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骨内植入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罗智斌 丁学强 +2 位作者 邓飞龙 陈宇 朱李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8,T006,共4页
[目的]评价新研制的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弹性模量为53 GPa、78 GPa、110 GPa的种植体各6枚分别植入3只狗的两侧下颌骨内,3个月后取下标本,行X线检查、制作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观察种植体—骨界面形成情况。[结... [目的]评价新研制的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弹性模量为53 GPa、78 GPa、110 GPa的种植体各6枚分别植入3只狗的两侧下颌骨内,3个月后取下标本,行X线检查、制作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观察种植体—骨界面形成情况。[结果]X线检查:种植体与骨质紧密接触,其间无阴影,种植体颈周骨组织未见吸收。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种植体与骨组织紧密接触,无间隙,均形成了骨整合界面。[结论]本实验中所研制的53 GPa、78 GPa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测试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模量 种植体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邓飞龙 刘臣汉 +4 位作者 马建元 罗智斌 张辉 曾融生 陈卓凡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09-210,共2页
[目的]对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螺丝固位修复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2001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选择下颌无牙颌、下颌余留牙无法保留的患者共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是51.1岁(范围为26~65岁)。... [目的]对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螺丝固位修复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2001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选择下颌无牙颌、下颌余留牙无法保留的患者共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是51.1岁(范围为26~65岁)。每例植入4-8枚Nobel biocare种植体,术后当天或第7天种植体支持式热凝树脂固定桥修复,12周-36周后金瓷固定桥修复。[结果]21例149枚种植体中,121枚种植体即刻修复,1枚种植体失败,即刻修复种植体3~67个月的累积成功率为99.2%。[结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达到35~45N·cm,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中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牙列缺失 牙种植 即刻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正常组织端粒长度增龄性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晓文 李劲松 黄洪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 5个不同年龄段正常腮腺组织的端粒长度的变化特点 ,探讨端粒长度的变化与机体增龄及不同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 :取 5个不同年龄组的正常腮腺组织 ,共计 78份标本进行实验 ,常规提取DNA ,经限制性内切酶Hinf... 目的 :通过比较 5个不同年龄段正常腮腺组织的端粒长度的变化特点 ,探讨端粒长度的变化与机体增龄及不同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 :取 5个不同年龄组的正常腮腺组织 ,共计 78份标本进行实验 ,常规提取DNA ,经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作用后 ,进行Southern杂交 ,测量 5个年龄段组全部标本的端粒限制性片段长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年龄段组的端粒限制性片段杂交信号分布局限均匀 ,平均长度较长。随年龄增长 ,端粒限制性片段杂交信号分布渐广泛 ,平均端粒长度渐变短 ;但 5个年龄组间的端粒限制性片段长度平均值无明显差异。年龄增长与正常腮腺端粒长度变化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端粒缩短在细胞复制性衰老中起重要作用 ,不是仅由年龄决定的。它与组织细胞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端粒长度 正常组织 年龄增长 腺组织 增龄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杂交信号 SOUTHERN杂交 限制性内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冻干脱钙骨在上颌窦提升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少伟 邓飞龙 +2 位作者 罗智斌 张辉 李宝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66-2267,共2页
目的:对人同种异体冻干脱钙骨应用于上颌窦提升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人冻干脱钙骨作为植骨材料对20例患者共22侧上颌窦行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或延期行牙种植术。种植体修复后随访36~48个月。结果:植骨后6~8个月X线检查发现... 目的:对人同种异体冻干脱钙骨应用于上颌窦提升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人冻干脱钙骨作为植骨材料对20例患者共22侧上颌窦行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或延期行牙种植术。种植体修复后随访36~48个月。结果:植骨后6~8个月X线检查发现,移植物和正常骨组织界线逐渐变模糊,植入材料吸收少,新形成的牙槽骨高度符合牙种植要求。同期或延期植入的33颗种植体中有1颗骨结合失败,其余种植体均形成良好骨结合。观察期内种植义齿行使功能良好。结论:人同种异体冻干脱钙骨应用于上颌窦提升术中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牙种植 人冻干脱钙骨 上颌窦提升术 异体冻干 脱钙骨 术中 临床效果 植骨材料 牙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防治放射性骨坏死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慧芝 李祥 +2 位作者 吴少伟 朱双喜 汪建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波(LIUS)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VEC)和成骨细胞(OB)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第3代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以1.0×105/孔的浓度接中于6孔板内,分别接受0、1、3、6、9Gy5个剂量60Coγ射线的辐...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波(LIUS)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VEC)和成骨细胞(OB)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第3代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以1.0×105/孔的浓度接中于6孔板内,分别接受0、1、3、6、9Gy5个剂量60Coγ射线的辐射,实验组接受低强度超声波仪的干预(功率:0.8W/cm2、频率:1.6mHz);对照组在相同的条件下低强度超声波仪的功率设为0;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测定KDR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及成骨细胞ALP的活性。【结果】电离辐射对VEC、OB的存活和增殖有抑制作用,辐射剂量为0、1、3Gy时实验组的MTT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样在0、1、3Gy辐射剂量组时,实验组的KDR在VEC中呈阳性表达;ALP活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IUS对辐射后VEC和OB的增殖活性有提高作用,同时对KDR在VEC的表达及OB的ALP活性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波 血管内皮细胞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