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文洁 朱建梅 +2 位作者 李婕 袁广明 向飞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4-937,共4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黄芪、白术和防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效作用。方法建立卵蛋白致大鼠及豚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并观察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改善作用;通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测定IgE效价,并观察药物对大鼠鼻黏膜病理学变化的...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黄芪、白术和防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效作用。方法建立卵蛋白致大鼠及豚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并观察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改善作用;通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测定IgE效价,并观察药物对大鼠鼻黏膜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1.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连续用药7 d,大鼠IgE抗体水平降低,抗血清样本呈阴性;连续用药14 d,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过敏鼻炎症状,与模型组比较P<0.01。2.对豚鼠过敏性鼻炎模型连续给药10 d后,玉屏风颗粒组症状好转率﹥80%;玉屏风颗粒治疗组鼻黏膜的嗜酸细胞增多,鼻黏膜溃疡、腺体增生以及充血水肿等病理学改变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大鼠和豚鼠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被动皮肤过敏(PCA) IGE 玉屏风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上沫”成分的热分析TG-DTG-DSC及热解-GC-MS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俞励平 梁晓亮 +1 位作者 曾永长 罗佳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97,共4页
以热重-微分热重法(TG-D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麻黄"上沫"进行热分析研究,并进一步通过热解-GC-MS技术解析麻黄"上沫"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麻黄"上沫"质量丢失的主要温度范围在250-560℃,以305℃和506.3℃时的质量丢失... 以热重-微分热重法(TG-D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麻黄"上沫"进行热分析研究,并进一步通过热解-GC-MS技术解析麻黄"上沫"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麻黄"上沫"质量丢失的主要温度范围在250-560℃,以305℃和506.3℃时的质量丢失速率最大,在364.8℃和508.2℃各有一个明显的放热峰。麻黄"上沫"为有机化合物,在450℃条件下,热解-GC-MS检测,初步鉴定出28种化学物质。首次为麻黄入药需先煎去"上沫"的制法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上沫” 热分析 热解-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口服液对兔眼结膜炎模型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文洁 俞励平 +3 位作者 孙素兰 朱建梅 叶青山 袁广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Antivirus O ral L iqu id,AOL)对家兔金葡菌性结膜炎及刺激性结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兔眼损伤金葡菌性结膜炎及斑蝥酊刺激性结膜炎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的眼刺激症状、细菌转阴率及结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和...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Antivirus O ral L iqu id,AOL)对家兔金葡菌性结膜炎及刺激性结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兔眼损伤金葡菌性结膜炎及斑蝥酊刺激性结膜炎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的眼刺激症状、细菌转阴率及结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和氯霉素滴眼剂或舒目滴眼剂的治疗效果相比较。结果:1.AOL对家兔细菌性结膜炎具有明显抗炎作用,连续给药4 d后细菌转阴率>90%,其结膜充血及水肿症状比模型组明显减轻。2.AOL对刺激性兔眼结膜炎具有明显抗炎作用,给药1 d后眼结膜充血、水肿症状明显减轻;给药4 d后,其炎症已基本消失。结论:AOL对家兔金葡菌性结膜炎及刺激性结膜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L 斑蝥酊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结膜炎 刺激性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