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记式康复指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陈晓玲 黄天雯 +5 位作者 刘巧梨 倪杰 李娜 桂自珍 钟盈 康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日记式康复指导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的功能锻炼,干预组给予日记式康复指导,即由医护联合负责制定每日功能锻炼计划,... 目的探讨日记式康复指导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的功能锻炼,干预组给予日记式康复指导,即由医护联合负责制定每日功能锻炼计划,患者每次完成功能锻炼后,记录实际完成的项目、时间、不适等,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评价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时给予指导、追踪评价。结果干预组术后住院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指导满意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日记式康复指导可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从而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日记式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 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CE角及关节作用力方向的生物力学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邬培慧 傅明 +3 位作者 康焱 张志奇 杨子波 廖威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CE角及关节作用力方向对髋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基于髋关节CT扫描图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建立一系列不同CE角的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股骨头中心施加7种不同大小及方向的关节作用力,应用有限元非线性面-面接... 目的探讨髋臼CE角及关节作用力方向对髋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基于髋关节CT扫描图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建立一系列不同CE角的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股骨头中心施加7种不同大小及方向的关节作用力,应用有限元非线性面-面接触分析方法,研究髋臼关节软骨内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以及股骨头位移。结果当CE角减小时,髋臼软骨应力峰值平均值逐渐由1.70 MPa增大至7.89 MPa,应力分布区域面积逐渐减小,股骨头向关节外位移距离由0.04 mm增大至2.88 mm;对于CE角较小的髋关节,关节作用力方向趋向人体纵轴时,可不同程度增大髋臼软骨内应力峰值及股骨头位移距离。结论髋关节CE角以及关节作用力方向是影响髋关节生物力学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中心边缘角 关节作用力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病房模式在早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方淑莺 康焱 +1 位作者 黄天雯 廖威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方法观察无痛病房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共100例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的镇...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方法观察无痛病房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共100例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的镇痛方案:术前48 h及术后第2天给予塞来昔布200 mg(2次/d,术后6 h 400 mg口服)、氨酚曲马多1片(3次/d)口服,连续使用14 d;术中安装膝关节假体组件后、缝合前在膝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10 g/L罗哌卡因20mL,吗啡5 mg,生理盐水60 mL);对照组患者术后6 h视疼痛情况予哌替啶注射,第2天给予塞来昔布200 mg(2次/d,术后6 h 400 mg口服)、氨酚曲马多1片(3次/d)口服,连续使用14 d。分别记录术前、术后6、12、24、48 h静止和活动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别录记术前、末次随访膝关节KSS评分及EuroQol(EQ-5D)生活健康质量调查表。随访时间1.5~2年。【结果】88例(实验组46例,对照组42例)患者最后获得随访进入统计学分析:①两组手术前静止、运动VAS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24、48 h静止、运动VAS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72 h静止、运动VAS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术前KSS膝评分研究组、对照组平均(36±6)、(34±6)分(P>0.05),术后分别增加至(89±11)、(89±10)分(P>0.05);两组术前、后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KSS膝功能评分术前研究组、对照组(34±7)分、(35±6)分(P>0.05),术后增加至(80±9)、(78±9)分(P>0.05)。③EQ-5D评分:术后末次随访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为(0.79±0.16)分、(0.77±0.21)分(P>0.05);④并发症:两组术后没有发现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及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结论】无痛病房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有帮助,但远期效果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三维运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江莉 毛玉瑢 +2 位作者 邬培慧 廖威明 黄东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9-913,共5页
目的:分析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恢复期患者平地步行中下肢关节的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指导后续和早期康复。方法:采用运动重建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据库资料分析的方法,选择在本院关节外科行THR后5—10年的患者14例为实验组,14例相匹... 目的:分析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恢复期患者平地步行中下肢关节的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指导后续和早期康复。方法:采用运动重建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据库资料分析的方法,选择在本院关节外科行THR后5—10年的患者14例为实验组,14例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Vicon Nexus、AMTI检测下肢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应用Polygon分析步态周期中髋、膝、踝关节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和对照组右侧下肢比较,术侧髋关节屈曲峰值力矩减小(P<0.05),膝、踝关节屈曲峰值力矩增大(P<0.05);峰值角度方面,术侧髋关节内收、内旋、外旋、后伸和膝关节内收以及踝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侧和健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患者,通过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屈曲力矩增加代偿患髋屈曲力矩的降低;同时为防止植入物松动和向外脱位,步行中患髋过度外旋并发踝关节过度内旋。另外,健侧下肢产生了与患侧下肢相似的运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运动学 动力学 步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围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劲军 梁成杰 +4 位作者 李伟红 余婕 邬培慧 安珂 孙来保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6-912,共7页
【目的】探讨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性质,拟寻找导致TKA后CPSP发生的非手术因素。【方法】选择近两年本中心符合条件的接受初次单侧TKA患者380名。回顾性电话问卷,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和ID... 【目的】探讨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性质,拟寻找导致TKA后CPSP发生的非手术因素。【方法】选择近两年本中心符合条件的接受初次单侧TKA患者380名。回顾性电话问卷,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和ID pain评分量表法计算患者术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和性质,收集患者围术期相关信息。对相关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TKA后CPSP可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338例患者,失访率为11.05%。41.7%(141例)TKA患者术后3个月有CPSP。因CPSP日常活动受到影响的患者有25.1%(85例),导致睡眠障碍的有16.9%(57例)。15.4%患者(52例)疼痛性质为可疑神经病理性疼痛(NP)。围术期相关24项非手术因素中,术前术侧膝关节NRS评分高、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率低、术后3个月术侧膝关节肿胀和术后3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是TKA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次单侧TKA患者术后3个月的CPSP发生率仍较高,15.4%的有可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术前术侧NRS高、术后CRP水平低、术后术侧膝关节肿胀、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率低是TKA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进一步提高围术期疼痛管理来降低TKA后CPS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慢性术后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治疗29例症状性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 被引量:3
6
作者 何爱珊 傅明 +1 位作者 杨子波 廖威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和早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29例31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关节镜下治疗。其中27膝行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4例因边缘撕裂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和早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29例31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关节镜下治疗。其中27膝行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4例因边缘撕裂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无术后并发症。本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36~78(65.7±8.0)分,提高到随访时87~100(95.6±3.3)分(t=22.32,P〈0.01)。20岁以下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20岁以上组(P〈0.01)。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有症状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应争取年轻时早期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术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脱位326例手术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建华 张新涛 +1 位作者 徐栋梁 李佛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163-4165,共3页
目的:评价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踝关节骨折脱位326例,共随访225例,失访101例,随访4~120个月,平均3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诸项内容及相关客观检查进行评分。结果:225例患者中... 目的:评价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踝关节骨折脱位326例,共随访225例,失访101例,随访4~120个月,平均3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诸项内容及相关客观检查进行评分。结果:225例患者中优111例,良84例,一般21例,差9例,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86.7%。出现1例浅层感染,2例深层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5例骨折畸形愈合,6例创伤性关节炎,有3例出现皮肤坏死,5例克氏针滑移;应用生物可吸收性螺钉4例出现明显皮肤刺激,其中1例需二次手术将螺钉帽截断。有68例患者术后长时间伤口部位疼痛或酸胀感,尤其是阴雨或寒冷时,占随访患者的30.2%。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开放性骨折、合并脱位、复位质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解剖复位和恢复关节面平整是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骨折脱位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8
作者 徐栋梁 张新涛 刘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166-4167,共2页
目的:总结可吸收性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本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行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126例,术后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进行功能随访。结果:随访121例170枚螺钉,随访4~120个月,平均38.4个... 目的:总结可吸收性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本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行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126例,术后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进行功能随访。结果:随访121例170枚螺钉,随访4~120个月,平均38.4个月,优70例,良48例。术中有1例出现螺钉断裂,3例螺纹滑丝;手术后4例明显皮肤刺激,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6周外踝尖端出现局部溃疡,钉帽外露,细菌培养阴性,二次手术将螺钉帽截断,2周后伤口愈合,另外3例酒精湿敷后好转;有2例出现螺钉帽顶住皮下引起疼痛,半年后疼痛逐渐缓解。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固定效果确切,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可吸收螺钉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踝关节损伤后重建,减少疼痛等并发症
9
作者 徐栋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157-4158,共2页
1938年,中国当时的《外科学报》报道三关节融合术,可能是我国踝足外科发展的起点。历经70年,足踝外科在创伤重建、畸形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踝足部矫形康复等方面,改良或创新了很多种手术和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足踝损伤... 1938年,中国当时的《外科学报》报道三关节融合术,可能是我国踝足外科发展的起点。历经70年,足踝外科在创伤重建、畸形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踝足部矫形康复等方面,改良或创新了很多种手术和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足踝损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对足踝损伤后的重建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足踝外科目前呈现快速发展的状况,踝足外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的广泛开展及疗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并发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足踝损伤 疼痛 三关节融合术 外科临床工作 足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中期胫骨平台骨小梁方向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明昊 何沛恒 +4 位作者 刘勇 陈伟之 叶永恒 李伟 徐栋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64-3268,共5页
目的测量在的站立位下肢全长X片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早中期胫骨平台假体周围的骨小梁方向,分析其变化规律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TKA治疗的病例126例,收集病例术后、术... 目的测量在的站立位下肢全长X片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早中期胫骨平台假体周围的骨小梁方向,分析其变化规律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TKA治疗的病例126例,收集病例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1、3、5年的固定旋转方向站立正位下肢全长X光照片,在所得照片上测量胫骨平台内外侧骨小梁角度、术后下肢力线、胫骨假体力,收集患者年龄、性别、BM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胫骨平台内侧假体周围骨小梁角度于术后3个月平均减小了5.3°±2.65°,至术后1年平均减小8.3°±3.03°,外侧骨小梁角度于术后3个月平均减小了4.5°±1.71°,至术后1年平均减小7.6°±2.43°,1年后至术后3年、5年并无显著变化。术后下肢力线与胫骨平台内外侧骨小梁角度之间于术后1、3、5年均呈现出弱至中等程度的相关性。结论TKA术后下肢力线的纠正导致了胫骨平台骨小梁方向的改变,术后1年内胫骨平台骨小梁整体向垂直于胫骨假体平台的方向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小梁方向 下肢力线 Wolff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相关指标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宇 叶勇裕 +5 位作者 潘柏祺 胡玄韬 郑霖力 陈蔚深 张紫机 盛璞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目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许多标志物在PJI的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早期的诊断仍然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全关节置换术(TJ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关系。[方法]我们进行... [目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许多标志物在PJI的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早期的诊断仍然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全关节置换术(TJ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关系。[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在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受了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总共2517例患者(2394例初次置换,87例无菌翻修,36例PJI)。我们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PJI组、初次置换和无菌翻修组之间凝血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凝血相关指标在PJI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PLT/MPV,PLT/PDW和PLT/PCT。与其他凝血相关指标相比,FGB水平升高与PJI发生风险密切相关。PJI组与初次置换组相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53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3.07%;与翻修组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44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5.40%。ROC曲线分析提示FBG具有中度诊断效能,表明其为PJI诊断的潜在标志物。[结论]FBG水平与PJI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可在临床中作为诊断PJI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血浆纤维蛋白原 凝血相关指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骨结合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傅明 梁海翔 +5 位作者 何爱珊 雷磊 林子洪 盛璞义 杨子波 廖威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519,572,共6页
【目的】研究使用异体骨混合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方法】将15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造成1 cm骨缺损模型,随机选择同一只动物的一侧为实验侧,自体配对的另一侧为对照侧。将表面脱钙的同种异体骨和... 【目的】研究使用异体骨混合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方法】将15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造成1 cm骨缺损模型,随机选择同一只动物的一侧为实验侧,自体配对的另一侧为对照侧。将表面脱钙的同种异体骨和来源于受体的体外培养增殖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混合植入实验侧骨缺损,对照侧仅植入同样制作的异体骨。12周后,进行X线检查、生物力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动物在术后12周,实验侧X线片光密度测量结果,破坏载荷时扭矩和扭角测量结果均优于对照侧;组织学评分中,实验侧骨痂量评分优于对照侧,骨连接成熟程度和骨髓发育程度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可以促进异体骨在移植后的成骨作用,在增多成骨量的同时不影响骨组织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 骨髓间质干细胞 移植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与左旋聚乳酸共聚物支架的细胞相容性测定及与软骨细胞体外复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建华 王国海 徐栋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1-134,138,共5页
目的:测定聚己内酯与左旋聚乳酸共聚物(poly-caprolactone-b-poly L-lactide,简称PCL-b-PLLA)支架的细胞相容性,探讨PCL-b-PLLA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PCL-b-PLLA支架不同浓度浸提液与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 目的:测定聚己内酯与左旋聚乳酸共聚物(poly-caprolactone-b-poly L-lactide,简称PCL-b-PLLA)支架的细胞相容性,探讨PCL-b-PLLA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PCL-b-PLLA支架不同浓度浸提液与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观察测定吸光度(A值),对支架与软骨细胞复合体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A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CL-b-PLLA支架对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支架浸提液的细胞毒性评级均为0级,电镜显示软骨细胞完全平铺于支架的表面,细胞表面有大量微小突起和基质分泌。结论:体外复合实验显示PCL-b-PLLA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于软骨细胞贴附生长,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PCL-b-PLLA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在手术室护士腰背肌锻炼治疗腰痛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柳云 李娜 +6 位作者 陈小俊 吴耀业 姚典业 谢丽洪 欧阳秋怡 王萍 龚凤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99-3402,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在手术室护士腰背肌锻炼治疗腰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慢性腰痛手术室护士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制定腰背肌锻炼方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集体腰背肌锻炼方法培训。观察组运用微信推送各种腰部疾病...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在手术室护士腰背肌锻炼治疗腰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慢性腰痛手术室护士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制定腰背肌锻炼方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集体腰背肌锻炼方法培训。观察组运用微信推送各种腰部疾病相关医学知识,每周3次,并采用微信打卡方式,要求每次锻炼后都在微信上打卡,同时统计打卡次数,对照组按照锻炼方案自行安排锻炼。结果两组护士干预后比较锻炼依从性、有效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腰椎功能障碍水平(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打卡的腰背肌锻炼能够更加有效改善手术室护士慢性腰痛的症状,改善护士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腰痛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髋臼假体选择与安放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明 廖威明 +6 位作者 何爱珊 徐栋梁 杨忠汉 盛璞义 杨子波 陈立言 林子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10-113,共4页
[目的]对全髋置换手术中髋臼发育不良的髋臼处理、髋臼假体选择、安放位置和技术进行初步总结。[方法]对36例髋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43~59岁,平均53岁;女27例,男9例。31例同时伴有下肢短缩1-4 cm不等,根据Crow... [目的]对全髋置换手术中髋臼发育不良的髋臼处理、髋臼假体选择、安放位置和技术进行初步总结。[方法]对36例髋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43~59岁,平均53岁;女27例,男9例。31例同时伴有下肢短缩1-4 cm不等,根据Crowe改良分级,Ⅰ级30例,Ⅱ级4例,Ⅲ级2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充分了解患髋及下肢情况,制定合理手术方案;手术必须充分松解患髋周围软组织,尽量将假体安放在真臼位置,无法将假体安放在真臼位置时,假体上移不能超过2 cm;术中根据骨缺损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植骨;术中常规X线透视以了解假体安放位置是否正确。[结果]术后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月~7年,平均2年3个月,到目前为止,未见假体松动等原因需要翻修,下肢短缩基本纠正,关节功能恢复优11髋,良6髋,可6髋,优良率75%,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2.8分提高至(83.2±9.3)分。[结论]髋臼发育不良髋脱位的全髋置换是一项困难的手术,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充分显露,多数病例需要将髋臼假体放于真臼,合理正确处理髋臼骨床,选择合适髋臼假体,正确安放和良好固定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发育不良 人工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AK-4基因沉默对人成骨样细胞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杨子波 傅明 +3 位作者 张紫机 黄保丁 张志奇 廖威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2-680,共9页
【目的】研究siRNA沉默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基因对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将IRAK-4-siRNA转染入MG63细胞(CON组:不加入任何转染试剂;SC组:以scr... 【目的】研究siRNA沉默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基因对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将IRAK-4-siRNA转染入MG63细胞(CON组:不加入任何转染试剂;SC组:以scrambled siRNA序列进行转染;KD组:以特异性IRAK-4-siRNA序列进行转染),应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靶基因沉默组(KD组)细胞的IRAK-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转染48h后,KD组细胞增殖变缓,凋亡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且Bcl-2/BaxSC>Bcl-2/BaxKD;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G63细胞凋亡比例与Bcl-2/Bax的比值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siRNA沉默IRAK-4基因能够诱导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凋亡,且靶细胞凋亡水平与Bcl-2、Bax基因表达水平的比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骨样细胞 IRAK-4 细胞凋亡 RNA干扰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S180荷瘤鼠免疫器官超微结构的影响
17
作者 林子洪 夏洪平 +5 位作者 傅明 廖威明 杨惠玲 林调 王瑾 郑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52或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动物于右臀部皮下接种S180细胞悬液(2×107mL-1)0.2mL/只,对3组S180荷瘤鼠用高(0.5g/mL)、中(0.25g/mL)和低(0.125g/mL)浓度复方中药溶液灌胃...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52或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动物于右臀部皮下接种S180细胞悬液(2×107mL-1)0.2mL/只,对3组S180荷瘤鼠用高(0.5g/mL)、中(0.25g/mL)和低(0.125g/mL)浓度复方中药溶液灌胃,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计算脾和胸腺系数,同时采用电镜观察荷瘤鼠脾和胸腺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高、中及低浓度复方中药均可提高S180荷瘤小鼠脾和胸腺系数,促进脾和胸腺淋巴细胞增殖,且以高和中浓度治疗组较明显;同时可见用药后小鼠食欲略有改善,体重增加。结论:复方中药可通过提高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而达到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肉瘤S180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骨软骨支架的制备及形态学观察
18
作者 刘建华 王国海 徐栋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27-3829,共3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骨软骨支架制备的可行性,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提供新的支架材料。方法: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取膝关节髌股关节面的股骨侧,切取4mm×4mm×3mm大小(长×宽×深)骨软骨块,用去垢剂-酶法对骨软骨组织块进... 目的:探讨脱细胞骨软骨支架制备的可行性,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提供新的支架材料。方法: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取膝关节髌股关节面的股骨侧,切取4mm×4mm×3mm大小(长×宽×深)骨软骨块,用去垢剂-酶法对骨软骨组织块进行脱细胞脱钙处理,冻干机冻干,制备脱细胞骨软骨支架,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脱细胞骨软骨支架呈半透明状,弹性良好,组织学评价提示细胞成分已完全祛去,保留了纤维支架。结论:去垢剂-酶法可以祛去骨软骨块中的细胞成分,成为带有空隙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关节 脱细胞骨软骨支架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臼杯边缘与髋臼骨性边缘位置关系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雪明 黄桂武 +3 位作者 刘彬 谢荏棠 邬培慧 吴润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利用影像资料构建骨盆三维模型,探究臼杯边缘与髋臼骨性边缘的解剖位置关系,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徒手臼杯定位。方法选取正常髋臼及CroweⅡ/Ⅲ型DDH患者髋臼的CT断层图像,使用三维规划软件BOHOLO模拟全髋关节置换术植入目标臼杯(方... 目的利用影像资料构建骨盆三维模型,探究臼杯边缘与髋臼骨性边缘的解剖位置关系,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徒手臼杯定位。方法选取正常髋臼及CroweⅡ/Ⅲ型DDH患者髋臼的CT断层图像,使用三维规划软件BOHOLO模拟全髋关节置换术植入目标臼杯(方位:前倾角20°,外展角40°,骨床-臼杯覆盖率>75%),在右侧髋臼的1、4、7、10点钟4个方向,测量臼杯外露长度即臼杯边缘与髋臼骨性边缘的距离,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正常髋臼及CroweⅡ/Ⅲ型DDH髋臼,臼杯目标方位的垂直高度分别为(16.26±0.93)mm,(22.09±4.10)mm;各方向髋臼边缘外露长度,髋臼正常组与DDH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髋臼后下壁(右髋7点钟,左髋5点钟)的外露长度为(9.71±1.68)mm,变异度较小,不同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结论髋臼后下壁的外露长度可作为正常臼杯定位相对恒定的解剖学参照,据此原位重建臼杯可获得满意的骨床-臼杯覆盖率,而对于CroweⅡ/Ⅲ型患者,各向髋臼骨缘外露长度的变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人工髋关节 臼杯 影像解剖学 计算机模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人股骨干形态特征及其对股骨外翻角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怡淇 黄桂武 +5 位作者 李文昌 郑霖力 左楠 凌千惠 时光月 邬培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基于中国南方人群股骨外翻角(femoral valgus angle,FVA)和股骨弯曲角(femoral bending angel,FBA)的定量分析,探究下肢旋转体位改变对不同形态股骨的FVA测量值的影响,提高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75位(113侧)无膝关... 目的基于中国南方人群股骨外翻角(femoral valgus angle,FVA)和股骨弯曲角(femoral bending angel,FBA)的定量分析,探究下肢旋转体位改变对不同形态股骨的FVA测量值的影响,提高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75位(113侧)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下肢全长CTA扫描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和定位,测量FBA和FVA。根据FBA分为4组:严重内翻畸形组:FBA>4°;轻度内翻畸形组:1°<FBA≤4°;无畸形组:-1°≤FBA<1°;外翻畸形组:FBA≤-1°,对比各组的FVA,确定FBA与FVA之间的相关性。应用三维模拟技术,以股骨后髁连线与X轴平行时作为股骨中立位,每10°为一个档位,调节股骨轴向旋转角度从内旋20°至外旋40°,记录FBA与FVA测量值,并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总体FVA平均值为(5.3±1.4)°,4组FVA分别为(7.2±1.1)°,(3.4±0.8)°,(5.6±0.87)°及(4.7±1.0)°,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FBA与FVA存在显著相关性(R2=0.6,P<0.001)。下肢从内旋20°至外旋40°,各组的FVA呈增大趋势,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干形态存在内翻或外翻畸形时,直接影响股骨外翻角的大小。股骨外翻角的测量需综合考虑股骨干形态及下肢旋转体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形态 股骨外翻角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