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内胆管癌TACE治疗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蔡智源 何朝滨 +4 位作者 陈尚 周京晶 梁颖凤 陈晓 林小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TACE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各项指标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2.8作为最佳截断值,低NLR组患者的中位...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TACE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各项指标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2.8作为最佳截断值,低NLR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27.0个月,高NLR组患者的mOS为10.8个月,低NLR组患者mOS明显长于高NLR组(1年生存率75.0%比43.5%,2年生存率51.1%比22.0%,P=0.004)。低NLR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4.7个月,高NLR组患者的mPFS为2.5个月,两组患者之间的m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区域淋巴结转移、肝外转移、ALP、GGT、AFP、CA19-9、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均是影响总体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而NLR、CA19-9和血管侵犯是影响mPF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NLR是影响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NLR水平是影响肝内胆管癌患者行TACE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高NLR提示肝内胆管癌患者TACE的治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的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预后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林谦益 简志威 +2 位作者 彭竞源 林义乐 劳向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03-710,共8页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且未行淋巴结切除(clinically node-negative without lymphadenectomy,cN0/LND-)和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pathologically node-negative,pN0)患者的...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且未行淋巴结切除(clinically node-negative without lymphadenectomy,cN0/LND-)和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pathologically node-negative,pN0)患者的术后生存差异。从预后的角度探讨在ICC中cN0能否作为pN0的替代指标。方法:检索SEER数据库2004~2017年行部分肝切除术且无远处转移的ICC患者。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后分为下述3个部分进行生存比较:cN0/LND-vs.pN0[淋巴结切除数(harvested lymph nodes,HLN)>0枚];cN0/LND-vs.pN0(HLN≥6枚);pN0(HLN≥6枚)vs.pN0(HLN<6枚)。结果:PSM后,pN0组(HLN>0枚)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显著长于cN0/LND-组[中位OS(median OS,mOS):54个月vs.44个月,P=0.038],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N0(HLN>0枚)为预后良好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并且HLN≥6枚淋巴结的pN0患者mOS比cN0/LND-患者更长(72个月vs.44个月,P=0.037)。对T分期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T1/2期或T3/4期的pN0(HLN≥6枚)患者的mOS均长于相应的cN0/LND-患者。此外,pN0(HLN≥6枚)患者的mOS趋向于比pN0(HLN<6枚)患者更长(72个月vs.50个月,P=0.064)。结论:ICC术后pN0患者的OS优于cN0/LND-患者,且HLN≥6枚淋巴结的pN0患者比cN0/LND-患者预后更好。因此,从预后的角度看,在ICC中cN0并非pN0的理想替代指标。对于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的ICC患者仍建议常规行淋巴结切除/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手术治疗 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 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