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脆弱性研究中的多重均衡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陆家骝 陆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3-208,共6页
多重均衡模型是论证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一个重要技术方法。这个方法的思想性在于颠覆了市场均衡惟一性和最优性的主流经济学教条,从而可以解释金融产业或金融市场在现实中的系统性波动和危机的发生。文章通过两个代表性多重均衡模型的考察... 多重均衡模型是论证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一个重要技术方法。这个方法的思想性在于颠覆了市场均衡惟一性和最优性的主流经济学教条,从而可以解释金融产业或金融市场在现实中的系统性波动和危机的发生。文章通过两个代表性多重均衡模型的考察,分别从内因和外因的层面表明,市场体系的内在动力会自发地导致金融市场进入均衡的多重结果,金融市场体系因此是脆弱的。政府的行为如果能够满足某些约束条件,其福利改进的功能就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均衡 金融脆弱性 次优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基础理论研究(上) 战略市场经济:方法论与思想路线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家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共19页
以批评古典主义传统的两个方法论教条为切入点,尝试建设一种现代形态的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与古典主义的理想逻辑形态不同,现代形态的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是经验逻辑形态的,它的全部逻辑属性都为现实世界的经验内容所约束。其结果是,定... 以批评古典主义传统的两个方法论教条为切入点,尝试建设一种现代形态的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与古典主义的理想逻辑形态不同,现代形态的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是经验逻辑形态的,它的全部逻辑属性都为现实世界的经验内容所约束。其结果是,定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古典主义理想属性不复存在,市场经济的经验逻辑形态内在地要求政府具备市场建构和宏观博弈的"战略"介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价值论 不完全市场 经验约束 政府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的逻辑:一个总量的成本—收益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家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8-190,共13页
根据市场经济的"不完全市场"的经验逻辑形态,对经济增长的过程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经济的"总量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框架。问题的关键部分是把经济的总量成本函数和总量成本决定因素引入经济增长理论,取代总生产... 根据市场经济的"不完全市场"的经验逻辑形态,对经济增长的过程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经济的"总量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框架。问题的关键部分是把经济的总量成本函数和总量成本决定因素引入经济增长理论,取代总生产函数和总产出决定因素作为经济增长分析的基础。与基于单一产业模型的规模收益递增假设不同,模型假设是:规模和可变比例的收益递减是经济的结构化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换言之,产业形成和产业维持所实现的成本收益均衡过程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成本-收益方法 总量成本函数 总量维持成本 产业机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时间偏好与扩大内需政策创新 被引量:8
4
作者 叶德珠 陆家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88,共7页
中国农村居民受传统文化影响在消费时表现出"重未来、轻现在"的时间偏好。本文揭示了这种时间偏好特征中蕴含的认知偏差根源,并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其进行了技术表达和逻辑演绎,以此剖析了农村居民消费拖延行为偏差... 中国农村居民受传统文化影响在消费时表现出"重未来、轻现在"的时间偏好。本文揭示了这种时间偏好特征中蕴含的认知偏差根源,并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其进行了技术表达和逻辑演绎,以此剖析了农村居民消费拖延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从而可从"内因"的角度解释中国农村高储蓄、低消费之谜。该模型派生出来的消费锁定技术能有效克制农村居民的消费认知偏差,抑制其不规则时间偏好作用发挥,纠正消费拖延,达到"治本"的效果,可成为在农村实现扩大内需政策创新的一个理想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时间偏好 双曲线贴现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