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小榄镇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及筛查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俞霞 程伟民 +1 位作者 吴标华 季明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50-353,共4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和队列人群后续肝癌患者发病情况。方法:筛查方案参照《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2011年版)进行》,2012年开始对中山市小榄镇进行肝癌筛查,对ELISA法检测发现的乙肝表面抗原(h... 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和队列人群后续肝癌患者发病情况。方法:筛查方案参照《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2011年版)进行》,2012年开始对中山市小榄镇进行肝癌筛查,对ELISA法检测发现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者,采用甲胎蛋白(alpha-fetorprotein,AFP)联合超声检查的方法开展每年两次的诊断性筛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17年12月31日。统计学分析肺癌的发病率及人群筛选依从性。结果:初筛队列19386人,检出HBsAg阳性者2882人,阳性率14.9%。剔除初筛时发现的13例肝癌,实际随访高危人群2869人。2014~2017年对肝癌高危人群连续4年进行随访,AFP检测依从性(58.9%)显著高于B超检查(57.2%)依从性(P<0.01)。AFP检测和B超检查上半年依从性分别为62.8%和62.2%,下半年依从性分别为55.0%和52.1%,上半年依从性均显著高于下半年(P<0.01)。整体女性筛查依从性高于男性;35~54岁男性随访依从性最低。筛查队列中HBsAg阳性人群肝癌发病率为363.5/105,显著高于HBsAg阴性人群肝癌发病率20.9/105(P<0.05),而两组人群肝癌早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9%vs.47.4%,P>0.05)。B超高依从组和HBsAg阳性组中肝癌患者生存率分别高于低依从组和HBsAg阴性组(P<0.05)。结论:筛查队列依从性和高危人群肝癌早诊率低。队列中B超检查依从性高的肝癌生存率相对较好。提高HBsAg阳性人群筛查依从性,是提高肝癌早诊率及生存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筛查 依从性 发病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抗体和EBV-DNA在鼻咽癌诊断及分期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俞霞 季明芳 +2 位作者 程伟民 黄玉玲 李付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50-654,共5页
目的:评估EBNA1/Ig A、Zta/Ig A、VCA/Ig A和EBV-DNA对不同分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探讨各指标阳性率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52例,健康体检者675例。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评估EBNA1/Ig A、Zta/Ig A、VCA/Ig A和EBV-DNA对不同分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探讨各指标阳性率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52例,健康体检者67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BNA1/Ig A、Zta/Ig A和VCA/Ig A抗体ROD值,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血浆EBV-DNA水平。比较单独和联合应用EBV标记物对各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同时分析各指标阳性率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患者EBNA1/Ig A、Zta/Ig A、VCA/Ig A和E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EBNA1/Ig A在早期鼻咽癌表达相对较高,灵敏度为77.8%,而EBV-DNA在晚期鼻咽癌的灵敏度最高为88.8%,两者特异度均在96%以上。联合检测中EBNA1/Ig A并联EBV-DNA检测的灵敏度为92.1%(早期为82.5%、晚期为98.9%),特异度为96.9%。EBV-DNA阳性率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和N分期呈正相关,Zta/Ig A阳性率与N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鼻咽癌筛查,单项指标首选EBNA1/Ig A。晚期患者的辅助诊断则推荐EBV-DNA。两者并联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鼻咽癌诊断效能。EBV-DNA是鼻咽癌分期和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Zta/Ig A可间接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望对患者病情评估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V抗体 EBV-DNA 诊断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相关性胃癌中EB病毒基因表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杜云 俞霞 季明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44-448,共5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胃癌发生的生物学病因之一,EBV相关性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其预后相对较好,因此EBV导致胃癌的机制研究也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胃癌发生的生物学病因之一,EBV相关性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其预后相对较好,因此EBV导致胃癌的机制研究也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EBVaGC组织中EBV病毒基因表达的研究逐渐增多,为EBVaGC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就EBVaGC组织中EBV病毒基因的表达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胃癌 EBV相关性胃癌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