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儿童体外膜肺支持下脑死亡判定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慧敏
王静
+4 位作者
李易娟
郭予雄
徐桂兴
唐雯
梁玉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4-669,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重症儿童脑死亡判定方法。方法通过报告两个中心3例ECMO支持下重症患儿脑死亡判定实施过程,总结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案例经验。结果3例患儿在临床判断为脑死亡...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重症儿童脑死亡判定方法。方法通过报告两个中心3例ECMO支持下重症患儿脑死亡判定实施过程,总结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案例经验。结果3例患儿在临床判断为脑死亡和完成确认试验后,通过撤离呼吸机和逐步下调气流量方法进行自主呼吸激发试验的判定,患儿均确认脑死亡。结论通过逐渐下调气流量方法在ECMO下进行儿童脑死亡的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安全可行,为我国儿童脑死亡判定的安全实施做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
体外膜肺氧合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
儿童
机械通气
实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腔内压力变化与儿童脓毒症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
2
2
作者
梁玉坚
李易娟
+1 位作者
李素萍
唐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461,共7页
【目的】了解脓毒症患儿腹腔内高压(IAH)的发生率,并探讨腹腔内压力变化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纳入前瞻性队列观察性研究,入组年龄>28 d至≤18岁、PICU治疗时间&g...
【目的】了解脓毒症患儿腹腔内高压(IAH)的发生率,并探讨腹腔内压力变化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纳入前瞻性队列观察性研究,入组年龄>28 d至≤18岁、PICU治疗时间>24 h;排除对象:年龄≤28 d、使用神经肌肉阻滞、神经源性膀胱或膀胱手术史患儿。采用膀胱测压法监测腹腔内压力(IAP)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时间依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rvival ROC)确定IAP对脓毒症6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163例患儿,中位年龄2.2(0.6~5.8)岁,中位IAP 5.5(4.4~8.8)mmHg,发生IAH 30例(30/163,18.4%)。死亡组(45例)较非死亡组患儿(118例)IAP明显升高5.2(3.7~8.8)vs.6.6(5.2~11.0),P=0.01。IAH患儿脏器损伤数量以及机械通气使用时间较非IAH患儿明显升高。IAP与住院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关系,IAP在10 mmHg以下随着腹腔压力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比呈现上升趋势,IAP>10 mmHg风险比大于1。Survival ROC评估发现,腹腔内压力、PRISMⅢ评分、PCIS评分、乳酸对脓毒症60 d死亡的预测价值相当,其中乳酸预测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0.64。乳酸联合IAP可提高对脓毒症死亡的预测价值(AUC 0.70),灵敏度0.80,特异度0.56。【结论】IAH在儿童脓毒症发病率高,其与脓毒症死亡、脏器损伤发生数量以及机械通气使用时间相关。我们认为IAP可成为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新的重要指标。建议在儿童脓毒症,尤其是脓毒性休克救治中应进行腹腔压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儿童
腹腔内高压
腹腔内压力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疑似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4
3
作者
梁素桃
朱晨宇
+1 位作者
李智英
李素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4-1086,共3页
卡介苗是一种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中筛选所获得的毒力高度减弱的病原微生物(即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1]。其接种不良反应常见有脓肿、溃疡、...
卡介苗是一种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中筛选所获得的毒力高度减弱的病原微生物(即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1]。其接种不良反应常见有脓肿、溃疡、瘢痕、局部淋巴结大[2],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骨髓炎、过敏性休克等。接种后出现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的病例较为罕见,据有关报道,其发生率占接种儿童的0.06/百万~1.56/百万,致死率为0.19/10万~1.56/10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接种反应
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体外膜肺支持下脑死亡判定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慧敏
王静
李易娟
郭予雄
徐桂兴
唐雯
梁玉坚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icu
广东省人民
医院
P
icu
中山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4-669,共6页
基金
2021年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科学研究专项(编号:A2021327)。
文摘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重症儿童脑死亡判定方法。方法通过报告两个中心3例ECMO支持下重症患儿脑死亡判定实施过程,总结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案例经验。结果3例患儿在临床判断为脑死亡和完成确认试验后,通过撤离呼吸机和逐步下调气流量方法进行自主呼吸激发试验的判定,患儿均确认脑死亡。结论通过逐渐下调气流量方法在ECMO下进行儿童脑死亡的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安全可行,为我国儿童脑死亡判定的安全实施做出探索。
关键词
脑死亡
体外膜肺氧合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
儿童
机械通气
实施方法
Keywords
Brain death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Apnea test
Childre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plementation method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腔内压力变化与儿童脓毒症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
2
2
作者
梁玉坚
李易娟
李素萍
唐雯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icu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461,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基金(2020,NO.X019)。
文摘
【目的】了解脓毒症患儿腹腔内高压(IAH)的发生率,并探讨腹腔内压力变化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纳入前瞻性队列观察性研究,入组年龄>28 d至≤18岁、PICU治疗时间>24 h;排除对象:年龄≤28 d、使用神经肌肉阻滞、神经源性膀胱或膀胱手术史患儿。采用膀胱测压法监测腹腔内压力(IAP)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时间依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rvival ROC)确定IAP对脓毒症6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163例患儿,中位年龄2.2(0.6~5.8)岁,中位IAP 5.5(4.4~8.8)mmHg,发生IAH 30例(30/163,18.4%)。死亡组(45例)较非死亡组患儿(118例)IAP明显升高5.2(3.7~8.8)vs.6.6(5.2~11.0),P=0.01。IAH患儿脏器损伤数量以及机械通气使用时间较非IAH患儿明显升高。IAP与住院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关系,IAP在10 mmHg以下随着腹腔压力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比呈现上升趋势,IAP>10 mmHg风险比大于1。Survival ROC评估发现,腹腔内压力、PRISMⅢ评分、PCIS评分、乳酸对脓毒症60 d死亡的预测价值相当,其中乳酸预测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0.64。乳酸联合IAP可提高对脓毒症死亡的预测价值(AUC 0.70),灵敏度0.80,特异度0.56。【结论】IAH在儿童脓毒症发病率高,其与脓毒症死亡、脏器损伤发生数量以及机械通气使用时间相关。我们认为IAP可成为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新的重要指标。建议在儿童脓毒症,尤其是脓毒性休克救治中应进行腹腔压力监测。
关键词
脓毒症
儿童
腹腔内高压
腹腔内压力
预后
Keywords
sepsis
children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prognosis
分类号
R729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疑似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4
3
作者
梁素桃
朱晨宇
李智英
李素萍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icu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4-1086,共3页
文摘
卡介苗是一种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中筛选所获得的毒力高度减弱的病原微生物(即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1]。其接种不良反应常见有脓肿、溃疡、瘢痕、局部淋巴结大[2],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骨髓炎、过敏性休克等。接种后出现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的病例较为罕见,据有关报道,其发生率占接种儿童的0.06/百万~1.56/百万,致死率为0.19/10万~1.56/10万[3]。
关键词
卡介苗
接种反应
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
分类号
R186.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5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儿童体外膜肺支持下脑死亡判定
黄慧敏
王静
李易娟
郭予雄
徐桂兴
唐雯
梁玉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腔内压力变化与儿童脓毒症预后的关系
梁玉坚
李易娟
李素萍
唐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疑似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及文献复习
梁素桃
朱晨宇
李智英
李素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