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绿地遥感信息自动提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小平 邓孺孺 彭晓鹃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0-11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像元信息分解和神经网络分类相结合的城市绿地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选择广州市作为研究区,先用像元信息分解法把绿地从TM影像中分离出来,再以分离出来的绿地作为分类掩膜,采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分类。并开展野外遥...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像元信息分解和神经网络分类相结合的城市绿地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选择广州市作为研究区,先用像元信息分解法把绿地从TM影像中分离出来,再以分离出来的绿地作为分类掩膜,采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分类。并开展野外遥感调查以提高和验证分类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了分类时绿地的纯洁度,有效地排除和避免了提取绿地信息时其它多余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提高了分类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遥感信息 像元信息分解 神经网络分类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软件体系结构的水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涛 张新长 黄秋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3-135,共3页
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和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软件体系结构,在分析两种体系结构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将两种体系结构结合而形成三层混合体系结构。这种混合体系结构由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所组成,表示... 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和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软件体系结构,在分析两种体系结构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将两种体系结构结合而形成三层混合体系结构。这种混合体系结构由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所组成,表示层对应某一具体应用需求并负责用户的交互,业务层负责将表示层提交的用户的需求转化为特定服务器的基本功能,数据层用来存储数据和提供基本数据服务。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WIPIS)便是三层混合体系结构的典型应用,系统具有开放性强、易扩展,开发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客户机/服务器 浏览器/服务器 软件体系结构 INTERNET/INTRA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平台体系创新与建设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自 张新长 曹凯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7,共4页
以增城市为例,介绍县域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平台创新体系服务模式的建设内容与理论方法。
关键词 县域城市 GIS技术 城乡规划 规划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东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图文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新长 熊立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87,共4页
使用松散集成方式,应用XML、Java等技术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达到了GIS图文一体化的目的。在构建广东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组件技术实现图文互查和图文结合的显示与输出。文中提到的使... 使用松散集成方式,应用XML、Java等技术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达到了GIS图文一体化的目的。在构建广东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组件技术实现图文互查和图文结合的显示与输出。文中提到的使用基于XML的SVG作为图文结合输出的技术,是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中的一种新技术,虽然在该研究实例中,功能还比较简单,但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对于图文一体化的GIS系统,尤其是WEBGIS系统的开发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图文一体化 可伸缩矢量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树功 周永章 +1 位作者 黎夏 陈桂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所受到的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进行了系统辨识。重点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台风暴潮等自然干扰,围垦、大型海岸工程(填海、码头建设等)、环境污染和保护区建设等人为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 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所受到的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进行了系统辨识。重点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台风暴潮等自然干扰,围垦、大型海岸工程(填海、码头建设等)、环境污染和保护区建设等人为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人为干扰已成为河口湿地景观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对各种干扰的合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湿地生态系统 自然干扰 人为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城市规划辅助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龚竞 张新长 唐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3,77,共4页
在城市规划领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图形技术和GIS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三维空间来思考问题。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提出与实施,二维的规划审批技术已不能满足目前城市规划审批的工作需求。... 在城市规划领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图形技术和GIS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三维空间来思考问题。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提出与实施,二维的规划审批技术已不能满足目前城市规划审批的工作需求。为此,探讨在Skyline Terra Suite平台软件下,通过综合运用三维模型构建技术和GIS技术来创建城市规划空间数据库,从而建立了三维城市辅助规划审批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城市规划审批工作方式的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GIS 城市规划审批 数字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数据检查与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7
作者 徐启恒 张新长 张兴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0,共3页
空间数据的质量好坏是影响GIS数据统计、分析等应用功能能否准确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GIS空间数据信息表达错误的原因和错误类型,设计空间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系统,并对空间数据进行数据检查,且对检查出来的错误信息进行改正处理... 空间数据的质量好坏是影响GIS数据统计、分析等应用功能能否准确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GIS空间数据信息表达错误的原因和错误类型,设计空间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系统,并对空间数据进行数据检查,且对检查出来的错误信息进行改正处理,以提高空间数据表达的准确性和在实践应用中的可靠性,最后结合实践,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数据检查 GIS数据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S变换和主成分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 被引量:15
8
作者 武文波 康停军 姚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针对IHS变换融合影像时存在较严重的光谱失真现象,利用主成分变换对IHS变换法进行了改进。新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影像做IHS变换得到亮度I,色度H,饱和度S三个分量,然后用I分量和高分辨率全色影像做主成分变换,并提取第一主分量,并以I为标准... 针对IHS变换融合影像时存在较严重的光谱失真现象,利用主成分变换对IHS变换法进行了改进。新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影像做IHS变换得到亮度I,色度H,饱和度S三个分量,然后用I分量和高分辨率全色影像做主成分变换,并提取第一主分量,并以I为标准进行直方图匹配;将匹配后的影像与H,S进行IHS反变换得到新的多光谱图像。主观视觉分析和客观参数表明,该方法不仅很好的保留了影像的光谱信息,而且兼顾了地物细节能力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融合 IHS变换 主成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与GIS技术在湿地定量研究中的应用趋势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树功 黎夏 +2 位作者 钟凯文 周永章 刘凯 《热带地理》 2005年第3期201-205,共5页
在充分吸收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利用RS与G IS技术,全面开展湿地系统定量化研究的思路和框架。重点分析了RS与G IS技术在湿地识别及类型划分、湿地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湿地景观演变的动态分析、湿地评价与湿地保护区建设、湿地管... 在充分吸收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利用RS与G IS技术,全面开展湿地系统定量化研究的思路和框架。重点分析了RS与G IS技术在湿地识别及类型划分、湿地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湿地景观演变的动态分析、湿地评价与湿地保护区建设、湿地管理信息系统等研究中的应用趋势。研究表明,利用遥感与G IS技术可以增强湿地研究的宏观性、动态性、定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分析经济发展方向——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蕾 关履基 +1 位作者 丁晓英 庄应点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4期68-71,共4页
以陆地卫星TM和ETM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介绍了佛山市顺德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结果,重点分析了顺德区1990~2000年10a间的农业用地、水产养殖、城市化进程及交通路网变化状况与发展方向,提出了为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遥感影像 ETM数据 信息源 土地利用监测 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土壤二向反射模型的土壤含水量遥感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承运 邓孺孺 王中挺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6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北京地区为例,利用像元信息分解法,定量提取出区域植被盖度,由植被盖度得到区域叶面积指数,在只考虑一次散射的情况下,利用植被-土壤二向反射模型,提取出下层湿润土壤反射率。通过引入粗糙度因子建立起粗糙地表下土壤反射率与叶面积... 以北京地区为例,利用像元信息分解法,定量提取出区域植被盖度,由植被盖度得到区域叶面积指数,在只考虑一次散射的情况下,利用植被-土壤二向反射模型,提取出下层湿润土壤反射率。通过引入粗糙度因子建立起粗糙地表下土壤反射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出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土壤二向反射模型 像元信息分解 叶面积指数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新长 熊湘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121,127,共5页
基于数字正射影像,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宏观描述和微观定量分析研究。首先提取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从总体上研究广州市各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然后利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 基于数字正射影像,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宏观描述和微观定量分析研究。首先提取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从总体上研究广州市各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然后利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构造土地利用的空间位置转换和数量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位置转移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来分析广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程度,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评份。结果表明:广州市地类变化绝对量大,并以一级地类内部转换为主;耕地减少较快,可调整地类大幅度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GIS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层构架的空间数据库分布式体系结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新长 叶圣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133,共3页
空间数据库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工程实践必须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层构架的空间数据库分布式体系结构:本地空间数据模型层、统一的空间元数据模型层和统一的全局空间数据模型层,并把这种体系结构用于广东省水资... 空间数据库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工程实践必须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层构架的空间数据库分布式体系结构:本地空间数据模型层、统一的空间元数据模型层和统一的全局空间数据模型层,并把这种体系结构用于广东省水资源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分布式的水资源规划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结构 本地空间数据模型 统一的空间元数据模型 统一的全局空间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康健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5,共5页
以公路隧道施工GPS控制网的建立及测量数据为例,在GPS控制测量的理论基础上和相关技术规范条件下,论述隧道贯通新的测量方法。对该隧道GPS平面控制网进行测量研究,介绍GPS测量中基础环境控制网的建立与布网方法,在实施处理过程中通过对... 以公路隧道施工GPS控制网的建立及测量数据为例,在GPS控制测量的理论基础上和相关技术规范条件下,论述隧道贯通新的测量方法。对该隧道GPS平面控制网进行测量研究,介绍GPS测量中基础环境控制网的建立与布网方法,在实施处理过程中通过对GPS定位、利用Ashtech Solutions进行GPS数据采集后数据精度处理,来分析该技术在隧道贯通平面控制测量方面的实际应用方法与过程,采用点观测模式时,不同点必须采用不同基线、同步环和异步环的数据检验,在算法上采用约束平差进行误差分析与计算。该法在使用便捷和测量精度上比传统测量方法功能更强大、更精确,为后期利用GPS技术进行进行隧道贯通平面控制测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技术 公路工程 工程测量 控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王树功 黎夏 +2 位作者 刘凯 周永章 陈桂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7,共5页
该文分析近20a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采用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对3个时相(1988年、1995年、2002年)的LandsatTM遥感图像应用专家系统方法分类;结合ARCGIS8 1,辅助FRAGSTATS3 01景观软件计算斑块... 该文分析近20a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采用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对3个时相(1988年、1995年、2002年)的LandsatTM遥感图像应用专家系统方法分类;结合ARCGIS8 1,辅助FRAGSTATS3 01景观软件计算斑块和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淇澳岛红树林面积呈上升趋势,1988年、1995年和2002年分别为20 16hm2、28 08hm2、57 96hm2;斑块数目从1988年的1个增加到2002年的18个,总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大小、平均斑块分维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近20a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受人为干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扩大,需对湿地多功能景观进行科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淇澳岛 景观格局分析 1988年 2002年 Landsat 1995年 图像处理软件 景观格局指数 上升趋势 ERDAS 景观破碎化 系统方法 图像应用 TM遥感 软件计算 斑块密度 斑块大小 形状指数 人为干扰 湿地景观 科学调控 2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海面风场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解学通 方裕 +2 位作者 陈晓翔 陈克海 陈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3,共4页
最大似然估计法被认为是海面风场反演的最佳方法,目前被用来处理SeaWinds散射计数据。风矢量求解算法是风场反演算法的核心内容。最大似然法的目标函数形式决定了在风场反演过程中必须采用数值方法求解风矢量,而传统数值求解方法运算量... 最大似然估计法被认为是海面风场反演的最佳方法,目前被用来处理SeaWinds散射计数据。风矢量求解算法是风场反演算法的核心内容。最大似然法的目标函数形式决定了在风场反演过程中必须采用数值方法求解风矢量,而传统数值求解方法运算量大。该文对最大似然估计的风场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过程进行探讨,根据其目标函数的一般分布特征,提出一种较为高效的数值风矢量搜索算法。用SeaWinds散射计的L2A实测数据和相应的L2B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反演 海面风场 反演算法 散射 矢量 数据验证 分布特征 最大似然估计 实测数据 最大似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被生物量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7
作者 王树功 黎夏 周永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4-109,F003,共7页
湿地植被生物量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生物量测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样方调查 ,采取收割法等方法 ;遥感估算法是借助遥感影像某些波段对湿地植被的灵敏反应 ,再配合典型的样地调查和GPS定位进行。在这两类方法的基础... 湿地植被生物量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生物量测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样方调查 ,采取收割法等方法 ;遥感估算法是借助遥感影像某些波段对湿地植被的灵敏反应 ,再配合典型的样地调查和GPS定位进行。在这两类方法的基础上 ,均可依据长时间序列的基础资料 (实测资料、影像资料等 ) ,建立生物量的计算公式 ,以便进行类比或预测。笔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论述了湿地生物量测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将传统典型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与遥感估算技术 (分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 )不断融合 ,不仅可以及时掌控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而且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的定量测算提供重要参数 ,并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植被 生物量测算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影象的快速大气校正方法 被引量:34
18
作者 刘小平 邓孺孺 彭晓鹃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3,共7页
文章针对LandsatTM影象,设计出一种简单快速的大气校正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DOS法的基础上 ,比较合理地分析暗体反射率值,并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通过对大气程辐射的确定方法进行改进,给出一种基于TM影象自身信息的快速的、行之有效的... 文章针对LandsatTM影象,设计出一种简单快速的大气校正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DOS法的基础上 ,比较合理地分析暗体反射率值,并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通过对大气程辐射的确定方法进行改进,给出一种基于TM影象自身信息的快速的、行之有效的大气辐射校正方法。此方法显著特点就是不需要依赖任何外部信息,直接从TM影象上读取所需信息,运算速度快,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影象 大气校正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耦合的TM影像的大气校正——以珠江口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蕾 邓孺孺 +1 位作者 柯锐鹏 刘小平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7,共4页
该文应用1998年的LANDSAT5TM影像,对原始数据进行定标、辐射校正,求得地物的行星反射率,在简单的大气校正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山区阴影处植被的反射率求取大气向上垂直的透过率,反求大气光学厚度和太阳入射方向上的大气向下的透过率,... 该文应用1998年的LANDSAT5TM影像,对原始数据进行定标、辐射校正,求得地物的行星反射率,在简单的大气校正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山区阴影处植被的反射率求取大气向上垂直的透过率,反求大气光学厚度和太阳入射方向上的大气向下的透过率,从而确定大气校正的各项参数。并对大气校正前后的图像进行比较,发现校正过的影像中的典型地物的反射率和其标准的反射率值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地面耦合 TM影像 大气校正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物生长模型在红树林湿地人工恢复调控中的应用——以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恢复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树功 杨海生 +3 位作者 周永章 黎夏 覃朝锋 陈桂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24-2029,共6页
选取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人工恢复为例,借助湿地大型植物生长控制模型,通过3种不同预案的设置,定量分析外来种无瓣海桑与生态侵入种互花米草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在有互花米草的滩涂上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在其生物量小于互花米草生... 选取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人工恢复为例,借助湿地大型植物生长控制模型,通过3种不同预案的设置,定量分析外来种无瓣海桑与生态侵入种互花米草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在有互花米草的滩涂上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在其生物量小于互花米草生物量时,初始生物量大的超过互花米草所需时间短于初始生物量小的;当无瓣海桑生物量超过互花米草生物量后,无瓣海桑生长基本不受互花米草的影响,同时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开始下降。在人工付出劳动相同的情况下(即人工割除互花米草的频度),初始生物量大的无瓣海桑超过互花米草生物量所需的时间短于初始生物量小的无瓣海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植物生长模型 生态恢复 淇澳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