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短期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慧敏 唐雯 梁玉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心搏骤停发生前及心肺复苏时的多种因素对心肺复苏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ICU发生心搏骤停患儿94例,收集相关的人员、时间等系统因素以及心搏骤停发生前和心肺...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心搏骤停发生前及心肺复苏时的多种因素对心肺复苏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ICU发生心搏骤停患儿94例,收集相关的人员、时间等系统因素以及心搏骤停发生前和心肺复苏时的干预措施,以心肺复苏成功,即恢复自主循环作为终点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肺复苏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 94例心搏骤停患儿心肺复苏成功61例(65%),不同心搏骤停发生时间段、心搏骤停发生日期、管床护士经验、初级值班医生资质、上级值班医生资质,心搏骤停发生前是否应用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镇痛,心肺复苏时是否接受肾上腺素、补钙、抗心律失常药物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入住PICU时间,心搏骤停发生前是否应用镇静药物、中心静脉通路,心肺复苏时是否接受正压通气、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补碱,不同心肺复苏时间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搏骤停发生前应用镇静药物,心肺复苏时接受正压通气、胸外按压、补碱及心肺复苏时间与心肺复苏失败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心肺复苏过程中接受胸外按压、补碱者以及心肺复苏时间≥30 min者心肺复苏失败率高,心搏骤停前应用镇静药物以及心肺复苏过程中接受正压通气者心肺复苏失败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