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GLUT3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郑传宜 杨堃 +2 位作者 李军亮 白恩琪 李方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克隆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glucose transporter 3,GLUT3)基因启动子区,并构建其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在对大鼠GLUT3基因5′侧翼区进行详尽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设计相应引物,用PCR的方法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GLUT3基因... 目的:克隆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glucose transporter 3,GLUT3)基因启动子区,并构建其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在对大鼠GLUT3基因5′侧翼区进行详尽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设计相应引物,用PCR的方法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GLUT3基因5′侧翼区-1037~155bp段长为1 292bp的启动子区(以翻译起始点ATG为+1),再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这一启动子区片段定向重组入专门用于启动子活性研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构建出包含大鼠GLUT3基因启动子区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GLUT3),电泳与测序鉴定,最后再将pGL 3-GLUT3与内参pRL-TK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瞬时共转染PC12和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pGL 3-GLUT3的启动子活性,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共转染pGL3-basic与内参pRL-TK。结果:构建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GLUT3。与转染空质粒pGL3-basic组相比,原代神经细胞中转染pGL3-GLUT3组荧光素酶活性升高(5.182 9±0.264 8 vs 2.893 1±0.775 4,P=0.008),在PC12细胞中转染pGL3-GLUT3组荧光素酶活性也升高(2.797 7±0.512 0 vs 1.179 8±0.312 5,P=0.010)。结论:成功克隆GLUT3基因启动子区,并构建出包含GLUT3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且在PC12和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pGL 3-GLUT3可以表现出启动子活性。这为后续大鼠GLUT3基因转录调控研究提供研究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大鼠 葡萄糖转运体3(GLUT3)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GLUT3基因第一外显子5′侧翼区碱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郑传宜 杨堃 +2 位作者 李军亮 白恩琪 李方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对大鼠GLUT3基因第一外显子5′侧翼转录调控区的碱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的GLUT3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搜索网络数据库,得到GLUT3基因现有的转录本序列以及翻译起始点上游6kb的序列。运用CpG island sea... 目的:对大鼠GLUT3基因第一外显子5′侧翼转录调控区的碱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的GLUT3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搜索网络数据库,得到GLUT3基因现有的转录本序列以及翻译起始点上游6kb的序列。运用CpG island searcher,methprimer等软件对上述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出该段序列潜在的CpG岛,运用FirstEF、NNPP等软件分析可能的启动子区域以及运用Matlspector、TFSEARCH和TFBIND等软件分析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GLUT3基因的启动子可能位于翻译起始点上游-795~-226bp(以翻译起始点ATG为+1),第一外显子位于-285~+15bp,在这段序列上存在包括SP1、CREBP、P300、AML1、NF1等约110多种转录因子的潜在结合位点。结论:对大鼠GLUT3基因第一外显子5′侧翼转录调控区序列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试验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GLUT3基因 转录调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4蛋白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邓跃飞 雷炳喜 +1 位作者 赵义营 牛江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499-2502,共4页
目的探讨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蛋白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PEI转染ING4蛋白过表达(pEGFP-C2/ING4转染组)及阴性对照载体(pEGFP-C2转染组)至人胶质瘤U251细胞,G418筛选后建立ING4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R... 目的探讨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蛋白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PEI转染ING4蛋白过表达(pEGFP-C2/ING4转染组)及阴性对照载体(pEGFP-C2转染组)至人胶质瘤U251细胞,G418筛选后建立ING4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ING4蛋白的表达,MTT法和Hochest法检测U25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 pEGFP-C2/ING4转染组和pEGFP-C2转染组转染U251细胞效率分别为84%和82%;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均检测到pEGFP-ING4转染组ING4的强表达;与pEGFP-C2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pEGFP-C2/ING4转染组的U251细胞72 h后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NG4蛋白对胶质瘤U251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4 U251细胞 细胞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性颞叶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家豪 欧阳乐平 +2 位作者 谢琳 何明亮 刘安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目的评估外科手术治疗对鼻咽癌放射性颞叶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27例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随访术后6个月后的头颅MR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 目的评估外科手术治疗对鼻咽癌放射性颞叶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27例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随访术后6个月后的头颅MR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变化情况。结果术后头痛、肢体乏力、癫痫等症状完全改善或无再发。在术后6个月头颅MR中,20例颅内占位效应明显缓解,7例患者因非手术侧放射性病灶进展而再次出现占位效应;术后6个月患者的KP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Z=-4.437,P<0.01)。结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颅内病灶占位效应明显的鼻咽癌放射性颞叶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颅内占位效应,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损伤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