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体内处置的临床决定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璐 李晶洁 +4 位作者 闫佳佳 王长希 黄民 陈孝 陈攀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6-500,共5页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是广泛使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具有个体内和个体间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变异性大的特性。CNI的亲脂性高,经历广泛的首过代谢,是肠道和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是广泛使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具有个体内和个体间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变异性大的特性。CNI的亲脂性高,经历广泛的首过代谢,是肠道和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3A4、CYP3A5以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转运体的底物。该酶和转运体的功能是由基因多态性、药物和内源性物质(如炎症因子)的诱导或抑制导致的复杂相互作用决定。该文系统总结CNI体内处置变异性的常见临床决定因素,包括腹泻和其他肠道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肝和肾脏疾病、联合用药等,并讨论潜在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他克莫司 环孢素 药代动力学 CYP450酶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肝细胞培养及其在药物代谢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邓颖 陈杰 +1 位作者 毕惠嫦 黄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00-903,共4页
原代肝细胞培养技术已有四十几年的历史,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培养越来越成熟,并且已广泛用于研究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作用及其机制,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毒理学等多方面。因为其很好的维持和保留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具有与体内一致... 原代肝细胞培养技术已有四十几年的历史,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培养越来越成熟,并且已广泛用于研究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作用及其机制,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毒理学等多方面。因为其很好的维持和保留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具有与体内一致的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成为日益重要和可信赖的评价药物和新化学实体的安全与有效的体外模型。该文对原代肝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在药物代谢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 肝细胞 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 CYP4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中补骨脂素的吸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来友 苏启表 +2 位作者 毕惠嫦 关溯 冯冰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及其机制,探讨其在临床上血药浓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方法:采用改良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通过颈静脉插管补充血液、肠系膜静脉插管采集血样,同时收集灌流流出液,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及其机制,探讨其在临床上血药浓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方法:采用改良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通过颈静脉插管补充血液、肠系膜静脉插管采集血样,同时收集灌流流出液,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素含量,计算其通透率。结果:补骨脂素在大鼠小肠内通透率较高,吸收较好。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灌流时均以约30%的比例吸收入血,且通透率Plumen,Pblood在所测浓度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补骨脂素在大鼠小肠的转运机制为被动转运,不受P-糖蛋白的影响,临床上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可能与肝脏的首过效应有关,而非小肠吸收代谢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肠灌流 肠吸收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腹腔注射在家兔房水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邓新国 胡世兴 +4 位作者 张清炯 张晓慧 钟国平 汤丽芬 吴珏珩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 测定腹腔注射葛根素后不同时间家兔房水中的质量浓度 ,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研究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44只健康新西兰成年家兔随机分为 11组 ,各组每只家兔腹腔注射葛根素 80mg/kg加等量 5 %葡萄糖液 ,在用药后 0、0 5、1、... 目的 测定腹腔注射葛根素后不同时间家兔房水中的质量浓度 ,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研究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44只健康新西兰成年家兔随机分为 11组 ,各组每只家兔腹腔注射葛根素 80mg/kg加等量 5 %葡萄糖液 ,在用药后 0、0 5、1、2、3、4、6、8、12、16、2 4h取房水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进行测定。 3P8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注射后其质量浓度在正常家兔房水呈二室模型 ,3P8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数值为 :达峰质量浓度(Cmax)为 1 613 μg/ml,达峰时间tmax为 1 680h ,半衰期t1/ 2α为 1 3 5 8h、半衰期t1/ 2 β为 19 72 2h ,表观分布面积 (V/F)为 4 888L ,曲线下面积 (AUC)为 8 5 0 1μg/(ml·h) ,清除率 (CL)为 2 165L/h。实测值 :3 0min为 ( 0 778± 0 2 89) μg/ml,2h达峰值为( 2 3 18± 0 14 7) μg/ml ,随后逐渐下降 ,2 4h几乎测不到。 结论 本方法灵敏、特异、准确 ,可用于房水中葛根素质量浓度测定 ;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能透过血房水屏障进入房水 ,半衰期长。此结果为葛根素全身用药治疗眼部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反向高效液相包谱法 房水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模型——药物吸收研究的有效“工具” 被引量:38
5
作者 关溯 陈孝 黄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9-614,共6页
吸收过程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 ,然而很多药物的吸收机制还不明确。Caco 2细胞模型是目前最好的体外吸收模型 ,在药物的吸收过程及吸收机制的研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中药吸收研究方面 ,Caco 2细胞模型的应用成为目... 吸收过程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 ,然而很多药物的吸收机制还不明确。Caco 2细胞模型是目前最好的体外吸收模型 ,在药物的吸收过程及吸收机制的研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中药吸收研究方面 ,Caco 2细胞模型的应用成为目前的热点。另外 ,Caco 2细胞模型在药物代谢方面也有应用。因此 ,Caco 2细胞模型将成为药物吸收研究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加快新药筛选和开发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药物吸收 吸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灌流技术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毕惠嫦 陈孝 黄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68-971,共4页
肝脏灌流技术在药物研究的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与其他体外方法相比 ,肝脏灌流具有显著的优点 ,是研究药物代谢与生物转化、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对肝脏作用的理想模型 ,至今仍在药物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肝脏灌流 肝代谢 药代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毒素在小肠中的吸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来友 毕惠嫦 +1 位作者 周洪波 王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花椒毒素 CACO-2细胞模型 肠灌流 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乙红霉素颗粒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曾桂雄 钟国平 +2 位作者 王雪丁 黄丽慧 黄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研究琥乙红霉素颗粒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琥乙红霉素颗粒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各500 mg,以微生物法测定人体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如下:T_(max)分别为(0... 目的研究琥乙红霉素颗粒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琥乙红霉素颗粒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各500 mg,以微生物法测定人体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如下:T_(max)分别为(0.86±0.22)h和(0.80±0.13)h,C_(max)分别为(2.13±0.64)和(2.16±0.61)mg/L,t_(1/2)分别为(2.04±0.2)和(1.97±0.4)h,AUC_(?)分别为(4%±1.73)和(4.63±1.52)mg·h/L。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9.1±22.8)%。结论经生物等效性检验,受试颗粒剂与参比颗粒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乙红霉素颗粒 藤黄微球菌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活性物CH330331在大鼠肝微粒体代谢及对药酶影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海燕 和凡 +2 位作者 毕惠嫦 黄文林 黄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07-612,共6页
目的:体外研究大鼠肝微粒体中CH330331代谢的酶促动力学,并利用"Cocktail"探针药物模型,研究CH330331对主要CYP450亚型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优化CH330331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孵育的条件,并进行酶促动力学研究;探讨体外"Coc... 目的:体外研究大鼠肝微粒体中CH330331代谢的酶促动力学,并利用"Cocktail"探针药物模型,研究CH330331对主要CYP450亚型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优化CH330331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孵育的条件,并进行酶促动力学研究;探讨体外"Cocktail"探针药物模型的组成,并研究CH330331对CYP450亚型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CH330331代谢的酶促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2.08μmol/(min.mgpro-tein),米氏常数(Km)为18.96μmol/L。CH330331对大鼠CYP1A2、CYP2C9和CYP2D6有弱抑制作用,对大鼠CYP2C19、CYP2E1和CYP3A4没有抑制作用。结论:临床使用中CH330331可以增加主要通过CYPCYP1A2,CYP2C9和CYP2D6代谢的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330331 肝微粒体 CYP450 COCKTA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缓释片单次、多次给药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国平 陈孝 +8 位作者 任斌 钟诗龙 邝翠仪 黄丽慧 曾桂雄 王雪丁 廖晓星 黄民 赵香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260-1265,共6页
目的:研究氧氟沙星缓释片单次、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氧氟沙星片比较其缓释特征与生物等效性。方法:单次给药20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单次口服药物400mg;多次给药18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 目的:研究氧氟沙星缓释片单次、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氧氟沙星片比较其缓释特征与生物等效性。方法:单次给药20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单次口服药物400mg;多次给药18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多次口服药物(参比制剂400mg/2次/d×5d,受试制剂400mg/次/d×5d)。通过反相HPLC法测定血浆氧氟沙星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5382±1558)、(3419±1034)μg/L;Tmax分别为(1.7±0.6)、(4.2±1.8)h;t1/2分别为(8.2±1.0)、(7.6±1.8)h;MRT分别为(8.6±0.9)、(10.3±1.4)h;AUC分别为(33764±5297)、(31280±4412)/zg·L-1·h;AUC分另别为(34643±5356)、(32642±4257)Frel为(97.9±12.4)%。方差分析显示,MRT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90%可信限。为89.0%~97.0%;AUC为91.4%~97.8%。多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3732±1502)、(3564±982)μg/L;Cmax分别为(750±193)、(438±89)分别为(1.5i0.5)、(3.7±1.7)h;AUCss分别为(32689±4786)、(33591±7929)分别为(1362±199)、(1405±337)μg/L;DF分别为(216.1±76.5)、(221.5i33.9)%;F刊为(102.9±22.5)%。方差分析显示,AUCss、DF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909/6可信限Cmax为80.8%~114.6%;AUCss为89.3%~111.9%;为89.5%~112.4%;DF为93。7%~122.4%。结论:受试制剂氧氟沙星缓释片相对于参比制剂氧氟沙星片,单次给药具有缓释动力学特征及吸收程度生物等效,多次给药达稳态时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缓释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R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维持剂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蓉 许哲 +5 位作者 赵立子 李嘉丽 王雪丁 郑绮姗 张希 黄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POR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维持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85例中国汉族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ystem检测VKORC1及POR相关SNPs,采用PCR-RFLP法检测CYP2C9*3基因型。采用ANOVA或t检验考察目的 SNPs与... 目的探讨POR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维持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85例中国汉族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ystem检测VKORC1及POR相关SNPs,采用PCR-RFLP法检测CYP2C9*3基因型。采用ANOVA或t检验考察目的 SNPs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关系。结果在CYP2C9*1*1携带者中,POR rs17685 T等位基因携带者(TT型和CT型)华法林维持剂量明显高于CC型携带者(3.50±1.07)mg·d-1vs(3.14±0.94)mg·d-1,P=0.03。在CYP2C9*1*1及VKORC1 rs9934438 GA/GG携带者中,POR rs17685 T等位基因携带者(TT型和CT型)的华法林维持剂量明显高于CC型携带者(4.76±0.90)mg·d-1vs(4.08±1.03)mg·d-1,P=0.04。未发现POR rs2868177与华法林维持剂量存在相关性。结论在中国汉族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中,POR rs17685 T突变与华法林剂量上调相关,该基因型检测将有助于指导华法林的临床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细胞色素P450 2C9 维生素K氧化还原酶复合体系1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剂量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药物及其辅助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卓玲 黄民 李嘉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9-1052,共4页
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是外科手术的必备药物,然而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下,药物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遗传因素是造成个体间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现对国内外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麻醉药物... 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是外科手术的必备药物,然而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下,药物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遗传因素是造成个体间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现对国内外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麻醉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药物基因组学 遗传 个体化用药 代谢酶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酯片用于肾移植患者对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龙山 王长希 +6 位作者 傅茜 陈思阳 李嘉丽 李军 费继光 邓素雄 黄民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五酯片用于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FK506)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长期疗效。方法选取38例处于稳定期的肾移植患者,包括主动要求FK506减量、药物快代谢型以及治疗其他疾病需加用五酯片治疗者。加用五酯片治疗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FK506... 目的探讨五酯片用于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FK506)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长期疗效。方法选取38例处于稳定期的肾移植患者,包括主动要求FK506减量、药物快代谢型以及治疗其他疾病需加用五酯片治疗者。加用五酯片治疗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FK506用量。对11例患者在五酯片使用前、后,多时间点采血测定FK506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对38例患者定期随访,记录其存活情况、移植物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与加用五酯片前相比,11例自身对照患者的FK506谷浓度(C0)、峰浓度(Cmax)和药物剂量-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h)分别提高了192%、133%和124%,达峰时间(tmax)显著推迟(P<0.05)。加用五酯片后,38例患者随访21~50个月,FK506用量为(2.8±1.0)mg/d,C0为(5.8±2.2)ng/ml。38例患者中,1例死于巨细胞病毒肺炎;1例自行减药致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最终恢复血液透析;1例病理证实慢性排斥反应;1例病理证实肾炎复发;2例因新发糖尿病改用环孢素;其余移植肾功能正常。结论加用五酯片可显著影响肾移植患者FK506口服生物利用度,长期使用未见明显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他克莫司 五酯片 药物代谢动力学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经腹腔注射在兔眼视网膜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新国 胡世兴 +5 位作者 张清炯 杨锦南 林少春 吴珏珩 汤丽芬 钟国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 测定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后不同时间兔眼视网膜川芎嗪的浓度 ,计算其药动学参数 ,研究其药动学特点。方法  4 4只家兔随机分为 11组 ,每只家兔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 80mg·kg-1,在用药前 (0h)和用药后 0 2 5、0 5、0 75、1、... 目的 测定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后不同时间兔眼视网膜川芎嗪的浓度 ,计算其药动学参数 ,研究其药动学特点。方法  4 4只家兔随机分为 11组 ,每只家兔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 80mg·kg-1,在用药前 (0h)和用药后 0 2 5、0 5、0 75、1、1 5、2、3、5、8、12h取视网膜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进行测定。 3P8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后 ,其浓度在正常家兔眼视网膜呈开放型二室模型。理论值高峰浓度 (Cmax)为 1 6 3mg·g-1,达收稿日期 :2 0 0 4-0 1-3 1,修回日期 :2 0 0 4-0 2 -2 8基金资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张清炯 0 10 7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杨锦南 3 0 3 0 0 467)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基金 (邓新国 10 40 0 64 )资助项目作者简介 :邓新国 ( 1961-) ,男 ,博士 ,研究方向 :眼科药物的开发、药理、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胡世兴 ( 195 2 -) ,男 ,博士 ,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眼科及免疫学博士后研究员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 ,Tel:0 2 0 873 3 0 2 89,E mail:Markhu @2 63 .net峰时间 (Tmax)为 0 32h ,半衰期T1/ 2α为 0 35h ,T1/ 2 β为 2 5 0h ,清除率 (CL)为 7 89g·h-1。实测值 15min为 (1 36± 0 16 )mg·g-1,30min达高峰为 (2 5 9± 0 19)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 腹腔注射 视网膜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莲心碱在K562/A02细胞对STI571敏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希斌 谢兆霞 +2 位作者 陈杰 秦群 祝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Nef)在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A02对STI571敏感性中的作用,并探讨其逆转耐药的机制。方法:MTT法比较STI571单独或与Nef联合应用对K562/A02细胞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mdr1mRNA转录水平及WesternBlot法检测P-gp表...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Nef)在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A02对STI571敏感性中的作用,并探讨其逆转耐药的机制。方法:MTT法比较STI571单独或与Nef联合应用对K562/A02细胞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mdr1mRNA转录水平及WesternBlot法检测P-gp表达水平。结果:Nef与STI571联合应用对K562/A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单独应用STI571对K562/A02细胞的IC50为3.02μmol/L,加Nef后,IC50为0.689μmol/L,逆转倍数为4.38倍(P<0.05)。STI571与Nef联合应用使mdr1mRNA转录水平下调(45.4±2.5)%(P<0.01),使P-gp的表达下调40.58%(P<0.05)。结论:甲基莲心碱能增强K562/A02细胞对STI571的敏感性,下调其mdr1mRNA的转录和阻断P-gp的表达,从而逆转白血病的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 571 K562/A02 甲基莲心碱 多药耐药 基因 bcr/a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3A5基因型对中国肾移植术后患者体内他克莫司缓释剂型药动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攀 傅茜 +8 位作者 李晶洁 孙萍萍 邓蓉蓉 李军 刘晓曼 王洪阳 黄民 陈孝 王长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92-1595,共4页
目的 研究CYP3A5基因型对中国肾移植术后患者体内他克莫司缓释剂型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服用缓释(10例)和普通剂型(10例)他克莫司后的全血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目的 研究CYP3A5基因型对中国肾移植术后患者体内他克莫司缓释剂型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服用缓释(10例)和普通剂型(10例)他克莫司后的全血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服用缓释剂型他克莫司患者的CYP3A5基因型;缓释剂型组检测0-24h的11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而普通剂型检测0-12h内的10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无剂量校正的缓释剂型组的AUC0-24h为普通剂型组AUC0-12h的1.78倍,有剂量校正的缓释剂型组的C0为普通剂型的60%,其余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缓释剂型中慢代谢型组的Cmax、AUC0-24h和C0分别为快代谢型组的1.75、1.96、2.49倍(无剂量校正)以及1.80、2.34和2.64倍(有剂量校正);缓释剂型组的C0与AUC0-24h的相关性良好。结论 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至缓释剂型时应该注意上调给药剂量,同时缓释剂型应结合CYP3A5的基因型检测,确保C0值在治疗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缓释剂型 肾移植 CYP3A5 药代动力学 基因多态性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M1与GSTP1基因多态性对红细胞GST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诗龙 王一西 +1 位作者 周书峰 黄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6-729,共4页
目的研究单独或结合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时,不同GSTP1基因型对红细胞GST酶活性的影响。方法GST酶活性参照Habig等报道的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用多重PCR分析GSTM1基因多态性,PCRRFLP检测GSTP15号外显子105位密码子基因多态性。结... 目的研究单独或结合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时,不同GSTP1基因型对红细胞GST酶活性的影响。方法GST酶活性参照Habig等报道的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用多重PCR分析GSTM1基因多态性,PCRRFLP检测GSTP15号外显子105位密码子基因多态性。结果汉族人的GSTM1纯合缺失频率为56.1%,GSTP1105I/I、I/V和V/V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7%、35.2%和4.1%。杂合I/V基因型组的平均GST酶活性(3.53±0.63U·g-1Hb)比野生I/I基因型的GST酶活性低(4.25±1.07U·g-1Hb,P=0.000),比突变V/V基因型的GST酶活性高(2.44±0.67U·g-1Hb,P=0.004)。在GSTM1(-)基因组,GSTM1(-)/GSTP1I/I基因型携带者的GST酶活性比GSTM1(-)/GSTP1I/V或V/V携带者的高,而在GSTM1(+)组,两组间的酶活性无差异。不同年龄组平均GSTs活性无差异,而女性的平均GSTs活性比男性的平均值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尽管其它GST酶可能会稀释GSTP1基因型对GST酶活性的效果,GST酶活性仍与GSTP1105Val基因型呈很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 基因多态性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 分光光度法 红细胞 中国汉族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测定人血浆氧氟沙星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孝 任斌 +3 位作者 钟诗龙 钟国平 邝翠仪 黄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6-408,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的测定人血浆氧氟沙星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浆由蛋白沉淀剂[甲醇∶ 5 % Zn SO4 (70∶ 30 ,v/v) ]沉淀蛋白后上清液直接进样。所用色谱柱为 Hypersil BDS C1 8柱 ,流动相为0 .0 5 mol/L 柠檬酸缓冲液 (三乙胺...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的测定人血浆氧氟沙星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浆由蛋白沉淀剂[甲醇∶ 5 % Zn SO4 (70∶ 30 ,v/v) ]沉淀蛋白后上清液直接进样。所用色谱柱为 Hypersil BDS C1 8柱 ,流动相为0 .0 5 mol/L 柠檬酸缓冲液 (三乙胺调 p H值到 4 .0 )∶乙腈 (83∶ 17,v/v)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 2 95 nm,发射波长为 5 0 5 nm。结果 直接沉淀蛋白后样品干净 ,色谱分离效果好 ,无内源性杂质干扰。在 0 .0 1~ 15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好。提取回收率为 76 .3% ,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 10 %。结论 本法简便、可靠 ,可用于血药浓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浆蛋白沉淀剂 硫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因素与合用丙戊酸的南方癫痫患儿对拉莫三嗪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艳玲 和凡 +8 位作者 莫小兰 李嘉丽 王雪丁 张杰 陈娟 温预关 尚德为 杨业春 侯连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280-328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合用丙戊酸(VPA)的儿童癫痫患者中,年龄、性别、体重、UGT1A4 142T>G基因多态性等影响因素对拉莫三嗪(LTG)疗效的影响,并明确中国南方癫痫儿童患者LTG的有效血药浓度。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 目的探讨在合用丙戊酸(VPA)的儿童癫痫患者中,年龄、性别、体重、UGT1A4 142T>G基因多态性等影响因素对拉莫三嗪(LTG)疗效的影响,并明确中国南方癫痫儿童患者LTG的有效血药浓度。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癫痫患儿72例,均采用LTG+VPA联合治疗。采用液质联用法检测LTG的浓度,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UGT1A4 142T>G的基因型。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探讨各影响因素与LTG疗效的相关性及有效血药浓度。结果合用VPA时,年龄越小、体重越轻,其疗效相对差。男性较女性容易获得较好疗效。UGT1A4 142T>G对LTG疗效无显著影响。合用VPA时,患儿LTG的有效血药浓度为>2μg/m L。结论年龄显著影响LTG的疗效;合用VPA时,南方癫痫患儿LTG的有效血药浓度应>2μg/m L;本研究能为中国南方癫痫儿童的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 拉莫三嗪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的Ⅰ相代谢途径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来友 李镜清 +2 位作者 陈涛 唐千捷 陈玲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考察大黄素的I相代谢途径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为预测临床上可能的大黄素-药物相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应用人肝微粒体和重组CYP3A4酶与大黄素及CYP3A4抑制剂酮康唑(KTZ)共孵育20min,LC-MS/MS检测分析大黄素原型药... 目的:考察大黄素的I相代谢途径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为预测临床上可能的大黄素-药物相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应用人肝微粒体和重组CYP3A4酶与大黄素及CYP3A4抑制剂酮康唑(KTZ)共孵育20min,LC-MS/MS检测分析大黄素原型药物含量的变化;体外Cocktail法评价大黄素对8种P450亚型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大黄素与人肝微粒体或重组CYP3A4酶共孵育后,大黄素剩余量分别为68.5%和0.015%,加入100μmol/L的KTZ后,消除率分别降至0.1%和27.7%。体外肝微粒体cocktail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对大鼠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C9、CYP2D6有中等强度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31、2.60和2.56μmol/L。结论:大黄素I相代谢主要由CYP3A4介导,对多种P450酶具有抑制作用,临床使用含大黄素相关制剂应注意可能涉及的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互作用 大黄素 药物代谢酶 孕烷X受体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