目的:观察外源性导入转录因子EB(TFEB)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1)15只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用于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阻2 h组、梗阻4 h组、梗阻8 h组和梗阻24 h组,每组3只,Western blot法检测pMCAO后皮层神经元TFEB、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2)45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TFEB过表达组、过表达对照组、TFEB敲减组和敲减对照组,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经侧脑室注射9型腺相关病毒(AAV9),分别为AAV9-TFEB、AAV9-NC、AAV9-shTFEB和AAV9-shNC,注射2周后建立pMCAO模型,24 h后采用Longa评分法评估小鼠神经功能,磁共振法检测并计算脑梗死体积,TUNEL染色检测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尼氏染色观察皮层神经元细胞形态及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皮层神经元TFEB、LAMP-1、LC3B、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pMCAO后2~24 h,皮层神经元TFEB、LAMP-1及LC3B-II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而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P<0.05)。侧脑室注射AAV9-TFEB可改善pMACO后小鼠Longa评分,而注射AAV9-shTFEB则恶化Longa评分(P<0.05)。磁共振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AAV9-TFEB可减少脑梗死体积,而注射AAV9-shTFEB则增加脑梗死体积(P<0.05)。尼氏染色显示AAV9-TFEB组小鼠皮层神经元细胞数量显著多于AAV9-NC组,AAV9-shTFEB组小鼠皮层神经元细胞数量则显著少于AAV9-shNC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TFEB可增加皮层脑组织LAMP-1和LC3B-II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P<0.05);敲减TFEB则降低皮层脑组织LAMP-1和LC3B-II表达,增加cleaved caspase-3表达(P<0.05)。结论:利用AAV9外源性导入TFEB可通过激活自噬及溶酶体功能而减少pMCAO后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小鼠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性卒中 转录因子EB 自噬 细胞凋亡 溶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福利 林泽邦 +1 位作者 欧志君 区景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9-921,共3页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由脂质和脂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功能复杂、容易变异。正常的HDL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但应用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和烟酸升高血浆HDL胆固醇(HDL-C)水平并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示可能是HDL功能而不是HDL-C水...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由脂质和脂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功能复杂、容易变异。正常的HDL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但应用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和烟酸升高血浆HDL胆固醇(HDL-C)水平并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示可能是HDL功能而不是HDL-C水平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脏外科手术等疾病状态会使HDL功能发生改变,不但不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而且对心血管有损害,称为趋炎HDL或功能异常HDL。趋炎HDL与正常HDL成分不同,它逆向转运胆固醇的能力下降,抗炎抗氧化能力受损,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运动、载脂蛋白A-I模拟肽、辛伐他汀等可部分改善HDL功能。因此,有关HDL的研究更应关注HDL功能和其成份在疾病中的改变、如何改变机体内环境,防止新生HDL转变为趋炎HDL,以及如何改善这些HDL的功能,使其恢复保护心血管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海宁 刘晨 +4 位作者 李燕辉 陈琮 孙刚 薛睿聪 董吁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0-443,448,共5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采用AngⅡ干预建立心肌肥大的模型;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采用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肥大标志物心房利钠多肽(ANP... 【目的】探讨自噬在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采用AngⅡ干预建立心肌肥大的模型;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采用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肥大标志物心房利钠多肽(AN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C3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可抑制自噬相关基因LC3蛋白的表达。自噬阻断剂3-甲基腺嘌呤(3MA)会促进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结论】AngⅡ可能通过抑制自噬来诱导心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心肌肥大 血管紧张素Ⅱ 自噬 相同基因 微管蛋白1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基-2-硫脲抑制flk1型斑马鱼黑色素生成的最佳浓度 被引量:2
9
作者 樊午阳 王琴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讨1-苯基-2-硫脲(PTU)对抑制血管荧光转基因型flk1斑马鱼黑色素生成的能力,探索在不影响斑马鱼正常生长发育条件下,能保持斑马鱼透明性的最佳浓度。【方法】用0.0125~1.0 mmol/L浓度区间的PTU与24 hpf(hours post fertili... 【目的】探讨1-苯基-2-硫脲(PTU)对抑制血管荧光转基因型flk1斑马鱼黑色素生成的能力,探索在不影响斑马鱼正常生长发育条件下,能保持斑马鱼透明性的最佳浓度。【方法】用0.0125~1.0 mmol/L浓度区间的PTU与24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斑马鱼胚胎共同孵育,观测PTU抑制黑色素生成情况,通过观察斑马鱼形态学变化、记录80 hpf后的孵化率和死亡率、测量心率和静脉窦-动脉球间距等生理学变化,评价PTU处理对斑马鱼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随着PTU浓度的增加,黑色素抑制能力增强,毒性逐渐增加,表现为斑马鱼死亡率增加、孵化率下降、心率下降、静脉窦-动脉球之间的距离增大。浓度为0.0125-0.025 mmol/L的PTU对斑马鱼活性基本无影响,浓度≥0.05 mmol/L的PTU能完全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当PTU浓度为0.025 mmol/L时,生成的黑色素不影响斑马鱼血管观察,当PTU浓度为0.05 mmol/L时,斑马鱼的心率和静脉窦-动脉球间距基本不受影响。【结论】对于72 hpf前的flk1型斑马鱼实验,应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在浓度≤0.05 mmol/L范围内选择适当的PTU浓度,使黑色素的生成既不影响实验观察和信号检测,同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减至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1-苯基-2-硫脲 黑色素抑制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酶激动剂ITSA-1通过抑制胶质细胞激活减轻心肺复苏后大鼠脑损伤
10
作者 张晨禹 詹浩洪 +4 位作者 魏红艳 周大旺 张强 黎博 胡春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39-2146,共8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脱乙酰酶激动剂ITSA-1对心脏停搏心肺复苏后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和ITSA组,每组10只。ITSA组大鼠心脏停搏前3 d连续皮下注射ITSA-1(0.5 mg^(-1)·kg^(-1)&#... 目的:观察组蛋白脱乙酰酶激动剂ITSA-1对心脏停搏心肺复苏后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和ITSA组,每组10只。ITSA组大鼠心脏停搏前3 d连续皮下注射ITSA-1(0.5 mg^(-1)·kg^(-1)·d),sham组和model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sham组大鼠在注射肌松药物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model组和ITSA组大鼠在心脏停搏12 min后进行基础生命支持。比较各组大鼠心脏停搏期间的电生理参数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血压和72 h生存情况;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D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CA1区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广谱乙酰化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结果:ROSC 72 h后,sham组大鼠存活率为100%,model组为50%,ITSA组为70%。与model组相比,ITSA组大鼠ROSC后72 h存活率和ND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存活细胞数量显著增加,GFAP和Iba-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NF-α和IL-1β表达量及脑组织广谱乙酰化水平显著下降,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ITSA-1能够抑制脑组织中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大鼠ROSC后的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胶质细胞激活 组蛋白脱乙酰酶 ITSA-1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